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三重设置.docx
《元宇宙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三重设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宇宙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三重设置.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元宇宙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三重设置元宇宙背景下,应通过智能新技术把红色文化“用起来”,让红色资源“活起来”。通过元宇宙技术整合和深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奋进的精神动力。一、传播困境:红色文化传播现状分析(一)口语传播人才供不应求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今天,红色场馆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正以多种功能服务于大众,因此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传播主体一一红色场馆讲解员,作为场馆的“流动招牌”、场馆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在传播红色文化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时至今日,红色场馆讲解员的岗位面临着需求量远
2、大于供给量的危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全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至6183家。2021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79亿人次,2022年接待观众人次更是达到了12.27亿,人们对于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大。2019年,某红色纪念馆在偌大的场馆、详实的资料、精巧的展览中,甚至出现了仅有两名讲解员的情况,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在岗讲解员的数量远远赶不上需求量,而且讲解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红色文化传播。各场馆面临的“成长期的烦恼“一一人才缺乏、人员流动性大、缺少专业讲解员等问题,正是红色文化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二)传播路径较为单一在“元宇宙”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红色场馆之前乃至当前
3、时期,大部分场馆依然停留在依靠讲解员为主要的红色文化传播主体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必须置身于红色场馆内,才能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和实体化体验。随着元宇宙技术带来的冲击,以及后疫情时代可能遇到的博物馆线下体验受阻等情况,“将观众框定在此时此地的现场体验模式亟需革新”l随着“元宇宙”虚拟数字新生态的诞生,依托数字李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人机交互等一大批现有技术融合发展,一个由现实世界映射甚至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衍生出来。目前,元宇宙支撑技术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其未来势不可挡,红色场馆理应抓住时代机遇,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二、技术加持:赋能红色文化传播价值元宇宙概
4、念的提出为红色文化传播实现“脱域”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新型传播语境下,社会交往、文化传播等行为逐渐摆脱单一地域这一坚固壁垒,其空间得以大幅延展。红色文化既可以依托红色场馆实体化、具身化的现场体验,也可以借助智能媒体平台,通过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随时随地、身临其境的线上、线下沉浸式体验,“以数字脱域化转型驱动红色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1。(一)传播环境智能化从传统媒体到全媒体、融媒体,再到智媒体,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进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同时加速推进媒体融合。在5G、VR、AR、AI等前沿技术的“加持”下,智能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播,改变了传统
5、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红色文化传播朝着个性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2021年6月建成的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党史纪念馆,通过全息投影、景观小品、造景雕塑、裸眼3D、数字化高清互动投影、沉浸式演绎等声、光、电和数字智能技术还原史实场景,以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呈现方式,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二)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渠道的丰富性和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和智媒体时代的显著特点”2,伴随传播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个人、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远程直播,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解除了空间的封闭性,红色场馆讲解员不能再像往常一样在红色场馆中简单地完成文字讲解工作,而是需要适应工作环境从线下转向线上,
6、从大屏逐渐转向小屏,从红色场馆逐渐转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从2G到5G,技术流变的过程中推动了各种新媒介平台诞生,这些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2。例如,央视新闻主持人康辉利用第一视角拍摄系列Vlog大国外交最前线,其中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希腊、巴西的外交活动,一经发布,广受好评。另外,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媒体平台,通过发布讲解员系列Vlog,以第一视角的拍摄形式,拉近受众与红色文化的距离。像这种以新媒体平台为主要媒介、以主持人或讲解员为第一视角的拍摄方式,为红色文化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三)传播主体虚拟化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业界的应用已经深度渗透到新闻采集、编辑、分发等一系列生产
7、流程之中。自2018年11月,新华社和搜狗公司共同培育了全球首个Al合成主播“新小浩”后,掀起了中央级媒体以及各地市融媒体中心等数字李生Al主播现象级应用浪潮,例如全球首个Al合成女主播“新小萌”诞生,人民日报Al主播“果果”,央视新闻首个Al手语主播,央视新闻客户端虚拟记者“通通”等。人工智能技术如今积极应用于红色文化传播主体当中,2022年7月,由国家博物馆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打造,腾讯云小微提供技术支持的数智人“艾雯雯”正式亮相。依托新一代多模态人机交互技术,通过三维建模、语音合成、动作及表情捕捉等技术,使得“艾雯雯”在举手投足间高度还原汉代女子的外表形态、行为举止和说话句式。
8、作为国家博物馆的一位特殊员工,“艾雯雯”不仅具有深入岗位不断学习的能力,也是虚拟世界国家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人。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对于讲解员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失误、消除情绪困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Al讲解员遍地开花、赢得赞美的同时,也由此引发了诸多关于“真人讲解员是否会被Al讲解员所替代”的疑问。当然,这也使真人讲解员充分意识到以讲解员为主体的人格化传播的价值。三、形式多元:红色文化的新“声”(一)矩阵赋能:搭建红色文化“云”村落“利用元宇宙的技术加持,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以及暗含更多可能性的虚拟世界”口。伴随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对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青年人来说,相比于简单打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宇宙 创新 红色 文化 传播 路径 三重 设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19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