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游艇项目监测.docx
《海沧游艇项目监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沧游艇项目监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海沧游艇工业基地阳光公寓及厦船重工三期扩建用地配套工程边坡支护监测方案审核:康巨人编制:蒋先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OO九年四月二十一日1工程概况1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13监测目的及要求23.1监测目的23.2监测内容21.1 3监测要求23.4 边坡变形监测监控值与报警值33.5 监测预计工作量34监测总体部署44.1 监测项目管理机构44.2 监测设备仪器配置65监测技术方法85. 1监测工作概述86. 2建立测量观测点96.1.1 建立测量控制点96.1.2 建立水平位移监测网106.1.3 建立垂直位移监测网115.3水平位移监测115.4沉降监测145.5锚索(杆)拉力监
2、测145.6测斜监测155.7 地表裂缝监测165.8 地下水观测166监测成果的数据处理166.1 外业数据采集166.2 内业数据处理176. 3监测报表编制176.4 监测数据分析186.5 监测成果提交217质量控制227. 1质量控制目标227.4 质量控制方法227.5 质量控制的措施248确保任务完成措施269安全文明生产269.1 安全文明生产目标279.2 监测工作的安全措施27附图:海沧游艇工业基地阳光公寓及厦船重工三期扩建用地配套工程边坡监测点平面配置图1工程概况厦门海沧游艇工业基地阳光公寓及厦船重工三期扩建用地配套工程场地位于海沧东海岸杏海嵩路东侧的狗头山山麓,分为阳光
3、公寓和预留用地两个地块。阳光公寓场地根据场地地形进行建筑布置,将场地规划成黄海高程为8.30m、22.30m、24.30m、27.30m三个平台及宽7m的区间道路;预留用地分为两个程6m和13m两个台地设置边坡,拟建道路起于场地东侧已建道路(KO+000),终于场地内的高程27.3m平台(KO+337.672),设计总长度337.672m,属于区间支路,设计路面标高7.727.06m,由于建设活动,场地将形成大量挖方和填方,需进行边坡防护及挡土墙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场地实际情况,分别采用自然放坡防护、钢筋混凝土板肋式挡墙、预应力锚索及重力式挡墙等多种组合支护结构。由于边坡岩土介质的复杂性和不确
4、定性,边坡参数难于确定,该边坡采用动态设计方法,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等监测信息,必要时对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边坡监测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以加强信息化施工。监测单位根据设计要求的监测内容和要求编制监测方案和监测点布置图,由设计单位确认后实施,施工期间根据监测方资料及时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受厦门海沧土地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单位承担厦门海沧游艇工业基地阳光公寓及厦船重工三期扩建用地配套工程边坡支护监测任务。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1)核工业华南工程勘察院设计的海沧游艇工业基地阳光公寓及厦船重工三期扩建用地配套工程边坡支护施工图设计;2)工程测量规范(GB
5、50026-93);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B-97);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6)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林宗元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3监测目的及要求3.1 监测目的边坡工程监测是实施信息化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又是完善设计理论、提高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的重要手段。边坡施工现场监测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设置在现场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的重复观测,求得各观测点的坐标和高程,为监测边坡支护结构的稳定和相关建筑物及设施的安全运营提供可靠的技术数据。边坡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及管线影响监测的目的是:根据观测数据,及时调整开挖
6、速度,位置和调整支护措施,确保邻近建筑物及管线的正常使用并对其安全作出评价,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3.2监测内容本设计要求监测的项目如下:1 .边坡、支挡结构水平位移:在边坡、支挡结构顶部每隔2030米埋设测点。2 .挡墙深层位移:在填方区锚杆挡墙每2030米埋设一根测斜管,测斜管长度以进入稳定岩土层为准。3 .垂直位移:在边坡坡顶及坡址处,沿边坡周边每隔1520米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坡底可沿道路等每隔2025米埋设一点。坡顶坡底建筑物每栋至少布置4个。4 .地表裂缝:在边坡坡顶不小于1.5倍的边坡高度范围内应定时观测地表裂缝。5 .地下水观测:边坡开挖后可在出水点设置监测点,监测地下水、渗水与
7、降水关系,点数不小于3个。6 .锚索(杆)拉力: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锚索(杆),测定锚索(杆)的应力和预应力损失;监测根数不小于锚索(杆)总数的10%(5%),且不小于3根。2. 3监测要求1 .在边坡开挖前,必须取得初读数,且至少二组。监测周期为坡体开挖至营运后不小于两年。2 .监测频率:在边坡开挖期间,观测频率为二日一次。当边坡挖至基底面前后7日内或根据位移、内力变化情况加密至一日二次。运营期间:每月一次,变形或应力异常、连续降雨或台风后加密监测。3 .监测报表应及时上报业主、监理、设计和施工方。3. 4边坡变形监测监控值与报警值1 .坡顶水平位移:监控值:边坡高度的1/300,变化速度连续3
8、天2mmd.报警值:225mm,变化速度连续3天1.5mmd02 .填方区垂直位移:监控值:边坡高度的3/100,建筑物沉降按照主体结构要求。报警值:变化速度连续3天21.011三d3 .锚索(杆)轴力:监控值:不超过设计值。报警值:大于设计值的90%。3.5监测预计工作量根据设计施工图及业主提供的边坡变形监测预算,本边坡进行的监测项目工作量预计如下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垂直位移基准点占八、3监测点的布置详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2水平位移基准点点33垂直位移监测点占八、654水平位移监测点点455锚索测力计埋设个156测斜管埋设根107垂直位移监测点.次65*458水平位移监测点.次45*
