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施工组织总设计.doc
《变电站施工组织总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施工组织总设计.doc(1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 . 工程概况及特点新建的江津兰家沱110kV变电站位于某某市江津区兰家沱镇顶头湾村德感工业园区南东方向,规划道路平溪路西南侧,属于江津工业园区南部规划汽车整改加工及零部件园区,近邻成渝铁路古家沱火车货运站,国家级深水良港兰家沱码头。某某市江津德感工业园区还在规划建设阶段,目前园区正在构筑拟选站东面的规划路平溪路,通过该规划道路直接与德油路街接,经德感可与某某市区公路网相连,交通非常方便。建地区域属湿润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热,春早秋短,冬季有雾,日照较少。年平均气温18.2,极端最高气温44.3,最冷月平均气温7.2,极端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1034.7mm,
2、平均气压983.9hpa,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照时数1273.6h,年平均风速1.3m/s,全年主导风为东北风。1.2 工程性质及特点11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位于站区西侧;生产综合楼位于东侧;主变压器位于站区中部;变电站大门位于站区东侧,进站公路从站区东侧引接。配电综合楼位于站区东侧,是变电站的主体建筑,二层框架结构,长36.4m,宽9m,建筑高度9.6m,长度方向呈南北布置,生产综合楼包括10kV配电装置室警卫室、工器具室、消防小间、卫生间、35kV配电装置室。二次设备间位于战区东南角,单层砌体结构,长13.5m,宽11.3m,建筑高度4.2m。站内设有4.0m宽的通道,转弯半径为9
3、m。站区围墙自南向北长为96.0m,自东向西长为53m,占地面积5088m2,约8.53亩。进站路总长约33m,宽4 m,郊区型道路。屋外配电装置构架柱、设备支架及支柱柱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环形杆, 110kV室外构架横梁为钢筋混凝土环形杆架高12.5m15.5m,带构架避雷针3根,针尖为不锈钢。110kV主变进线架高15.5m,钢筋混凝土环形杆梁柱1.2.1交叉作业多:由于业主要求的工期比较紧,为此,在施工组织上必须考虑以基础、主体、装饰施工为关键工序,站内公路、开关场及预制构件的加工制作分别穿插于关键工序之中,因此,形成多专业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加大了组织协调难度。1.2.2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4、高项目部将安全文明施工工作置于重点位置,按国网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各种标示,并且妥善处理施工现场与周围居民的协调工作,以保障工程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1.3 工程规模本工程建设规模为:主变规模:远期为350 MVA,本期为250 MVA,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等级110/35/10Kv:110kV出线:最终6回,本期2回(至德感变电站);35 kV出线:最终9回,本期2回,预留7回;10kV出线:最终36回,本期24回预留12回;10kV无功补偿:最终3(4800+3600)kvar,本期2(4800+3600)kvar。1.4 工期要求开工日期:某某年04月20日 土建部分竣工日期:
5、某某年07月30日根据业主要求本工程工期为100天,我司控制工期为100天。所以工期特别紧、任务重。针对该特点,项目部重点组织、落实好如下几个环节:(1)劳动力的组织;(2)各种材料、机具的准备;(3)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工效;(4)抓好阶段工期目标控制;(5)作好季节施工和节假日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6)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1.5 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建设单位:某某市电力公司建设管理单位:某某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局设计单位:某某电力设计院监理单位:某某渝电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某某永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6 施工依据及内容1.6.1 施工依据- 江津兰家沱110
6、kV输变电工程施工图纸- 江津兰家沱110kV输变电工程工程建设合同-业主项目部颁发的建设管理纲要-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110KV变电工程分册-本公司的企业标准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验评标准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 183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J16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钢结构工程施
7、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1991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8、-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DB11/T464-200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1.6.2 施工内容1.6.1 江津兰家沱110kV输变电工程设计全部内容施工(土建、照明、消防、暖通、水工、防雷接地、防盗装置、绿化、消防验收等)。1.6.2、永久性给排水、施工水源及电源、
