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原位血栓形成的诊疗进展2024.docx
《肺动脉原位血栓形成的诊疗进展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动脉原位血栓形成的诊疗进展202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肺动脉原位血栓形成的诊疗进展2024摘要肺动脉原位血栓形成(insitupulmonaryarterialthrombosis,ISPAT)是导致肺动脉充盈缺损而未被充分认识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相关术语的混淆,在本文中,我们定义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arterialthrombosis,PAT)为任何原因(栓塞性或原位)引起的累及肺动脉系统的血栓,肺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zPTE)为疑似栓塞性的PAT,ISPAT为肺动脉系统的新生血栓。在既往许多已发表的所谓孤立性肺栓塞即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zDVT)的肺栓
2、塞患者,我们仍使用PTE指代,但其栓塞性疾病的潜在诊断存在争议。肺动脉原位血栓形成(insitupulmonaryarterialthrombosis,ISPAT)是导致肺动脉充盈缺损而未被充分认识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相关术语的混淆,在本文中,我们定义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arterialthrombosis,PAT)为任何原因(栓塞性或原位)引起的累及肺动脉系统的血栓,肺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为疑似栓塞性的PATJSPAT为肺动脉系统的新生血栓。在既往许多已发表的所谓孤立性肺栓塞即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
3、sis,DVT)的肺栓塞患者,我们仍使用PTE指代,但其栓塞性疾病的潜在诊断存在争议。一、肺动脉原位血栓形成概述PAT最初被认为是外周静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并脱落至肺动脉导致,PTE和DVT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然而,在一半的PAT患者中未发现DVT形成,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外周血栓的完整脱落,或血栓位于不太常见的位置,或超声检查的低敏感性,另一种可能则是ISPATo胸部创伤、肺部分切除术、肺部感染性疾病、肺血管炎、结缔组织病、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放射性肺炎和镰状细胞病的急性胸部综合征可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局灶性炎症和功能障碍,促进ISPAT发生。然而,对ISPAT的认识和诊断不足、文献的罕见报道、特定
4、影像学和病理结果诊断标准的缺乏,导致临床中影像学上存在肺动脉充盈缺损的患者被默认为PTE而非ISPATo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证据可以支持ISPAT的诊断。Becher等1发现急性PTE患者DVT的总体患病率为53.6%o因此,在诊断为PAT但DVT发生频率低于50%的人群中,如COVlD-19患者,有理由推测PAT可能与严重的肺部炎症和原位血管损伤有关。此外,VanGent等2发现孤立性PTE的创伤患者与DVT患者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Thille等3发现24%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尸检时存在肺微血栓形成,提示弥漫性肺泡损伤可能与ISPAT有关。综上,结合PAT和DVT发生率的不一致性以及危险
5、因素差异,在具有合理的ISPAT发病的疾病情况中,应考虑ISPAT诊断。二、肺动脉原位血栓形成相关的疾病因素1.胸部创伤:PAT是创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KnUdSon等4利用美国17个主要创伤中心进行的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数据,提出DVT后30d内发生的PAT代表PTE,而没有已知DVT的孤立性PAT代表ISPATz研究发现入院时休克和胸部严重损伤是ISPAT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在Knudson等4的研究中,23.9%的PAT患者在入院时胸部CT检查中被发现,47.0%的PAT患者在第1至7天被诊断。相比之下PTE通常发生在创伤后第5至7天很少发生在第4天之前50因此
6、有理由推测胸部创伤早期血管损伤引起休克以及高凝状态诱发ISPAToGambhir等6肯定了时间过程的重要性,发现住院4d内诊断PAT的创伤患者与住院第5天及以后诊断PAT的患者之间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类似的,VanGent等2发现孤立性PAT的创伤患者与DVT患者危险因素差异。需要注意的是股骨骨折后PAT的患者可能是创伤后早期ISPAT的例外。研究发现,78.6%的股骨骨折患者的PAT发生在主肺动脉或叶间肺动脉,而只有21.4%发生在亚段肺动脉71而在Knudson等4的研究中,39%的PAT发生在主肺动脉或叶间肺动脉,61%发生在远端肺动脉,提示创伤患者ISPAT的远端分布特点。此外,创伤患
7、者PAT和DVT发生率的不一致性亦支持创伤与ISPAT相关。Velmahos等8分析了247例同时行肺部CTA和下肢CT静脉造影的创伤患者发现19%的患者有PAT,而只有7%的患者存在DVTo最后,在Aziz等9的系统综述中,机械预防如下腔静脉滤器并没有降低创伤患者PAT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创伤患者中DVT发生率相对较低,有或没有DVT的创伤后PAT患者之间危险因素存在差异,这些观察结果可被ISPAT解释。有限的影像资料表明这些血栓通常是亚段或远端分布,适当的时间过程对确立创伤患者ISPAT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创伤后早期发现且与无近端DVT的远端PAT患者,观察处理可降低患者抗凝出血性
8、并发症风险,但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三、肺部分切除术肺动脉残端血栓形成(pulmonaryarterialstumpthrombosiszPAST)是肺癌术后的罕见并发症,血栓形成风险与肺动脉残端长度相关。据报道,4.5%的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患者出现PAST,其中肺切除术较肺叶切除术患者的PAST发生率更高:10%vs2.6%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类似10oPAST往往在术后6个月内发生,通常表现为无症状而在常规随访时偶然发现,多数无需抗凝治疗而自行溶解消退111四、肺部感染性疾病1.肺部侵袭性病变:早在1950年,Moran12通过尸检发现24.3%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有PATo在Da
9、nwang等13纳入1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中,16190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PTE的患病率为5.8%,而DVT的患病率为1.3%。结核病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包括细菌局部浸润、淋巴结结核压迫静脉血管以及高凝状态14O此外,利福平的使用与血栓栓塞并发症相关口30对于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重度或血源性播散性结核患者预防性使用抗凝剂可能有益。考虑到华法林和利福平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出血风险,进一步研究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作为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必要的。Rasmussen动脉瘤形成是空洞型肺结核罕见并发症,可引起致命性大咯血,抗结核和介入栓塞是主要治疗手段。此外,一些散在的病例报道了侵袭,阳市曲霉
10、病患者出现ISPAT,其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率尚不清楚,部分病例经尸检证实为真菌血栓,曲霉菌丝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活性,揭示血管浸润和血栓形成的潜在机制15,16J7o早期抗真菌治疗对血管浸润患者至关重要,而溶栓或抗凝治疗增加致命性大咯血发生风险,其必要性取决于风险获益的综合评估。2.COVID-19:大量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证据表明,C0VID-19肺炎患者的PAT是一种原位免疫血栓形成180免疫病理分析支持由白细胞组成的动脉血栓的炎症性质,特别是中性粒细胞、CD3+和CD20+淋巴细胞、纤维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不包括巨核细胞19o肺微血管的局部血栓形成也显示压缩变形红细胞,包括多角细胞和
11、不同形态类型的纤维蛋白结构,表面覆盖有稀疏的可能为病毒粒子或细胞外小体的球形微粒20o这些病理结果提示ISPAT可能存在不同的表型,需要不同类型的抗凝治疗。COVlD-19相关性M血栓形成的病理机制复杂,严重病毒感染内皮细胞触发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黏附并渗出。在病原体相关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刺激下,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凝剂和补体以抵抗病毒攻击和促进清除,但也诱导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210中性粒细胞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extracellulartrap,NET)和补体的分泌增强了血小板聚集22;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肺动脉 原位 血栓形成 诊疗 进展 202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99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