9、459锚索测力监测点.次15*3010土体深层位移监测点.次10*304监测总体部署我院组织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工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踏勘,仔细了解现场情况,收集相关资料,精心编制了本监测大纲。本监测大纲是指导本工程施工的纲领文件,编制时对项目的管理机构设置、人员安排、仪器设备配置、监测方法、进度计划、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优质服务与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因素作了充分考虑。4.1监测项目管理机构我院拟在本项目中投入测绘与岩土专业优秀人才,既能确保数据的精确度,又能按岩土工程原理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其生产组织结构图如下:资料加工测量作业组后勤保障组
10、织机构职责:1)项目负责人:由高级岩土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该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为项目联系人,负责和业主、监理、设计的联络工作;全面负责工程生产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服务工作。2)项目技术主持:由高级工程师担任,负责对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提高地基监测工作水平与服务水平。3)项目总工程师:由高级工程师担任,对该项目的技术和综合质量负全面责任,解决生产中重大技术疑难问题,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监测成果成图进行复审,搞好本项目技术培训工作。4)测量技术审核人:由测量高级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测量生产中的事前指导、生产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和成品审核、验收,行使质量否决权。5)岩土技术审核
11、人:由岩土工程师担任。全面负责岩土专业生产中的事前指导、生产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和成品审核、验收,行使质量否决权。负责综合分析岩土与测量资料,对固结度、工后沉降和加固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工作。6)测量技术负责人:由测量高级工程师担任,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实行跟踪管理,并监督测量专业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本项目监测方案和甲方下达的各项技术规定,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7)岩土技术负责人:由岩土工程师担任,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实行跟踪管理,并监督岩土专业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本项目监测方案和甲方下达的各项技术规定,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8)测量作业组:测量作业组负责基坑水平位移、沉降和建筑物倾斜观测;作业组由
12、1名测量工程师和2名观测员组成。严格执行监测技术要求,保证质量,按期完成各项测量任务;负责本组的成果、成图自检工作,对所完成的测量任务负有终身责任。9)岩土测试组:负责组织完成基坑土体测斜、锚杆拉力、基坑周围裂缝和地下水观测,严格执行监测技术要求,保证质量,按期完成各项测试任务;负责本组的成果、成图自检工作,对所完成的测试任务负有终身责任。10)钻探队:负责组织完成现场钻探、测斜管的埋设,并配合其它各专业组完成水平位移观测点和沉降观测点等的埋设安装工作,严格执行监测技术要求,保证质量,按期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对所完成的生产任务负有终身责任。其人员配备如下表:项目班子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
13、岗位技术职称备注1阳发清男项目负责人高工2彭元生男技术主持高工3康巨人男项目总工程师高工4曹凌云男测量技术审核人高工5秦跃男岩土技术审核人工程师6袁长怡男岩土技术负责人工程师7叶木华男岩土检测技术员工程师8谢绍文男测量组负责人工程师9朱卫俊男钻探负责人技师10孙永湘男安全员中级安全员11阳桂清男测量工人12颜建男测量工人4. 2监测设备仪器配置用于本工程的仪器均具有法定的仪器设备鉴定部门的鉴定合格证书,并且在每次使用前均进行自检,确保仪器设备工作正常。拟在本项目使用的主要监测仪器、设备列于下表:拟投入本项目的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经纬仪WI1.DT32水准仪DS32全
14、站仪索佳SET20002钻机XY-I1测斜仪GN-I1锚索测力计GMS-50015读数仪GPC-22游标卡尺Mitutoyo530-1082读数显微镜JXB-D2木质水准尺Zeiss1.D122优质钢尺哈量2对讲机摩托罗拉2000及GD88SU3施工监测信息管理及安全预警系统系统软件不限笔记本电脑TOSHIBA2数码照相机索尼1台式电脑联想2网络服务器IMB8685-CRX1激光打印机HP1.aserJet5100Se1彩色绘图仪HP750C1复印机SHARPR26161传真机PanasonicKX-FP148CN1工程用车东南DN6493J1台5监测技术方法5.1监测工作概述现场监测工作内容
15、包括:负责所承担项目范围内全部监测仪器设备的供货、全部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本项目范围内所有的测量和对本项目结束前各观测设备的维护以及各项目的监测、成果整理分析、编写工作报告等与之相关的所有工作。1)仪器组装、率定:仪器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监测工作的成效,我们将认真选择各种仪器设备。同时,所有的仪器设备,在埋设或试用前都要经过仔细的检查与率定,以确保质量良好。对于测量仪器,我们也将认真选择,以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的各项目观测精度,精确的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变形数据。2)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和电缆敷设:对各种埋设项目都要制定埋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埋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与本院制定的埋设工作
