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5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别:计算机类所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方案制订人:陈桂林、马丽生、计成超方案审核人:姚光顺、刘进军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基础知识,物联网相关学科基本原理、物联网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备对物联网相关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工程实现以及运行维护的专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劳动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创业、自主学习以及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智能家居、健康与医疗、智
2、慧安全与应急管理等物联网工程领域,胜任物联网相关系统规划、设计、开发、部署、测试、维护以及项目管理等相关岗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胜任工程师或项目管理等岗位工作,具备如下职业能力(具体目标):目标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程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正能量;目标2.具备问题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能够胜任物联网软硬件系统研发工程师及相关岗位工作;目标3.具备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担任技术骨干,承担协调、组织或管理角色;目标4.具备国际化视野、开拓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持续学
3、习和工程实践不断提升自我职业竞争力,适应社会和物联网技术发展需求。二、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1.1 能够从物联网技术以及应用体系的角度,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以及专业知识用于物联网工程领域工程问题的表述。1.2 能够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工程问题涉及的信息感知、传输、处理中的具体对象建立模型并求解。1.3 能够将相关知识、模型和方法用于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涉及的算法、技术方案的推演和分析。1.4 能够将相关知识、模型和方法用于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
4、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专业知识,识别和判断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2.2 能够基于物联网基本原理、模型和方法按照工程化思想表达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2.3 能够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会通过文献收集和研究寻求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并对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获得有效结论。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物联网系统或模块,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
5、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索。3.1 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备基本的软件硬件开发能力。3.2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软件硬件功能模块。3. 3能够针对实际需求设计物联网系统,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3.4能够在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4.1 具备物联网系统或模块相关的工程基础实验实施和验证能力。4.2 能够基于物联网基本原理并采
6、用科学方法,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环境,开展实验。4. 3能够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5.1 掌握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5.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以及对其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实现和测试
7、。5 .3能够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第杂工程问题中的具体对象,开发、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对专业问题进行模拟与预测,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物联网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6.1 熟悉物联网工程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知识产权、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6.2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物联网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 .环境和可持续发
8、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7.1 关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理解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7 .2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与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相关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物联网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8.1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和务实求真的态度。8 .2具备工匠精神,能够在物联网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责任。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
9、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9.1 具有健康体魄,积极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认识到工程项目的多学科特性,并理解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不同成员的职责和任务。9.2 具备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 .沟通。能够就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0.1 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就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撰写报告和设计文
10、稿的能力,并能够就相关问题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10.2 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了解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国际前沿,以及理解并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I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 1.1掌握物联网工程项目相关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物联网工程项目及产品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11 .2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方法。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2.1 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1、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2 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适应社会和物联网技术发展需要。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四、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感知识别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物联网控制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专业认知实习、EDA设计实训、课程设计、学年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具体内容见表2-4。六、学制和学位(一)学制:4年
12、,修业年限可为3-6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七、毕业学分要求木专业最低毕业学分:16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1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专业基础课55.5学分,专业选修课28.5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34学分。八、必要说明1 .本方案自2019年秋季执行。2 .第6、7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前沿技术与应用(一、二)一般要求与专业从事物联网研发的企业合作并在企业实施部分现场教学。特色课程原则上均要求为共建课程,通过与企业及国(境)外高校合作开设。为支持学生赴境外短期交换,境外所修学分可置换本专业近似课程的学分,具体办法根据学校统一要求另行确定。专业任选课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和软
13、件工程需选修;中间件与网关技术、智慧居家和数据挖掘、智慧养老与健康照护两个课程组合需至少选修一个组合。集中性实践环节中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实践12学和通识实践4学分为必修学分,但不计入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专业课程地图IA.mIB知HWIC专业选修修程D创新创业假肓表1:学时学分分配表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学时分配学分分配总学时占比含实践教学学时总学分占比含实践教学学分必修公共基础课74831.0%2314124.6%8.5选修公共选修课1285.3%84.8%0.0必修专业基础课97240.4%21855.533.2%9.0必修专业限选课32013.3%12816.59.9%5.5选修专业任选课2
14、3210.0%120127.1%5.0必修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3420.4%34合计2400/697167/62说明: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为15.3%;2.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含专业任选课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和软件工程需选修6学分;中间件与网关技术、智慧居家和数据挖掘、智慧养老与健康照护两个课程组合需至少选修一个组合的4.5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4.1%;3 .工程实践(认知实习、EDA设计实训、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学年设计、综合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0.4%;4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
15、例为24.6%o5 .任意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不参与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课程)占比5.6%o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总学时分配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课程归属讲课实验一实践网络第I学年第2学年第3学年第4学年12345678公共基础课刖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4830993考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01830993考试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05436993考查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5724412164考试力克思!:义学院大学英语(一)4.07042H144考试外语学院大学英语(二)4.5804816164考试外语学院大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网 工程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