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年).docx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4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O102O15年)蓝莓,因其含有丰富的养分成分和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市场需求量逐年迅增,具有广袤的发展前景。小兴安岭野生蓝莓隐藏量大,具有不行替代的资源优势,蓝莓产业发展初露端倪,势头强劲,效益显著,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群众收入、推动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区经济转型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把我市蓝莓产业发展成内生动力强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创新,在切实搞好野生蓝莓资源爱护与开发利用的同时,以加工
2、品种为主,以鲜食品种为辅,优选适栽品种,加快苗木繁育,集中力气突破大面积栽培的各种技术难题,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新产品研发、龙头企业建设、品牌打造和市场培育以及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配套措施,尽快形成具有显明中国北方特色和国际先进水准的蓝莓产业发展模式,为我省蓝莓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创建簇新阅历,为把我省建设为世界知名的蓝莓产业优势区做出主动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爱护资源环境,建设生态产业的原则。严格爱护、合理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坚决杜绝掠夺性采摘行为;充分利用林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种植过程中严格限制化学品投入,发展有机蓝莓生产;通过大面积栽培蓝莓果林,促进小兴安岭生态功能
3、区建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出台导向性的扶持政策,使产业步入有序发展的轨道;走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大力培育各种类型的经营主体;营造优良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坚持突出重点项目,系统配套试验的原则。以蓝莓大面积栽培为主攻方向,选准主栽与搭配品种,总结不同品种的栽培技术集成;实行产加销联动,探究产业链各环节动态匹配的途径;探究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为产业发展供应有力保障。坚持遵循客观规律,扎实稳步推动的原则。在栽培试验中主动探究,严格遵循蓝莓生物学规律;在产业发展中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既要防止畏首畏尾、遇难而退的消极心情
4、,也要防止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式的盲目蛮干,每前进一步都要立足于扎实牢靠的基础之上。坚持借助外资外智,以开放促发展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战略投资者建设种植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刚好引进最新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常常向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以求得上级的支持和帮助。二、发展目标规划以2O1O年为基期,期限为20242024年,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2024-2025年。在搞好野生蓝莓爱护及合理开发基础上,形成年产成苗3000万株的实力,以美登为主的加工品种大面积种植并形成配套技术,筛选设施化栽培鲜食品种,现有企业完成系统整合和技术改造,一批新建加工企业
5、起先上马。到2024年,全市种植蓝莓15万亩,1-2万亩形成生产实力,种植业产值实现1亿元以上;形成年处理3万吨蓝莓果实的加工实力,加工业产值实现10亿元以上。其次阶段:2024-2025年。育苗技术进一步成熟,供加工用的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栽培形成技术集成,鲜食品种栽培技术趋于成熟;开发出一批特色突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以及相应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到2024年,年收获蓝莓果实10万吨以上,种植业产值实现10亿元以上;加工仓储、保鲜企业形成处理蓝莓果实10万吨以上的加工实力,加工业实现产值35亿元以上。三、主要建设任务及重点工程依
6、据蓝莓产业发展目标,针对我市蓝莓产业存在的野生资源原料供应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实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重点抓好蓝莓基地建设、产业化带动、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市场建设和品牌建设五项工程。到2O15年,五项工程总投资合计286150万元。其中,基地建设工程投资180800万元,产业化带动工程投资62300万元,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工程投资9200万元,市场建设工程投资5750万元,品牌建设工程投资28100万元。资金来源为:争取中心、省、市县财政投资94280万元,银行贷款等其他投资191870万元。(一)基地建设工程。充分发挥蓝莓野生资源分布、自然地
