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
《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述33.基坑围护设计方案概况54.施工特点65.施工管理目标66.施工部署67.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98.基坑排水169.重大危险原清单1610.基坑施工监测措施1711.安全保证措施1812.文明施工及环保管理方案2013.应急措施2114.文明施工措施22附图221.编制依据(1)某某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围护设计方案施工图纸(2)地质勘察报告(3)选用规范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
2、B50204-2002)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8)、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其它现行规范、规程等。(4)本工程所涉及的由国家、某某省、某某市颁布的现行施工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5)某某市有关建筑工程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6)我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及企业标准。(7)本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8)工程合同文件的有关要求及约束。2.工程概述2.1 工程概况2.1.1、本工程建设规模: 4.4.3栋建筑
3、面积1385,地面三层,地下一层, 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7.800m,高H=13.825 m。 2.1.2、该工程原地面标高为2.2 -2.8米不等。2.1.3、承台开挖平面尺寸:4.4.3栋承台尺寸开挖深度全部为:施工设计图,4.4.3栋基础承台底为-6.5米,实际开挖深度为115米。在山体一侧较深。2.2 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2.2.1、工程地质条件该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土层为冲积层,按土性不同可分为五个亚层,即2-1、2-2、2-3、2-4、2-5。2-1粉质粘土:共44个钻孔有揭露。顶面埋深012.30m;顶面标高26.3241.27m;层厚0.5011.20m。黄褐色,可塑为主局部
4、硬塑,粘性一般,含砂粒,可搓成土条。取得20件土样分析结果19件为粉质粘土,平均孔隙比eo=0.932;平均液性指数IL=0.46,查得承载力特征值fak=173kPa。标贯试验54次,N=616击,Nm=11.5击; N=5.615.7击,Nm=10.5击,Nk=10.0击,查得承载力特征值fak=260kPa。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2-2中、粗砂:共17个钻孔有揭露。顶面埋深5.4012.50m;顶面标高24.6235.88m;层厚1.306.30m。灰黄色,松散-稍密,饱和,分选性差,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取得3件土样试验结果1件为粗砂,1件为砾砂,1件为粉质粘土夹层。标
5、贯试验20次,N=514击,Nm=9.1击;N=3.910.9击,Nm=7.4击,Nk=6.6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2-3淤泥、淤泥质粘土:共29个钻孔有揭露。顶面埋深2.9013.90m;顶面标高26.3534.25m;层厚0.206.70m。灰黑色,软塑,局部为软塑状粉质粘土,含有机质及砂粒等。取得7件土样试验结果4件为淤泥,2件淤泥质土,3件为粉质粘土夹层。平均含水率为W=68.5%。查得承载力特征值fak=47kPa。标贯试验25次,N=35击,Nm=3.3击;N=2.23.8击,Nm=2.6击。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45kPa。2-4粉质粘土:共9个钻孔有揭露。
6、顶面埋深4.3014.10m;顶面标高21.1231.38m;层厚1.604.30m。灰黄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粘性一般,含砂粒,手捻具砂感。取得5件土样分析结果均为粉质粘土,平均孔隙比eo=0.889;平均液性指数IL=0.69,查得承载力特征值fak=168kPa。标贯试验9次,N=517击,Nm=10.9击; N=4.211.9击,Nm=8.3击,Nk=6.4击,查得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170kPa。2-5中、粗砂:共21个钻孔有揭露。顶面埋深4.8017.20m;顶面标高21.5134.74m;层厚0.709.70m。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分选性
