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方案.docx
《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成果,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省2024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预算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通过财政补贴、奖励支持,培育壮大一批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更高水平推行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利益共享、成本共担的绿色
2、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实行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社会资本参与的粪肥还田长效机制,有效实现以生产主体种养小循环为基础,带动县域内畜禽粪肥就近就地基本还田的种养循环利用。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畜禽粪污资源利用、化肥减量增效、壤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通过加快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推进粪肥就地消纳,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县完成种养循环试点面积10万亩以上,带动县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有机肥施用面积占比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以大港镇、蔡岭镇、土塘镇、徐埠镇、中馆镇、汪墩乡等乡镇为重点,全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模为10
3、万亩,其中水稻7万亩、油菜2万亩、蔬菜1万亩,亩均粪肥施用量不少于320kg;打造水稻、油菜、蔬菜施用粪肥替代部分化肥投入示范基地6个;建立不少于30家畜禽养殖废弃物堆近处理场所和6个堆泅肥处理供应点。三、技术路径通过科学布局种养产业,配套建设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等设施,构建以主体内种养结合为重点的主体小循环,县域内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为重点的县域大循环,助推实现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一)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堆肥技术以县域内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按照堆肥工艺流程,利用生物发酵剂和发酵设备,对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进行堆肥发酵,所生产成品重金属、粪大肠杆菌、蛔虫
4、死亡率等限量指标符合有机肥(NY/T3442-2019)标准,有机质含量、水分和总养分基本符合有机肥(NY/T3442-2019)要求。堆肥是指在通风、多湿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农业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料的全过程。1.堆肥工艺流程:堆肥原料混合堆制高温堆肥发酵腐熟2 .原料要求:鸡粪或猪粪:蛋禽场产生的新鲜鸡粪或经过预处理的鸡粪,无死鸡、死禽类等动物遗体或其它有害物质。养殖场产生的新鲜猪粪或以过预处理的猪粪,无死猪或其它有害物质。秸秆:秸秆长度不大于IOcm,无可见石子、瓦片、塑料等杂物;若秸秆长度大于10cm,需用秸秆粉碎机预先粉碎。发酵剂:符合NY609-2002标准,首选粉剂。堆制场地要求
5、:应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离水源较近、便于运输的地方为堆制地点,可根据运输距离和秸秆量选择多个堆制地点。选择好堆制地点后将其地面平整夯实,环境管理参照NY/T1168执行。3 .物料配比和水分要求:每100Okg鸡粪或猪粪中加入秸秆200300kg、有机物料发酵剂0.51kg,用水调节物料湿度至55%65%,使物料达到用手握起成团而不渗水,松手团块可散开状态即可。4,堆制方法:底面铺设通风管道,将秸秆逐层堆积,在各层上泼洒适量畜禽粪便或水,以及适量有机物料发酵剂,直至堆高22.5m为止。每层堆积厚度4080cm,上层宜薄,中、下层稍厚,每层加入的畜禽粪便或水的量,要上层多,下层少。堆体最底部
6、宽度控制在4米,长度20米。各条垛间距大约为3米,覆上纳米防水膜,启动发酵设备。5.堆肥管理:堆体温度随着发酵变化,一般在3070oC,根据温度来智能调节供氧频率,促进物料分解。6,腐熟:发酵成熟后堆体温度下降,趋于常温,此时堆体即进入到腐熟阶段,该阶段不得少于15日。7.产品技术要求:外观为褐色或灰褐色,无恶臭,无机械杂质。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其他指标要达到NY/T3442-2019要求。项目参数容重0.60-1.00PH值5.58.5总养分(N+P205+K20)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23.0%含水率35%有机质245%8.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内容应包括:腐殖质、有机质、总氮、
7、磷含量(P205)、钾含量(K20)、PH.水分、汞(Hg)、镉(Cd)、格(Cr)、碑(As)、铅(Pb)、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群数、有效活菌数。(二)粪肥、商品有机肥施用技术为了促进种植业粪肥/有机肥代替化肥的技术运用,根据我县种植业分布特点,拟示范推广“粪肥/有机肥+机械深施”技术模式、“粪肥/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蔬一肥一畜禽粪”技术模式等。四、创建内容(一)大力推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堆肥技术模式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堆肥技术模式以我县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添加专业生物发酵剂,利用具备自动供氧(无需翻抛)和高分子覆膜的发酵设备,进行堆肥发酵,所产生成品重金属、粪大肠杆菌和
8、蛔虫死亡率等限量指标符合有机肥料(NY/T3442-2019)要求,有机质、总养分和水分等指标基本符合有机肥料(NY/T3442-2019)要求,是解决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的良好模式。鼓励和支持现有或具备条件愿意进行收集处理服务的企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针对运距不同、粪污类型不同,测算收集成本,根据收集处理数量,给予不超过收集、处理总成本30%的补奖支持,加大对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二)推广粪肥、商品有机肥高效施用技术模式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推动第三方有资质的有机肥生产厂商利用我县畜禽粪肥资源生产有机肥料,拟采购100O吨商品有机肥,总金额不超过100万
9、元,推动我县畜禽粪肥的高效安全利用。1.“粪肥/有机肥+机械深施”技术模式。本模式通过探索深耕技术和粪肥、有机肥适用量参数,总结出适应本地土壤条件的技术模式,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2.“绿肥+粪肥/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针对我县丘陵红壤和旱地黄壤的贫瘠特点,一方面通过重施有机肥及种植绿肥进行土壤质量和肥力改良,另一方面通过N、P、K等不同配方组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长周期的促进和调节作用研究,最终确定最适配方组合。配方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方法,一般推荐氮9.3-13kg亩,按12kg亩计算,磷2-6kg亩,钾2kg亩;有机肥要求: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260%,总养分(氮+五
10、氧化二磷+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4.0%,水分(鲜样)的质量分数W30%。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和服务,以有机肥为基础,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提高肥料利用率,促使化肥减量增效。(三)开展粪肥/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监测、试验与评价通过与第三方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主要内容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试点试验和效果监测,其中试验3个:水稻、油菜、茶叶各1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效果监测点20个:水稻11个、油菜6个、蔬菜3个。通过小区对比试验,开展水稻、油菜、茶叶3个有机肥替代化肥不同梯度处理试验;开展水稻、蔬菜、果树、茶叶等不同作物不同施肥模式共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绿色 循环 农业 试点 项目 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1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