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庆市江津区滨江新城滨洲路东段和浒溪路一期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贵州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8月15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总体概况3第一节 工程总体情况3第二节 各路段工程概况4一、滨州路东段(K2+880K4+239.31)4二、浒溪路一期(K0+000K1+211.783)17第二章 道路工程施工31第一节 路基施工31一、施工准备31二、施工测量31三、土方开挖施工32四、路基填筑33五、碾压34六、路基土方压实度标准35第二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35一、施工方案35二、施工方法35第三节 道路沥青砼面层施工40第四节 侧石、人行道工程、预埋管网施工42一、侧石施
2、工42二、主要施工方法43三、人行道施工、预埋管网43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投入45第一节 施工进度计划45一、施工工期目标45二、各路段施工工期45第二节 施工进度及工期保证措施46一、建立工期保证体系46二、工期保证管理措施46三、工期保证技术措施47四、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48第三节 劳动力计划和保证措施49第四节 材料投入保证措施50第五节 前期机械投入计划51第四章 质量保证措施52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52第二节 各施工阶段质量保证措施54第三节 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4第五章 安全施工及保证措施62第一节 安全目标62一、安全施工指标是无重大伤亡事故62二、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
3、法规,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62第二节 安全管理制度和现场管理62一、规章制度62二、安全教育63三、技术管理63四、现场安全管理63五、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64六、安全用电、防火、防雨措施64第一章 工程总体概况第一节 工程总体情况滨江新城位于江津区,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南临长江,与几江城隔江相望,西至缙云山山脚,北与双福组团以团结湖公园相隔,东与九龙坡区的西彭组团相望。滨江新城距离重庆绕城高速仅5km,随着与周边区域快速路及主干道系统不断完善,滨江新城的交通地理优势将更加明显。江津区滨江新城滨洲路位于与江津老城区隔江相望的滨江新城内,呈东西向布置,道路全长4239.310m,标
4、准路基宽40m,为双向6车道,按城市道路主干路级设计,设计车速为40Km/h。全线含两座桥梁,1号桥长约251m,为主跨120m的下承式拱桥;2号桥全长108m,为3X 30m先简支后连续T形梁桥;1座6mX4m(净空)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箱涵。本次施工范围西起南北大道(桩号K2+880),东至彭家湾(滨洲设计终点),道路长1359. 31m。全段设2个平曲线,平曲线半径均为500m。均大于规范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的300m。本次设计不设超高和加宽。浒溪路南起高家坪山脚谭家湾,向北与滨洲路相交,向北经麻柳湾、土库,在映子湾附近与西江大道相交后,向北经花坟、曹家沟,终点止于龙船坡附近。浒溪路全长231
5、9.328米,为城市主干道II级,道路红线宽度36m,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全线主要结构物有涵洞1座。本次施工范围为K0+000至K1+211.783主要施工内容为:1)、土石方工程:道路的土石方开挖、路基回填及土石方的综合调配,护坡绿化的土石方, 沟槽、挡土墙、管涵土石方开挖及回填。 2)、管沟回填的填料(除管道垫层外):综合填料利用开挖的石渣代替回填料;3)、道路工程:包括施工图范围全部道路、边坡护脚挡墙、护坡、管涵等项目。4)、管网工程:施工图内的雨污水管网、施工图内电力及路灯所有预埋横穿管网(如路灯、给水、电信等的预留横穿管、临时排水沟、过街预留管道等)。不包括的工程内容:改性沥
6、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厚40mm、人行道路路面、标志标线、绿化工程(护坡绿化除外)、种植土、路灯、给水工程等,具体详见施工设计图及工程量清单。本项目合同工期为365日历天。第二节 各路段工程概况一、滨州路东段(K2+880K4+239.31)一)滨州路东段(K2+880K4+239.31)工程总体情况滨州路东段(K2+880K4+239.31)与西江大道基本平行,道路线形呈东西走向。本次工程施工起点设在与滨州路中段相接(K2+880),施工终点在彭家湾(K4+239.31),全长1359.31m,为新建道路,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组合:车行道: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
