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一、基本要求为了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指标和工期目标,将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和设计图纸的有关要求,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周密组织,全机械化配套施工。1、材料的拌和在搅拌站集中拌和。2、材料的来源在材料用于工程56天前按规范要求选定,进行材料的标准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将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3、试验路段(1)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在正式开工前至少28天,沥青砼面层在正式开工前14天,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上,并在其监督下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底基层试铺长度为1
2、00-200m(一个车道),沥青砼面层试铺长度为50m-100m(单幅)。(2)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现场压实试验,进行到监理工程师确认到规定压实度为止,其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碾压次数和层厚、压实时混合料的含水量范围、干密度等均作详细书面记录,作为今后施工时现场控制的依据。(3)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12小时后,按JTJ052-93的标准方法进行密实度、厚度检验,其他检验项目在试验路段施工时从摊铺机中取样,抽样检验频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经试验合格,可作为今后施工的依据。试验路段抽样检验项目和频度检验项目最少频率厚度、密实度每种混合料取6次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每种混合料取样
3、1次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容重每种混合料取样1次4、雨季施工(1)集中力量,分段铺筑,在雨前碾压坚实。(2)随时疏通边沟,保证排水良好,并做好施工现场的防风雨的措施。(3)在垫层或基层施工前,路基面始终保持合格状态。雨季期间,禁止路基或垫层通行车辆。5、路面排水施工现场配备良好的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除路表水,路表水排除时避免损坏路基或其他结构物。二、施工方法(一)底基层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机械摊铺的方法施工。1、二灰土稳定砂砾底基层施工详见路面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1)备料:粉煤灰不含有团块,腐植质或其他杂质,其中SIO2+AL2O3的含量不小于70%,烧失量不大于10%;石灰符合JTJ-9
4、3表3.2.2所规定的III级以上的要求。生石灰中5mm颗粒的最大筛余量要分别不大于干重的17%和20%,在用于工程之前7-10天,充分消解成能通过10mm筛孔的粉状,并尽快使用;砂砾的压碎值不大于30%。(2)拌和在正式拌和之前,先调试厂拌设备,然后进行拌和操作,拌和时充分拌和均匀,并根据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加水量。(3)运输运输车辆装载需均匀,在已完成的铺筑层整个表面上通过时,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在运距较远,气温较高的条件下,对车上的混合料进行覆盖,以防水分过多蒸发,保持装载均匀,以防止离析。(4)摊铺及碾压拌和好的混合料尽快进行摊铺,摊铺时,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
5、械进行摊铺,严格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混合料的含水量要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经最终拌和及整型的混合料必须在全宽范围开始压实,并在当日完成碾压,当混合料达不到最佳含水量时,采用晾晒或补加水措施处理。为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采用两台机械前后相隔8-10m同步向前摊铺,一起进行碾压。对于出现的工作接缝,要在碾压段末端压成斜坡,接缝时将此工作缝切成垂直于路面及路中心线的横向断面,再进行下一施工段的摊铺和碾压。施工机械不得在已压成的层上“调头”,如果必须在其上进行,采取覆盖10cm厚的砂砾保护“调头”部分不受破坏。(5)养生采取洒水养生,洒水次数随气候条
6、件而定,一般每天4-5次,一般需养生7天。(6)质量控制二灰土稳定砂砾底基层检查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压实度(%)96每200m检查4处2平整度(cm)标准值3平整度仪:抽一车道连续检测,按每100m计算6处最大间隙h103m直尺,每200m检查2处10尺3高程(mm)+5、15每200m用水准仪检查4处4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每200m4处5厚度(mm)10每200m每车道检查1点6横坡度(%)0.2每200m用水准仪量4个断面7抗压强度(MPa)1.0按JTJ071-94附录F(7)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严格控制配合比: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严格按设计图纸和公路路面基层施
