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学案.docx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3节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第1课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 .阐述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的内涵2 .结合教材阐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学会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3 .阐明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 .生命观念:通过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进化与适应观的形成2 .科学思维:通过桦尺蛾黑化和地雀喙的差异等实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推理、总结、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方法得出结论3 .科学探究:“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
2、求知欲4 .社会责任:细菌的耐药性形成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讨论中,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具体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知识梳理归纳总结知识点1种群和种群基因库1 .种群概念和特点(1)种群概念:生活在画一定区域的画同种生物画全部个体的集合。(2)种群特点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一个种群其实就是一个画繁殖的单位,雌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将各自的画基因遗传给后代。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两个体有新老交替,而!基因却代代相传。2 .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1)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网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2)基因频率概念: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回全部等位基因数
3、的比值。计算公式:基因频率=某种基因数目xl00,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o易错判断(1)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X)(2)培养皿中由一种大肠杆菌形成的一个菌落是一个种群。(Y)(3)达尔文进化论以个体为单位研究,现代进化论以种群为单位研究。()(4)种群的基因库是一直不变的。(X)知识点2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和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1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回!基因突变突变1(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j画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2)可遗传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的原因种群由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的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网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
4、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画基因型,从而使种群中出现多种多样可遗传的变异类型。2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环境变化19世纪中叶以的环境无污染桦尺蛾多为黑一色,表现为适者生存S基因的频率为95%一以上.S基因的频率为5%以下(1)实例分析(桦尺蛾体色进化)20世纪中叶环境污察施树干变黑(2)原理分析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反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不定向白然选择一SBS变异通过生存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斗争实现1.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的提高选择的对象直接作用对象:阚个体的表型。间接作用对象:画决定表型的基因型。根本作用对象:画与表型相对应的基
5、因。(4)选择的结果生物性状上:朝向有利变异方向不断进化。基因上:种群园基因频率会发生回定向改变。(5)生物进化的实质:在同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回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同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易错判断(I)若生物进化了,种群基因频率一定改变。(Y)(2)若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了,生物一定进化了。(Y)(3)突变、自然选择、迁入迁出等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N)知识点3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1 .原理:一般情况下,回!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网耐药性。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画抗生素,耐药菌有可能存活下来。2 .目的要求:通过观察细菌在含
6、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画选择作用。3.方法步骤步骤1分组、编号、作标记用记号笔在培养皿的底部画2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将培养皿分为4个区域,分别标记为步骤2接种取少量细菌的培养液,用画无菌的涂布器(或无菌棉签)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平板上步骤3自变量控制用无菌的镜子先夹取1张画不含抗生素的纸片放在号区域的中央,再分别夹取1张画抗生素纸片放在号区域的中央,盖上皿盖步骤4培养将培养皿倒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h步骤5因变量观测观察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状况以及纸片附近是否出现抑菌圈。如果有,测量、记录抑菌圈的直径,并取平均值步骤6连续培养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接种到已灭
7、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重复步骤25。如此重复几代,记录每一代培养物抑菌圈的直径注意:实验结束后,应将耐药菌、培养基、纸片等进行网高温灭菌处理。4 .结果在培养基上画有X填“有或“无”)细菌生长,在放有抗生素纸片的区域出现抑菌圈。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应变小。5 .结论抗生素对细菌具有向定向选择作用。深入思1 .为什么要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提示:抗生素能够杀死细菌,在抑菌圈边缘抗生素浓度较低,可能存:在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因此要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2 .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有人生病时觉得去医院很麻II烦,就直接吃抗生素;有的禽畜养殖者将抗生素添加到动物饲料中
8、。你认I为这些做法会有什么后果?I提示:滥用抗生素会使病菌的抗药基因不断积累,抗药性不断增强,I导致抗生素药物失效。1 3.在本实验的培养条件下,耐药菌所产生的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的?!你怎么理解变异是有利还是有害的?I提示:有利的,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突变的有利或有害I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在本实验的环境条件下,耐药性细菌的存活率高,故耐药菌所产生的变异为有利变异。有利于细菌的变异对人类是有害的,面对不同的主体,应辩证地看待变异的有利有害性。课堂小结=种群概念T种群特点厂种群和种群基因库一一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一基因库基因频率T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T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T探究
9、抗生索对细菌的选择作Mr学习目标自主检测1 .(目标D下列关于基因库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答案C解析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基因库不会因个体死亡而消失,会代代相传,B正确;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在基因上具有差异,所以每个个体不可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C错误。2 .(目标2)德国小镰(二倍体)是常见的室内昆虫。随机取样的德国小蟒个体中,ss个体数为6,SS个体数为26,SS个体数为18。则S的基因频率为()B
10、.0.3A.0.26D.0.58C.0.46答案BS基因总数62+18解析S的基因频率=S基因总数+s基因总数*100%=(6+26+18)x2100%=30%o3 .(目标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B.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中出现多种多样可遗传的变异类型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D.生物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许多突变是有害的,所以不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答案D解析尽管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频率很低,且大多数对生物有害,但由于种群的个体数量多,每个个体的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此外突变的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二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学案 2023 2024 学年 必修 种群 基因 组成 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