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字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docx
《浅谈汉字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汉字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谈汉字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作者:辛彦指导老师:张莉霞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汉字能够异于其他古代文字依然保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着实是一个奇迹。反观其发展历程,虽一以贯之又可以分为若干阶段,而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此文即着重分析各个阶段汉字的特点。关键词:汉字;发展历程;特点AbstractTheChinesecharacterischaractersthatrecordChinesetheadvanceofsociety,thetechnologyofinformationprocessismodemsociety,iti
2、swonderthatChinesecharacterisdifferentfromothercharactersandhavestronganalysethedevelopmentprocessofChinesecharacter,wecanfinditser,theprocessincludeacertainnumberstage,everystage,ifshavedifferentessaywillanalysethecharacteristicineverystage.Keywords:Chinesecharacter;period;feature1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2汉字的起源
3、错误!未定义书签。2.1仓颉造字错误!未定义书签。2. 1.1传说错误!未定义书签。2.1. 2传说不可靠错误!未定义书签。2.2. 3传说传达的信息错误!未定义书签。2.3. 字学的研究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2. 2.1关于文字起源的几种说法错误!未定义书签。3. 2.2裘锡圭先生的观点错误!未定义书签。3汉字发展的各个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3.1 殷商以前错误!未定义书签。3.2 商代文字错误!未定义书签。4. 3西周文字错误!未定义书签。5. 4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错误!未定义书签。1.4. 1六国文字错误!未定义书签。3. 4.2秦系文字错误!未定义书签。4现代汉字体系的确定错误!未定义
4、书签。3.1. 繁体字体系基本确定于汉武帝时期错误!未定义书签。4. 2汉字的简化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如果从甲骨文开始算起,汉字距今至少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一脉相承的发展到今天并且依然具有实用价值,作为现代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国地区的通行文字被使用,这不能不说是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工具,必然诞生在汉语之后。然而考察汉语与汉字的历史不难发现,这两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情况是十分复杂的。我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名称源于刘邦建立的汉朝,严格地说,“汉语”“汉字”的概念不可能早于汉代。但现在我国通行的这一套语言文字体系与
5、“汉”之前的文明是有着莫大关系的,现代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能够说明这一点。通过对先秦历史尤其是史前史的研究,我们对鲁迅先生“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是赞同的。语言是社会化的产物,所以其产生过程不可能像圣经中“建造通天塔”所描述的那样迅速。在语言诞生之后,文字也就有了产生的条件。研究我国语言文字的历史,也许很多人会说,早在语言尚未形成的时期,类似于文字雏形的符号就已经出现了。这似乎可以说明,在我国久远的文明中,语言文字是同时出现、同时发展的。但从文字的定义来考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只可能诞生于语言之后。我们不否认在语言形成之前会有其他记录信息的手段存在,比如绘画、图示等,但
6、这些手段与文字记录是有本质区别的。在文字学中,也有观点认为“一切记录有信息的符号都可以视为文字”,但那样广义的概念无法为汉字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所以这里我们是狭义派。虽然文字一定诞生于语言之后,但我国的文字总体属于象形文字,与之前的表意图画、图示等还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其中一部分甚至就是直接脱胎于那些原始的表意符号。对于汉字究竟发迹于何时,现在的史学界和文字学界都还无法给出精确的回答。可是从现有的出土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至少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了。较之目前已知的古代文明,这已经是很早的了。如果再向前推测甲骨文的发展演变,这个时期一定也是相当漫长的。本文从汉字发
7、展的总进程着手,分析各个时期的字形特点。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页。2汉字的起源2.1 仓颉造字仓颉造字的传说,其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关于它的记载也有很多。各种解释,诸家观点莫衷一是,但至少上溯至秦。李斯作仓颉篇,可见当时仓颉造字的传说已经广为流传了。2.1.1 传说现在使用最多的版本无疑是说文解字序中的:“古者庖犍氏之王天下也仰刖Sl象於天俯刖法於地觐舄默之文典地之宜近取身速取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恚象及神震氏结卷治而统其事庶蕖其繁偏萌生黄帝史官盒颉见舄猷蹄远之跳分理可相别臭也初造善契百工以乂离品以察羞取夬夬揭於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即忌也
