DB11_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ocx
《DB11_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_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号:DB11489-20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cationforretainingandprotectionofbuildingfoundationexcavations2023-03-29发布2024-07-01实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tainingandprotectionofbuildingfoundationexcavations编号:DB11T489-2024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
2、公司北京建华建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施行日期:2024年07月01日2024北京根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京市监发(2022)14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勘察与周边环境调查、地下水控制、放坡、支挡式结构、土钉墙、基坑开挖与回填、监测。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将原规程3.2节勘察要求单独成章并新增周边环境调查内容,作为第4章;2.新增基坑工程碳排放量
3、计算内容;3.新增基坑工程抗震设计内容:4.新增针对地下水位上升的地下水控制要求和降水井封堵要求:5.对第10章监测频率和监测预警要求进行调整。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组织实施,并负责组织编制单位对具体技术内容进行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北京建工大厘A座910室:邮政编码:100055)o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华建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4、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材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兵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综建科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新创展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中冶地集团西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工业大学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航天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贡任公司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地质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爱地地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东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岩土工
5、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现代金宇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二检测所有限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启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岩土工程协会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雁杨斌周与诚孙保卫杨生贵韩熠陶连金孔恒郭跃龙王秀丽何世鸣张治华赵杰伟马健李建光周振鸿曾德光韩友强金忠良赵旭张东韩泽坤黄昌乾高见闻熨瑞萌冯彬孙华波陈浩张丹王建明宗士昌梁涛李伟强蔡冠军油新华翟玉新王鹏戴连双蒋新民师华强杨波程嵩涛朱益江梁成华石美成郑林刘武军吕强罗鹏王强勋王伟伟宋宁汪一帆樊金桂孟庆立陈军张海涛杨宝森
6、张忠甫张志勇贺美德郭婷婷胡贺祥闫广段石敦叶荣德路刻奎钱增志王书行熨继辉张纯波甘玉叶吴梦龙赵林江李瑞雪李保坚谭嘉王晋文宋志强朱褒周晓辉邵国燕张德萍郭存丰牛大伟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化建新万家和王笃礼张维张宁张晋勋宋二祥胡瑞深刘军李强1总则I2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基本规定53.1 设计原则53.2 支护结构选型73.3 水平荷载73.4 质量检测114勘察与周边环境调查124.1 一般规定124.2 勘察124.3 周边环境调查135地下水控制145.1 一般规定145.2 截水155.3 降水155.4 集水明排205.5 .5回灌206放坡211.1 放坡设计211.2 放
7、坡施工217 支挡式结构227.1 一般规定227.2 结构分析227.3 基坑稳定性验算227.4 双排桩设计257.5 截面承载力计算277.6 锚杆计算277.7 构造要求297.8 施工327.9 质量检测348 土钉墙368.1 -一般规定368.2 设计368.3 施工418.4 质量检测439基坑开挖与回填449.1 一般规定449.2 开挖449.3 基坑防排水449.4 封底及回填4410监测4510.1 一般规定4510.2 监测项目4510.3 巡视检查4510.4 监测点布置4610.5 监测频率4710.6 监测预警值4810.7 监测成果49附录A抗震设计51附录B
8、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内容56附录C基坑工程碳排放量计算59附录D渗透稳定性验算69附录E锚杆钢腰梁按简支梁考虑时选型参考表71本规程用词说明72引用标准名录73附:条文说明74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Basicrequierments53.1 Principlesofdesign53.2 ChoiceOfstructuraltypes73.3 Horizontalload73.4 Testingofquality114 InvestigationOfconstructionsitea
9、nditssurroundings124.1 Generalrequierments124.2 Investigation124.3 InvestigationOfsurroundings135 Groundwatercontrol145.1 Generalrequierments145.2 Seepagecut-off5.3 Dewatering5.4 Openpumping25.5 Rechaerge:6 Sloping:6.1 Designofsloping:6.2 Constructionofsloping:7 Retainingstructures:7.1 Generalrequie
10、rments27.2 Structuralanalysis:7.3 ExcavationsStabilitysanalysis:7.4 Designofdouble-row-pileswall:7.5 Sectionalbearingcapacitychecking:7.6 Anchorcalculation:7.7 Structuraldetail:7.8 Consturction:7.9 Testingofquality8 Soilnailingwall:8.1 Generairequierments8.2 Design8.3 Consturction,8.4 Testingofquali
11、ty&9 Excavationandbackfill19.1 Generalrequierments1.1.1 2Excavating9.3 Groundwatercontrol449.4 Sealoffandbackfill4410Monitoring4510.1 Generalrequierments4510.2 Monitoringitems4510.3 Inspectinandexamination4510.4 Arrangementofmonitoringpoint4610.5 Frequencyofmonitoring4710.6 Alarmingonmonitoring4810.
