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doc
《安置房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置房工程楼施工组织设计.doc(8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市某某小区(某某安置房)5#楼工程施 工 组 织 设 计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某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盖 章)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51.1 编制原则51.2 编制依据5第二章 管理目标62.1 合同履行62.2 质量目标62.3 工期目标62.4 安全目标62.5 文明施工62.6 环境保护62.7 社区环境62.8 工程服务6第三章 工程概况73.1 建筑概况7第四章 现场管理机构及施工部署84.1 现场管理机构84.2 施工部署8第五章 施工准备95.1 施工现场准备95.2 施工用水95.3 施工用电95.4 施工道路、临时设施布置95.5 技术准备95.6 设备准备95
2、.7 材料准备10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顺序116.1 测量定位方案116.2 模板工程136.3 钢筋工程166.4 混凝土工程176.5 砌体工程186.6 土方回填工程186.7 屋面防水工程186.8 脚手架工程 196.9 装修工程216.10 门窗工程216.11 给排水安装工程236.12 电气工程326.13 施工顺序37第七章 劳动力计划41第八章 主要施工机械计划42第九章 材料计划43第十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4510.1 质量目标4510.2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4510.3 质量保证要点及技术组织措施4610.4 主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4710.5 雨季施工质
3、量控制措施5110.6 冬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5210.7 半成品、成品的保护措施5410.8 工程的保修与回访54第十一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6211.1 工期目标控制的管理措施6211.2 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6411.3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6411.4 劳动力调配65第十二章 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6612.1 安全目标6612.2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6612.3 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6612.4 保证安全的措施及方法6612.5 安全防护设计与管理6712.6 楼层出料平台临边防护6712.7 交叉作业防护6812.8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6812.9 施工机具防护6812.10 高
4、空作业安全防护6912.11 消防措施69第十三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70第十四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7214.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7214.2 施工道路布置7214.3 施工平面管理72第十五章 防止噪声及其它扰民措施73第十六章 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合理化建议76第一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我公司在熟悉图纸和对现场认真勘察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编写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本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本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确保各项管理目标,实现“业主至上、用户第一、构筑精美工程,提供满意产品”的企业精神。1.2 编制依据1.2.1 根据郑州明泽医药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
5、图纸。1.2.2 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1.2.3 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1.2.4 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高层建筑施工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最新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工程质量实施细则。1.2.5 公司颁布的质量/环境手册、质量/环境体系程序文件、(项目管理文件)。1.2.6国家有关主要规范 法规:住宅建筑规范 JB50096-20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1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
6、0325-2010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41/062-2005 GB50038-2005 GB50223-2008 GB50009-2001(2006年 ) GB50011-2001(2008年)第二章 管理目标2.1 合同履行与业主密切配合,以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铸造精品的工作作风,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保证合同全面履行。2.2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精雕细琢,精心编制质量创优规划,预防并消除质量通病,遵循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必保合格工程。2.3 工期目标为使该工程早日投入使用,根据我公司技术和管理水平,将利用新技术和有效管理措施,加强工期目标控制,本工程工期目标定为 天 。
7、2.4 安全目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防护,在本工程中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2以下。2.5 文明施工确保文明施工,创省级文明施工工地。2.6 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2.7 社区环境服从施工区域有关部门的管理,协调好与附近居民的关系,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2.8 工程服务按公司的“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服务宗旨,严格按国家2000年下发的“两法一条例”的要求执行,在施工过程和工程竣工后承诺提供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要求。第三章 工程概况3.1 建筑概况本工程为周口某某市某某小区(庄
8、安置房)5#楼,小区建设位置:水贾路西,平安大道北;由某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发筹建,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河南元方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某某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施工。本工程为17层塔式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建筑面积为516.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009.24平方米,其中住宅(包含阳台半面积)8512.05平方米,地下室497.19平方米;本工程地下为戊类储藏室,地上为17层住宅,住宅每层层高为2.9m,建筑高度为49.6m;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本项目防火分类为二类高层建筑,耐
