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声音中听出贵与贱.docx
《从声音中听出贵与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声音中听出贵与贱.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声音中听出贵与贱【原典】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稚鸡则贵,如蛙鸣则贱。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琴,上上。【译释】所发之声雄浑刚健,像钟声一样激越洪亮、充满阳刚之气则为最佳,如果发出的声像敲锣之声一样浮泛无力,则显得卑贱;如果发出的声温文尔雅,若像鸡鸣一样清秀悠扬则显高贵,若像蛙鸣一样喧嚣空洞则显卑微。发出的声远远听来刚健激越,而近处听来却又温润悠扬,起声的时候如乘风般潇洒自如,悦耳动听,止声的时候又如高手抚琴,雍容自如,这才是所发之声中的最佳品。解读曾国藩所言声音之贵贱尽管有其道理,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否则就可能有失偏颇。不过,从人的话语中听出人的个性特征,倒是有可能
2、的。曾国藩奉命办团练,招揽人才之时,“湘乡奇伟非常之土,争自创磨立功名,肩相摩,指相望”。罗萱是最早应募倒曾门的人之一。传说当时每天都有百十人到营中报名,曾国藩一一召见,问询长短,稍有才能的人都留了下来。一天,曾国藩已召见多人,倦极不见客。正在似睡非睡时,忽听外面有吵声,起身向窗外一望,但见一位身材不高、只穿一件单衣的青年人被守门人拦住。青年人声音郎朗,气质非凡,但任凭他怎样讲,守门人仍不放行。青年人也不气馁,大有不见曾国藩不罢休的气势。正在僵持之际,曾国藩推门而出,并喊住守门人,对罗萱说:“听君的声音爽朗圆润,必是内沉中气,才质非凡之人J遂将罗萱引入上宾之位,俩人叙谈起来。随后,曾国藩立即决
3、定让罗萱掌管书记,日常文牍往返的工作也一并交给了他。罗萱,字伯宜,湘潭人。父汝怀,道光十七年(1837)拨贡,曾任芷江学训导,候选内阁中书,以学行闻于时,著有湖南褒忠录。罗萱生有夙慧,工诗文书法,能传其父学。为诸生,屡列优等。倡导经世之学,领湖南诗坛风骚数百年、著名的封疆大吏贺长龄,以“家风不可及”闻名遐迩的新化邓显鹤、沈道宽等对他都很器重。曾国藩率湘军东下时,罗萱以亲老欲辞,但曾国藩写信请他入府,并说:“令专足走省,敬迓文旅,望即日戒涂,惠然遗臻,至为曲礼臆说所误。蟾蛛裹沙而不行,於菟腾风而万里。士各有志,不相及也。千万千万!祷切祷切!”咸丰五年(1855)曾国藩入南昌,重整水师;后进屯南康
4、,设置楚师三局,制造弹药武器,又设船厂,建南湖水师。时年四月,罗萱随曾国藩经吴城入南康。咸丰五、六年(18551856)间,是曾国藩处境最困难的时期。军马俊德,而客居江西,兵饷皆不宽足,又受太平军石达开部不时攻袭,常常是停泊船上,不用说安生休息,性命也时有不保。为了取得朝廷的信任,还必须经常奏报军中缓急。而罗萱上马操剑,下马走笔,兼具文武,形影不离,是难得的人才。曾国藩每有上疏,罗萱皆操笔如流。有时“警报骤逼,势危甚”,罗萱也“甘心同命”。又时常调解诸将之间的矛盾,使各当其意以去。咸丰流年(1856),翼王石达开入江西,攻陷瑞、临、袁、吉、抚、建诸郡,省城孤悬。罗萱领湘军三千人攻建昌,城即破,
5、但太平军援军忽至,都司黄虎臣战死,城未攻下。于是曾国藩又令其攻抚州,将至,又得知曾国华、刘腾鸿等与太平军展开了殊死战,八战皆捷,取得了瑞州战役的胜利。随后,罗萱以久在军中,遂向曾国藩乞假归湘中。罗萱是喜欢贡献才智又不愿仕进的人,回到家乡后,专心读书,想以写作终其生,地方大员及同乡亲朋不断召其入幕,他均婉言谢绝。同治七年(1868)十一月,既是同乡挚友又很钦佩罗萱的黄润昌奉命入黔,与记名布政使席宝田会同镇压起义。黄润昌再三请求,罗萱入军营掌文案,兼理营务处。每天白天出外领队作战,夜晚笔削奏牍。黄润昌原受曾国荃的赏识,咸丰九年(1859)被召入安徽军营。次年,在攻复安庆中,黄润昌成功地策动了程学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音 中听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40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