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一、全面看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进展成效2023年,我国外部环境变乱交织,经济工作的复杂性、挑战性多年未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
2、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平稳运行。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明显快于2022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新冠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对全球经济实际增长的贡献超过30%,仍是全球增长的最大引擎。就业物价基本平稳,前11个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2022年低O.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3虬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o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3、。突出体现为一产稳、二产增、三产快,结构趋优、走势向好。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其中制造业增长4.7%,电气机械和汽车行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预计均在940万辆左右,汽车出口有望突破500万辆,成为汽车出口第一大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较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o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重大科技创新捷报频传,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C919大型客机实现商业运营并进入
4、产业化发展阶段,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集成电路、高端芯片、仪器仪表设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有效激发,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市场准入放宽,外资外贸结构趋优。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持平,新优势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前11个月,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合计增长41.7%o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在2022年创历
5、史新高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5%o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前11个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万列、运送货物175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7%、19%。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制度型开放步伐,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出台实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深化。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源地区引擎带动作用得到加强,规模经济效益、创新要素集聚、人才高地建设、对外开放开发等走在前列。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并重
6、的阶段。区域板块发展平衡性进一步增强,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各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区域经济布局更趋优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9%。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加强,前11个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不超过30微克/立方米;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8%,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
7、,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50%,历史性地超过煤电。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挑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耕地保护持续强化,粮食等民生商品量足价稳。能源矿产等初级产品保障有力,用能高峰期间能源供应总体平稳。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扎实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抗冲击能力持续增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初步构建,数据安全能力不断提升。总的看,2023年我国经济顶住了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和国内的下行压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特别是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取得新突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坚持用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不懈奋斗的结果。二、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趋势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认识,既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和挑战,更增强信心和底气、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一方面,外部风险挑战有所增多。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带来外部不确定性,国际原油天然气供给可能进一步紧张,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对世界经济和通胀走势带来不利影响,对我国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带来压力。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3%
9、,2024年增长2.9%,明显低于疫情前(20002019年)3.8%的平均水平。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持续累积,一些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规模屡创新高,持续加息下基准利率水平升至历史高位,部分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加剧、资本持续外流、偿债难度增加,可能引发国际收支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调整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发展将更趋明显,区域价值链体系加快形成,我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面临削弱风险。另一方面,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并存。有效需求不足,外需恢复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稳定出口压力较大;居民就业增收预期偏弱,消费能力受到抑制;投资增长面临制约,房地产开发投资呈下降趋势,后续投资
10、还将继续承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些领域存在重复建设,受订单不足、库存偏高、成本高企等影响,企业生存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局部地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在风险隐患;个别行业金融风险跨国境、跨市场、跨领域传导的可能性明显增强,可能加剧国内股市、债市、汇市、期市、楼市波动。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制度型开放还需加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隐性壁垒仍待破除,要素有序流动仍受到制约。同时更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我国发展仍然具备良好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政治保障坚强有力。“两个确立”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前进道路
11、上,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我们一定能够汇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制度优势日益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持续显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展现出抵御风险、应对考验的强大韧性,并将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物质基础更为坚实。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左右,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
12、界第一,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还有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将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产业加快成长。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居民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需求潜力巨大,短板领域、薄弱环节和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投资还有很大空间,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也将为需求扩大注入活力。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用好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体系完备优势,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活力必将不断释放。调控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入 学习 贯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精神 狠抓落实 推动 质量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3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