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吨药用蛋白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20吨药用蛋白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0吨药用蛋白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年产20吨药用蛋白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2 项目概况51.3 问题与建议7第二章市场预测92.1 市场供需预测92.2 目标市场分析11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23.1建设规模12第四章土地利用及场址选择134.1土地利用13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175.1主要设计原则1752I:175.3 设备方案195.4 工程方案20第六章原辅材料、燃料供应226.1 原辅材料供应226.2 燃料、动力供应22第七章总图运输与公用工程237.1 总图布置237.2 厂内外运输2473IJI.不T:*第八章节能分析328.1 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328.2 月匕源消耗种类
2、和数j析328.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338.4 节能措施348.5 月匕壬358.6 能耗指标及节能效果分析36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379.2 设计依据37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处理措施3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4410.1劳动安全与卫生44102yIZj47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011.1组织机构5011251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5312.1 项目实施主要原则5312.3 建设阶段的划分5312.4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3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513.1项目总投资55132JJ5613.3资金筹措方案56第十四章财务评价571.1 1vIIC571.2 基础
3、数据与参数571.3 营业收入与总成本费用估算571.4 财务析及主要指VI算58第十五章社会评价6215.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6215.2目与所在地互适性析6215.3社会风险分析6415.4社会评价结论64第十六章风险分析6516.1 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和评估6516.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65第十七章研究结论与建议6717.1 研究结论6717.2 建议67附表:1、投资估算2、经济分析表附图:1、区域位置图2、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总论X.1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年产20吨药用蛋白酶项目1.1.2 承办单位及概况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单位简介:XX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集生产、销售、开
4、发及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生物酶制剂生产企业,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药用合成蛋白酶。XX公司以零距离贴近市场,服务客户,公司坚持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以酶制剂和绿色饲料、肥料添加剂产品为主要产品的经营思想,努力自主创新,不断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将其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之中,为客户和行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1.3编制依据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h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文件;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
5、数据、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有关资料。1.1.4编制原则(1)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2)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通过设计方案的论证来提高设计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资额;(3)“三废”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排出物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三废”排放标准。(4)节能与降耗并重,做好工艺用水的重复利用,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1.1.5项目提出理由与过程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生物催化是以微生物或酶作为
6、催化剂,以可再生资源取代化石资源,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生物催化是生物学、化学、过程科学的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世界经合组织指出,以生物催化为核心的工业生物技术是可持续工业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由于巨大的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酶是一种生态型高效催化剂,且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转化一种物质。目前,全球工业用酶的总产量已突破100万吨,我国酶的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O欧美日已不同程度的制定出在今后数十年内用“绿色”的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其中
7、,一份美国的21世纪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通过生物催化技术,化学工业的原料消耗、水资源消耗、能量消耗各降低30%,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染扩散30%。生物催化技术是即医药(生物医药,80年代)和农业(植物转基因改造,90年代)革命之后,为工业化学过程带来以蛋白质酶的工程应用为核心的第三次“革命”。由于相对于化学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效率高和专一性,以及绿色环保等特点,生物催化又被成为“绿色”合成。其在药物合成中被称为药物的“绿色”生产方法。生物催化即酶催化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头抱菌素类-内酰胺抗生素的问世,在生产头抱类产品过程中产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令人担忧。当时
