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汽车行业信用回顾与2024年展望.docx
《2023年汽车行业信用回顾与2024年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汽车行业信用回顾与2024年展望.docx(3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汽车行业信用展望(弱)稳定2023年汽车行业信用回顾与2024年展望工商企业评级部楼雯仪鹿晓瑞摘要汽车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特性。在积极政策、物流和供应链改善、促销活动持续等多因素促进下,2022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延续增长态势,其中2023年1-11月汽车产销均实现较高速增长。从结构来看,新能源汽车持续强劲增长、出口市场保持较高水平以及自主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商用车市场也于2023年企稳增长;而燃油汽车受到明显的挤出,增长乏力。钢材、动力电池主材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是影响汽车行业经营的重要因素,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
2、钢材和铝价越稳,有利于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部分域解盈利压力。长期来看,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汽车芯片面临需求增长和技术多样化挑战。同时,汽车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和油气价格等亦密切相关。政策方面,2023年以来为拉动需求发苏,国家与各地方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继续创造良好环境,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发展受政策支持,其中工信部等部门延长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辆购置税政策期限,并提高免税车型技术门槛,进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获得政策准入试点。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暧,汽车制造样本企业2022年以来净利涧水平持续好
3、转,经营性现金流表现良好,投资性现金净流出明显增加。细分领域状况与相关市场变动相关性较高,2022年以来乘用车样本企业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头部企业产能结构逐步向新能源调整,而商用车企业于2023年前三季度扭亏为盈。样本企业财务杠杆水平普遍较高,大部分为上市公司或拥有下属上市公司,具有直接融资渠道,企业总体债务压力尚可,但细分市场信用质量分化较大。2023年I-Il月,汽车制造行业内以发行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与公司债券等传统债券为主,发行时发行主体信用评级均为AAA级,发行利差总体尚可。2023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内无企业主体信用级别发生调整。展望2024年,汽车产业作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4、的新动能,之一,有望进一步转型升级;同时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交织和贸易政策壁生加剧、宏观经济增长短期承压、居民支出预期仍偏弱以及前期政策刺激引发部分消费需求被提前释放等,均可能会给汽车消费带来挑战,预计我国汽车市场规模有望在进一步出台鼓励消费政策推动下保持增长,但增速或将放缓。同时汽车行业发展将持续面临电动化、网联化、钾能化发展的技术变革,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但竞争将持续加剧。(汽车制造)竞争激化或将致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细分市场信用质量分化较大,其中龙头企业竞争优势仍较突出,而非主流车企或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陆续退出;长期来看研发投入成效或对行业成长构成最大挑战。(机动车*配件与设备)
5、易受制于整车厂商品牌和车型表现分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一方面燃油车专用零部件制造企业将持续面临挑战,信用质量或将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给国内零部件企业带来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产业疑)短期内需关注锂电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新能源汽车产品格局、整车厂商竞争格局仍处于变化中,同时智能化竞争驱动产品迭代速度加快,预计头部企业竞争格局仍可维持稳定,但价格竞争仍将是关键竞争手段,部分企业加大投入以推进产品与子品牌高端化的努力将遒受市场挑战;高度关注出口市场的政策变化等;长期仍需关注技术革新。(汽车经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竞争及其直销模式冲击、售后服务模式转变之下,预计经销商盈利
6、仍承压,短期内大型经销商桀团尚可凭借规模和管理优势维系其信用质量。1.运行状况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汽车产业自20(X)年起步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力大等特性。目前,我国已形成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2022年汽车产量和销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31.78%和32.9l%o另外,2021年以来因海外车企产能受限、地缘政治因素等,自2023年下半年起我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制造是其中的核心领域,主要依靠资本、技术和规模驱动,进入
7、和退出壁垒较高。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产业的上游行业,产品通用性较强,对规模经济和研发能力的要求很高。汽车经销行业为汽车产业的下游行业,国内各大经销商均有自身根植的区域,存在着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和一定的品牌定位。此外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增长,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并且销量在全球亦处于领先水平,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1比重为59%,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行业一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40%-60%o锂电池电芯为锂电池最核心部分,以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材料为主材,同时配以铝箔、铜箔、导电剂等辅材制成
8、,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使用领域等,占据了动力电池近40%的成本。图表1.汽车行业细分子行业定义行业分类定义代表产品汽车制造一般只从事汽车总装及车身制造。可分为乘用车制造和商用车制造,其中乘用车包括基本型乘用车(轿车)、SUV.MPV及交叉室乘用车,商用车包括货车和客车机动军零配件与设备(汽车零部件)从事构成汽车的各个部件和配件的制造。动力系统,传动和制动系统,底盘系统,行驶和转向系统,汽车电子电器系统,内外饰件系统和其他零部件系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与核心部件的产业。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