7、理条件、产业发展基础、旅游资源等优势,在切实搞好野生蓝莓资源爱护与开发利用的同时,以加工品种为主,以鲜食品种为辅,优选适栽品种,加快苗木繁育,建设国内最大规模种植基地、国内上市最晚的有机鲜果设施生产基地、品质最优的旅游观光采摘基地。1、基她建设布局(1)野生蓝莓管护和抚育基地。在野生蓝莓集中分布的友好、上甘岭、五营、红星、新青、汤旺河、乌伊岭区和嘉荫县施业区内,建立野生蓝莓管护和抚育基地。(2)人工种植基地。在土地等自然条件相宜的友好、上甘岭、五营、乌马河、翠峦、美溪等区及朗乡、桃山、铁力、双丰林业局等地建立人工种植基地。种植品种以“美登”为主,少量搭配半高丛品种。(3)鲜食果品设施生产区。在
8、距离哈尔滨较近的铁力市,双丰局、铁力局、桃山局,新建和利用现有蔬菜温室、大棚,选择半高丛和北高丛类型中相宜的优良品种,发展肯定规模的设施蓝莓栽培,生产鲜食蓝莓,供应哈尔滨、大庆等大中城市。同时,可充分利用我市的冷凉资源,与国内其它鲜食蓝莓产区错开上市时期,通过打时间差,错时向国内市场供应鲜果,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4)闻名旅游景点观光采摘区。依据我市旅游景点布局,将蓝莓产业与我省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以小兴安岭蓝莓节为带动,在市内主要景区建立蓝莓观光采摘区。重点建设区域为汤旺河石林公园、五营森林公园、上甘岭溪水公园、金山屯峰岩山寨、南岔仙翁山公园、桃山悬羊峰公司。依托蓝莓产品,主动发
9、展保健旅游。2、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爱护和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建立大规模的人工种植基地,为产业稳定发展供应足够的原料,破解企业加工实力过剩、原料缺乏以及野生蓝莓储量大,可采实力弱的问题,夯实基地建设基础。支配建设野生蓝莓管护、野生蓝莓集约化抚育生产、蓝莓种苗繁育、人工种植基地等四类项目。项目支配总投资180800万元,其中,中心、省、市县(区、局)投资59340万元,银行贷款等其他投资121460万元。详细为:(1)野生蓝莓管护项目。管护区内不进行大规模的林间作业,实行以爱护和复原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以人工抚育为辅,适量采摘,注意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逐步复原管护区内野生蓝莓种群,达到扩大种
10、群、提高单产的目的,亩产突破25公斤。建立管护站采收站,配备必要的巡护设备、收贮机械、界桩、标牌等设施。到2O15年,建立野生蓝莓管护区万亩。(2)野生蓝莓集约化抚育生产项目。在各林场内分别建立标准、规范的集约化抚育生产基地示范区、生产基地推广区。购买作业用具,打机电井、配套喷灌设施,道路、采收站等抚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亩产水平。到2O15年,集约化抚育面积为万亩,亩产突破4O公斤。(3)蓝莓种苗繁育项目。在现有蓝莓种苗繁育基地基础上,在五营、朗乡各建设1处良种繁育基地,育苗实力达到3000万株,完善温室大棚、组培室、喷灌等基础设施,有支配地建设人工栽培蓝莓;在红星、乌伊岭建设野生蓝莓优
11、系及蓝靛果种苗繁育基地万亩。(4)人工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露地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采纳最适合栽培品种及株行距,按统一标准进行土壤管理、水肥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埋土防寒等规范操作。喷灌设施、围栏、道路、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小农机具。到2015年,全市建设露地蓝莓种植基地15万亩。设施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选用适合品种,按相宜株行距进行定植,按统一标准进行设施内温湿度管理、光照管理、土水肥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埋土防寒等规范操作。建设温室大棚、组培室,配套喷灌设施。到2O15年,全市建设设施蓝莓生产基地O.3万亩。蓝靛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采纳最适合栽培品种,按相宜株行距进行定植
12、,按统一标准进行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等规范操作。3、推动措施。一是加大对蓝莓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主动争取省级蓝莓基地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市级每年设立蓝莓科技及培训资金100万元,重点投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局也要加大投入力度。现有各项支农资金要向基地建设倾斜。主动引导和激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外商资金、企业资金向蓝莓基地投放,形成多方加强基地建设的势头,保障基础实力建设。由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营林局、林政资源局、水务局、科技局协作,各相关县(市)、区局推动落实。二是以制度促可持续发展。仔细贯彻执行伊春市笃斯越橘等野生浆果资源爱护管理暂行方法,对管护区进行科学规划后,有组织有
13、支配地复原、爱护和利用野生资源地。在管护区内进行合理的人工管理,推动采收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收、承包、抚育管理方法,主动引导集团、大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实行承包方式进行有序采收,杜绝自发性采收对野生资源的破坏。由市林业资源局、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营林局、市农委协作,各相关县(市)、区局推动落实。三是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分布密集地块,建立集约化抚育试验区,进而形成产业基地。在破坏较重地块蓝莓生长区,通过密度调整、伴生种密度调整、种类调整和养分调整等手段促进种群复原。由市发改委牵头,市农委、市水务局协作,北部区局、嘉荫县推动落实。四是加强技术标准规范
