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讲稿.docx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讲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及发展历程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同样,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起,连接我国与欧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兴起。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与欧亚国家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大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在新的历史时期,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大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共同的发展机会,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
2、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一)提出背景1 .国际层面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逆全球化思潮升温,多边体系陷入困境。美欧等发达国家一方面推行“制造业回归”,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区域合作,构建符合其政治经济利益的庞大的自由贸易区网络。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大力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借此构建美国经贸规则主导的新的“朋友圈”,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效应对了贸易保护主义对贸易全球化的阻碍,拓展了我国对外合
3、作的渠道和空间。2 .国内层面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问题。第一,环境资源约束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廉价要素参与国际竞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以前,我们依靠资源和劳动力投入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但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使我们不得不转变要素投入的方式。第二,东西部开放不平衡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中国的对外开放起步于东部沿海城市,内陆和西部地区的开放相对滞后。沿海地区的率先开放有力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将中西部地区和边境地区推向开放的前沿,是实施全局性开放和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第三,中国对国外资源的
4、依赖程度不断增加,保障能源供给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对国外原油、矿产等自然资源高度依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来源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可以提高中国资源进口的安全性,降低资源进口的运输成本。“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顺应共建国家发展诉求。睦邻、安邻、富邻是根植中国的外交理念,中国希望通过搭建包容性的合作平台,破解长期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推动沿线国家的开放,为沿线国家注入发展动力。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
5、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尊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权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是全球治理模式的创新。“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重要基础,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一)发展历程“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2013年提出到2014年是探索起步阶段;2015年到2018年是深化提升阶段;2019年至
6、今是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提升阶段: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阐释。这是中国发布的首份关于“一带一路”的政府白皮书。同年,“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正式启动;中俄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声明;中方提议将中白工业园项目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珠和双方互利合作的典范;法国成为首个与我国建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匈塞铁路项目启动;中老铁路开工奠基;首个由中
7、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2016年6月,中国铁路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并首次抵达欧洲。2017年,中国与新西兰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一首个西方发达国家“入群”;捷克成为首个与中国建立“一带一路”双边合作中心的国家。2018年,奥地利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盟发达成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太平洋岛国;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经贸合作协定;塞内加尔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西非国家;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顺利召开;中国与东盟10国全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这一时期,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积极进展,众多“一带一路”
8、重大合作项目落地生效,“一带一路”经贸发展进一步走深走实,“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影响力和认可度大幅度提升。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年1月31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工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同年,意大利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G7成员国;成立“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发布;“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成立;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正式成立;亚投行经历9次扩容,成员总数从57个增加到100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提出,
9、到2025年,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基本建成。2020年3月,“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发布支持中国等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倡议,呼吁“一带一路”金融机构为全球抗击疫情、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2年,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2020年到2023年期间,中欧班列开通多条线路;中老铁路全线铺轨完成;中国与乌干达海关签署中乌海关关于“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的安排;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召开,强调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
10、成效;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西安)实现通道联动。这一时期,“一带一路”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合作共识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凸显,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取得积极进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取得积极反响。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卫生、健康、安全、复苏一度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主线。二、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合作情况(一)总体情况1 .投资领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规模正逐渐扩大,涵盖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2 .投资区域在地理分布上,中国的“一带一路”投资已覆盖亚洲、非洲、欧洲等多个地区。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在“一带一
11、路”中的战略布局正在不断完善。3 .项目合作中国与各国的项目合作日益深化,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推进项目落地等方式,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利合作。这些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4 .可持续发展合作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国在“一带一路”投资中积极推广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未来,随着绿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中国在“一带一路”投资中的绿色转型将成为必然趋势。面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始终坚持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在非金融直接投资和绿色金融领域的投入,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一)投资规模情况2022年,我
12、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1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7.7%(折合209.7亿美元,增长3.3%),占同期总额的17.9%,与上年同期持平。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企业超过1.l万家,约占中国境外企业总量的四分之一。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4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中国全年对外投资流量总额的13.5%;年末存量2138.4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7.7%o(三)区域分布情况从2015到2020年间,东南亚地区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2020年末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为1276
13、.13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4.9%。东南亚地区除新加坡外,多为传统农业国,人口密度大,中国的租赁商业服务、制造业在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量前十的国家为: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马来西亚、老挝、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泰国、越南、柬埔寨、巴基斯坦。(四)投资行业情况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包括18个主要的国民经济领域,并表现出多样化的分布特征。据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对制造业的投资为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34.1%;对建筑业的投资为37.6亿美元,占16.7%;对电力生产和供应
14、业的投资为24.8亿美元,占11%;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为19.4亿美元,占8.6%;对批发和零售业的投资为16.1亿美元,占7.1%;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为8.7亿美元,占3.8%;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投资为8.2亿美元,占3.6%;对金融业的投资为8亿美元,占3.5%o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寻求资源的投资趋势已经向多元投资结构转变。三、“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就“一带一路”有力推进了中国与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共建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中国与共建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政策沟通达成合作共识“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
15、市场化程度低、法律保障不完善、贸易保护严重,且存在国家间规划对接程度低、标准不统一、发展模式差异大等问题。推进政府交流,促进政策协同,有助于降低贸易投资壁垒,为共建国家开展深层次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共建“一带一路”在理念、举措、目标等方面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一带一路”倡议核心理念被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重要文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本国发展规划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确立国家合作的主题,搭建了各国政府交流合作的平台,进而强化了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战略对接与标准对接。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
16、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设施联通建设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作为设施联通的重要内容。“六廊”是指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一中亚一西亚、中国一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等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六路”是指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多国”是指一批先期合作国家。“多港”是指若干保障海上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的合作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缩短了“一带一路”城市间的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人员流动与贸易往来。截至2022年底,中欧班列联通中国境内108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8个城市,累计开行6.5万列、6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进 共建 一带 一路 质量 发展 走深走实 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3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