8、,英国与荷兰科研人员首先将沿用多年的化学裂解法改革成清洁高效的“酶法裂解”所用的酶为青霉素裂解酶和头抱菌素裂解酶,从而消除了生产半合成青霉素或头抱菌素类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这两种酶可用于制备一系列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茉西林和羟氨茉西林等和各种头抱菌素的关键原料。随着酶法裂解工艺的推行,抗生素生产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酶法生产时代”。酶不仅可用于裂解工艺,而且在诸如缩合、段基化等反应上亦有重要的作用。德国巴斯夫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酶制剂研究与生产者,由该公司发明的新型工业酶可用于生产合成各种手性药物的重要原料手性氨基酸。此外,利用酶法可将价格低廉的6-APA经扩环成为生产头抱菌素的关键原料-7-AD
9、CA,从而大大降低头抱菌素类药品的生产成本。印度由于早已掌握了酶法扩环新技术,因此,其7-ADCA产品长期在国际市场上占优势地位。而我国至今仍从印度进口部分7-ACA.7-ADCA等合成头胞菌素的关键原料,在生产链上落后了一大步。酶在药物生产方面的应用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前体物质转变为药物。这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现已有不少药物包括一些贵重药物是由酶法生产的。(表1)。表1.酶在制药行业的应用酶用途青霉素酰化酶制造半合成青霉素和头抱霉素11B羟化酶制造氢化可的松-酪氨酸酶制造多巴(1.二羟苯丙氨酸)1.-酪氨酸转氨酶制造多巴核甘磷酸化酶生产阿拉伯糖腺喋吟核昔蛋白酶和竣肽酶将猪胰岛素转化为人胰岛素
10、核糖核酸酶生产核甘酸类物质蛋白酶生产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水解液其中以青霉素酰化酶应用最广,而且研究应用范围最广。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研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以生物催化为核心内容的工业生物技术,在支撑新世纪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已经被提到空前的战略高度。发达国家已不同程度地制定出在今后几十年内用生物过程取代化学过程的战略计划。日本政府从2001年开始实施“基于利用生物机能的循环产业体系的创造”的计划,重点开发用于生产各种化学物质的细胞及相关应用体系,将生物催化过程视为能够形成与环境协调的产业体系的现实技术。美国政府的一份21世纪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通过生物催
11、化技术,实现化学工业的原料、水资源及能量的消耗降低30%,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扩散减少30%O这将对包括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及农业在内的各产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欧洲,传统化工产品市场正逐渐被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的产品所取代。全球许多公司正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物催化的研发,试图对化学品进行廉价生产及开发一些新的化学品生产路线,并已开发出一些工业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过程。在日本,三菱化纤、协和发酵和味之素等公司已开发了许多新筛选的菌种及酶用于工业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过程,使得生物催化和化学合成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研究热点。欧洲的BASF、DSM1.ONZADEGUSSA及ROCHE等大型跨国公司已纷纷转向
12、工业生物催化领域,并均已有产品投放市场。如DEGUSSA公司2004年投资2000万欧元用于生物催化方向,并在中国成立一个研发中心。美国国家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将有50%的有机化学品和材料产自生物质原料,而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将起着核心作用。与国际上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酶制剂工业,无论是在产量和销售额方面,还是在品种、质量和应用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国内的酶制剂企业还面临外资企业的激烈竞争,目前市场销售额外资和合资企业约占70%,而非外资企业仅占30%的份额;同时还存在着规模小,菌种选育和发酵水平偏低,生产成本较高,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该走集约化
13、、规模化经营之路,采用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面对国际上大型酶制剂公司的强有力的竞争,同时加大科技投入,调整科研体制,努力采用和推广高新技术,尽快发展具有中国自己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在此背景下,XX公司看准时机,决定采用新工艺,规模化生产药用合成蛋白酶,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酶制剂工业发展做出贡献。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拟建地点本项目拟在XX高新区东大贸易有限公司厂区内租用车间进行建设。该公司位于滨江道西,泰山街北。1.2.2 建设规模本项H拟租用3层厂房一座,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购置各类生产、检测设备23台(套),主要设备投资219.3万元。1.2.3产品方案产品名称
14、产量销售价格药用合成蛋白酶20吨/年650元/公斤饲料添加剂(副产品)58吨/年9800元吨肥料添加剂(副产品)55吨/年3500元吨1.2.4 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6个月。1.2.5 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本项目报批总投资67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28.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1.6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本项目正常年营业收入1376.1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4.4%,税后投资回收期2.7年(含建设期),总投资收益率62.3%,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43.5%o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1项目总投资万元679.91.1建设投资万元628.