14、指导。建立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技术标准,开展标准化育苗基地和种植基地建设。由市营林局牵头,市农委、市林科院协作,五营局、朗乡局,嘉荫县推动落实。(二)产业化带动工程。1 .龙头企业布局。依据蓝莓种植区域规划,遵循原料就地贮藏和就近加工的原则,在蓝莓发展的重点地区和其它地区,选择具有肯定优势和规模发展潜力的浆果加工企业以及龙头企业,扶持其开发新产品与扩大产能同步推动。规划每个龙头企业的特色产品加工种类,有针对性地发展品牌产品,引导龙头企业开拓国内高端产品市场,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同时,依托伊春市天华药业、南忿格润药业等医药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效益。2 .产品开发方向。依据现
15、有的加工产业基础,实现中学低端产品并举,形成集群优势,推动蓝莓加工产业由原料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变;由出口原料向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依靠国际市场向消费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转变。在产品开发方向上,一是充分利用我市野生蓝莓花色昔等保健成分含量高、适合精深加工的优势,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重点发展高档产品;二是利用皮渣提取花色昔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进一步开发蓝莓胶囊等保健品和药品;三是大力发展鲜食、冷冻产品。3 .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重点扶持蓝莓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体系和产业化升级项目建设,破解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瓶颈制约,使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
16、度提高,拉动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O1O年至2O15年,支配建设龙头加工企业扶持、行业协会建设和蓝莓旅游配套项目。蓝莓产业带动工程支配总投资62300万元,其中,中心、省、市县(区、局)财政投资24920万元,银行贷款等其他投资3738万元。详细为:(1)龙头加工企业建设项目。果酒类加工等企业。重点支持黑龙江兴安红酒业有限公司、伊春市鑫野实业有限公司、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建。到2015年,培育建立2个1万吨级蓝莓果酒加工企业。果汁饮料加工等企业。重点支持伊春市鑫野实业有限公司、伊春市忠芝大山王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建,生产适合少年儿童、中青年、老年
17、人、女性等系列中高档饮料。到2015年,培育建立2个至3个1万吨级蓝莓饮料加工企业。花色菩提取及生化制品等企业。以黑龙江兴安红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重点,扩建花色昔产品生产实力。到2024年,花色昔产量达到吨。单体速冻加工企业。对伊春市鑫野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建。到2O15年,培育建立1个1万吨级蓝莓冷冻果加工企业。罐头、果酱、果脯、果糕、果粉等加工企业。对伊春市鑫野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建。分别培育建立1个至2个5OOO吨加工实力的果酱加工企业和罐头加工企业。(2)行业协会建设项目。加快组建区域性蓝莓协会或合作社,深化开发,共同攻关,形成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产业开发有
18、机结合的技术协作组织。切实发挥黑龙江省蓝莓协会职能作用,推行“统一生产技术措施、统一进行生产管理、统一品牌销售产品”的生产、销售模式,提高蓝莓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激励市级协会、区域性协会与市外蓝莓协会组织开展合作,创建公允竞争、互利共赢的良好发展环境。(3)蓝莓旅游产业配套项目。紧密结合小兴安岭地区的旅游产业,重点围绕蓝莓优势和特色地区,加强蓝莓旅游产业配套工程建设,相应发展匹配企业和协助企业,形成加工业上下游紧密连接、大中小型企业互为支撑的关系;开发蓝莓旅游精品项目,主要在伊春区建设黑龙江兴安红酒业公司集蓝莓品酒、旅游、参观、休闲、消遣为一体的越橘庄园蓝莓酒堡,融蓝莓饮食、酒吧、购物、休闲、观
19、光于一体的蓝莓观光一条街,分蓝莓资源区、蓝莓科技区、蓝莓产品区、蓝莓文化区的伊春市蓝莓博物馆项目;在五营区建设集酒窖、种植园、展厅、餐饮、观光、休闲、化验等于一体的蓝莓产业观光园区,多品种展示,集采摘、品尝、观光为一体的蓝莓全光智能温室项目;在友好区建设蓝莓露地采摘园项目;在红星区建设野生蓝莓观光采摘区项目;在汤旺河区建设蓝莓生态公园项目。4 .推动措施。一是政策扶持,形成较强的市场开拓实力。通过市场引导,政策扶持,实行资产重组和科技推动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加工型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各级政府产业发展资金和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要对龙头企业扩产能、产品提档升级赐予支持,尤其是贷款贴息和以奖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伊春市 蓝莓 产业 发展规划 202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0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