7、差。取得12件土样试验结果2件为粉砂,1件为中砂,6件为粗砂,1件砾砂,2件为粉质粘土夹层。标贯试验31次,N=822击,Nm=11.7击;N=5.816.8击,Nm=8.9击,Nk=8.0击,查得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建议承载力特征值fak=170kPa。场地第四系填土下部含上层滞水;中、粗砂层充填较多粘粒,据同类砂土及经验值,建议渗透系数取6m/d,属强透水层,含孔隙水;基岩含裂隙水。本场地地下水丰富。地下水水位变化主要受气象影响,主要接受降雨及含水砂层侧向补给。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环境类型属类。本工程施工范围内的水位
8、深度在6.313.4米之间,对土方开挖的影响较小。2.2.2、工程周边环境具体情况如下:东侧、西侧均为山体无建筑物无埋有管道、管线。南侧:基坑南侧为山体,此侧较陡,自然地面标高较高,此侧为山体保护区,植有城市公共绿地和山顶园林小路受保护。4.4.3栋独立基础开挖边线距山顶园林小路边水平投影距离最近处大约为11米。拟建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5-11m,为保证建筑基坑边坡稳定及安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基坑边坡采用自然放坡喷锚砼及排桩支护方案,南侧在山体侧为E-F、F-G、G- H 、H-J段及J-K段支护,为单排和双排钻孔桩,桩径有1000和800两种。其它三侧均为1:1 的自然放坡喷锚砼护坡,具体
9、详见设计图纸。3.基坑围护设计方案概况3.1基坑支护类型根据设计该基坑边坡高度5m、5.7m,建筑物轴外墙边线紧邻山体保护线,采取排桩墙支护方案。排桩墙总长度约为51m,桩径为1000和800两种,桩长15.2-22.5m,桩间距1.4m、1.2 m,双排桩的前后排桩桩心排距1.6m。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冠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高0.5m,宽2.7m和高0.5m,宽1.1m;桩间采用挂8 200mm200mm钢筋网喷C20混凝土处理。(1) E-F段支护 为单排桩、桩径为1000,桩间距1.4m,桩长15.2m(2) F-J段支护 为双排桩、桩径为1000,桩间距1.4m,前后排桩
10、桩心排距1.6m。桩长22.5m(3) J-K段支护 为双排桩、桩径为800,桩间距1.2m,前后排桩桩心排距1.6m,桩长17.7m。(4)本工程基坑轴边基坑放坡5米,)轴边基坑放坡5.7米,坡面做法为:内挂8200200mm钢筋网,面喷射C20砼厚60mm,18联结钢筋长150020002000mm。 本工程土方计划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分层进行开挖,计划由机械大面开控至-6.2m,余下部分采用人工开挖并修正至设计标高,另外由于开挖深度较大,拟采用分层开挖法。(具体分层方法详见下表)序号层 数开挖方式工作内容开挖深度1第一层机械大面积开挖至-4.0m2 m2第二层机械开挖至-6.2m2.2
11、m3第三层人工跟机械同步进行修底0.3m4.施工特点(1)场地位于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北区内,四周距离红线较远,周边环境也较开阔,有放坡位置。 因此围护设计采用自然放坡支护,坡度系数1:1。(2)基坑开挖面积大,土方大开挖后,基坑周边几乎没有施工场地,施工的横向、纵向空间都受到很大限制,给挖土和垂直运输等带来较多不便。(3)基坑距离周边道路较近,在基坑开挖作业时,存在一定的危险,须对基坑的各项参数进行观测,并组织好抢险措施。(4)施工工期紧,施工中须合理划分施工区段,做好劳动力部署,防止窝工现场发生。5.施工管理目标(1)工期目标:确保在4月底完成及排桩墙施工,施工及土方开挖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度计
12、划。(2)质量目标:确保符合施工图纸及国家有关规范要求。(3)安全目标:确保施工安全生产无事故。(4)文明施工目标:工程施工现场达到某某市标化现场标准。附:施工进度计划。6.施工部署6.1 管理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见下图)项目经理施工总负责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钢筋班长木工班长桩基班长砼工班长凿桩班长架子班长普工班长操作工人土方班长6.2 总体部署针对本基坑工程的施工特点,必须做到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以确保施工安全和目标工期为原则。在冠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考虑到本基坑工程面积大,而基坑四周场地有限,无法满足自卸车在坑边通行,鉴于此情况,采用坑
