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探析》11000字(论文)】.docx
《【《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探析》11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探析》11000字(论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研究目录第一章、前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第二章、泉州某大型商业楼工程混凝土施工42.1 建筑工程概述及施工准备42.1.1 工程概况42.1.2 设计条件42.2 施工准备52.2.1 施工现场布置图的设计52.2.2 施工组织准备62.2.3 技术准备72.3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或预防82.3.1 混凝土施工方面的预防82.3.2 关于材料外界环境温度控制82.3.3 原材料配比方面92.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02.4.1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101.1.2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101.1.3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111.1.4 拌和及其
2、运输121.1.5 摊铺及碾压122.5 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模板的浇筑施工132.5.1 模板安装加固132.5.2 进行平板铺设加固142.5.3 模板拆除142.6 泉州某大型商业楼混凝土浇筑施工142.6.1 全面分层142.6.2 分段分层152.6.3 斜面分层15第三章、混凝土施工裂缝质量形成原因以及对策163.1 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形成原因163.1.1 收缩引起的裂缝163.1.2 材料原因163.1.4 结构荷载173.1.5 养护不当183.2 混凝土的质量提r对策183.2.1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水平183.2.2 材料以及设备的控制193.2.3 混凝土运输和浇筑193.
3、1.4混凝土的养护193.3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203.3.1 质量管理控制203.3.2 安全监理工作要点213.3.3 原材料计量验收213.3.4 模板施工质量控制21第四章结论与展望234.1 结论234.2 展望23参考文献24第一章、前百1.1 研究背景当今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不断发展,各地的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的热火朝天。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带动了其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其相关行业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在今天,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
4、相当普遍和常见的现象,并且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表现尤为突出。混凝土便因其耐久性高、整体性好、抗压强度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高层建筑、桥梁工程、港口和海洋工程以及特种结构等各个领域。但是混凝土又有自重大、抗裂性差的特点,特别是抗裂性差,使用维护不当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造成了很多的损失从理论上讲,所有结构或构件在应力作用下都会产生变形,因此在设计中结构计算时,都需要计算构件的最大变形和整体结构的沉降量,使之控制在结构的正常使用状态所容许的范围内。1.2 研究意义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在很多的混凝土工程的垮塌事故中,裂缝质量问题都起了主要的作用,由于裂缝的存在,建筑构件的耐
5、久性就无法得到保障,不仅仅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而且还造成了工程的安全隐患。钢筋混凝土结构老建筑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可能或多或少出现了质量问题,建筑构造上可能也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如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配筋不符合要求等,我国建筑业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经历大规模的建设之后,也将进入维修与新建并重时期。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及其重要的一环,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好坏和混凝土浇筑操作是否规范都直接关系到房建工程质量的高低,制作混凝土的材料、混凝土的制作以及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都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对混凝土施工中进行把关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设计要求及细
6、节,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都是提高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要部分。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现今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质量以及施工是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目前,美国、日本、欧洲及其它发达经济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既有建筑物的维修、改造、加固,而且都相应的制定了法规及标准。从我国建筑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目前基本上处于建筑新建与改造加固并行的第二阶段,将不久会朝着现代化改造加固的第三阶段前行。我国成熟的加固技术,包括增大截面法、干式外包钢法、湿式外包钢法、预应力加固法、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外部粘钢法和裂缝修补法。大概在1950年以后,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建筑业的蓬勃兴起,特别是西
