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浆混凝土结构、构件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doc
《原浆混凝土结构、构件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浆混凝土结构、构件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doc(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原浆混凝土结构、构件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一、总则1.适用范围1) 适用于建筑工程清水装饰砼结构施工工艺;涉及梁、板、墙、柱、建筑构造填充墙等砼结构、构件以及大体积砼墙、高性能砼、补偿收缩砼。2) 本标准未涉及转换层大体积、高强度等级砼、自流平砼、超长结构砼、叠合楼面(预制现浇叠合,刚压型板现浇叠合)混凝土、纤维掺和料混凝土等其他特殊的混凝施工工艺。2. 编制参考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2、)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146-90)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混凝土防冻剂(JC475-9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88)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
3、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22003)二、术语1. 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2. 原浆混凝土亦称清水装饰混凝土,系一次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面作为装饰饰面的混凝土。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对拉螺栓及装饰线条、图案设置整齐、美观。3. 现浇混凝土结构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4. 施工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的接缝。5. 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的
4、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6. 蓄热法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的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的强度的施工方法。7. 综合蓄热法掺加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的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低到0或设计规定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8. 受冻临界强度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9. 等效龄期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不断变化,在这一段时间内其养护的效果,在与标准条件养护达到效果相同所需要的时间。10. 严重缺陷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
5、响的缺陷。11. 一般缺陷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12. 禅缝为了混凝土浇筑成型而支设模板时,模板块拼装缝处在混凝土面上留下的痕迹。13. 明缝依据建筑立面装饰效果的要求,在混凝土结构面上设置的凹形线槽。三、基本规定1.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质量验收标准和质量验收制度。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有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查批准。同时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2. 原浆混凝土的色彩依据现浇样品由建筑设计师确认。3. 原浆混凝土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应依据经确认的组成样品混凝土的原材料予以确
6、定。4. 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标准试件(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的混凝土强度。施工单位可根据混凝土所用石子的最大粒径,选用不同规格的试模(200mm、150mm、100mm),按标准方法制作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12d,然后编号、拆摸。拆模后应立即放入202,相寻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湿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试件养护至28d龄期,按标准方法进行试压,采用非标准试件时最终折合成标准试件的强度值。检验强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表1取用。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
7、数 表1骨料最大粒径(mm)试件尺寸(mm)强度的换算尺寸系数31.51001001000.95401501501501.00632002002001.05注: 对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试件,其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可通过试验确定.结构构件拆模、吊装、张拉等施工期间临时负荷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试件强度试验的方法应符合规定。(1) 试件应采用钢模制作;(2) 对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标准试件应先随同结构构件同条件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下养护其28d。5.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
8、符合设计要求.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并按下列规定确定该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代表值:(1) 取三个试件强度的平均值;(2) 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一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3) 当三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6.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尚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7. 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各种预留预埋等进行技术复核,并填写技术革新复核记录。复核合格后进入
9、下道工序。记录签字手续符合要求。8. 混凝土施工中应按要求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试,并填写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商品混凝土应逐车进行坍落度检测,现场搅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每台班至少两次。(1)混凝土施工中应按要求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填写真实完整,并附浇筑平面示意图。(2)大体积混凝土应有施工测温记录,混凝土冬季施工测温包括大气温度、原材料温度、出机温度、入模温度、养护温度并附测温点、部位、深度布置图。大体积混凝土还应有裂缝检查记录。9. 原浆混凝土应采取裂缝控制的相关措施,应在如:配合比设计、外加剂的利用、设计构造措施、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方面采取措施和加强管理。10. 现浇结构工程应根据单
10、位工程施工段划分若干检验批进行质量验收。11. 现浇混凝土结构验收应包含如下内容:(1) 实物检查:1) 对原材料的进场复检,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规定执行。2) 对混凝土强度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分批进行检验评定。评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采用标准试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试验。3)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4) 对混凝土的实体应进行观感质量检查。(2) 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
11、的产品合格证(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及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3)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委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实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检测部位应在能够代表该批混凝土质量的非原浆面一侧进行。12. 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应作专门要求,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5%
12、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对验收合格的检验批,宜作出合格标志。13. 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50300-2001)的规定14. 质量验收标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由业主、监理、施工、质量监督站等相关单位或部门制定符合本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该标准不得低于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四、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 图纸会审已完成。(2) 细部结构构造节点做法明确,能够满足装饰效果要求,并已经各相关专业设计师确认。(3) 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条件、施工部位、施工气温、浇筑方法、使用水泥、骨
13、料、掺和料及外加剂。确定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所需坍落度和初、终凝时间,委托有资质的专业试验室完成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4) 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明确流水作业划分、浇筑顺序、混凝土的运输与布料、作业进度计划、工程量等并分级进行交底。(5) 在施工前已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交底时根据工程实际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阐明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明确对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其中应包括:操作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标准及验收规定,施工质量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与关系,以及质量标准和工程验收的规定,安全及环保措施等。(6) 确定浇筑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机具、劳动力需用量。(7
