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名场面”中学党史:中共五大上的交锋.docx
《微党课:“名场面”中学党史:中共五大上的交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党课:“名场面”中学党史:中共五大上的交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同志们,今天这堂课的名字叫“名场面中学党史”,顾名思义,我们从电影中的一个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名场面”切入,来学习背后的党史知识,下面请观看“名场面”:(播放建军伟业中共五大片段)大家刚才看到的这段场景,刻画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时任党的总书记的陈独秀与时任湖南代表毛泽东的一次“正面交锋”,虽不至于叫作剑拔弩张,但也可以说是唇枪舌战。影片将紧张的局势氛围与双方互不相让的冲突感营造的十分到位,使得这个“名场面”深深地植入了观众人心。一、学习问题导入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共五大召开于1927年4月27日,坐标武汉,彼时建党已有五年了,武汉则是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那么,这次大会召开的目的何
2、在?在如此重大严肃的场合,为何毛泽东会不顾大会规程和纪律,贸然起身发表这样一番慷慨陈词?一位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核心领导、一位是名不见经传的湖南省党代表,既是党内同志又是职位悬殊的上下级,更是昔日师友,为何要在公开的大会上如此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呢?带上这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就此踏上寻找答案的旅途,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吧。首先,我们必须得了解一下这次大会召开的背后,中国革命舞台上的风云起伏,以及那场惨白恐怖的悍然屠杀二、大会背景介绍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一众叛变革命分子,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对国民党左派、共产党及革命群众的武装政变,即历史上臭名远扬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三天
3、之内,上海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有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悲惨的流血牺牲,伴随着的是轰轰烈烈革命事业的挫败一一反动派掀起的这场血雨腥风,扑灭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火炬,中国革命事业和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那次地,堪可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就是在这样的大局背景之下,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毛泽东等82人,代表着当时全国57967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在这里,请同志们注意到,反革命政变事发后时隔了整整15日,才召开了这次大会,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呢?也许会有同志猜测这也是某种决策上的错误造成的
4、,事实上并非如此,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开展了持续三天之久的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武装镇压革命群众游行请愿的活动。就在4月12日当日,作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周恩来同志都被反动派设下谈判骗局扣押,经过组织的全力营救方才在千钧一发之际化险为夷。而在同一天,工人运动领袖、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死于非命。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但凡沾一个“共”字,都会被列入处决的黑名单,而这还仅仅只是上海一城之局势,反革命政变爆发后的第四天,也就是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发动反革命政变,相继地,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份也开始“清共”,一时间,举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在这种危机关头
5、,召集全国党代表开会,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工作筹备,更何况,这次特殊的大会还第一次邀请了国民党代表团参加,这期间的谈判、决策、计划等等活动,我们难以想象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博弈过程,当然,还需要来自共产国际对召开会议的具体指示。虽无从考证,我也坚信,在这15日里面,中共党员们必然在度日如年、度分如年、度秒如年中等待着,等待着组织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判断当前形势,提出正确的对策,挽救革命事业于水火;他们也必然有一些活跃分子,或憋了一肚子的情绪,或憋了一肚子的言语,亟待着这场大会的召开,亟待着在这场大会上一吐为快。而在这部分人里面,必然有那个时年33岁,一腔热血,风华正茂的奇男子一一毛泽东。三、会上风
6、云思辨通过以上对中共五大召开背景的深入了解,相信很多同志便认为不难再揣摩其召开的目的和任务所在。毫无疑问,中共五大的召开将会总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来的教训,分析客观因素和主观原因,针对客观因素研究对策,针对主观原因纠正错误,并提出科学可行的方针政策来决定未来的道路该如何前行。而从岌岌可危的局势来看,中共五大必须要承担起挽救中国共产党、挽救中国革命的重任,这一点责无旁贷。在大会上,陈独秀代表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政治与组织的报告。这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常务执行机构,是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利机关,也就是后来的中央委员会,由于中共一大时选举产生的是临时中央机构,中
7、共二大才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因此中共五大上为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回过头来讲一下陈独秀所作的这篇报告,这篇报告涉及到中国各阶级、土地、无产阶级领导权、军事、国共两党关系等11个问题。然而,通篇报告既没有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又没有提出挽救时局的方针政策,反而为过去的错误进行辩护,继续提出一些错误的主张。于是,就出现了电影所演绎出来的场景:陈独秀情绪激动地向众参会代表解释“为什么交枪?”以及代表们的纷纷质疑。事实上,据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记载,在大会上,代表们对陈独秀的错误进行了批评。昔日的那场众代表轮番上阵的批评活动,在我们今天看来依然是感到鲜有耳闻。首先是瞿秋白同志,他
8、早在大会前,针对陈独秀的机会主义理论和政策,写了一本书进行观点论述,大会上他将该书发给大家,并做了发言来系统阐述。而后蔡和森同志发言指出正因寄希望于小资产阶级政党而使革命产生了不该有的犹豫和动摇,提出必须坚决地以无产阶级的领导来取得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批评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讲到这里,同志们也许觉得:这一下党的革命事业总算是有救了。是啊,既然发现并指出了错误,那么接下来只要改正错误,亡羊补牢,悬崖勒马,那样自然是为时未晚。但是,事情接下来并没有向我们大家想象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当时,在陈独秀的领导下,作为党的最高领
9、导机关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犯下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还有一点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那就是,全党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认识也是“右倾”的,也就是说,党内并没有准确认识到陈独秀同志错误的危害性。虽然,当时党内已有一定量的党员认识到错误所在,但就像陈独秀寄希望于国民党收手、汪精卫同情革命那样,党内的大部分同志也寄希望于陈独秀能够迷途知返,做出正确的、能够挽救时局的决策。也许,就像电影中毛泽东说的那样一一“你和大钊先生走在革命的最前列”,大家彼时还对这位先驱领袖怀着敬仰、抱有一丝希望。情感就这样占据了理智,而一错再错却要付出代价。对“右倾”的“右倾”态度导致结果就变得难以控制了。最终,陈独秀虽然受到了众多
10、代表的严厉批评,却仍然在选举下连任了党的总书记。依然能够进行最权威的领导和决策。影片中演绎出了这样一句台词,陈独秀指着毛泽东的鼻子,质问:“你算老几?”并将毛泽东赶出大会现场。大家在这里请先不要觉得电影桥段用词为了刺激观众而极力诙谐夸张,理性地认真翻阅一下历史记录,我们就会发现,当时的毛泽东“算不得老几上文提到的蔡和森与瞿秋白在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和陈独秀一起位于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列,蔡和森更是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而那时的毛泽东仅仅是一个候补委员。事实上,那时只有在中共三大上,由于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力推,毛泽东当选过一次中央委员,也是他第一次进入了党中央的领导层。而中共六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 场面 中学 党史 中共 五大上 交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2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