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主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doc(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主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针对目前公司各区域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各不相同,工程实体质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我公司工程实体质量水平,总公司工程管理部特编写此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请各区域项目工程部参考实施。本施工作业指导书汇编共计 4 项,具体如下:1、钢筋工程2、模板工程3、混凝土工程4、砌筑工程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排设绑扎前处理钢筋绑扎质量验收1、钢筋加工各种钢筋下料及成型的第一件产品必须自检无误后方可成批生产,外形尺寸较复杂的应由配料工长和质检员检查认可后方可大批生产。使用钢筋弯曲机应根据钢筋等级、直径所要求弯曲直径大小及时更换弯心轴套,保证钢筋弯
2、曲直径符合规范要求。各类钢筋尺寸、平整度控制是制作的重点。应注意严格控制钢筋形状尺寸、弯钩平直段长度、弯曲角度和弯曲直径。1.1、马凳加工板钢筋为双层双向时两层钢筋之间应设马凳,使上层钢筋保护层得到控制,马凳高度=板厚-下铁保护层-下铁下部钢筋直径-上铁双向钢筋直径-上层钢筋保护层,马凳选用钢筋直径的大小根据实际工程确定,应保证其足够的稳定性。 马凳形式见下图:1.2、柱定距框加工为保证柱主筋位置准确,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在柱顶部设置柱定距框,定距框采用1216钢筋加工而成,每对定距卡卡棍的距离应比主筋直径大4mm,定距框四边主框长度比柱边长小于2mm。1.3、梯子筋加工 为保证墙体双排钢筋横平
3、竖直,间距均匀正确,采用梯形支撑筋,支撑筋在墙顶通长设置。墙体竖向梯子筋钢筋规格较设计墙体钢筋大一规格,可代替立筋使用。竖向梯子筋上、中、下分别有三个横撑,长度比墙体厚度小2mm,其作用是顶住模板保证墙厚和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梯子筋尺寸必须准确,下料时要用无齿锯切平,并打磨平,端部涂防锈漆,防止混凝土墙面出现铁锈,梯子筋的加工在特制的专用模具中进行。2、钢筋连接2.1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框架柱、梁主筋及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钢筋均宜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连接(I级),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即通过直螺纹连接套把两根带滚轧直螺纹的钢筋连接成一体的钢筋接头。这种连接方法属于非冶金连接,具有省电省钢材不受钢筋
4、可焊性能限制不受季节影响施工简便,工艺性能良好和接头质量可靠度高等特点,为建筑业科技新项目之一。2.1.1材料要求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及复试报告。 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切口端面应平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应用切割机下料,不得用气割下料。 连接套连接套材料选用45#优质碳素结构钢,连接套的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应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标准值的1.1倍。连接套的尺寸及允许偏差见下表:钢筋直径连接套长度及允许偏差连接套外径及允许偏差螺纹规格18mm50mm-2mm29.0mm-0.4mmM18.52.520mm54mm-2mm31.0mm-
5、0.4mmM20.52.522mm60mm-2mm33.0mm-0.4mmM22.52.525mm64mm-2mm39.0mm-0.4mmM25.53.028mm70mm-2mm44.0mm-0.4mmM28.53.032mm82mm-2mm49.0mm-0.4mmM32.53.036mm90mm-2mm54.0mm-0.4mmM36.53.040mm95mm-2mm59.0mm-0.4mmM40.53.0连接套进场后应用止塞规、通塞规对其进行外观尺寸检查,每1000件为一检验批,每批按10%抽检,不合格品率应低于抽检数量的1%,抽检不合格超过1%时,该批应加倍取样抽检,当加倍抽检不合格率小于
6、1%时,判定此批合格,若仍大于1%时,则该批判定为不合格。连接套的外包装箱应统一规格,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重量、出厂日期及公司名称、地址、电话箱内装有产品合格证。2.1.2丝头加工 钢筋直螺纹接头成批加工前先做试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大批量加工成型,加工丝头的牙型、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牙型、螺距一致,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1/2,并用相应的环规和丝头扳检测合格,滚轧钢筋直螺纹时,应使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用机油作切削润滑液。丝扣成型后必须逐个检验钢筋丝头螺纹中距尺寸,应保证通环规能顺利旋入有效扣长度,止环规旋入丝头的深度小于等于3P(P为螺距)。自检合格的丝头