9、场地平整、地基处理、站区道路、围墙及大门、护坡、挡土墙等。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2.1 施工组织机构2.1.1 机构设置原则为实现本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针对本工程的范围、内容、数量与特点,根据现代科学工程管理理论,并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项目法工程管理中积累的施工经验,我司将抽调具有多年现场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人员组建项目管理班子,进行本项目的施工管理,全面履行对业主承诺和工程承包合同内容,从组织上为实现本工程各项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施工员张大德项目经理:毛欣技术负责人:陈瑞礼项目监理机构项目管理机构公司总部安全员周国安质检员唐国军资料员王强材料员赖承珍水电安装班组装饰班
10、组土石方班组土建班组 其施工组织机构网络如上图。2.2 施工现场组织原则安全是职工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决定企业的生存。我们将以“精心施工,铸造精品,科学管理,创建一流”的施工理念,以“业主第一、用户至上,以诚取信、服务为荣”的核心理念,以“我们营造建筑,建筑塑造我们”的产品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招标文书和双方签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并将其作为我司的重点工程,集中我司优势资源,对合同范围内的工作内容按“项目法”进行科学管理和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该工程施工达到高速优质,并按期交付给业主。为此,我们将做到:2.2.1 组建最佳项目管理领导班子,全面履行对业主的承诺和本工程的施工承包
11、合同。2.2.2 认真搞好施工准备,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2.2.3 实行动态的目标管理制度,围绕方针目标开展动态管理,并层层落实。2.2.4 按ISO9001标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此为中心点,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自始自终将施工质量控制在受控状态。2.2.5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工程例会、分析会、交底会和检查考核制度,并建立资料档案制度。2.2.6 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此来提高效率、缩短工期、保证质量。2.3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及部门职责2.3.1项目机构职能2.3.1.1施工项目部主要人员表:姓名职 务技术职称上岗资质工作范围毛欣项目经理工程师二
12、级建造师证书负责工程全面陈瑞礼技术负责人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负责工程技术周国际安全员安全员中级上岗证负责工程施工安全唐国军质检员助理工程师中级上岗证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张大德施工员助理工程师中级上岗证负责工程施工管理王强资料员资料员中级上岗证负责工程档案资料2.3.1.2 项目经理接受公司直接管理,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工作,是本项目的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负全部责任。代表公司履行与业主合同和分包合同的相关责任。2.3.1.3 项目技术负责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负主要责任,具体负责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和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等现场
13、技术管理工作,并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测量、检验、预结算和内业技术资料等工作。 2.3.1.4 项目施工员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对本工程的施工管理负主要责任,具体负责工程的施工管理及各工种协调;实施分项工程的工艺设计,确保每一道工艺均达到目标要求;并负责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及归档等工作。2.3.1.5 项目质检员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负主要责任,具体负责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各工序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监督等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创优规划。2.3.1.6项目安全员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对本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负主要责任,
14、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安全检查、安全监督等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等工作,并对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提出并签发整改意见,对入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2.3.1.7 项目材料员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对本工程的施工材料管理负主要责任,具体负责按合同要求,办理材料购进、检验、试验直至运至现场的一切工作,并负责作好入场材料的质保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相关证件的验收及归档工作。2.3.2 项目机构保证2.3.2.1 所有管理人员要求思想、业务素质过硬,全部持证上岗。2.3.2.2 组织机构必须落实并保持相对稳定,以利施工技术管理的专业性、连续性、一致性。2.3.2.3 现
