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doc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doc(1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本规定44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74.1 防水混凝土74.2 水泥砂浆防水层154.3 卷材防水层344.4 涂料防水层434.5 塑料板防水层544.6 金属板防水层614.7 细部构造665 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875.1 锚喷支护875.2 地下连续墙975.3 复合式衬砌1035.4 盾构法隧道1116 排水工程1206.1 渗排水、盲沟排水1206.2 隧道、坑道排水1257 注浆防水1317.1 预注浆、后注浆1317.2 衬砌裂缝注浆1388 子分部工程验收144附录A 现行建筑防水工程材料标准和现场抽样复验146附录B 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调查与量测
2、方法1481 总 则1.0.1 为使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符合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制定本技术标准。1.0.2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中建八局承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市政隧道、防护工程、地下铁道等防水工程的施工及验收。1.0.3 地下防水工程中所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以及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质量标准的规定。1.0.4 地下工程防水的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1.0.5 地下工程防水的施工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1.0.6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行之
3、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1.0.7 本技术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等文件所编写。地下工程防水施工除应符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0.8 地下工程防水的施工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所用的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材料标准的规定。凡本标准无规定的新材料,应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有关技术要求(必要时通过试验)制定操作工艺标准,并报法人层次总工程师审批。2 术 语2.0.1 地下防水工程 underground waterproof engineering指对工业与
4、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2.0.2 防水等级 grade of waterproof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的等级标准。2.0.3 刚性防水层 rigid waterproof layer采用较高强度和无延伸能力的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所构成的防水层。2.0.4 柔性防水层 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采用具有一定柔韧性和较大延伸率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有机防水涂料构成的防水层。2.0.5 初期支护 primary linning
5、用矿山法进行暗挖法施工后,在岩体上喷射或浇筑防水混凝土所构成的第一次衬砌。2.0.6 盾构法隧道 shield tunneling method采用盾构掘进机进行开挖,钢筋混凝土管片作为衬砌支护的隧道暗挖施工法。2.0.7 土工合成材料 geosynthetics指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土工特种材料的总称。2.0.8 遇水膨胀止水条 water swelling strip具有遇水膨胀性能的遇水膨胀腻子条和遇水膨胀橡胶条的统称。2.0.9 可操作时间 operational time单组份材料自容器打开或多组份材料自混合起,至不适宜施工的时间。2.0.10 涂膜抗渗性
6、 impermeability of film coating涂膜抵抗地下水渗入地下工程内部的性能。2.0.11 涂膜耐水性 water resistance of film coating涂膜在水长期浸泡下保持各种性能指标的能力。2.0.12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polymer cement water proof coating以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添加剂制成的双组份水性防水涂料。2.0.13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 water-proofing course of water-tight plastic采用由工厂生产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抗渗能力的高分子薄板或土工膜,铺设在初期支护与
7、内衬砌间的防水层。2.0.14 暗钉圈 concealed nail washer设置于塑料防水板内侧,并由与防水板相热焊的材料组成,用于固定防水板的垫圈。2.0.15 无钉铺设 non-nails layouts将塑料防水板通过热焊固定于暗钉圈上的一种铺设方法。2.0.16 背衬材料 backing material嵌缝作业时填塞在嵌缝材料底部并与嵌缝材料无粘结力的材料,其作用在于缝隙变形时使嵌缝材料不产生三向受力。2.0.17 加强带 strengthening band在原留设伸缩缝或后浇带的部位,留出一定宽度,采用膨胀率大的混凝土与相邻混凝土同时浇筑的部位。2.0.18 诱导缝 ind
8、ucing joint通过适当减少钢筋对混凝土的约束等方法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易开裂的部位。2.0.19 锚喷支护 anchor-plate retaining 由锚杆和喷射混凝土面板组成的支护。2.0.20 喷射混凝土 shotcrete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按一定配比拌制的混凝土混合物沿管路输送至喷头处,以较高速度垂直喷射与受喷面,依赖喷射过程中水泥于骨料的连续撞击,压密而形成一种混凝土。2.0.21 地下连续墙 diaphragm用机械施工方法成槽浇灌钢筋混凝土形成的地下连续墙。3 基本规定3.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技术要求,
9、并编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3.0.2 地下防水工程是一个子分部工程,其分项工程的划分应符合表3.0.2的要求。表3.0.2地下防水工程的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地下建筑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塑料板防水层,金属板防水层,细部构造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锚喷支护,地下连续墙,复合式衬砌,盾构法隧道排水工程:渗排水、盲沟排水,隧道、坑道排水注浆工程:预注浆、后注浆,衬砌裂缝注浆3.0.3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4级,各级标准应符合表3.0.3的规定。表3.0.3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防水等级标准1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2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
10、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0.1%,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1m,任意100m防水面积不超过1处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0.6%,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2m,任意100m防水面积不超过4处3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3m,单个漏水点的漏水量不大于2.5L/d,任意100 m防水面积不超过7处4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m.d,任意100m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 L/m.d3.0.4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应按表3.0.4-1和表3.0.4-2选用。表3.0.4-1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
11、设防工程部位主体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诱导缝防水措施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塑料防水板金属板遇水膨胀止水条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外抹防水砂浆外涂防水涂料膨胀混凝土遇水膨胀止水条外贴式止水带防水嵌缝材料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可卸式止水带防水嵌缝材料外贴防水卷材外涂防水涂料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等级1级应选应选一至二种应选二种应选应选二种应选应选二种2级应选应选一种应选一至二种应选应选一至二种应选应选一至二种3级应选宜选一种宜选一至二种应选宜选一至二种应选宜选一至二种4级宜选宜选一种应选宜选一种应选宜选一种表3.0.4-2暗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防工程部位主 体内衬砌施工缝内衬砌变形缝、诱导缝