9、火等级地下为一级,地上为二级。第四章 现场管理机构及施工部署4.1 现场管理机构我公司将严格按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进行施工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全面履行合同,对工程施工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和控制。项目部人员由经验丰富、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勤奋实干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组成。项目部人员配置情况如下表所示。姓名技术职称备注袁伟亚项目经理鲁玉河技术负责人张朝海施工员宋国生质检员王国辉安全员刘马林材料员鲁国朋预算员张瑞萍资料员付庆庆送样员作业层由公司劳人处选配素质高、曾施工过类似工程的专业作业队伍组成。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详见附图。4.2 施工部署4.2.1 施工布置
10、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文明施工规定及公司实力,现场设门卫,安装一台塔吊、一部双笼施工电梯作为垂直运输设备。设备及用电、水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临时办公及生活设施、钢筋加工场地、木工作业房就近租用其它场地。第五章 施工准备5.1 施工现场准备根据施工部署及现场情况,整修道路,将水电接至施工现场。根据业主审核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现场临建搭设、设备安放、材料堆放场地的布置。5.2 施工用水根据业主在施工现场提供的水源,暗埋供水管道,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现场生产、生活及雨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通过排水沟排放,现场排水沟与永久性排水沟结合建设,与市区排水管系统连接,以免现场积水及有利雨
11、天排水,做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5.3 施工用电根据施工安排及现场具体情况,现场只有塔吊、施工电梯、砂浆搅拌机和室外照明及其他施工设备,因此需业主在施工现场提供280KVA的用电量,可以满足施工用电量的需求。施工现场用电布置按施工平面布置图。5.4 施工道路、临时设施布置施工现场建筑物四周地面全部硬化,施工现场只设置门卫。施工道路及各临时设施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5.5 技术准备1、开工前认真组织技术、施工等有关人员熟悉图纸,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2、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
12、文勘察资料,审查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冲突,做好图纸会审工作。3、学习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和施工各方面的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4、编制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编制专项施工措施。5、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在工程区域建立半永久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6、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进行校核。7、复核已施工桩位情况并办理交接手续。5.6 设备准备现场主要机械设备有塔吊、施工电梯、砂浆搅拌机等设备。(1)施
13、工设备基础施工主要是塔吊、施工电梯,单独编制安装、拆除及使用方案。(2)设备安装就位、调试、验收塔吊、施工电梯由设备安拆队负责安装,安装调试完毕经公司主管部门及市安全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其它设备安装后调试合格方可使用。5.7 材料准备根据现场场地情况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月、旬材料进场计划,安排材料陆续进场,同时各类材料进场时间应有一定余地,避免由于原材料检验而影响施工。第六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顺序6.1 测量定位方案本工程质量要求高,主体结构要达到优质标准。结合本工程建筑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配备使用经纬仪、激光对点仪、水准仪、钢卷尺、塔尺,以上测量仪器必须经法定检测部门进行鉴定。测量过程
14、中要做到“四固定”,即(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测量仪器;(3)固定坐标原点和水准点;(4)固定测量方法和路线。6.1.1 平面控制本工程平面测量控制采用内外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以总平面图提供的定位坐标点,确定建筑物轴线,建立“井”字形方格控制网,并根据各轴线间尺寸关系,确定其余轴线,将各轴线向外作引桩,建立建筑平面测量控制网。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方法:平面控制网确定后,用经纬仪定出本工程各轴线及柱位,并经复核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一层顶混凝土浇筑后,分别于控制点位置预埋铁板,待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精确测出相应的控制点用电钻在铁板上钻一直径2mm的小孔,各楼层施工时,在对应于铁板位置2
15、00200mm预留孔,利用激光对点仪,将控制点传递到相应各楼层,再由此控制点测设出各楼层轴线、边线及柱位,每层结构放线后,按规定进行验线,并填写验线记录。每层支完模板和绑扎完钢筋后,进行二次验线,复核结构平面几何尺寸及柱子插筋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调整修复。轴线传递: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将对点仪分别架在投测点上,将其投测至施工层,经复核无误后,再用光学经纬仪用直角坐标法放出该施工层的各轴线。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原点和高程原点,按照从总体到局部的控制原则,对建筑物进行定位,对已施工桩基复核无误后,建立平面坐标控制网,然后选择通视良好、不易扰动的地点设置固定的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并加以妥善保护
16、。(1)基础平面控制采用角度交汇法,根据平面坐标控制网,对0.000以下工程进行轴线控制,共需三次测设:第一次:在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根据轴线尺寸及基础平面尺寸测设出各轴线后,进行垫层的放线。第二次:在垫层浇筑后,根据平面坐标控制网测设出各轴线,然后按照基础平面图进行底板、墙、柱等的定位放线。第三次:基础浇注完以后,同第二次方法进行砖墙、柱的定位放线。进行严格认真地复核,确保各纵、横轴线偏差控制在2mm以内。(2)外墙与装修的测量控制砌体施工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已弹出的轴线进行控制。标高采用向上传递的+0.50m线控制。建筑外装饰利用经纬仪与50m钢卷尺相结合的方法,在外墙上用钢丝设控制
17、线,转角两边均需设置。同时用50m钢尺在外墙上拉出每层的+0.50m控制线。(3)楼层平面控制用经纬仪测设出楼层的平面控制线,建立楼层平面控制网。以此楼层平面控制网为准,采用经纬仪、钢卷尺,测定出各纵、横轴线,然后就可以精确出进行细部的放线。放线完毕,专职质检员必须进行复核,并报监理复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6.1.2 垂直度控制提高各楼层轴线边线的放线精度,加强技术复核。沿建筑物四个大角,每个大角分别弹出垂直控制线,随着楼层的升高及时弹出,以实现对垂直度的双控。6.1.3 高程控制施工前,利用高精度水准仪,从甲方交给的城市水准点将建筑物标高控制点转至工地基坑开挖影响线以外,设置临时固定
18、水准点(不少于3个),并做好保护工作,且控制点要经常性地进行复核。地下施工阶段,用水准仪和塔尺将测设点引至基坑侧壁上,作为地下结构施工的高程控制。当基础施工完后,标高点即转入建筑物内部,解除外围标高的控制,用内部标高控制整个建筑物,外部标高控制点将作为建筑物沉降的观测依据。结构出地面向上施工时,根据引进的标高控制点复测大楼标高点,且在首层结构外框柱部位,确定出+0.500m标高控制线,作为起始标高。施工层的标高均用50m钢尺向上传递。每层不少于2点,以便相互复核。6.1.4 沉降观测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设沉降观测点,随着结构施工每增进一层观测记录一次,且间隔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知道沉降稳定。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置 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6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