7、层厚40mm+中粒式改性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中面层厚60mm+粗粒式改性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5中面层厚70m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5mm+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0m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厚300(200)mm。人行道:预制C25混凝土彩色路面砖+1:3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100mm。二)结构形式、特点、要求1、道路结构形式滨洲路规划标准路基宽度为40m,拓宽段(停靠站段)的路基宽度为47m。其标准路幅为双向6车道,车行道宽23m,人行道宽7.5m,人行道上设置3.5m宽的绿化带。道路中间设置2m宽的中央分隔带。道路路拱横坡为双向坡,坡度
8、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2.0%。标准路幅为:4.0 m(人行道)+3.5(绿化带)+0.5m(路缘带)+3.5 m3(行车道)+ 0.5 m(路缘带)+2.0 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3.5 m3(行车道)+0.5m(路缘带)+3.5m(绿化带)+4.0 m(人行道)=40m拓宽(停靠站)段路幅为:4.0 m(人行道)+3.5m(绿化带)+0.5m(路缘带)+3.5m(拓宽段)+3.5 m3(行车道)+0.5 m(路缘带)+2.0 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3.5m3(行车道)+3.5m(拓宽段)+0.5m(路缘带)+3.5m(绿化带)+4.0m(人行道)=47
9、m。2、技术要求本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级,设计车速40km/h,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序号指标名称技术标准规范值1道路等级主干路级主干路级2计算行车速度(km/h)4050或403设计年限交通饱和度(年)2020路面结构(年)15154标准路基宽度(m)405行车道宽度(m)236最小平曲线半径(m)500300(不设超高)7最大坡度(%)898最大坡长(m)240(7.99%)300(8%)9最小坡长(m)14012010最小凸竖曲线半径(m)1500700(一般值)11最小凹竖曲线半径(m)1200700(一般值)12停车视距(m)404013最小净空(m)4.5-5.014桥梁设计荷载公
10、路-公路-15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BZZ-100KN16抗震设防烈度度度 1)挖方路堑 岩石边坡以1:0.75或1:1坡率分阶放坡,每阶高度不宜大于8m,各台阶间留宽2m左右的缓冲带,土方边坡按1:1放坡。在坡脚处设置1m宽的跌落台。 2)填方路堤填方高度小于8.0米时,一级到底,边坡率为1:1.5;填方高度大于8.0米小于20米时,边坡率为1:1.75;填方高度大于20米时,坡率为为1:2。边坡处设置2米护坡道。对于横坡陡于1:5的坡地上的填方路基,在填筑前,必须将地面挖成台阶,且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阶顶面应做成2%4%的反向横坡,以防路基滑动而影响其稳定。当道路跨越堰塘、水田段
11、应采取清除淤泥或抛石挤淤等方法进行处理3)路基土石方。滨洲路全长4239.310m。道路范围属构造剥蚀丘陵地形,地形地貌起伏较大,导致整条道路的土石方量较大。挖方约为方,填方约为方,挖方段位于主要道路的起点段和终点段,填方主要位于交叉口10交叉口11段。本次设计根据挖方段情况在道路起点段北侧设置弃土场1,在道路终点段北侧设置弃土场2,分别作为起点段和终点段挖方的弃土场。滨州路东段K2+880至终点,路基土石方挖方为.86立方,填方为.99立方。弃方运至设置在滨洲路终点段以北的弃土场2.4)路基防护由于滨洲位于江津滨江新城内,道路两侧地块均有场平建设规划,为了节约工程投资,但考虑到道路两侧地块开
12、发时间的落后性,本次设计道路边坡考虑临时边坡和永久边坡相结合。本次设计对高路堑边坡坡率为1:0.75的边坡采用护面墙护坡。如果道路两侧地块即将平场,护面墙可以不实施。为了防止边坡碎石的跌落,将道路部分边坡坡率由地勘报告中的1:0.75改为1:1。对坡率为1:1的边坡不考虑护坡。高路堤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方格网支护。5)路面设计综合考虑行车舒适、工程经济、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等因素,路面采用SMA沥青砼路面,其交通等级为重级,设计年限为15年。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路表容许弯沉值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控制指标。设计采用
13、双轮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按交通量进行换算。其路面的容许弯沉值LR0.26mm。其路面结构组合如下:4cm厚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6cm厚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中面层7cm厚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层0.5cm厚改性沥青稀浆封层20cm厚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石质路基厚20cm,土质路基厚30cm)6)交叉口设计滨洲路全长4239.310米,为滨江新城中一条主要交通通道,是连接滨江新城各主要功能分区的主要道路。与其相交的规划道路共14条,均为平交。其中与南北大道(快速路)的交叉口不在本次设计范围。相交道路中包括5条