9、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其上擀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及系统、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汽车经销获得汽车资源并进行销售,往往也会提供传后服务等。整车销售、售后服务(维护、修理)和金融保唆服务等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在积极政策引导、物流和供应链改善、促销活动持续等多因素促进下,2022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态势延续,其中2023年171月汽车产销均实现较高速增长。2022年在扩大内需及汽车消费政策刺激、物流和供应链改善等多因素促进下,当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呈增长态势,产销量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4%和2.1%。2023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11.1
10、万辆和2693.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0%和10.8%。其中一季度面临促销政策切换期、传统燃油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新能源汽车国补结束造成上年底消费需求前置,3月以来由于促销潮造成的消费者持币观望,汽车消费恢复缓慢,加之商用车市场复苏不及预期,4月产销量分别环比下降17.5%和11.9%;随着国家及地方陆续出台促消费政策、5月轻型车国六实施公告发布以及各类营销活动、企业新车型上市与半年度节点冲量等综合影响,市场需求逐步恢复,6月产销量分别环比增长10.4%和10.6%;三季度伴随政策组合效益逐步显现,加之秋季企业新品集中上市,物流行业企稳据EVVolUmes,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突破100O
11、万辆,同比增长69.4%,全球市场份额I3.0%回升带动货车增长,市场热度延续,9月汽车产销量创历史同期新高;Io-Il月促销活动持续发力,车市热度持续,其中II月产销量环比分别增长7%和4.1%,同创历史新高。图表2.近年来我国汽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右轴)及月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注:根据Wind数据整理绘制。从结构来看,2022年以来汽车行业发展延续了新能源汽车持续强劲增长、出口市场保持较高水平以及自主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基本格局;商用车市场也于2023年实现企稳增长;但传统燃油汽车受到明显的挤出,增长乏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受益于国家持续的“节能减排”政策引导,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
12、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政府部门在市场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消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财政补贴、扶持性电价、不限号、免征车辆购置税2、投放消费券、刺激置换需求等。在2017年补贴政策退坡的同时,政府出台“双积分”政策,从供给侧强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2020年Il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销量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效率、充换电基础设施、智能化程度、使用体验均得以
13、提升改善,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轨,并且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多款新车型拥有高压快充800V平台、城市NoA等产品力。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较13.4%进一步升至25.6%。2023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842.6万辆和830.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30.8%,其中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34.5%。从新能源车动力类型来看,目前仍以纯电动力(BEV)为主,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为辅,燃料电池车(FCV)仍处于市场导入阶段。202
14、2年及2023年1-11月,BEV销量分别为536.49万辆和586.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6%和23.6%,占新能源汽车销量比重分别约78%和71%;同期PHEV销量分别为151.84万辆和243.9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83.5%。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在2017年触顶至2994.20万辆和2887.89万辆后,于202()年回落至2462.50万辆和2531.10万辆近期低点,然后缓慢提升2023年1-11月的2666.10万辆和2693.80万辆。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快速增长,对传统燃油汽车形成强有力的挤出效应。2020年-2022年及2023年1/1月,我分别J2
15、017年、2021卬、2022年:次延期,2022仟:免征浙僮源车购置税的期限最终延长至2陵年年末;2023年6月据财政部等部门关广延按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箍的置税谶免政饰的公告,新健源汽车车辆照置税优惠力度延彼至2027年末.国燃油汽车产量分别为2316.90万辆、2285.10万辆、2025.70万辆和1861.20万辆,销量分别为2394.37万辆、2275.45万辆、1997.74万辆和1863.40万辆,其中2023年1-11月产销量分别同比变动-0.24%和2.19%.图表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右轴)注:根据Wind数据整理绘制。出口市场方面,2022年我国汽
16、车出口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占汽车销售总量的11.6%,比上年提升3.9个百分点。2023年1-11月,我国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占汽车销售总量比进一步增至16.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占汽车出口的24.7%。2023年汽车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产品竞争力提升、欧美市场突破以及俄乌冲突下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替代。但海外政策复杂多变,其中2023年10月欧盟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此外出海亦面临经销商网络布局、服务和支持体系建立、品牌认知度、消费者结构及偏好等诸多挑战。图表4.近年来我国乘用车销量及出