12、7 Resultofmonitoring49Appendix A eismicdesign51Appendix B Contentsofdesigndocumentsonfoundationexcavations56Appendix C Carbonemissioncalculationforexcavationengineering59Appendix D Calculationonseepagestability69Appendix E Referenceformforselectionofanchoredsteelwalingconsideredassimplysupportedbeam
13、71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rrrsrrrrsrrrrrrrr7.1.istofquotedstandards73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74.o.为了规范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基坑支护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工作,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低碳环保,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与市政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1.0.3建筑基坑支护设计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基础类型、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变形控制的要求、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及施工条
14、件、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1.0.4建筑基坑支护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建筑基坑buildingfoundationpit为进行建(构)筑物及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2.1.2 基坑工程excavationengineering为保证地面向下开挖形成的地下空间的安全稳定而实施的支挡、地下水控制、土方开挖、检测、监测等工程措施的总称。2.1.3 基坑支护retainingandprotectingforfoundationexcavations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
15、,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2.1.4 基坑周边环境surroundingsaroundfoundationpit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既有建(构)筑物、道路、地下设施、地下管线、岩土体、地下水体及基坑周边临时堆载等的统称。2.1.5 排桩soldierpiles以某种桩型按队列式布置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2.1.6 地下连续墙diaphragmwall用机械施工方法成槽,并形成的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体。2.1.7 土钉墙soilnailingwall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喷射混凝土面层等组成的支护结构。2.1.8 土层锚杆soilanchor设置于土层中由锚固段和自由段
16、组成的抗拔构件。2.1.9 冠梁cappingbeam设置在挡土构件顶部的将挡土构件连为整体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型钢梁。2.1.10 腰梁waling设置在挡土构件侧面传递锚杆拉力或内支撵轴力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型钢梁。2.1.11 支点fulcrum锚杆或支撑体系对支护结构的水平约束点。2.1.12 嵌固深度embeddeddepth挡土构件在基坑开挖底面以下的配筋段的长度。2.1.13 劲芯水泥土搅拌墙soilmixedwall通过搅拌切割形成的连续墙体内插入型钢、预制桩等芯体后形成的复合挡土隔水结构。2.1.14 地下水控制groundwatercontrolling为保证支护结构、基坑开挖、地
17、下结构的正常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而采取的排水、降水、隔水或回灌措施。2.1.15 隔水帷幕CUnainforcuttingoffwaler用于阻隔或减少地下水流入基坑侧壁及基坑底而采用的连续截水体。2.1.16 抗震构造措施detailsofseismicdesign除根据地震作用和承载力计算进行抗震验算以外的对支护结构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构造要求。2.1.17 基坑工程碳排放量excavationengineeringc*rbonemission基坑工程在建材生产阶段、运输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2.1.18 1.18基坑工程碳排放因子
18、excavationengineeringcarbonemissionfactor根据工程预算定额,基坑工程中某一子目单位工程量的碳排放量。22符号2.2.1抗力和材料性能c一一土的黏聚力;土的内摩擦角;八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x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h支撑轴力标准值:k土的渗透系数;Ka一一第i层土的主动土压力系数:Kp第i层土的被动土压力系数;q单井出水量;R土钉或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qs锚固体与土层之间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Mg抗滑力矩标准值:y土的重度;1.1.1 下水重度。1.1.2 作用和作用效应Pal主动土压力标准值:Pk一一被动土压力标准值;u孔隙水
19、压力;qo一一均布附加荷载标准值;po基础底面附加压力标准值;Ms滑动力矩标准值:M弯矩设计值;Me弯矩标准值:N轴向拉力或压力设计值:N轴向拉力或压力标准值;V剪力设计值:Vk剪力标准值;Q流量。1.1.3 几何参数A截面面积:b截面宽度;d桩、锚杆、土钉的直径或基础埋置深度:h基坑深度或截面高度:H潜水含水层厚度或承压水头高于含水层顶板的高度;1长度;I4一一挡土构件的嵌固深度;Ir-一锚杆非锚固段长度:sx锚杆的水平间距;一一土钉或锚杆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一一土钉墙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R影响半径。2.2.4计算系数相对距离比:yo-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K土钉或锚杆抗拔安全系数:K嵌固稳定
20、安全系数:K圆弧滑动稳定安全系数:Ksei突涌稳定性安全系数;Ks2流稳定性安全系数;n弯矩折减系数;m一一土钉轴向拉力调整系数。Cui一一与单位工程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i单位工程量碳排放量计算调整系数。3基本规定3.1设计原则3. 1.1设计文件应明确支护结构的设计使用期限。除有特殊要求外,本规程所列各种支护结构,均应按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年的临时性结构进行设计。4. 1.2基坑支护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5. 1.3当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判定为达到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 支护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应力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2 支护结构转变为
21、机动体系,支护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3 支护体或土体因土中甄应力达到其抗剪强度而发生滑动、隆起、推移、倾覆、滑移:4 地下水渗流引起土体渗透破坏。3.1.4当出现下列状态时,应判定为达到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支护结构的变形、基坑周边建筑物或地面沉降、地下水的状态已妨碍地下结构施工或影响基坑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3.1.5基坑支护设计时,应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h、邻近建(构)筑物及管线与坑边的相对距离比a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按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按表3.1.5划分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对同一基坑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表3.1.5基坑H整安全等级划分环境条件1.0l5MQ1:利炮
22、战,播补、灿坊条件IIIlIIIHIIHIh15-ts一级一级10h15-iS一级二级一级二缀h10级二级二级三级二级三级注1h一基坑开挖深a.2口曲距离比YY为管线、邻近建(树筑龌呦缘傩基跚端离坑口内壁的水耀,成勘晡K基坑底垂靛离,见图3.1.5。3上触!频、水灯螭斜盼类:I复杂一土质差、地下水对基坑工程有重大影响;I1.股一切一般,基坑便!壁有易于流失的粉土、粉砂层,地下水对基坑工程有影响;In简单一切好,出也下7KM坑J滑响格机坑壁为多层土时可经过分析按不利情况确定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类别。4如邻近建(构)筑物为价值不高、待拆除或临时性的,管线为非重要干线,一旦破坏没有危险且易于修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_T 489-202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489 2024 建筑 基坑 支护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0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