7、要戴上保护帽加以保护。2.1.3作业条件 (1)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2)钢筋原材证件齐全,复试合格。 (3)连接套证件齐全,外观检验全部符合要求。 (4)钢筋丝头符合要求并经过验收。2.1.4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钢筋套丝接头工艺检验钢筋连接质量检查(2)钢筋下料钢筋应先调直后下料,应用切割机下料,不得用气割下料,钢筋下料时要求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不得弯曲,不得出现蹄形。(3)钢筋套丝 套丝机必须用水溶性切削冷却润滑液,当气温低于零度时,应掺入15%-20%的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润滑。 钢筋丝头的牙形,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相吻
8、合,有效丝扣内的秃牙部位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1/2。检查合格的丝头应立即将一端拧上塑料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4)接头的工艺试验 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规定。(5)钢筋连接 连接套规格与钢筋规格必须一致。 连接之前应检查钢筋螺纹及连接套螺纹是否完好无损,钢筋螺纹丝头上如发现杂物或锈蚀可用钢丝刷清除。 对于标准型和异径型接头连接:首先用工作扳手将连接套
9、与一端的钢筋拧到位,然后再将另一端的钢筋拧到位。活连接型接头连接:先将两端钢筋向连接套方向加力,使连接套与两端钢筋丝头挂上扣,然后用工作扳手旋转连接套,并拧紧到位。在水平钢筋连接时,一定要将钢筋拉平对正后再用工作扳手拧紧。 被连接的两端面应处于连接套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一个螺距,并用工作扳手拧紧,使两钢筋端面顶紧。滚轧直螺纹接头的外露丝扣不得超过一个完整丝扣,也不能没有外露丝扣。每连接完1个接头必须立即用红漆做上标记,防止漏拧。2.2钢筋接头位置:2.2.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2.2.2当受
10、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心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b、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c、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2.2.3同一构件中相邻
11、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i(li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心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b、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2.2.4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注: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LLE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在任何情况下LLE均
12、不应小于300mm.3、钢筋排设:顶板、底板钢筋距梁、防水导墙边50mm开始排设,余量不得大于图纸要求的间距;底板在有板带梁及门洞过梁主筋处,同向网片筋取消,距梁边50mm开始排设。梁箍筋由柱边50mm开始排设;墙体第一根水平钢筋,距楼面50mm开始排设,暗柱箍筋距楼板30mm开始排设,保证钢筋间净距满足要求;墙体竖向第一根钢筋,距暗柱50mm开始排设;暗梁箍筋由柱边50mm开始排设。柱箍筋距楼板50mm开始排设。4、绑扎前的工作弹墙体线,模板线,门窗洞口线。放线后再次校正预埋筋的位置,保护层,当保护层处钢筋偏移时,按1:6的比例调正。浮浆薄弱层清理:在墙体边线以内2mm处将墙体底部浮浆清除,
13、剔露石子为止。钢筋上污染的浮浆清除:要求混凝土浇筑后及时清理擦净。检查搭接接头,接头错开位置,及直螺纹接头外观质量。5、钢筋绑扎:5.1底板钢筋安装施工方法a、底板钢筋安装工艺流程底板弹线积水坑钢筋绑扎板下层南北向钢筋放置同时放置同向板带梁及门洞梁钢筋东西向钢筋放置、同时放置同向板带梁及门洞梁钢筋、绑扎放置底板垫块放置马凳板上层东西向钢筋放置南北向钢筋放置、绑扎绑扎墙、柱插筋并临时固定放置外墙垫块验收。b、操作工艺(1)底板钢筋绑扎前,进行钢筋排设,在底板上弹好钢筋位置线后,经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绑扎。(2)集水坑钢筋绑扎时要认真核对钢筋图纸尺寸,并应分层次有序绑扎。(3)先进行底板下
14、层钢筋绑扎,绑扎完毕后以间距600-800呈梅花形布置垫块,间距1m排列布置马凳筋,以保证上下两层钢筋的保护层符合要求。马凳筋支设在下层钢筋上。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上铁绑扎。(4)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上层网片上按墙体位置绑一道10水平筋,用以固定墙体立筋和下插钢筋,墙体钢筋插好后,应临时绑上二至三道水平筋,浇筑砼时应随时调整钢筋位置,以防钢筋位移。5.2柱钢筋安装施工方法1、柱钢筋安装施工流程 柱放线钢筋矫正、清理砼软弱层安装架搭设滚轧直螺纹连接套柱箍筋绑扎柱筋安装垫块调整验收2、操作工艺 (1)放出柱位置线及控制线,在竖筋上抄测50cm线,作为钢筋竖向分档标识。(2)如出现竖向
15、钢筋位移可根据施工工艺标准进行矫正,可按1:6弯起坡予以调整。(3)柱箍筋弯钩角度取135平直长度10d。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计算柱的箍筋数量,将其套在下层甩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用连接套将柱筋连接伸长。结构板上柱筋非连接区段应大于500mm、柱长边边长、1/6柱净高,取其中最大的一个数值,相邻接头应错开35d。 (4)在竖筋上画好箍筋分档标识,然后将箍筋逐个由上而下一一采用缠扣绑扎固定,主筋与箍筋的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呈梅花型交错绑扎,箍筋的接头应沿竖筋交错布置。 柱内单肢箍应将外围封闭箍筋及柱主筋同时钩住。 (5)柱垫块采用塑料定型垫块间距600mm呈梅花型布置,每侧柱角部位必须设置。 (6)柱主筋
