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第二双线施工复测技术培训.doc
《兰新第二双线施工复测技术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新第二双线施工复测技术培训.doc(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 复测程序与要求1.1 复测程序复测方案与技术设计报请监理、业主审批复测外业作业监理平行作业或旁站复测内业作业监理平行作业或抽检复测成果报告报监理、业主审批复测准备成果评审1.2 复测技术设计的内容按标段为单位进行复测。(1) 测量项目概况:任务来源,测区地理位置、测量范围、地形地貌概述、测区控制点的数量、保存情况等。(2) 作业依据:执行技术规范,设计资料,业主、监理要求等。(3) 人员与设备:测量仪器设备类型、数量等配置、测量人员组织、测绘单位资质等情况。(4) 设计资料与坐标系统参数,现场桩点情况。(5) 测量实施方案:测量精度,控制网组网方式、联测CP0方案;观测作业技术要求、测量操
2、作程序等;测量进度计划,进度、质量、精度保障措施,对影响本期测量作业的因素做好处理预案。(6) 数据处理方案:拟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外业数据的检核内容与控制指标,平差处理方案,起算基准数据的采用等。(7) 复测结果比较内容(包括坐标、距离比较,测段高差、高程比较等)与限差指标、复测结论。(8) 标段测量搭接处理。(9) 提交成果资料清单。1.3 复测周期施工期间,不宜超过半年复测一次。一般CPI、CPII复测周期可为每年复测一次;CPIII建网前应整体复测一次。水准点复测周期最长为一年,在特殊地段需要缩短周期。1.4 测量人员与设备要求1.4.1 测量资质具有(甲级)资质的测量单位。1.4.2
3、 测量人员持证上岗。测量负责人应由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岗前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应做好岗前培训记录。1.4.3 GPS复测仪器双频GPS测量仪器,标称精度不低于5mm1ppm。CPII测量可以使用单频接收机。可采用Trimble、Topcon、Leica等仪器,国产GPS仪器不宜采用。须在检定有效期内。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数量应不少于3台,一般在复测时须配4台以上。1.4.4 水准复测仪器DS1级及以上等级的水准仪,配套铟瓦水准尺。建议使用电子水准仪,提高效率和精度。仪器须检定。1.5 关于测量成果秘密CPO利用国家等级、军用控制点,为“国家机密,长期保密”,务必注意保密。CPI、CPII为同等次
4、精度,也需注意保密。相关资料注意保管,无关人员不要给予。1.6 标段搭接要求为确保高速铁路轨道的线性,相邻施工标段、相邻施工单位之间应共同协商并现场确认交界处附近的同一对CPI、CPII平面控制点和同一个水准点作为搭接和公共点进行复测。双方应签订共用控制点协议并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相同坐标和高程成果。搭接地段的部分GPS测量、水准测量数据可共用、共享、共同处理,双方确认。1.7 测量技术标准与依据1.7.1 技术标准(1)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2) 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3)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
5、路测量规程BT10054-97;(4)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5)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2009(6)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2009(7)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8)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79-2006;1.7.2 测量依据(1)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交付平面和高程成果资料:兰新第二双线(新疆段)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设计文件(2) 兰新第二双线 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CPI、CPII点点之记补充材料)(3) 地面桩点1.8 成果资料点名的核对点名核对,与成果资料对照,建议使用手持GPS导航寻点,现场确认盖板、铭牌标识。对
6、于有问题的做好记录汇总,报设计院核对处理。资料以纸质资料为准,电子资料应核对后使用。2 CPI、CPII复测2.1 精度要求各级平面控制网设计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测量方法测量等级点间距相邻点的相对 中误差(mm)备注CP0GPS50km20CPIGPS二等4km一对点10点间距800mCPIIGPS三等600m8CP0、CPI、CPII控制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控制网基线边方向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CP01/CPI1.31/CPII1.71/各等级GPS控制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系数b(mm/km)基线方位角中误差()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约束平差后最弱边边长相对
7、中误差一等510.91/1/二等511.31/1/三等511.71/1/基线弦长标准差(mm),2.2 测量方法兰新第二双线铁路工程的CPI、CPII复测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方法。2.2.1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各等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等 级项 目二等CPI三等CPII静态测量卫星截止高度角()15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4有效时段长度(min)9060观测时段数212数据采样间隔(s)15601560接收机类型双频双频PDOP或GDOP682.2.2 GPS测量实施(1) 准备工作精心设计观测计划,保证顺利进行。考虑通讯、交通、进餐等因素。做好人员保暖准备措施。手机通
8、讯有时无法保障,使用对讲机。汽车、手持GPS必备。观测前的星历预报。(2) 组网方式复测CPI时,应采用边联结或网联结方式构网,组成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相连的带状网。CPII附合到CPI控制点上。 CPI测量组网CPII测量组网CPI重复观测的两个时段之间应重新对仪器进行整平对中一次,一般要求在180方向上。联测CP0时,按CPI测量要求。每个CP0最好有三个方向与之相连;不必将CP0直接相连。CP0联测组网2.3 数据处理CPI、CPII网和加密网分别解算,分别处理。2.3.1 处理程序和步骤(1) 基线解算(2) 闭合差检查(3) 无约束网平差(4) 约束平差(5) 与原测成果比较2.3.2
