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docx
《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作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部署,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重大任务,赋予民政部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更加光荣的职责使命。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2、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着力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一、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始终确保民政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各级民政部门的首要政治责任,也是确保民政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民政、民生、民心之间的内在联系,诠释了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民政部党组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
3、要政治任务,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政治要件”,不断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确保民政工作正确政治方向。2023年4月党中央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民政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认真开展理论学习,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的理解领会,深化了对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解把握,体悟
4、了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提高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能力。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升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转变了工作作风。通过积极主动破难题促发展和严格抓好检视整改,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认真抓好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进一步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通过推进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完善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制度机制,加强了民政工作制度建设。通过着力发挥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民政部党组坚持把政治标准
5、放在首位,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把每一个党支部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新征程上,民政部党组将继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二、认真履行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职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总书记强调,民生
6、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总书记还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针对特殊困难群众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民政工作的宗旨理念、重要目标、基本职责和着力重点。民政部党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特别是广大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作为首要责任,把群众关切作为“晴雨表”,把群众满意作为“度量衡”,瞄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民政事业,
7、使各项民政工作更好体现党的初心使命,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低保,着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救助城乡低保对象4045万人,其中城市662万人,农村3383万人。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临时遇困人员的救助力度,2023年已实施临时救助543.8万人次。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与教育、医疗、住房和城乡建设、乡村振兴、工会、残联等部门建立共享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常态化救助帮扶。加强特困人员救助,全
8、国保障特困人员469.4万人,其中城市36.5万人、农村432.9万人。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引导支持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指导各地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和“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保障了极端天气条件下临时遇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提升儿童福利水平。坚持儿童利益优先原则,健全困境儿童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措施,推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更加科学精准。持续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纳入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组织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帮助残疾儿童健康成长。加强教育帮扶,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考入大中
9、专和高等院校的孤儿发放助学金。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转型,统筹养育、教育、医疗、康复、心理健康一体化发展,为儿童成长提供更好条件。健全残疾人福利制度。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截至2023年12月底,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1182万人、重度残疾人1573.3万人。各地普遍建立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部署开展“精康融合行动”,加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建成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49个,加快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新征程上,民政部党组将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方针,持续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
10、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提升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精准管理,多措并举、压实责任,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扶弱济困、敬老爱幼、乐善好施、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努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品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要立足当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政 事业 质量 发展 助力 中国式 现代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1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