14、城市主干路;其余8条相交道路为次干路或支路。本次设计范围含5个交叉口,相交道路除南北大道、交叉口12的道路为主干路以外,均为次干路或支路。在交叉口10、交叉口12处中央分隔带由标准的2m压缩为1m,设置1个专用左转车道,3个直行车道和1个右转车道。中央分隔带压缩的长度为60m。交叉口拓宽,本次设计除交叉口6、交叉口8、交叉口9外,道路两侧均拓宽一车道,宽度为3.5m,拓宽段的长度,在交叉口进出口外侧自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后拓宽60m,拓宽缓和渐变段30m,采用三次抛物线渐变。7)公交系统设计本次设计根据纵断面以及交叉口情况,在滨洲路上设置了停车港2对,类型均为划线港湾式停靠站。停车港宽度为3.5m
15、,站台长度为40m,减速段长度为30m,加速段长度为40m。8)人行系统设计滨洲路人行道宽度为7.5米(含3.5米绿化带)。在平交口处,设置了斑马线,供人行过街使用,并在道路中央设置行人安全岛。根据设计规范应进行无障碍设计(盲道和残疾人通道)。9)人行道结构组合: 人行道彩色方块2cm1:2水泥砂浆找平层1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垫层(水泥含量4%)10)缘石、路边石路缘石、花带石以及中央分隔带为C30混凝土预制块,路边石和植树圈为C25混凝土预制块。路缘石及路边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现象。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0.5cm,安装路缘石、路边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
16、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11)景观设计滨洲路的景观主要包括中央分隔带、人行道绿化带、行道树以及边坡绿化。人行道绿化带长度控制在2530米,在雨水口附近断开以利于人行道排水,断开长度2米。行道树间距5m。本次景观设计仅预留景观设计的位置,具体设计需要业主另行委托相关单位进行专项设计。3、施工要点1)路基(1)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8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为了减少路基沉陷,土基应具有一定的压实度,经综合考虑工程的性质、等级及路面结构类型,提出路基压
17、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见下表: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0-809680-15094150以下93零填及挖方路基0-8096说明: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零填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路床平整度: 15mm中线高程:+10mm、-15mm横坡: 0.3%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 和检验弯沉值L 见下表。挖方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土质路基40Mpa247石质路基50Mpa225(2)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
18、、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或涵洞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3)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当边坡为石方时,边坡临近处无建筑物需保留的可采取石方爆破,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边坡临近处有建筑物需保护时,边坡开挖应采取
19、人工开凿,以免对建筑物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建筑物结构安全造成影响。在接近设计坡面部分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材料全断面铺筑,并整平碾压密实,严禁用土充填。(4) 填方路基a. 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 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料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
20、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80510上路堤80-150415下路堤150以下315零填及挖方路基0-3081030-80510 b.基底处理 路堤修筑时,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0%。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
21、自然横坡在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为不小于2.0m的台阶,台阶向内倾斜24%,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c. 填筑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路基的全部宽度应采用同一种填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道路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9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