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本建筑物为剪力墙结构,地上二十六层,地下已层。基础为筏板基础,总高75.7m。地下室一层为人防层,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2级。本工程0.000绝对标高为729.5m。2、施工方式(1)砼供应方法:本工程混凝土全部使用商品砼,为防止出现意外和满足供应能力,与混凝土搅拌站做好沟通,要求搅拌站准备一台泵车作备用。当现场混凝土泵车出现故障,预计不能及时修复时,项目部应立即要求搅拌站派泵车到场浇筑混凝土。(2)浇注机械采用一台拖式泵浇注砼,浇注范围为筏板基础。(3)浇注能力:拖式泵正常浇注能力25m3/h,共计60h,预计70小时完成。(4)浇注
2、顺序:整体自西向东浇注,先以台阶形式浇注三层,每层厚度500mm,然后以斜面形式向前推进,斜面厚度500mm;保证“薄层浇注、一个坡度、一次到位”的十六字方针。塌落度为140160mm的砼最大斜面宽度约7m,砼量约80m3,可在3.2小时内完成,小于缓凝时间46小时,满足不出现冷缝的施工要求。(5)工艺流程基础模板支设砼养护砼浇注隐蔽验收钢筋绑扎、管线铺设基础钢筋绑扎3、人员组织:在整个筏板浇注期间,分两班作业,每班12小时。(1)成立临时协调小组,其中,总协调1人,组长12=2人,调度12=2人,要求小组人员有独立作业能力。(2)主要作业人员:振捣手62=12人,即每个小组作业面6人。拖式泵
3、管拆装8人,机械修理22=4人,泵车操作122人,电工12=2人,辅助作业人员若干。4、技术准备1、对施工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技术交底,明确筏板基础混凝土浇捣的顺序及技术重点。2、为保证浇捣的连续性,商砼站特派泵机修理工程师驻现场,遇到问题马上解决,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捣。3、检查各相关工种是否已完成:如钢筋绑扎、机械连接、通风、消防、水电等的管线预埋等是否已按图完成。5、施工方法5.1混凝土材料的选用筏板基础砼体积大,应控制水泥水化热影响,防止砼产生裂缝。因此,要求搅拌站给予配合。砼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水泥:因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水泥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砼内的温度变化,每
4、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约1,因此必须控制好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应优先选用较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水泥用量控制在400kg/m3以下,水灰比应小于0.6。坍落度要求140180mm。2)粗骨料碎石:尽量选用粒径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严禁采用石屑作骨料。选用碎石粒径1030mm为主的混凝土,含泥量少于1。3)细骨料砂:细度模量2.63.0,含泥量少于3。4)适当延长混凝土终凝时间,混凝土终凝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5)为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减低水化热及延长凝结时间,适于泵送砼要求掺缓凝外加剂和高效减水剂。
5、为减少水泥量,可掺加适量的粉煤灰。6)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混凝土应事先会同搅拌站进行试配,在相关性能参数满足要求时方可。另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5.2操作方法(1)根据每段砼泵送时自然的斜面,在浇注段的上、中、下分别布置三个振捣器,沿浇注方向平行推进,以保证砼内部的交接密实。(2)捣固手操作振动器要做到“快插慢拔”,振动过程中应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使上下振动均匀,在振捣每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振捣上层砼时,应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3)捣固手操作振动器插入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
6、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能混用,以免造成漏振,每次振动移动的距离为3040cm。(4)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砼不易振实,过长可能使砼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至30秒,使用高频振动器时也不宜小于10秒,应使砼表面呈水平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砂浆为宜。(5)砼在泵送过程中不得进行振捣,让砼塌落度损失一部分,目的是让砼在低流动状态下被振捣,减少砼流淌的坡度,缩小作业面,有利于防止施工冷缝的发生。本次砼浇注终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所以砼入模后45分钟内可不振捣。(6)砼浇捣至设计要求标高后,由粉刷工用刮尺刮去表面浮浆,接近初凝(砼有一定的硬度,用手摁有明显痕迹)
7、时,木蟹搓抹,终凝前进行二次搓抹。5.3、混凝土浇捣的注意事项筏板混凝土必须连续浇捣,不得留施工缝。为控制混凝土在初凝时间内连续浇捣,混凝土要加缓凝剂,初凝时间控制在3小时左右。因为筏板及壁墙有防水的要求,必须加强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施工中要注意以下事项:(1)砼浇捣前,先派人浇水,将砖台模浇水湿透。重复检查钢筋安装的正确性,并架设安装好砼泵管。(2)砼泵送前,泵机操作员要详细检查泵的电源、电路、油路、油管等机件设备是否安全、有效,并试运转合格。(3)砼搅拌运输车出料前,应高速转动筒轴1min后再反转出料。出料时如果发现砼拌和物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出料。(4)落料高度不得大于3m。
8、(5)应分层浇筑,严禁集中浇筑,浇捣顺序:先远后近,先低后高,严禁靠近支撑,防止泵管脉冲振倒支架。(6)预先加固砖模,确保砖模支撑的安全。(7)加强砼各环节管理,现场严禁加水,禁止将砂浆打入筏板内。残存的砼,不准放入新浇筑的砼中,做到坍落度波动范围少于2cm。(8)建议商混站可掺入缓凝剂,适当延长初凝时间。(9)商品砼浇筑前应每车测定坍落度,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10)砼浇筑完毕后或中途停止浇灌时,清洗的渣水不得冲向筏板、侧板模板上,防止造成筏板底部、侧面处夹砂、夹渣。5.4、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捣,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是关键,拟采取以下技术措施:除在砼配合比设计考虑降低砼内水
9、化热外还应做到以下方面:1、在混凝土浇捣后,做好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2、筏板基础底板采取长时间(不少于14天)的保湿养护、以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3、浇筑高度在分段的范围内,每段内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斜向分层法施工。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5、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浮浆,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6、采用覆盖+蓄水保温养护,蓄水高度经计算确定。7、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确保内外温差控制在
10、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1)本工程底板较厚,在筏板基础上分别布置1、2、3、4、5、6、7、8、9、10十个测温点,测温点布置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利用温度计进行测温,并派专人保护预埋测温管,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损坏。布设上、中、下三层测温点为一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检测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度差超过250C时,应及时采取加深混凝土的蓄水养护层,以此来增加混凝土表面温度,减少内外温度差,避免因为温差过大产生裂缝等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筏板大 体积 混凝土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