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x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制定新制定拟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修订条款内容确认人生效口期一、目的为了有效指导公司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价与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种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编制本制度。本制度制定了公司实施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分级和风险管控的相关术语、定义、常用方法、风险管控、工作要求、工作程序等。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危险源、危害因素识别,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更新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三、术语与定义3.1 JHA法: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适合于
2、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识别。3.2 SC1.法:该方法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四、机构与职责4.1 主要负责人:4.1.1 负责确定公司较大、重大风险,批准较大、重大风险清单及其改进/善措施。4.1.2 负责审核、批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4.1.3 确保风险评价工作所需的人员、资金、设备、时间等资源。4.1.4 负责组织较大、重大风险现有控制及改进/改善措施有效性、适应性评审。4.2 质量安全部:4.2.1 负责定期组织、指导公司各部门实施风险评价工作。4.2.2 负责下发作业活动清
3、单、设备设施清单、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记录表等,并登记汇总危险源。4.2.3 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进行风险定级。4.2.4 负责汇总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组织评审,并报主要负责人审定。4.2.5 负责建立较大、重大风险管理台账并适时更新。4.2.6 负责较大以上风险(较大安全风险、重大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工作场所和设备设施,设置明显警示标志。4.2.7 负责对存在重大风险的重点区域和设备增设公告牌、较大及以上风险岗位制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4.2.8 负责根据公司风险评价结果,绘制公司、各区域四色图并进行醒目公示。429负责组织公司较大、重大风险相关内容之培训
4、。4.3 各相关职能部门:4.3.1 负责在质量安全部的组织和指导下,定期全面识别本部门风险。4.3.2 部门经理为该部门推动风险评价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可视需要指派1-2名窗口人员(主管/班组长及以上人员)协助相关事务的推进,确保全员参与。433负责组织讨论、汇总部门风险控制措施及改进/改善措施,并对其有效性、适应性进行评审。4.3.4 负责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4.3.5 负责部门风险识别结果之培训。4.4 从业人员4.4.1 配合本部门建立本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职业病危害内容列表。4.4.2 参加危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等工作。443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五、管理内
5、容与要求5.1 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公司实际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求,针对公司作业活动选择JHA(工作危害分析)法,针对设备设施选择SC1.(安全检查表)法。5.2 评价依据5.2.1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5.2.2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等。5.2.3 公司安全生产方针、目标。5.2.4 本公司、同行业和国内外所发生相类似事故案例。5.2.5 相关方要求等。5.3 评价准则结合公司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评价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按照从严从高的原则。风险判定准则采用R=1.*S法,式中R风险值1.一一发生事故的
6、可能性大小S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大小事故(事件)发生可能性1.判定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3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
7、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事故(事件)发生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财产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死亡50施工、设备停工重大国内影响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丧失劳动能力25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装置停工或设备地区影响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0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
8、有受损重性可能,晓、1234511234522468103369121544812162055Iloll5I20I255.4 风险点确定5.4.1 风险划分原则54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例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541.2 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如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活动。541.3 风险点排查5.42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辨识,形成风险点名称、所在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5.
9、42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5.423 源辨识5.423.1 范围应包括:551.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551.2 .2常规和异常活动。551.3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551.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包括承包商、供应商等)。551.5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551.6 .6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51.7 原材料、产品运输和使用过程。551.8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551.9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552确定评价对象,充分
10、了解相关信息,以便进行全面评价,主要包括:551.10 1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552.2 用到或遇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552.3 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培训。552.4 .4生产工艺过程和程序。552.5 发生过有关的事故经历、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552.6 .6考虑当地政府重点关注的以及相关方和职工投诉或多次反馈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及其发生的根源。5.5.3JHA法之实施步骤:划分作业活动、分解作业步骤、识别危险源554SC1.法之实施步骤:列出设备设施清单、编制检查表及检查依据5.6 安全控制措施5.6.1 类别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和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辨识 风险 分级 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