15、场施工管理系统中所有人员,开工后必须全部到位到岗,凡是组织机构网络图中所列各职能人员,均应保持稳定,恪尽职守。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3.1 施工现场总体平面布置3.1.1 场地布置原则3.1.1.1 优先利用永久性道路,新建临时道路沿生产和生活施工设施布置,尽可能形成环线且畅通无阻,方便设备运输。3.1.1.2 设施布置 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的基本原则,设置科学合理,计算准确可行,既满足方便生产利于生活、安全环保和劳动保护的要求,又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降低工程临建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3.1.1.3 总体紧凑合理,区域分工明显,整体美观,实用。 3.1.1.4 各区域采用标准围栏隔离,方便区域内
16、的管理,也便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规划。3.1.2 施工总平面规划3.1.2.1 施工生活区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确定。3.1.2.2 生产临建土要布置在站区内,包括:搅拌站场区、材料堆放场、钢筋加工场、中小型构件预制场、材料库、木工加工场、施工办公区等。3.1.2.3 结构堆放于已施工完相应配电装置基础的场地内,便于就地组合和吊装。布置详见:附图江津兰家沱1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3.1.3 施工道路3.1.3.1 根据施工蓝图现场主要的施工道路采用永临结合。3.1.3.2 在各作业区域,增加道路接口主要的施工道路连通。3.1.3.3 进站大门入口道路硬化,并设置专门的车辆冲洗场地,设置
17、沉砂井排水沟,保证车辆不带泥上路,同时也保证入站无扬尘污染。3.1.3.4 现场临时需用道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建。3.1.4 生产临建布置生产临建主要包括:搅拌站场区、中小型构件预制场、钢筋原材料堆放场,钢筋加工场、材料库、木工加工场项目部办公区等,见附图江津兰家沱110kV输变电工程总平面布置图。3.1.4.1.办公区3.1.4.1.1 根据本工程的统一规划要求,监理方、施工单位的办公区集中布置,并充分利用场地设置广场、旗台和绿化场地,做到办公区域整洁、美观;3.1.4.1.2 本工程的施工办公区占地面积约为350m2;3.1.4.1.3 项目部使用活动房,办公区环境优雅,规范整洁,使工作、
18、生活、休息方便和舒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3.1.4.2 建筑施工作业区本工程土建施工作业区主要考虑设置土建专业队工具房、库房、钢筋原材堆场、钢筋加工场、半成品堆场、周转材料堆场、型材堆场及钳工半成品堆场、电气材料堆场、技术组办公室、库房及各种工具房。3.1.4.2.1 钢筋、型材原材堆场和加工场3.1.4.2.1.1 钢筋、型材原材料堆放场都作100mm厚天然级配碎(卵)石地面,并砌条石支墩2.5m。3.1.4.2.1.2 钢筋半成品、钳工半场口堆场作100mn厚C10砼,且高出地面100mm。3.1.4.2.1.3钢筋加工房:屋面采用彩钢板材,围护采用红白或黄黑相间的钢管围护。3.
19、1.4.2.2 工具房及库房工具房及库房采用M5.0水泥砂桨,MU10页岩砖砌筑屋面采用蓝色钢波纹瓦双坡屋面,外墙抹灰,并刷白色涂料,并在墙脚作跟屋面颜色一致的蓝色色带。3.1.4.2.3 搅拌站场地区域3.1.4.2.3.1 搅拌站场地设置砂堆场,碎石堆场、水泥库房和工具房。3.1.4.2.3.2场地采用C15自拌混凝土浇筑120mm厚。3.1.4.2.3.3拌合场设置二台JZC350型强制式搅拌机,一台一进二配料机,形成半自动搅拌站。3.1.4.2.3.4水泥库和库房为砖砌体围护,彩钢瓦屋面结构,砼搅拌台为彩钢瓦屋面棚库结构。3.1.4.2.3.5其他的工具室和库房均为砖砌体围护、彩钢瓦屋
20、面结构3.1.4.2.4 设备材料堆放场地3.1.4.2.4.1 110kV室外配电装置的钢结构和混凝土杆件结构。3.1.4.2.4.2 110kV室外配电装置材料到场后,均考虑堆放于将安装的各自场地内,便于组合和吊装,减少二次转运和避免占用更多的场地。3.1.4.2.4.3 110kV室外配电装置材料的堆放要求:场地平整,采用枕木支垫,避免污染。3.1.4.2.4 站区施工班组饮水、吸烟点在施工人员集中,工作量大的区域,如生产综合楼施工区域,设置临时吸烟饮水点。临时吸烟饮水点采用钢结构,顶棚为塑钢。3.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水总体布置3.2.1 施工用电3.2.1.1 施工现场电源线的布置
21、采用架空与直埋相结合的方式。3.2.1.2 现场用电从业主指定的电源以最合理、经济、安全的布线原则引入施工现场,各用电地点设配电盘,引线采用五芯胶皮电缆,TN-S系统供电,其原理如下图所示。3.2.1.3 施工用电负荷按下列公式计算:在整个工程的施工阶段,现场用电分为施工机械用电、施工照明用电。根据本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功率表,计算负荷为:P=1.05(K1SP1/cosj+K2SP2+SP3)其中利用系数K1、K2、平均功率因素cosj分别为:K1=0.7K2=0.6cosj=0.65SP1=电动机总功率SP2=电焊设备总功率SP3=照明总功率SP1=160KWSP2=120KWSP3=(SP1
22、+SP2)10%=30KW则p=1.05(0.7160/0.65+0.6120+30)=288kVA3.2.1.4 现场设集中配电室,现场动力、照明用电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方式供电,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现场动力、室外照明均采用架空电缆,线路作环路布置,施工机械处设配电箱。3.2.1.5 临电管理3.2.1.5.1 施工电源主线规划布设完后,逐步完善各级配电图表,使整个供电范围情况一目了然。现场区域配电盘、箱应形成统一,颜色一致,并有明显的警示标志。3.2.1.5.2 为保证施工电源运行安全、维护及时,专门成立一个临电维护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3.2.1.5.3 坚持每周一次的现场安全巡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电站 施工 组织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