13、内铺设道路,自卸汽车直接进入坑内进行土方装运。6.3 施工段的划分整个基坑工程划分为排桩墙施工阶段、混凝土冠梁、挖土施工阶段和自然放坡喷锚砼阶段,考虑到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较紧,为保证工期,使排桩墙施工、土方开挖、自然放坡喷锚砼施工及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能够有机的结合,我项目部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要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6.4 施工次序排桩墙施工阶段施工顺序由于本工程地面标高不一致,大部分超出0.00以上1-4 m,为确保边坡绝对安全,采用桩锚支护方案。为缩短护坡桩长度和开挖深度,先摘帽2m。护坡桩轴线距地下室底板外皮2.5m。 本工程由于工期紧,决定投入二台钻孔灌注桩机施工。本工程基坑围
14、护的周长比较长,根据先钻孔灌注桩的原则,施工顺序安排为:1号钻孔灌注桩机先从场地K-J段开始自东向西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2号搅拌桩机先从西向的E-F段开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6.5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1反铲挖掘机PC400-62台日本2003年228200m3/h3钻孔桩机GPS-102台上海2004年66.53根/日7钢筋切断机GQ-321台上海2004年312-20T/台班8钢筋弯曲机Gw-321台上海2004年34-8T/台班9钢筋调直机GX-121台长春2001年22.5T/台班10电弧焊机BX3-120-11台湖南2
15、002年511电弧焊机BX3-300-21台湖南2003年23.412闪光对焊机UN1-1001台湖南2003年10013潜水泵4in5台某某2004年2.2150m3/台班14空 压 机12m32台15锚 喷 机PZ-52台16搅 浆 机JDY350A2台6.6 施工现场管理一、基坑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及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按挖土顺序控制好各层土的开挖深度和开挖范围,并根据基坑监测情况,及时掌握周边建筑物、土体沉降,排桩墙桩身位移、支撑轴力等情况。二、安排专人负责场内道路的修整,排除基坑内的明水,安排好夜间施工照明,安排专人指挥场内道路交通。三、基坑四周及坑中坑高差位置均应做钢管围护栏杆,并设
16、醒目标识。四、做好施工机械的检修、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运转正常。7.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7.1施工测量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工程采用智能电子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钢尺等测量器仪,本工程所用测量工具必须经过北京市法定计量单位检验校准。熟悉和了解甲方在施工现场提供的水准点和坐标点,并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进行复测,确保工程坐标的准确性。对施测用辅助工具如木桩和铁锤等应做好准备。1)、建筑物定位放线(1)、轴线控制网的设置。依据工程建筑总平面图确定建筑物横竖控制轴线,其控制桩应尽量远离基坑边,以免基坑上部发生位移产生偏差,这样也为后续结构施工提供准确的轴线控制桩,基坑开挖定位测量放线在确认无误后申
17、报监理单位验线,并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2)、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为了给后续结构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对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放线必须严格要求。轴线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将不超过12,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15000。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将使用南方NTS-362R智能电子全站仪,其测角精度为:2;边长精度为:2+2D。测量时,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并严格按规程中的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2)、施工高程控制(1)、水准点引测:根据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的方法布设现场