12、防水措施复合式衬砌离壁式衬砌、衬套贴壁式衬砌喷射混凝土外贴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嵌缝材料中埋式止水带外涂防水材料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可卸式止水带防水嵌缝材料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等级1级应选一种应选二种应选应选二种2级应选一种应选一至二种应选应选一至二种3级应选一种宜选一至二种应选宜选一至二种4级应选一种宜选一种应选宜选一种3.0.5 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未经建设(监理)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0.6 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部门或
13、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3.0.7 地下防水工程所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对进场的防水材料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抽样复验,并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3.0.8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明挖法的基坑以及暗挖法的竖井、洞口,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0.5m以下,必要时应采取降水措施。3.0.9 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其施工环境气温条件宜符合表3.0.9的规定。表3.0.9防水层施工环境气温条件防水层材料施工环境气温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冷粘法不低于5,热
14、熔法不低于-10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冷粘法不低于5,热风焊接法不低于-10有机防水涂料溶剂型-535,水溶性535无机防水涂料535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5353.0.10 地下防水工程应按工程设计的防水等级标准进行验收。地下防水工程渗漏水调查与量测方法应按本标准附录B执行。3.0.11 地下防水工程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方可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3.0.12 地下防水工程完工后,承包(或总承包)单位应组织自检,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施工项目专
15、业质量检查员填写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分项工程质量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经理和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4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4.1 防水混凝土4.1.1 一般规定4.1.1.1 本节适用于防水等级为14级的地下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不适用环境温度高于80或处于耐侵蚀系数小于0.8的侵蚀性介质中使用的地下工程。注:耐侵蚀系数是指在侵蚀性水中养护6个月的混凝土试块的抗折强度与在饮用水中养护
16、6个月的混凝土试块的抗折强度之比。4.1.1.2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2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3 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4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5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4.1.1.3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表4.1.1.3-1的规定。表4.1.1.3-1
17、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混凝土组成材料每盘计量累计计量水泥、掺合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21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2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 8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表4.1.1.3-2的规定。表4.1.1.3-2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要求坍落度(mm)允许偏差(mm)4010509015100204.1.1.4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
18、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的有关规定。4.1.1.5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细部构造应按全数检查。4.1.2 施工准备4.1.2.1 技术准备1 图纸会审在学习领会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组织图纸会审,认真解决设计图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防水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切实可行。未经会审的图纸不得施工。2 技术交底防水工程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应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内容
19、应包括:施工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设防方法、增强部位及做法,工程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等。3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见4.1.1.2。4.1.2.2 材料准备1 水泥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备用,其数量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2 砂、石石子应符合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数量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3 水水质应满足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现场用水应满足施工使用。4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外加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 掺和料掺合料应满足设计要求。4.1.2.3 机具设备1 机械
20、设备混凝土搅拌机、皮带运输机、装载机、散装水泥罐车、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等。2 主要工具大、小平锹、铁板、水桶、胶皮管、串筒、溜槽、铁钎、抹子、试模等。4.1.2.4 作业条件1 编制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程序、浇筑方法,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2 完成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办理隐检预检手续,并在模板上弹好混凝土浇筑标高线。3 模板内的垃圾、木屑、泥土、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木模板在浇筑前1h浇水湿润,但不得留有积水;模板内侧应刷好隔离剂。4 准备足够数量、质量符合要求的砂、石、水泥、掺合料及外加剂等材料,以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5 施工机具设备经维修、试
21、运转,处于良好状态;电力供应正常,可满足施工需要。6 浇筑混凝土用脚手架、走道已搭设完毕,运输混凝土道路修筑好,经检查符合施工和安全要求。7 试验室根据实际原材料材质情况,通过试配提出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材料符合要求。8 防水混凝土抗压、抗渗试模已备齐。4.1.3 材料质量控制4.1.3.1 水泥1 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2 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3 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
22、质选用相应的水泥;4 在受冻融作用时,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5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4.1.3.2 砂、石1 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其他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92的规定;2 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其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92的规定。4.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 防水工程 施工 技术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5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