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经济学(本)》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docx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经济学(本)》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经济学(本)》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开电大本科经济学(本)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5月;适用于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理论分析题)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目的: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要求: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 .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说明;4 .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后实施。分值:满分20分。解题思路:1 .
2、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2 .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3 .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4 .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e)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5 .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1.AC)、长期总成本曲线(1.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1.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6 .用脊缔口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答:总产量(TP)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
3、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MP)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先分析一下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TP)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TP)的变化与边际产量(MP)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下降时,总产量(TP)以递减的方式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为负值时,总产量(TP)开始绝对的减少。接下来分析
4、一下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M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A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TP)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AP),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AP)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AP);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AP)等于边际产量。2 .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
5、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3 .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要素价格)。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小。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利润最大是成本最小的
6、充分条件,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一般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但是成本最小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4 .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
7、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第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与上相近)5 .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1.AC),长期总成本曲线(1.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1.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展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
8、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只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1.AC最低点处,1.ac=SAC=1.MC=SMC,并同时有长期总成本曲线1.TC与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相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1.A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切。至于其它各点处,长期边际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分别遵循各自的规律,沿着各自的轨迹先下降后上升,二者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变动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短期平均成本曲
9、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6 .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答:假定企业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是既定的,企业所用的技术是不变的,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并且要素价格Pl和Pk是已知的。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企业应选择要素的投入组合以获得最高的产量。等产量曲线任意点的切线斜率代表的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是要素价格之比的相反数,因此,可以得到公式。为了
10、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企业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可以进一步得到公式:MP1.=P1.MPKPx企业可以通过对两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最大产量。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题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2005年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对社会的公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2006年3月,两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由引起对
11、公平与效率的大讨论。许多学者忧虑,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会步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收入分配不公、差距较大、贫富两头极端化的后尘。代表性的看法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现在可以开始淡出,逐渐向公平与效率并重或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过渡。并且提出了从税收调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社会保障、消除政府和强势集团侵3巳农民和城市居民利益等方面控制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对于城乡、居民、地区等三大收入和发展差距拉大问题的解决,除了上述措施外,还有许多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有的认为,要重点发展农村,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来控制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
12、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而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公平问题。针对上述讨论,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回答以下问题。目的:这是一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和公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理清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理论,理解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政策的背景和时机,增加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加深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解,在工作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求:1 .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相关理论;2 .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3 .注意相关的计算公式;4 .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教学内容后实
13、施。分值:满分20分。解题思路:1 .什么是效率和公平?2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3 .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4 .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5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6 .什么是效率和公平?Q)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2)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
14、稳定。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1)洛伦兹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
15、美国统计学家MQ.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O,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O和1之间。3.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城乡、居民、地区、行业等),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1 ,全社会收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16、: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上线)。2 .城镇居民年增速8%9%;农村居民年增4%5%o3 .不同的行业工资相差较大。4 .企业的经营职位和一般职位间收入差距普遍在20倍以上。5 .财富分布不公平。(一)、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1 .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了收入差距。2 .收入差距拉开的速率非常快,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从相当均等拉开到这么大的差距,比起经过若干代人才拉大收入差距的情况,冲击力要大得多。3 .相对于收入分配来说,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先天的不公平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禀赋、出身家庭的贫富、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差别。但是后天的起点不公平就有关社会
17、政策的选择。人们主要的不满是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迁徙的机会等等的不公平。4 .过程的不公平最为严重。人的发展机会是不是平等的,进入市场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从比较贫穷的阶层提升的机会是不是平等的。5 .公共政策对起点的公平关注不够,各方面改革不到位引发过程的不公平。4、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1 .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经济。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前提和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为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奠定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2 .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缩
18、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基尼系数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偏大。当前我国政府向农业倾斜的各项政策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有效政策。3 .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重要途径。地区差距是形成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优势互补、统筹兼顾。4 .规范收入分配关系,调节收入差距。这是缩小偏大的基尼系数的主渠道。5、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社
19、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兼顾效率与公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3 .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题库(从下列题库中随机抽取15道,共30分)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A.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
20、系是(C)。A.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B.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D)。A.两种要素投入的比率B.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C.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的比率D.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八)。A.20B.100C.120D.25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D)。A.边际产品价值B.边际收益C.边际产品D.边际生
21、产力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B)。A.正常利润B.超额利润C.贡献利润D.亏损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C)。A.劳动投入的第I阶段B.劳动投入的第II阶段C.劳动投入的第III阶段D.资本投入的第I阶段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B)。A.总产量达到最大值B.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C.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D.边际产量等于零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D)。A.公共产品B.外部不经济效果C.交易成本D.外部经济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B)。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C.为生产同
22、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D.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是(D)。A.流量分析B.存量分析C.结构分析D.总量分析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B)。A.总成本曲线B.生产函数C.生产可能性曲线D.成本函数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匕瞅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八)。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八)。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本 2024 春期国开 电大 本科 经济学 线形 任务 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2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