7、方国家,新建建筑日渐拔地而起,此时旧建筑的改造加固一步步发展起来。在1985年时,瑞典对改造加固的投资力度是建筑业总投资的二分之一。在二十世纪末,美国劳工部在行业预测中提到,建筑加固行业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为热口的行业之一,此外,国内许多单位在研究和探讨新型加固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改造再利用的发展和研究空间非常大,改造加固的高潮即将到来。目前国内外已较为成熟的工程结构加固方法有近20种,分别用来应对不同的被加固对象。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最初的,迄今为止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粘钢加固目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前沿课题仍然是围绕着材料应用和工艺技术这两个主题展开,新材料、新工艺永永远是结构加固设
8、计中的热点。第二章、泉州某大型商业楼工程混凝土施工2.1 建筑工程概述及施工准备2.1.1 工程概况本研究以泉州某大型市政建筑的施工工程队作为研究对象。泉州某大型市政混凝土工程项目建筑面积45643.48ma,占地面积为16090.58m其中4#、6#、8#、9#、11#楼建筑面积为3222.24m25,13#、15#楼建筑面积为4646.94m22,14.16#、18#楼建筑面积为3478.44ItfX3,17#楼建筑面积为9803.08ItfX1,建筑檐高位72.20m,建筑层高为3.00米,建筑等级为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耐久年限为50年,墙体上除了混凝土之外,内外墙体材料全部使用的
9、是MUlO烧结实心页岩砖。建筑用地呈不规则哑铃形状,大体可分为东北区(北区)与西南区(南区)相连的两块,南区为10栋6层、3栋11层的多层住宅楼,北区为2幢分别为37层、44层的高层住宅楼,1幢44层、1幢23层、1幢29层写字楼,2幢四层、1幢三层的商业楼,各拟建物下均有2层地下车库(住宅及商业楼部分另有地下夹层),并与外扩2层地下车库相连通,共同构成本场地内一大型地下车库。2.1.2 设计条件(1)建筑场地、周围环境、建筑规模、结构形式、地质水文等情况由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给出。(2)施工现场的地下水水位于自然地面以下IOm,土质为粘土。(3)预制构件均在预制厂制作,运距5km。(4)建
10、设地点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5)现场供电条件:10KV高压,供电容量满足施工用电要求(6)现场供水条件:采用城市供水管网,可供水量满足施工要求(7)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及劳动力均满足施工需要。(8)劳动力和材料供应充足,能满足施工要求。(9)施工机械供应:塔吊一台(型号可自选)、井架若干、碎搅拌机2台、砂浆搅拌机1台,其它土方机械、运输车辆和小型机具不限,均可自选。2.2施工准备2.1.1 施工现场布置图的设计本工程所在地区场地空旷,北邻公路。场地东西两侧分别铺设汽车通道,汽车通道为双行车道,车道宽度为6000mm,进出场地车辆自西边道路进入,在场地完成作业后自西边出,形成一个循环,避免了不同
11、方向车辆之间的干扰。在施工场地有集材料堆放、工作区、生活区、厨房、厕所于一体的区域,与施工现场有适当距离。施工现场分别设置了员工通道,西侧为进口,东侧为员工出口,洞口上方设安全通道,保证进出员工的安全。加工场地紧靠现场,避免了水平运输和方便了垂直运输。整个施工现场设置一个塔吊,塔吊的臂长满足整个现场的运输要求。以长城康桥华城15#楼为重心,施工总平面图如图2.1。图2.1施工平面布置图示例2.1.2 施工组织准备该工程施工为高层住宅,技术质量要求高,工期紧,我公司已将其列为重点项目,加强管理,项目组织机构如图2.2。接受任务:本工程通过投标和公平的竞标,由施工单位乙获得了施工总承包的任务,并依
12、据合同法同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进行施工单位为主各分包单位为辅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确定。在经施工单位通过公平的竞标获得该项目施工任务并签订了施工任务以后,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开工做好准备工作。2.1.3 技术准备(1)熟悉和会审图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全面熟悉和掌握图纸中的设计内容;认真学习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质量验收标准,解决图纸中有关施工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2)现场调查分析:通过对本地区的气象、现场周围情况、建材市场供应状况等项调查,为补充施工方案提供依据。(3)细化施工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工程特点,结合现场环境实际情
13、况,进一步细化编制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做到质量优、工期短。(4)测量放线:组织测量队伍对整个施工区域进行原地面标高的测量,编制好测量资料,准确的计算整个区域的土方量。(5)资料准备:遵照公司有关管理规定及标准,做好开工前的各种资料准备好工作,施工中应随时整理装订成册(6)编制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列出各施工阶段主要工种、劳动力、主要材料、主要施工机械台班需用量表,为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提供依据,进行两算对比。2.3 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或预防2.3.1 混凝土施工方面的预防混凝土是由水,水泥和骨料拌合而成的非均质材料,在进行裂缝控制时,也可以从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入手,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包
