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后出血的预防2024.docx
《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后出血的预防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后出血的预防2024.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后出血的预防2024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广泛应用于早期胃癌的治疗。ESD治疗适用范围较EMR扩大,提高了整块切除率,减少病灶残留,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对消化道病变的治愈率。因此目前ESD是早期胃癌主要的内镜下切除治疗方法。但ESD围手术期并发症如出血问题也需要重视,如何预防出血以及如何及时诊疗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点。早期胃癌诊疗现状:需早诊早治以提高生存率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高位。根据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报告,胃癌的发病率在总体肿瘤发病率中位居第二,男性为第二,女性为第三。同时,胃癌的死亡率也位列总体
2、第二位,男性和女性均为第二。可以说,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非常高。对于胃癌的治疗,目前公认的方案和理念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了解早期胃癌的定义是关键,它指的是肿瘤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无论淋巴结是否转移。区分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原因在于治疗效果。早期胃癌如早期发现并经治疗,5年生存率可超过90%,而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则低于30%,两者在生存率和治疗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分期的胃癌生存期也存在明显差异。从1期到4期,其5年生存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例如,1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通常超过90%,而4期则下降至20%以下,甚至接近10%o因此,早期胃癌的发现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这
3、也是我们强调早期检查和治疗的原因。早期胃癌一旦发现,可通过内镜治疗实现根治。早期胃癌ESD术后出血的诊疗目前,常用的早期胃癌内镜治疗方法主要包括ESD和EMR。ESD作为治疗早期胃癌的主流方案,对于分化型或未分化型胃癌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只要胃癌未累及黏膜下层或黏膜肌层,ESD均可适用。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方案,ESD在治疗过程中虽然被称作微创操作,但并不代表完全无创。相较于传统外科手术,ESD的主要优势在于无需切除胃部。然而,ESD仍有其特有的并发症,如术后穿孔和出血等。本次讨论主要聚焦于ESD术后出血问题。通过观察治疗及术后创面修复过程的图片,可以发现ESD术后可形成人工溃疡,创面较大,可能
4、导致血管裸露和基底血凝块附着等问题,进而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随着术后凝血过程的推进,肌底水平逐渐降低,溃疡面收缩,8周后创面呈现疤痕状,类似于胃溃疡的愈合过程。ESD术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早期术中出血,其危险因素涉及胃中上部的2/3区域及病灶直径。对于术中出血,可通过寻找裸露血管或血管头进行预防性止血,如电凝止血或钛夹止血等。在治疗方面,关键在于准确识别出血点。在手术过程中,务必保持细致和谨慎,全面探查可能存在的潜在出血位置及活动性出血位置。首选的内镜下边缘止血方法,必要时可采用止血夹进行止血。术中出血在实际操作中相对可控,因为出血点可见。然而,更需关注的是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对于某些患者,特别是
5、伴随多种并发症的老年患者,如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慢性肾病、血液透析、心脏疾病等,或需使用活血药物的患者,以及病灶直径超过特定范围(如20毫米或4。毫米)、平坦和凹陷型病灶、病理诊断为癌症的病灶,以及手术时间超过预定时长的情况,均存在迟发性出血的风险。针对迟发性出血的预防,首要措施是在术前一周停止使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对于存在高凝血风险的患者,应与心血管医生深入讨论停药的潜在风险与益处,或考虑更换药物治疗。ESD术后,应对可见的血管进行内镜下的预防性止血,但需避免过度操作,因为过多的重复操作可能诱发进一步出血。术后4至8周内,推荐正规使用PPl治疗能获得良好效果。此外,PPI和黏膜保护剂
6、的使用有助于人工溃疡的愈合。常规的二次内镜治疗在降低ESD迟发性出血风险方面的作用有限。通常,对于没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短期内不会再次进行胃镜检查,除非出现明显活动性出血,才会考虑进一步的胃镜检查。一旦发生迟发性出血,建议首先进行镜下止血,并同时使用大剂量PPl进行胃酸治疗,这是ESD相关出血的概况。术中穿孔和迟发性穿孔狭窄也是ESD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今后将有机会进一步探讨。ESD治疗过程中,出血是最令人困扰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频率较高。尽管当前的出血情况并不可怕,但其带来的困扰仍不容忽视。出血是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主要并发症,分为急性出血和迟发性出血,整体发生率在0.5%13.8%之间,但
7、各中心的数据可能有所差异。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报道差异较大,介于1.8%15.6%。值得注意的是,迟发性出血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出血倾向,如合并慢性肾病、心脏疾病或使用双抗等药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术后OR值最高达到3.9。此外,病灶因素和手术时长也是出血的影响因素。在ESD术中,止血的首选方法是电凝。当发现活动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止血,并尽量避免过度操作。对于较大的出血,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术后若创面出现活动性出血,应使用相应方法进行止血加固。关于ES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位置、标本大小、患者年龄、操作时间等。在操作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可能出现的出血问题,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8、用药或预防措施,以降低出血风险。早期ESD出血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位置、标本大小、抗血栓抗凝治疗等因素均与出血有关。晚期ESD术后出血的因素分析也表明,病灶位置、抗凝治疗等因素可能影响出血的发生。近期的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5个研究,共700例患者,结果显示持续服用阿司匹林与术前停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ESD术后出血率上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对于术前是否停用阿司匹林的问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根据术后人工溃疡的分级,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活动性出血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处理;而对于无明显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可观察治疗,采取多分化治疗策略。总之,根据溃疡分型的不同,治疗方式需灵活调整。胃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早期 胃癌 内镜下 治疗 出血 预防 202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30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