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解石的晶体学特征及环境意义.doc
《方解石的晶体学特征及环境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解石的晶体学特征及环境意义.doc(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word1 / 7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题题 目目 方解石晶体结构特征与环境意义方解石晶体结构特征与环境意义方解石晶体学特征与环境意义方解石晶体学特征与环境意义摘摘 要要:方解石( CaCO3)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是碳酸盐岩成岩过程中充填胶结作用最常见和最重要矿物之一,它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矿物。方解石晶体形貌、结构与化学成分可以反映其成岩流体中的成分、介质温度与压力等,同时,方解石能有效除去废水中的磷,已有研究明确方解石可有效去除水中磷酸盐 ,且本钱低廉, 但对它的除磷机理仍存在较大争议, 为此本文总结了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的机理与影响因素为我国水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关键词:
2、关键词:方解石晶体结构除磷环境意义一、方解石的晶体结构特征方解石化学式为 CaCO3,三方晶系;D63d-R3c;菱面体晶胞:arhnm,=46。07;z=6;如果转换成六方双重体心格子,如此:h,ch;z=6.具体结构特征如如下图 1:word2 / 7图 1 方解石的晶体结构二、方解石的形态和颜色常见完好晶体。形态多种多样,不同聚型达 200 种以上。主要呈平行0001发育的柱状与平行0001发育的板状和各种状态的菱面体或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方解石常依0001形成接触双晶,更常依01 2形成聚片双晶,这一聚片双晶纹在解理面1上的方位与白云石不同,在自然界,这种聚片双晶的出现,可用以说明方解石
3、形成后,曾遭受地质应力的作用。普通方解石为白色或无色,含有其他颜色亦不少,条痕白色。方解石的集合体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由片状板状或纤维状的方解石,呈平行或近似平行的连生体,分别称为层解石和纤维方解石,如图 2-1。还有致密块状石灰岩 、粒状石 、土状白垩与晶簇状等,如图 2-2:图 2-1 层状方解石集合体 图 2-2 粒状方解石集合体三、方解石的物理化学特征化学组成:常含 Mn,Fe,Zn,Mg 等类质同像替代物;当它们达到一定的量时,可形成锰方解石、铁方解石、锌方解石、镁方解石等变种。此外,晶体中还常见水镁石、白云石、铁的氢氧化物与氧化物、硫化物、石英等机械混入物。物理性质:无色或白色,玻
4、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有时被 Fe、Mn、Cu 等元素染成浅黄、浅红、紫、褐黑色。无色透明的方解石称为冰洲石。解理101完全;在应力影1响下,沿012聚片双晶方向滑移成裂开,硬度为 3,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纯净1透明的称为冰洲石Iceland Spar,具有强烈双折射和三组完全解理,某些方解石具发光性。四、方解石的形成、产状、用途与产地一方解石的形成1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和动物对碳酸盐沉积的主要机制可归结为3种:(1)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水体中CO2和HCO-3中的C,使水溶液的pH值提高从而引起碳酸盐的沉积。方程式为:2HCO-3 +Ca2+CaCO3+CH2O +O2 (2)
5、海洋浮游植物通过自身的生理生态过程促进碳酸盐的沉积。颗石藻是细胞外外表具有颗石片落的海洋超微浮游钙化植物,颗石藻除了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有机质外,还可通过细胞的高尔基体/颗石体的代谢将由CO2溶于水形成的HCO-3离子吸收和固定,并形成以CaCO3为主要成分的钙质片落(颗石片落) ,然后被转运到细胞外表。(3) 生物钙化作用。Ca2 +是许多生物的生理功能元素和重要结构组分,但是细胞过高的 Ca2+浓度会使细胞中毒, 然而在海洋环境中, 细胞外的 Ca2+浓度比细胞的高几个数量级,所以生物通过 Ca2+交换泵交换析出钙,形成生物钙质骨架 ,碳酸酐(Carbonic Anhydrase,