17、口情况(单位:万辆)注:根据Wind数据整理绘制。从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市场与居民个人生活息息相关,需求端直接受消费者需求潜力及消费偏好等因素影响。2020年下半年起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成长带动下,乘用车市场整体回暖,同时出口市场成为乘用车市场销量的补充。2022年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356.3万辆,同比增长9.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54.9万辆,同比增长96.4%;燃油汽车销量1701.48万辆,同比下降6.2%;乘用车出口252.9万辆,同比增长56.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5.07万辆,同比增长1.3倍。2023年1-11月,我国乘用车销量为2327.2万辆,同比增长9.3%;其中乘用
18、车出口同比增长65.1%至372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106.03万辆,占乘用车出口的28.5%o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3累计销售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9.9%,占有率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2023年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297.8万辆,同比增长23.8%,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增至55.6%,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相较合资品牌前期在燃油车领域的积累,自主品牌转型新能源相对更迅速,且依托于本土优势,消费者洞察强、产品迭代快,2021年以来我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较好的市场拓展带动自主品牌市占率自2020年低位38.4%逐步提升,20
19、23年1-11月已超过50%O随着汽车更新换代周期的到来,近年来我国乘用车市场消费提质升级态势不断加强。2022年我国30万元以上价格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10.8%,较上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2023年1-11月30万元以上价格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为259.99万辆,同比增长30.8%,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上升至13.4%。图表5.近年来我国乘用车品牌销量结构(单位:万辆)及价格段市场份额()U条丛W怖曷丛珑博京吊牌奥会吊棹白主仙浦法泰Ab牌fitW*(4tt)Go力元.孑30方元注:根据Wind数据整理绘制。商用车市场可分为货车与客车两大类4,其中货车始终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货车销量占商用车销量比
20、重均在85%以上。商用车受宏观经济运营和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中影响货车销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物流与工程需求、尾气排放政策和超载治理等政策,影响客车销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居民出行需求与出行方式、公交客车采购政策与周期、出口、地方政府财力、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等。2022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1.2%,主要系2021年上半年之前货车受环保政策拉动,企业抢抓国六标准切换机遇降价促销并阶段性透支市场需求,导致后续需求弱化,加之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资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所致,而客车市场受旅游、城际客运和城市公交车需求影响持续低迷。2
21、023年1-11月,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67.1万辆和366.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5.4%和21.8%,呈企稳增长。货车方面,近年来重型货车和轻型货车销量合计占比在75%以上。重型货车市场表现与排放标准切换及货运市场终端需求乏力密切相关,在经历2020年爆发式增长和2021年上半年高增长后,货车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2022年货车产销分别为277.8万辆和289.3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3.4%和32.6%;其中重型货车、中型货车、轻型货车和微型货车销量分别同比下降51.8%、46.5%、23.4%和16.2%。2023年1-11月,货车产销量分别为322.7万辆和32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
22、5.8%和21.7%,细分市场实现增长。客车方面,近年来高铁、私家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兴起大幅分流客运需求,叠加前期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公路客车需求萎缩,“蓝牌轻卡”新规落地影响轻客物流车销量,2022年客车销量为40.8万辆,进一步同比下降19.2%,其中3中汽协将汽车品牌按国别细分为中国、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其他市场。仅大型客车5销量实现增长,同比增速为7.03%,销量为5.15万辆;按用途类型分,仅公交客车销量同比增长5.23%至9.21万辆,系公交客车市场需求以纯电动公交车为主,2022年主要受新能源购置补贴退出政策提振所致。2023年1-11月,客车销量为43.63万辆,同比增长23%
23、。尽管2022年商用车市场处于低位,但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加之海外市场需求释放,当年商用车累计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占商用车销量的17.6%,较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2023年1-11月,商用车出口69.2万辆,同比增长29.8%,占商用车销量比增至18.9%o此外2022年及2023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占商用车销量的比重分别为102%和10.4%。图表6.近年来我国商用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右轴)MT-平陶印牛网RI七根1盘型史东就型货车问比行粕】.轻型战乍时比I右输J注:根据Wind、第商用车网、中汽协数据整理绘制。钢材、动力电池主材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是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汽车行业 信用 回顾 2024 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8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