9、 基线处理基线向量解算后应检查重复测边、闭合环闭合差,并作统计分析。(1) 解算基线满足仪器的标称精度的双差固定解基线向量结果。CPII的可以只解算相邻点的观测数据,太远的基线不用解算。(2) 重复测边比较同一基线不同时段重复观测基线较差应满足规定: 基线弦长标准差(mm),(3) 闭合差检查由若干条独立基线边组成的独立环各坐标分量(Wx、Wy、Wz)及全长Ws闭合差应满足规定:n 闭合环的边数,由于距离长度悬殊,建议按各条边逐条计算:分量限差:全长闭合差:(4) 统计分析统计较差、闭合差的最大值与分布情况:较差1倍中误差12倍中误差较差个数所占比例弦长闭合差1倍中误差12倍中误差23倍中误差
10、闭合环个数所占比例(5) 基线解算结论对基线质量是否满足精度要求等作评述。2.3.3 向量网平差方案两种方法,视情况采用。采用独立基线边进行平差。独立解算的基线也可全部采用。(1) 三维平差转换到二维平面CP0三维约束平差CPI网,根据投影带参数转换为二维平面高斯坐标。不要直接进行二维约束平差。约束前,需要将大地坐标转换为地心坐标,因为基线向量是WGS84坐标系的。(2) 直接二维平面平差CPI约束CPII网,注意使用软件的计算模型。由于投影带划分,可能需要转换少量的邻接CPI控制点。2.3.4 处理结果控制指标(1) 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各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规范的要求:VX3 VY3 V
11、Z3须提供无约束平差WGS-84坐标系中的空间直角坐标,基线矢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2) 约束平差以CP0约束平差CPI控制网,以符合要求的CPI控制点约束平差CPII。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各分量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同一基线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应满足要求:dVX2 dVY2 dVZ2根据独立坐标系投影带的划分,将CPI控制网的空间直角坐标分别投影到相应的平面坐标投影带中,计算CPI控制点的工程独立坐标。须提供约束平差后相应坐标系的空间直角坐标,基线矢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坐标、相对精度满足前述标准。平差结果做质量评述。2.4 复测结果评判2.4.1 主要指标CPI、CPII控制点复测坐标较
12、差限差要求 单位:mm控制网等级坐标(分量)较差限差CPI20CPII15GPS复测相邻点间相对精度限差控制网等级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限差CPI1/CPII1/80 0002.4.2 复测结果比较表 CPI、CPII坐标比较表序点名原测坐标(m)复测坐标(m)坐标较差(mm)限差(mm)合限状态XYXYdxdy1 相邻CPII、CPI点间比较表序起点终点原测距离(m)复测距离(m)较差(mm)较差相对精度限差(mm)合限状态1建议用图表形式给出坐标比较结果。以CP0控制点约束处理CPI网得到的CPI控制点的复测坐标与原测坐标进行比较,坐标差值不大于20mm为合限。以CPI控制点约束平差
13、CPII网,然后进行CPII控制点的复测坐标与原测坐标的比较,点位坐标差值不大于15mm为合限。当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的不符值满足上述较差要求时,采用原测坐标成果。当复测坐标较差大于限差时,应重新测量确认。报监理、设计院确认对坐标值进行修正。2.5 复测报告复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任务依据、技术标准、工作内容。(2) 测量日期、作业方法、人员、设备情况。(3) 复测控制点的现状及数量,复测外业作业过程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4) 复测控制网测量精度统计分析:a) 独立环闭合差及重复基线较差统计;b) GPS自由网平差和约束平差后最弱边方位角中误差和边长相对中误差统计;(5) 复测与原测成果
14、的对比分析:a) 数据处理的坐标系参数;b) 平面控制网复测与原测坐标成果较差;c) GPS网复测与原测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的比较;(6) 复测结论;(7) 需说明的其他问题。(8) 附件:网图、采用的控制点坐标成果、质量检核报告、平差报告、人员仪器证书等。3 二等水准复测3.1 精度要求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M(mm)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W(mm)二等12精密水准243.2 测量方法高程复测应采用几何水准测量。依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跨河水准可以采用光电测距精密三角高程法、GPS高程法。但应符合规范的测量操作要求。相邻水准基点间、深埋水准点间进行往返
15、测量,同时可以加密水准点。往测:奇数站采用“后前前后”,偶数站采用“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采用“前后后前”,偶数站采用“后前前后”。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光学和数字水准仪的观测方法略有不同。数字水准仪统一按往测的观测顺序。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单位:m等级水准仪最低型号水准尺类型视距前后视距差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数字光学(下丝读数)数字二等DS1因瓦503且501.01.53.06.00.32.8且0.552次水准观测的测站限差 单位:mm项 目等 级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之差基、辅分划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上下
16、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二等0.50.7133.3 数据处理3.3.1 测量数据取位二等水准测量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二等水准测量读数取位仪器读数取位(mm)DS050.05DS10.1数字水准仪0.01二等水准测量计算取位等级往返测距离总和(km)往返测距离中数(km)各测站高差(mm)往返测高差总和(mm)往返测高差中数(mm)高程(mm)二等0.010.10.010.010.10.13.3.2 测段往返观测高差检查复测高差统计表序起点终点距离L(km)往测高差(m)返测高差(m)往返测高差较差(mm)限差4L(mm)合限状态1并计算出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测量中误差。必须1.0mm。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新 第二 双线 施工 复测 技术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9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