15、31.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51.62营业收入万元1376.13增值税万元151.04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18.2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5总成本费用万元866.16利润总额万元491.87所得税万元123.08净利润万元368.89项目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4.410项目投资税后财务净现值(IC=I2%)万元108511项目投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42.512项目投资税前财务净现值(IC=I2%)万元157913总投资收益率%62.314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54.216项目税前投资回收期年2.217项目税后投资回收期年34.418盈亏平衡点%43.51.3 问题与建议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6、建设规模适当,产品结构能适应市场变化。本项目采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工艺技术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优良,工艺技术上是可靠的;本项目可创造就业机会,减少社会闲散劳动力,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社会效益显著。从财务评价结果看,各项经济指标均是可行的。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现有状况及本项目情况,建议如下:(1)应加强质量控制,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2)采购关键设备时,做好招标工作,选取优质、工艺领先的设备,使其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3)项目投产以后,建设单位应加强内部管理,尽量降低成本,使企业拥有更大范围的调控价格的能力。第二章市场预测2.1市场供需预测随着酶生产的不断发展,酶的
17、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酶工程已在医药、食品工业、农业、饲料、环保、能源、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成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不可取代的工具。酶制剂产业的完整概念应该包括酶制剂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酶制剂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和深入成为酶制剂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程的进步又使酶制剂生产和产品能够不断满足酶制剂应用领域的需要。酶制剂产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起步和迅速成长之后,现已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度发展。过去10年里,国际酶制剂产业的生产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为
18、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以及对各个应用行业的引入和实践,把酶制剂产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浪潮,世界生物技术产业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世界酶制剂产业表现活跃。BeC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球工业酶制剂市场价值将以9.1%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由2011年的39亿美元增加至2016年的约61亿美元。该报告将工业酶市场细分成3个部分:生物酶、食品和饮料酶以及其他酶制剂。2011年生物酶的市场价值达12亿美元,预计还将以8.2%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2016年达17亿美元。2011年食品和饮料活性酶的市场价值接近13亿美元,
19、未来4年还将以10.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16年达21亿美元。2011年其他酶制剂的市场价值为15亿美元,预计还将以8.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16年市场价值将达到22亿美元。酶制剂是一种生态型高效催化剂,具有高效、安全、生态和环保等特点,能够有效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应用产业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酶制剂产业已经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前卫产业和21世纪最有希望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十年来,我国酶制剂工业直面世界先进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成长和壮大,并形成了以下特点:(1)酶制剂品种和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
20、平随着空气绝对过滤技术、发酵自动化控制技术、超滤膜后处理技术、无菌技术、保存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在酶制剂工业中的应用普及,我国酶制剂生产逐渐摒弃传统工艺,产品品种和规格多样化,液体酶、复合酶替代固体酶和单一酶,占据了市场主流。酶制剂产品执行国家行业标准,优质产品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方面均采用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WHoJECFA)和美国食品化学药典(FCC)对食品级酶制剂推荐的规定和标准。目前,我国的商品酶制剂多达十几大类,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加工过程,其中糖化酶、淀粉酶等主要产品已批量出口。据海关统计,我国各种酶制剂产品出口量1999年为2219吨,
21、出口额1029万美金;2000年出口量达3530吨,出口额1760万美金;2001年出口量达4812吨,出口额2867万美金,呈逐年增加趋势。(2)产品价格极具竞争力近十年来,酶制剂行业依靠技术进步,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品售价,连续多年降价幅度在20%左右,相当于每年将数亿元利润让利于应用行业。虽然产品价格一路走低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却使国内酶制剂产品和国外产品相比,极具价格优势,同时低价位的高科技产品有力促进了国内酶制剂应用市场的成熟和发展。(3)行业管理确保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发酵工业协会下设酶制剂分会,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分会理事会,对全国酶制剂生产企业进行统一行业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20 药用 蛋白酶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9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