16、采用定距框,保证其位置准确,定距框四角支撑在柱模板上,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及主筋位置。5.3墙体钢筋绑扎1、墙钢筋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暗柱、墙放线钢筋矫正、清理砼软层安装架搭设暗柱、墙滚轧直螺纹连接(或绑扎搭接)套暗柱箍筋绑扎暗柱箍筋绑扎连梁钢筋绑扎拉筋绑扎垫块绑扎水平梯子筋调整验收。2、操作工艺墙体中暗柱主筋及直径大于等于16mm时,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直径小于16mm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 (1)放出墙、暗柱位置线,门窗位置线以及控制线,在竖筋上抄测50cm线作为钢筋竖向分档标识。 (2)如出现竖向钢筋位移可根据施工工艺标准进行矫正,可按1:6弯起坡度予以调整。 (3)暗柱箍筋弯钩角度135平直
17、长度为10d,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计算暗柱的箍筋数量,将其套在下层甩出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用连接套将暗柱筋连接伸长。 (4)在竖向钢筋上画好箍筋分档标识,然后将箍筋逐个由上而下一一采用缠扣绑扎固定,主筋与箍筋的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呈梅花型交错绑扎,箍筋的接头应沿竖筋交错布置。 (5)钢筋校正好后,先用连接套连接竖向钢筋,然后在竖向钢筋上按水平钢筋间距画出分档标识线。 (6)墙体钢筋为双向受力钢筋,因此所有交叉点均须逐点绑扎。搭接处应在中间和两端绑牢。(7)两排钢筋之间应按设计要求绑扎拉筋,呈梅花型布置。(8)为了保证墙体截面厚度及水平、竖向钢筋的位置,墙体设竖向梯子筋和水平梯子筋。 5.4顶板钢筋安装
18、施工方法1、顶板钢筋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模板清理放线标识钢筋间距绑扎下铁受力筋、分布筋敷设电气管线安放马凳绑扎上铁受力筋、分布筋设置垫块清理验收2、操作工艺 (1)清理干净模板上杂物,标识受力筋、分布筋间距位置,依此先摆放受力筋再摆放分布筋,第一根距梁边5cm,同时配合安装水电预埋件、预留洞、管线。 (2)顶板上铁搭接在跨中1/3范围,下铁锚固在支座并应伸入支座5d。 (3)顶板钢筋采用八字扣绑扎,钢筋相交点全部绑扎顶板双层钢筋之间应加设马凳,以确保上铁位置的正确。5.5梁钢筋安装施工方法 1、梁钢筋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标识主梁箍筋间距摆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纵筋套好箍筋穿主梁上层纵
19、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2、操作工艺 (1)梁钢筋绑扎时做好箍筋间距标识,先穿主梁下层纵筋和弯起筋,分开箍筋再穿次梁下层纵筋和弯起筋,套好箍筋,摆放主次梁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梁立筋,再主次梁配合绑扎纵筋。 (2)梁端距柱节点边缘50mm起设置箍筋,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布设箍筋,注意加强区结构要求,梁上层纵筋与箍筋的绑扎采用套扣法,箍筋在叠合处沿梁上铁交错布置。5.6预埋线盒工程结构中要预埋各种预埋管和线盒,在埋设时为了防止位置偏移,采用预埋管或预留线盒用4根附加钢筋箍起来后再与主筋绑扎牢固,限位筋必须紧贴线盒与主筋之间用多股绑扎丝绑扎,不允许焊主筋,线盒定位示意图如下:5
20、.7楼梯钢筋绑扎1、工艺流程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绑扎楼梯梁时,先绑扎梁后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6、质量验收:6.1钢筋原材质量标准及验收1.6.1.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6.1.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b、钢筋的屈
21、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6.1.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6.1.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6.1.5钢筋进场后应按有关规定做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结痕、拆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凹凸,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有部位尺寸允许偏差。在外观检查合格的钢筋中按有关规定抽取试件做物理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判定该批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6.2、钢筋加工质量标准及验收6.2.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
2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6.2.2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钢筋真径的4倍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b、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c、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体 工程施工 作业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