7、工技术规范(JTJ034-93)要求进行。施工气温低于5并有浓雾或降雨时,不进行底基层施工。底基层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表面不允许积水。底基层施工完成10天后再进行基层施工。底基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养生,养生期不小于7天。养生期间行车速度限制在30km/h下,但禁止重型车辆和机械通行。2、天然砂砾底基层(1)运输装料需均载,同一料场供应的路段内,卸料距离严格掌握,避免材料不足或过多。保证堆入的时间不长,运送材料较摊铺工序提前一、二天。(2)摊铺用平地机将材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做到表面平整,具有规定的路拱。保证摊铺后的砂砾料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如果发生,则用平地机进行补充拌和,然后进行整平和
8、整型。(3)碾压用轮胎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暴露出其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型。在整平和整型后,使其达到要求的路拱和纵坡,在全宽全厚范围内,保证其压实度在重型击实最大密度的95%以上。在两段作业衔接处,第一段留下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碾压。(4)质量控制天然砂砾底基层检查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每幅车道)1压实度(代表值)(%)95按JTJ071-94附录B检查,每200m4处2平整度(mm)203m直尺:每200m2处10尺3纵断高程(mm)5、-20水准仪:每200m4点4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每2
9、00m4处5厚度(代表值)(mm)-15按JTJ071-94附录G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6横坡(%)0.5水准仪:每200m4个断面(二)二灰土稳定砂砾基层采用集中厂拌,机械摊铺进行施工。详见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框图1、备料:粉煤灰不含有团块,腐植质或其他杂质,其中SIO2+AL2O3的含量不小于70%,烧失量不大于10%;石灰符合JTJ-93表3.2.2所规定的III级以上的要求。生石灰中5mm颗粒的最大筛余量要分别不大于干重的17%和20%,在用于工程之前7-10天,充分消解成能超过10mm筛孔的粉状,并尽快使用;砂砾的压碎值不大于30%。沿线基层用砂砾料级配不良,设计按掺配0.05-1.
10、5厘米碎石20%控制。2、拌和(1)在正式拌和之前,先调试厂拌设备,然后进行拌和操作,拌和时充分拌和均匀,并根据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加水量。(2)基层拌合场设置蓬布围场,防止石灰、粉煤灰拌和扬尘对居民及周围农田的影响。3、运输运输车辆装载需均匀,在已完成的铺筑层整个表面上通过时,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撤。在运距较远,气温较高的条件下,对车上的混合料进行覆盖,以防水分过多蒸发,保持装载均匀,以防止离析。4、摊铺及碾压(1)拌和好的混合料尽快进行摊铺,摊铺时,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摊铺,严格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混合料的含水量要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
11、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2)经最终拌和及整型的混合料必须在全宽范围开始压实,并在当日完成碾压,当混合料达不到最佳含水量时,采用晾晒或补加水措施处理。(3)为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采用两台机械前后相隔8-10m同步向前摊铺,一起进行碾压。(4)对于出现的工作接缝,要在碾压段末端压成斜坡,接缝时将此工作缝切成垂直于路面及路中心线的横向断面,再进行下一施工段的摊铺和碾压。(5)施工机械不得在已压成的层上“调头”,如果必须在其上进行,采取覆盖10cm厚的砂砾保护“调头”部分不受破坏。5、养生采取洒水养生,洒水次数随气候条件而定,一般每天4-5次,一般需养生7天。6、质量控制详见二灰土稳定砂砾基层
12、检查项目表。7、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1)严格控制配合比: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严格按设计图纸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要求进行。二灰土稳定砂砾基层检查项目表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压实度(%)98每200m检查4处2平整度(cm)标准值2最大间隙h83高程(mm)+5、10每200m用水准仪检查4处4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尺量,每200m量4处5厚度(mm)8每200m每车道检查1点6横坡度(%)0.2每200m用水准仪量4个断面7抗压强度(MPa)1.2按JTJ071-94附录F(2)施工气温低于5并有浓雾或降雨时,不进行基层施工。(3)基层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沥青 混凝土 路面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9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