18、施工用水准点。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2)、施工中标高控制:场内设置的水准网控制点,在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核,对检测的数据应认真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施工中标高控制方法:根据现场水准网控制点,采用高精度的水准仪在基坑四周布置标高传递基准点,以此点控制基坑的开挖标高。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在基坑壁上每4m设置一个控制标高。基底标高的控制:为了保证不超挖,在距基底设计标高1m处测一标高,并抄出标高水平线,以此标高线来控制挖土深度。7.2 施工方法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施工准备一、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做好平面布
19、置,安排好打桩施工流程,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二、按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放线,定出角桩桩位,将每根钻孔灌注桩的桩位用钢筋标记。施工工艺一、测量定位测量定位选用高精度的经纬仪和钢卷尺,工程测量基准点埋设用混凝土浇筑固定,并安装防护标志,防止重物碰撞而产生位移,基准方位安设在视线范围内的不产生变形物体上,或专门设点加以混凝土保护。在测定桩位前,先复核建筑物基点,闭合测量。搞清基点与红线关系,符合误差允许要求后,再测定桩位。二、放样在挖好的排桩墙沟内,按施工图纸,将每根桩钻孔灌注桩的桩位用钢筋定位,并在桩机施打的过程中,随时复测桩位中心位置,桩与桩之间的距离。三、制泥浆1.根据现场地层土质情况,如遇粘土层
20、可以采用原土造浆。2.造孔泥浆按以下标准控制:比重:1.11.25g/cm;粘度:1820秒;含砂量:小于4-8%。3.循环使用的泥浆采用3PN高压泵供浆,开钻时将储浆池的泥浆打入孔内进行钻孔护壁,钻孔时排出的废浆经轴流泵排至集浆池,经沉淀净化的泥浆用泥浆泵打入孔内使用,一次循环,废浆则通过泥浆泵排出。4.造孔泥浆的质量检查由现场施工人员负责,并将检查结果通知有关施工人员,以便及时调整。四、造孔1.钻机就位前应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钻机就位后,做到平整、稳固,确保施工时不发生倾斜、移位,钻孔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偏差应不大于5cm。2.造孔固壁:采用正循环泥浆固壁。3.钻孔成孔工艺:电动机带动钻
21、杆和钻头,由钻头转动切削孔内土层。同时由泥浆泵通过钻杆(空心)将泥浆打入孔底,形成孔内泥浆由孔底向孔口流动,再加上钻头的旋转扰动,将钻渣随泥浆排出孔外,依次循环钻进,直至设计深度。4.成孔验收:当钻孔达到设计孔深时,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5.验收合格后,立即下放钢筋笼和导管。五、清孔1.实行两次清孔,目的是为了清除孔底的砂粒、泥块等淤积物,是确保灌注桩质量的一道重要工序。2.清孔方法第一次:利用钻机循环换浆。回转钻机造孔结束后,用高压泥浆通过钻杆供浆,对孔底残渣进行冲洗,废浆由孔口外排。第二次:利用导管口加闷盖,高压泥浆注入导管,直冲孔底,悬浮孔底的淤积物至孔口外排。清孔泥浆
22、按以下标准控制:比重:1.15-1.20g/cm3;粘度:18-20秒;含沙量:小于5%。六、成孔检验:1.孔深:以钻杆累计长度及标准测绳得到的数据校验后确认。2.淤积:成孔结束后,用测绳测定的孔深与清孔结束,混凝土浇灌前测定的孔深之差即为淤积厚度,测绳采用标准绳。3.钻孔验收项目及标准: 孔径:满足设计要求; 孔深:达到设计要求+10cm; 淤积:围护桩100mm,支撑桩50mm。 其它部分严格遵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施工。七、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采用现场分段制作,分段长度为9m。2.分段钢筋笼用人工运至孔口,然后由桩机起吊,在孔口焊接后,逐段沉入孔内。3.钢筋笼沉放前,由质
23、量检查员和监理工程师对钢筋笼尺寸、焊接点等进行严格检查,合格后会签“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方可吊运沉放。4.钢筋笼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预制空心圆盘套入箍筋内实现,沿钢筋笼周边均匀布置3个,空心圆盘外径100mm,盘厚4-5cm,保护层应满足设计要求。5.钢筋笼起吊时应避免吊钩在箍筋上,要对准孔位,吊起扶直,稳稳放下,避免碰撞孔壁,下放到设计要求位置后立即固定。6.钢筋笼的焊接点和节间搭接焊缝长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7.为使钢筋笼不卡住导管接头,主筋接头的焊接沿环向并列,严禁沿径向并列。8.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10mm; 箍筋间距:20mm; 钢筋笼直径:10mm; 钢筋笼长度: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土方 开挖 专项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