8、盒颉之初作善也羞依象形故需之文其彳为形馨相益即需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寰多也著於竹帛IW之害害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醴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2.1.2 传说不可靠关于汉字起源的这一传说,就研究汉字历史的角度来说是站不住脚的。语言文字都是社会化的产物,对于独立形成的文字来说其过程一定是十分谩长的。汉字就属于“独立形成”的这一类,他不同于后世产生的借鉴某种已成熟文字而创制的文字,如我国其他民族以及历史上的一些文字的情况:契丹文借鉴汉字、回鹘文;女真文借鉴汉字、契丹文;西夏文借鉴汉字;藏文借鉴梵文;蒙古文(内蒙古使用的回鹘式蒙古文)借鉴回鹘字母;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国书店,1
9、989年,第3页。满文借鉴蒙古文(回鹘式蒙古文)。参考一种成熟的文字的确可以凭借一人一时之力创造出新文字,但汉字不是。因此谈到关于汉字历史的问题,总会听到“汉字起源于何时?”“汉字是何时产生的?”这样的疑问。严格地说来,这并不是一种合适的问法。汉字体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确立起来的。虽然现在学术界只能描绘出这一过程的基本轮廓,可是研究这一基本轮廓,可以断定这过程决不会像传说中的仓颉造字一样迅速。对于仓颉造字的质疑早在战国时荀子在其解蔽篇中就指出“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后世质疑之声一直不绝,直至清代依然有学者支持荀子的观点。这些质疑显然都是很有道理的。传说只是先民不能正确描述文字形成过程而
10、幻想的产物,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先民已经对文字的巨大作用有了深刻认识。2.1.3 传说传达的信息在淮南鸿烈集解中对仓颉造字有如下描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一记载生动地反映出文字对社会生活的巨大作用已经为人所认识,古人相信自己的语言文字具有通神的作用。淮南鸿烈集解有如下解释:“仓颉始视鸟迹之文早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鬼恐为书文所劾故夜哭也”。在无法科学地解释诸多自然现象的远古,敬畏鬼神是很正常的心理。视文字的创造可以惊动鬼神,足以说明文字的重要性已经被认识。当然将文字的诞生视作“诈伪萌生”多少是有些偏激甚至是荒谬的。另
11、外,淮南鸿烈集解中对“鬼夜哭”还有另一种解释:“鬼或作兔兔恐见取毫作笔害激起躯故夜哭”。对于这一观点我们暂时保留意见。有关对文字作用的认识其他诸民族也有类似的情况:傣族向帕召讨文字哈尼族贝玛阿波吃文字纳西族、俅像族等民族有相类似的取经说。由此看来,对文字巨大作用的认识并不是我们的专利,它是具有共性的。即使放眼到世界语言文字的范围,这一点也是适用的。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页。透过这些鬼神之事,我们也要辩证的对待其所提供的信息。仓颉造字的传说至少说明了在仓颉所处的时期(各版本时期不同,这里不作判定)已经有了总结文字的需要了。仓颉可能在当时就担当了总结者、改进者之类角
12、色,主持了这一庞大的工程。史学家、小说家便将这些功绩记在了他的名下。我国史学家常有归其功于一人的习惯。但这与小说的虚构是完全不同的,关于史学家的叙述与小说的区别,这里不作过多论述,详细的情况可以参阅章太炎先生的国学概论。2.2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仓颉造字显然是不足为信的,那么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2.2.1关于文字起源的几种说法除了“仓颉造字”以外,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还有: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起一成文”说等,这些观点要么类似于“仓颉造字”,要么只是看到了汉字演变的一个方面,都是有问题的。2 .2.2裘锡圭先生的观点文字的诞生必然是源于全社会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必然是全
13、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一项实践。这和另一种符号-语言是极其相似的。虽然语言和文字存在差距,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符号,但不可否认它们存在着莫大的关联性。就符号学的角度来说语言是事物的符号,而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这两种不同的符号往往相成出现,共同发展,相互影响。其发展规律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在今天讨论的问题上,最明显的就是使用者对其的改造决定着她们的强制性。毕竟二者都是社会化的产物。无论语言或是文字,我们都无法否认在创制之初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但一旦进入交际,形音意相结合表示某一特定现象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尽管在当今世上存在有通用的人工语言或特殊语言。如世界语、尼加拉瓜手语(属于自然语言)但
14、也绝非仅凭一人之力就可以制定圭臬一般的法则,任何语言文字都是无法避过使用者对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改造。章炳麟:国学概论,湖南:岳麓书社,2010年涕27页。也正是因为这种非人力所能抗拒的强制性决定了独立创制的文字体系不会是一时一人之功。即便是后世的借鉴成熟文字创造的文字也不能逃避使用者对其的改造。那么这种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字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遥远的远古。原始人类在劳动的作用下最终人猿相揖别,开始孕育文明的胚胎。随着劳动技能的不断积累,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人与人的交流日益复杂。人们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时间、空间渐渐成为一种交流的障碍,遂逐渐产生了对可以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汉字 发展 历程 各个 时期 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