16、技术要求进行,要求各监测项目定位定点均满足要求,并能切实地在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埋设工作。3)仪器设备及电缆维护:为了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监测工作期间,除现场监测人员加强现场巡视维护外,请施工单位密切配合,切实地保护好各观测项目管、线等现场设备,防止仪器设备的损坏。4)日常观测与巡视:边坡工程由于其特殊性与难度,而设计所采用的土力常规理论由于采用一些假设,因而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只有通过地基原位观测才能较好的掌握地基变化情况,更好地指导施工,保证工程安全,因此监测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与安全。为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现场观测应严格按照“认真细致、按时观测、及时整理、定期校核
17、”的原则进行日常观测工作,注意各二次仪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保证二次仪表的精确性。同时要加强现场日常巡视工作,密切监视现场的细微变化。5)每次监测时,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相同的仪器设备,相同的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工作。6)资料整理分析:认真做好各监测项目埋设的考证记录与观测记录,并在考证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各监测项目的初始值。资料当天观测当天整理,若发现异常情况须及时分析,反复测试,并立即通报有关各方,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及时制作各监测项目数据报表与图表,积极参与施工控制,参与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措施的商定。7)报告提交:在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供
18、周监测报告、阶段监测报告,工作结束后,提供监测工作总报告。5. 2建立测量观测点变形观测的测量点一般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三类。基准点为确定测量基准的控制点,是测定和检验工作基点稳定性,或者直接测量变形观测点的依据。工作基点是变形观测中起联系作用的点,是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的依据。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埋设在变形体上,且能反映变形特征的观测点。5.2.1 建立测量控制点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可靠,在基坑外建立测量控制点。1)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布设:在基坑至少50米外,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方埋设沉降观测基准点。根根规范要求基准点有三个,具体位置现场确定。基准点采用瓷标志并埋设混凝土水准标石
19、,埋设深度至少0.6m。标石的底部及周围夯实用混凝土浇灌,地面采用铁质护盖或砌0.5m高保护誓井。待沉降基准点完全稳固后,方可对基准点进行观测。2)沉降观测基准点的测量沉降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三等变形测量的要求执行。按相应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采用经鉴定合格的苏光DS3型(0.3mmk11)精密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线条式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作业。以国家二等水准点为起算,布测三等水准路线,联测各基准点水准基点控制网布设为闭合环,环中相邻基准点的站数不得大于10站。沉降监测基准点技术指标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每站高差中误差往返测高差较差或环形闭合差检测已测高差较差土1.Omm0.3mm
20、0.6#mm0.8J11mm沉降监测网观测要求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距较差前后视距累计差基辅读数差基辅所测高差之差视线高度(m)苏光DSZ250mlm3m0.5mm0.7mm20.2各基准点的起始数据在施测两次符合要求后,取平均值作为原始起始数据。5.2.2 建立水平位移监测网1)水平位移监测网布置水平位移监测网形式可采用三角网、导线网、边角网、三边网和轴线等。宜按两级布设,由控制点组成首级网,由观测点和所连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各种布网均应考虑图形形状,长短边不宜悬殊,宜采用独立坐标系统。2)平面控制点标石和标志对于一、二级及有需要的三级控制点宜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对中误差不应超过
21、0.Immo控制点便于长期保存、加密、扩展和寻找,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不受旁折光的影响。3)水平位移监测网的技术要求水平位移监测网按二等变形测量等级,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作业要求二等3.03001.01/120000宜按规范二等三角要求观测150+1.81/70000宜按规范三等三角要求观测5.2.3 建立垂直位移监测网1)垂直位移监测网的布设垂直位移的监测网,可布设呈闭合环、结点或复合水准线等形式。起算点高程宜采用国家或测区原有的高程系统,也可采用假设的相对高程。2)
22、高程控制点标石和标志高程控制点应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松散填土及其振动区域,以及其他能使标石和标志遭腐蚀及破坏的地点。标石要便于寻找、利用和保存,水准线路的坡度要小,便于观测。3)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沉降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三等变形测量的要求执行。按相应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5.3水平位移监测分析本工程特点,本工程水平位移监测主要采用小角度法、极坐标法、视准线法、经纬仪投点法等。其中前方交会、导线测量和后方交会法主要用于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检查,小角度法和极坐标法法主要用于对各变形测点的监测。1)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已知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个点为极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艇 项目 监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7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