14、括合理地选择水泥的种类、合格的骨料级配和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及其用量。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度。此外,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进行抹压,减少收缩量。2.3.2 关于材料外界环境温度控制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或掺木钙、减水剂,以改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热天浇筑时,可采用冰水或深井凉水拌制混凝土,或设置简
15、易遮阳装置,并对骨料进行喷水预冷却,以降低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适当预留一些孔道,采取通冷水或冷气降温。浇筑混凝土后,表面应及时用草袋、锯末、砂等覆盖,并洒水养生。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使之缓慢降温。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防寒潮袭击。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0,以防止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基础混凝土拆模后要及时回填。2.3.3 原材料配比方面水泥:根据工程条件不同尽量选用水化热较低、强度较高的水泥,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骨料应选用粒径适当、级配合理、无碱性反应、有害物质及含泥量符合规定的砂、石材料。外掺料宜掺入适量粉煤灰和减水剂等外加剂,超长
16、建筑物或构筑物可加入微膨胀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减少收缩。2.3.4 混凝土结构设计上裂缝混凝土配料、搅拌及浇筑。配合比设计应尽量采用低水灰比、低水泥用量、低用水量。投料计量应准确,搅拌时间应保证。浇筑分层应合理,振捣应均匀、适度,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设计方面,建筑平面造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单;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增强整体刚度和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正确设置沉降缝、变形缝,位置和宽度选择要适当,构造要合理;砖混结构底层窗台下应采用加筋砌体,洞口较宽的窗台下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梁,以防止窗台因地基沉降产生竖向裂缝;构件配筋要合理,间距要适当。断面较大的梁应设置腰
17、筋。大跨度、较厚的现浇板,上面中心部位宜配置构造钢筋。主梁在集中应力处,宜加设抗剪钢筋。2.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4.1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类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合技术规范及设计的范围。本计算应反复进行,使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应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2)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3)配合比检验:按以上配合比制备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2.2.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1)确定各种热料仓矿料的用量。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
18、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矿质混合料的级配接近目标配合比并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规定,以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2)确定最佳油石比。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OAC和OAC0.3%、OAC0.6%五个油石比,取以上计算矿质混合料。采用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数显马歇尔稳定度测试仪、恒温水浴及其相应设备。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1项技术标准要求的油石比最小值OACmin=4.62%,最大值OACmax=5.2%,其中值为0AC2,则OAC2=12(OACmin+OACmax)=4.91%,取OACl0AC2的中值OAC=I/2(OAC1+
19、OAC2)=4.7%o如相差超过0.2个百分点,找出原因,进一步试验分析后确定试拌试铺用油石比。(3)配合比检验:按最佳油石比制作马歇尔试件,用室内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4)高温稳定性试验:作为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辅助性试验结果,以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该配合比设计采用最佳沥青含量4.7%,密度2.504gcm3,制作3组试件,平均动稳定度结果为2865次/mm。见表2.1o表2.1高温稳定性试验结果室内试验次数动稳定度/(次mm)123平均127602951292028652.4.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用生产配
20、合比进行试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合格后铺筑试验段。取试铺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检验标准配合比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值,并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表2.2C40P8试验配合比(kgn)碎石砂子水泥粉煤灰聚竣酸高性能减水齐US95矿渣粉水JC505-FFW防水剂1048710282727.509717413.52.4.4拌和及其运输集料和沥青材料按工地配合比公式规定的用量测定和送进拌和,沥青材料也完全分布到整个混合料中。拌和生产出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探析 普通 混凝土 质量 控制 探析 11000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