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句琵琶行.docx
《白居易诗句琵琶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居易诗句琵琶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选自白氏长庆集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艺术作品琵琶行为白居易琵琶行诗词增添了直观的画面。作品名称:作品别名:创作年代:琶琶琵行一琵引作品出处:汉魏乐府文学体裁:作者:白氏长庆集白居易组辑本段简介琵琶行(Pipaxlng)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土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
2、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溢浦(penpu)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编辑本段作者简介g(772846),字至丞,晚年自号香山居士。自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JI迺。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邦(音gui)(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的祖父白涅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
3、甑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涅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小时候聪颖过人,5、6岁即学作诗,9岁便懂音韵。由于“家贫多故”,11、12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后到长安应试,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得顾况赏识。落第后回家伏案苦读,竟至口舌生疮,手肘结茧。27岁中进士,因取中拔茎”,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掌讽谏太子过失)。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
4、州刺史、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出任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近阻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以44岁为界,之前抱定“兼济天下”之思,之后则“独善其身”。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人称“诗魔”或“诗王”,和好友元稹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即所谓“讽喻诗”(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其中有反应人民疾苦的观刈麦缭绫等,有讽刺横征暴敛的重赋杜陵叟等,有指责贪官强暴的宿紫阁山
5、北卖炭翁等,有揭露豪门贵族荒淫骄横的轻肥买花等,有表现对边事和边民关心的西凉使缚戎人等,有反对穷兵跋武的新丰折臂翁,有同情妇女悲惨命运的上阳白发人井底引银瓶陵园妾等。是中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当时对外国也有一定影响。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相传白居易作诗时,会站在田间读给田里老头老太太听,一直到有一个人拍手叫道“听懂了听懂了,说的就是我们农间耕作的事。”才不再改写。因此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编辑本段主要作品O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
6、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编辑本段文学创作后代剧作家也多有据白诗故事进行再创作,如白朴、洪升根据长恨歌分别作梧桐雨、长生殿;马致远、蒋士锋据琵琶行分别作青衫泪、四弦秋。白诗词句,也多为宋、元、明话本所采用。白居易不属“韩柳”文学团体,但也是新体古文的倡导者和创作者。其策林七十五篇,识见卓著,议论风发,词畅意深,是追踪贾谊治安策的政论文;与元九书洋洋洒洒,夹叙夹议,是唐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草堂记、冷泉亭记、三游洞序、荔枝图序等文,均文笔简洁,旨趣隽永,为唐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发展开拓了道
7、路。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小杜杜牧、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诗鬼主贺等,白居易被称为诗魔。编辑本段创作背景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
8、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
9、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溢浦口:溢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备酒宴。悯然,伤心的样子。恬然:安乐的样子。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当然不会相信他。长句:指七言古诗。编辑本段版本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通行本有云:“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其中“冰下难”三字,论者注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究其所以,就在
10、于因版本的异文而产生的不同理解与训释。请看版本的译文:【司马青衫】司马青衫(simqlngshan)解释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出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示例我岂学做重婚王允愚?岂湿着泪?(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九出)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来高中语文课文王实甫长亭送别“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林觉民与妻书“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这个典故。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在送客上船时,偶然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对话
11、中,白居易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觉得他们两人命运相同,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人句,并为之泪湿青衫。青衫,是白居易司马身份的标志。“司马青衫”表达的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因此,古代诗人常用此典故来表示由于内心痛苦而伤心流泪。宋司马光锦堂春“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是说“伤心事”还不止琵琶女的身世。金吴激人月圆从“南朝千古伤心事”一直说到“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也是指伤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还用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元白朴夺锦标在新亭眺望时触目伤心,也说到“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这里就是写
12、自己的悲痛了。还有反用这个典故的,如刘镇水龙吟“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和辛弃疾满江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不过这些反用,表面上是旷达的样子,实际上蕴含着更多的悲痛。编辑木段诗词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溢(p6n)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U)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於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O编辑本段诗词原文黄东雷书法琵琶行(3张)琵琶行元和十年,
13、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温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微刻琵琶行全文涪阳江(1)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忽闻水上琵琶声,寻声暗问弹者谁?移船相近邀相见,千呼万唤始出来,主人(2)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别时茫茫江浸月。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停欲语迟。添酒回灯(3)重开宴。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4)三两声,未
14、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5)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6)大弦(7)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8)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9),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10)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11)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自言本是京城女,十三学得琵琶成,曲罢曾教善才服,五陵年少争缠头,整顿衣裳起敛容(12)o家在虾蟆陵(13)下住。虾蟆(hGmd)陵名属教坊(14)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15
15、)妒。一曲红绡不知数。今年欢笑复明年,弟走从军阿姨死,门前冷落鞍马稀,商人重利轻别离,去来江口守空船,夜深忽梦少年事,我闻琵琶已叹息,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从去年辞帝京,涪阳地僻无音乐,住近溢江地低湿,其间旦暮闻何物?春江花朝秋月夜,岂无山歌与村笛,今夜闻君琵琶语,莫辞更坐弹一曲,感我此言良久立,凄凄不似向前声,座中泣下谁最多?秋月春风等闲度。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前月浮梁买茶去。绕船月明江水寒。梦啼妆泪红阑干。又闻此语重唧唧。相逢何必曾相识!谪居卧病潺阳城。终岁不闻丝竹声。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往往取酒还独倾。呕哑嘲咖难为听。如听仙乐耳暂明。为君翻作琵琶行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座
16、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钿(didn)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编辑本段注释译文注释(1)济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济阳城中的流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溢浦口注入长江。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2.主人:诗人自指。(3)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4)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5)掩抑:掩蔽,遏抑。思、:悲,伤(四声)。(6)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捻:揉弦的动作。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挑:反手回拨的动作。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
17、绿腰、录要,为歌舞曲。(7)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嘈嘈:声音沉重抑扬。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8)间(第四声)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凝绝:凝滞。(9)迸:溅射。(10)曲终:乐曲结束。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11)舫:船。(12)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13)虾蟆陵工(hmaling):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14)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15)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18、。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16)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17)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击节:打拍子。(18)颜色故:容貌衰老。(19)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20)去来:走了以后。(21)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22)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声。(23)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r(音扎):形容声音噪杂。(24)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25)却坐:退回到原处。促弦:把弦拧得更紧。(26)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27.掩泣:掩
19、面哭泣。(28)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官服颜色为青黑色。(29)暂:突然(30)左迁:贬官,降职。(31)明年:第二年。(32)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33)贾人:商人。(34)快:畅快。(35)悯然:忧郁的样子。(36)漂沦:漂泊沦落。(37)出官:(京官)外调。(38)凡:总共。(39)言:字。(40)命:命名,题名。(41)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42)信手:随手(43)续续弹:连续弹奏译文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温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
20、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秋夜我到潺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声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
21、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不情愿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
22、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肪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
23、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己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涪阳江畔常常卧病。涪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溢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居易 诗句 琵琶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8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