14、) 确定混凝土的搅拌能力是否满足连续浇筑的能力。(8) 确定混凝土使公所需的水、电,以满足施工需要。(9) 做好混凝土试块留置计划和制作准备工作,满足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的需求。(10) 钢筋、预埋件、预留洞口已经做好隐蔽验收工作,并有完备的签字手续。(11) 标高、轴线、模板等已进行技术复核。2.材料要求(1) 水泥:应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选用适当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同一工程所有原浆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必须是同一生产厂、同一批熟料和组份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品种的颜色应经过实体试验体现,并经建筑设计师确认
15、。水泥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 1的要求。本工程水泥采用七里岗普通硅酸盐水泥P.42.5。(2) 细骨料:当选用砂配置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II区砂。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砂的各项指标宜符合 2的要求。本工程用砂为信阳甘岸中砂。(3) 粗骨料:当采用碎石或卵石配制混凝土时,其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 3的要求。本工程采用新乡碎石5-25mm。(4) 掺和料:1) 用于混凝土中的掺和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的规定。当选用其他品种的掺和料时,其烧失量及有害物质含量等质量指标应通过试验、确认符合混凝土质量要求时,方可使用
16、。2) 选用的掺和料,应使混凝土达到预定改善性能的要求或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取代水泥。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取代水泥的最大取代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3) 掺合料在运输与存储过程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本工程掺合料采用首阳一级粉煤灰。(5) 混凝土外加剂1) 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2) 混凝土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附录 6的要求。本工程混凝土外加剂由江苏建科院提供。(6) 水:混凝土拌制用水宜选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进行取样检测,水质
17、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7) 每立方米混凝土碱含量应满足规范要求。3.主要机具主要机具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运输设备和泵送设备、浇筑和捣实设备及手工操作器具等,详见附录74.作业条件(1) 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设计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2) 根据原材料及设计配合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检验,应满足坍落度、强度及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3) 新下达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并符合要求,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4) 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经试运行、安全可靠。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5) 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经检
18、定的有效期标识。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计量器具灵敏可靠,并按施工配合比设专人定榜,每盘上料均应记录,严格控制上料误差。(6) 需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手续、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单已经有关人员批准。(7) 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8) 现场已准备足够的砂,石子、水泥、拌和料以及外加剂等材料,能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9) 依据泵送浇筑作业方案,确定泵车型号、使用数量;搅拌运输车数量、行走路线、布置方式、浇筑程序、布料方法以及明确布设。(10) 浇筑混凝土必须的脚手架和马道已经搭设,经检查符合施工需要和安全要求。混凝土搅拌站至浇筑地点的临时道路已经
19、修筑,能确保运输道路畅通。(11) 所有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模板制作安装操作人员、混凝土浇筑、泵送操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12) 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应落实责任制,明确值班时间和值班纪律,并经过了质量意识的教育。五、材料和质量要点1.材料的关键要求(1) 用的水泥应有中文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内容应包括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及试验结果。水泥厂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发的质量证明文书应包括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d强度数值,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32d内补报。依据施工进度要求和混凝土浇筑总量,水泥应按照同一生产厂,同一熟料和组份的要求进行存储,存储总量满足3个月内的使用要求
20、。(2) 骨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 粗骨料最大粒径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大于混凝土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2) 混凝土用的细骨料,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15%,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少于5%。3) 泵送混凝土用的骨料还应符合泵车技术条件的要求。(3) 骨料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存储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4) 骨料应按照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其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措施,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保持清洁。堆放场地应平整、排水畅通,宜铺筑混凝土地面,如粉尘污染较严重时,应覆盖。(5) 不得使用海水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
21、应力混凝土。不得用海水拌制有装饰面要求的混凝土。(6) 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化物总含量(以氯离子重量计)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06%,且混凝土中氯化物总含量不大于0.03kg/m3。(7) 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碱含量3.0kb/m3。(8) 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质量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检验:1) 每车混凝土拌合物均应检验其坍落度;2) 掺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量;3) 根据需要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水泥含量及均匀性。(9) 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应均匀,塌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塌落度(mm)允许偏差(mm)16020(10) 掺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含气量应满
22、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根据混凝土采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其含气量的限值不宜超过表3的规定。含气量的检验结果与要求值得允许偏差范围应为15%。 表3骨料最大粒径mm)混凝土含气量(%)10152025407.06.05.55.04.5(11) 各类具有室内使用功能的建筑用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量应0.10%(质量分数)。(12) 混凝土拌合物应伴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2.技术关键要求(1)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验。(2)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和管道,应不吸水、不漏浆。容器和管道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最高气温超过400C时,应由隔离措施。(3)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
23、地点时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0C;最低不宜低于50C。(4)在角柱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情况,但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5)在浇筑与柱、墙连接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主和强角柱完毕听戏11.5h,是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在继续角柱,或者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进行。(6)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制作供结构拆模、强度合格评定用的标准养护和与结构混凝土同样条件养护的试件。(7)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采取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时,应立即予以纠正。(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浆 混凝土结构 构件 清水 混凝土 施工工艺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