6、CA)参与了一些生物钙质骨架的形成。word3 / 72 藻类生物对碳酸盐的沉积作用:水体中 CO2被藻类生物消耗的同时引局部水体 pH值提高,水体中 HCO3-转化为 CO32- ,同时造成 CaCO3的沉积。某些藻类生物体可以通过自身的生理生态过程沉淀 CaCO3 ,并以 CaCO3为其骨骼,这些钙质骨骼藻类沉积后成为藻灰岩、藻白云岩等生物化学岩的重要建造者。二产状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多样,石灰岩、岩和美丽的钟乳石之主要矿物即为方解石。在泉水中可沉积出石灰华,在火成岩亦常为次生矿物,在玄武岩流的杏仁孔穴中,沉积岩之裂缝常有方解石充填而成细脉,或透过生物学作用,以贝壳或岩礁的方式产出。 三用
7、途寸12.5mm立方以上。一般方解石用于化工、水泥等工业原料。方解石在冶金工业上用做熔剂,在建筑工业方面用来生产水泥、石灰。在环境方面用于指示环境和除磷。四产地方解石见于中央山脉东斜面之结晶石灰岩,西部第三纪与第四纪石灰岩,以与金瓜石金铜矿床中。全世界所有的矿物晶型以方解石居冠,少说也有 200 种以上。代表产地有美国、墨西哥、英国、法国、德国。五、方解石的环境意义一环境指示意义方解石晶体发育为非常完整的六方短柱状和六方板状,为六方柱m 100与平行1双面c 0001的聚形。天然方解石晶形中可出现六方柱与菱面体的聚形,但以六方柱与平行双面的聚形出现者少见。大多数晶体无色透明,晶面平整、晶棱平直
8、。晶体的顶面由一层大小不等的正三角形晶体组成的壳状外表,晶体中心普遍发育有“生长台阶。这些生长台阶分为两类:一类晶体中心的生长台阶凸出明显,呈锥状,类似三方单锥与单面的聚形,顶面有蚀坑,局部如此为完整三角形平面。另一类生长台阶为简单的平面“三角形,晶面平整( 图3-1a)。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方解石砂薄片,单偏光与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均可见方解石在( 0001) 面上显示出三角形生长锥( 图3-1b)。经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 图3-1c、d),晶体中心凸出的生长锥的侧面均有平行的生长阶梯,进一步观察发现阶梯层是由取向一样的“小晶体排列而成,顶角指向生长锥顶面1。word4 / 7图3-1( a
9、) 手标本照片: 方解石的六方柱状晶形; ( b) 偏光显微镜下六方柱状方解石( 0001) 面三角形生长锥( 正交偏光) ; ( c) 六方柱状方解石( 0001) 面三角形生长锥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 ( d) 三角形生长锥侧面平行生长台阶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通过形态和微形貌的观察研究,可以获得晶体结构和生长环境两方面的信息( 王文魁等,2001) 。影响晶体形态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流体的温度和pH 值,尤其是温度。据M. H.什卡巴拉研究,具有 0001 和 10 1 形态的方解石是热液早期的产物,1形成温度在250 350以上; 10 0 + 01 2 聚形方解石形成温度围为2
10、50 11150 ; 尖菱面体方解石形成温度为75 25 ( 荣清,1994) 。一般认为六方柱晶形出现在较低温的结晶环境( 潘兆橹等,1994) 。省典型的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石墨矿空洞中,属于成矿后期的六方柱状方解石结晶学特征和微观形貌。二二方解石除磷的意义.方解石除磷机理:吸附过程:方解石原样的 BET 与BJH测试结果明确显示了其比外表 积小 , 仅有 0.8667 m2/g。在弱酸条件下( pH = 4. 50)反响4 h时,比外表积与孔容有所增加,其后变化不大,但绝对值仍然偏低,说明在反响过程中方解石与反响产物比外表积始终较小,且没有多孔性物质出现。图4-1a为方解石原样TEM
11、 照片,显示其微观形貌为板状晶片堆积形态,不具备多孔结构; 反响后方解石的TEM 照片(图4-2(b)显示其微观形貌,尤其是外表形貌已发生剧烈变化,板状堆积形态被完全破坏,剩余晶片边缘极不规如此,外表也杂乱无章。单纯的吸附作用显然难以对微观形貌造成如此剧烈的影响,由于方解石除磷过程伴随着一定规模的化学反响,而外表形貌的剧烈变化很可能源于化学反响中溶液对方解石的侵蚀以与生成物的附着2。word5 / 7图 4-1 图 4-2方解石除磷的影响因素:1.浓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Ca2+的存在促进了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且Ca2+浓度越高,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效率越高。分析其原因是碳酸钙饱和指数决定了方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方解石 晶体学 特征 环境 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