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案(四课时).docx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案(四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案(四课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案(四课时)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核心素养1 .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2 .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3 .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4 .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法”的繁体字。,、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学生:认识,是“法”的繁体字。教师:“漉”是“法”的古字,由?、腐、去三部分组成。”的意思是说执法要平之如水;“腐”(Zhi),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
2、理窠件时,它会用角去触碰理曲的人;“去”就是腐断案后将理曲的人去除。随着汉字的不断演进,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则是治理国家的重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讲授新课1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2)认识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最重要方式。(3)初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4)培养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情感。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勾画相关知识点。(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3)法律的含义(本质)是什么?(4)法治的内涵是什么?(5)法治的意义是什么?(6)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3、什么?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3 .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法律。要求: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身边的法律。课件展示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典等法律。教师:刚才列举的这些法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这些法律规范和保障着我们的生活。4 .思考: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纠纷,比如借钱不还、交通事故纠纷、校园欺凌等现象,仅仅依靠道德、亲情、友情等能解决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5 .课件展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直接将“对号入座”写进法律。在此之前,我国并没有必
4、须“对号入座”的相关规定,因此“霸座”行为时有发生,“霸座”者严重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民法典将“对号入座”写进合同编,明确了“霸座”行为的违法性,这样就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制裁“霸座”违法行为,为人们的便捷出行、文明出行保驾护航。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6 .辩一辩: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成这一观点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板书:法律嵌入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
5、方面面。7 .课件展示教材P86“探究与分享”。要求:(1)把左边的内容和右边的法律连接起来。(2)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8 .播放视频哪些法律在保护着我们。提问:概括视频中提到的法律名称。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呱呱坠地到告别人世,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法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板书:法律与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教师总结:如何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
6、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教师过渡:生活需要法律来规范,法律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那么法律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如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呢?二、法治的脚步9 .课件展示原始社会人们劳作的图片。想一想:原始社会有没有法律?原始社会的人们靠什么来约束行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板书:法律的产生和本质。10 .课件展不材料。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人类生产力
7、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对立阶级逐渐形成。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经济利益、统治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开始建立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的特殊的暴力机器一一国家。奴隶主为了维护他们的阶级统治和自身利益,通过国家制定一整套约束人的行为规范,并不断规范和完善,于是就产生了法律。教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I1.课件展示我国夏王朝的禹刑和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的性质相当于现代的刑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反映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汉谟拉比法典,标志古巴比伦法律制度的
8、进步、国家的成熟。思考:从这两部法律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法律是为谁服务的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教师: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12 .教师:法律产生之后,人类就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课件展示皇帝和圣旨的图片。思考:你读出了哪些信息?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本质上是什么?答案提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根据个人主观意愿随意解释和利用法律,用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皇帝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有法律而无法治,其本质是“人治”。教师:没有。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统
9、治者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古代专制社会里,统治阶级的话就是法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走的是人治的道路。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13 .课件展示马克思的名言:“在民主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思考:“国王就是法律”“法律就是国王”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教师:“人治”强调的是君主的个人意志至上,特点是人高于法,权大于法,最终会走向专制;“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特点是法高于人,法大于权,最终是走向民主。所以,用法治代替人治,是现代社会的明智选择。思考:法治和人治这两种治理国家的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你
10、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板书:法治的内涵和要求。教师过渡: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那么,我国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法治道路的呢?14 .课件展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1982年201眸2017年宪法修正案赎:我国开始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1954年1999年2014年202眸新
11、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思考:(1)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课件动态展示,教师强调突出标志性事件。(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答案提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板书并提问:法治的作用(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同学们,想要实现真正的法治,实现依法治国、法律至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探索,一点一点地完善。法治不仅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还会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要坚持全面依法
12、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了法律的产生过程和法律的本质;懂得了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明确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明确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地位。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生活离不开法律,从今以后,我们要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核心素养1 .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2 .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3 .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13、4 .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5 .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6 .理解法律的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难点:法律的特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教材P89“运用你的经验”: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理解。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教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谈了对法律的理解,这些理解有的体现了法律的特点,有的体现了法律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法律,法律有哪些特征,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板书:法律保障生活。讲授新课1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法律的特征。(2)法律的作用。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勾画相关知识点。(1)生
14、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2)法律具有哪些特征?(3)法律的普遍约束力体现在哪些方面?(4)法律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一、法律的特征3 .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课件展示三个生活情境。思考:以上情境分别违反了生活中的哪些行为规范?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老师:这些行为规范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校规校纪、道德、法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那么,法律和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区别呢?4 .比较法律、道德、校纪校规的区别。播放视频老关与小爱。要求:认真观看视频,尝试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等方面,讨论法律
15、与其他规范的不同。课件展示:法律、道德、校纪校规对比表格。比较项目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法律道德校纪校规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5 .课件展示材料: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共5章40条,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思考: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教师: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和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
16、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6 .课件展示材料:2022年11月8日上午,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辽宁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国强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刘国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扣押在案的受贿所得财物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思考:(1)被告人受到哪些处罚?被什么机关处罚?除该机关外,还有哪些机关会参与打击违法犯罪分子?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课件展示
17、警察、法庭、监狱、军队等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国家强制力的组成,它的运行必须以合法为前提。7 .继续思考:(2)被告人能否以自己是辽宁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为由逃避处罚?为什么?这又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教师: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教师总结:法律的特征。(过渡)综上所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
18、规范。那么,法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哪些作用呢?二、法律的作用8 .课件展示:案例分析一一高考作弊入刑。2015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据报道,“高考作弊入刑”实施以来,各省作弊现象比之前有大幅减少。思考:材料说明了法律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教师: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9 .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
19、法等相关图文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十三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对于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的行为,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在我国,行人违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各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行人闯红灯行为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提问:有人认为,对上述行为可以进行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法律处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法律规定权利义务,指引、
20、教育人向善。教师: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这些都是法律的规范作用的体现。10 .课件展示材料:游客朱先生一家在某景区的大排档用餐,点菜时已经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38元一只,整盘收费1500多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对该烧烤店作出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并要求其退还非法所得。提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大排档的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进法治天地 年级 下册 道德 法治 第四 单元 走进 天地 教案 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