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围护与支撑首件制施工方案.doc
《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围护与支撑首件制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围护与支撑首件制施工方案.doc(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一、前言2二、工程概况2(一)、东岸西路下穿地道(K2+580)2(二)、沙水路下穿地道(K6+075)4三、工程地质5(一)、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5(二)、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5四、编制依据7五、工程数量7六、工期安排7七、施工部署8八、施工工艺8(一)、围护结构及加固措施设计8(二)、支撑结构体系8(三)、支撑施工方案10(四)、钢支撑安全技术措施25九、管理措施25(一)、管理制度标准化25(二)、人员配备标准化25(三)、现场管理标准化26(四)、过程控制标准化26十、质量管理措施26(一)、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26(二)、保证质量目标的思想措施29(三)、保
2、证质量目标的组织措施29(四)、保证质量目标的技术保证措施31(五)、保证质量目标的施工保证措施32(六)、保证质量目标的物资设备保证措施33(七)、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34十一、安全管理措施35(一)、保证安全目标的施工措施36(二)、保证安全目标的制度措施36(三)、保证安全目标的经济措施38十二、环境保护措施38十三、文明施工措施39(一)、施工现场、料场、驻地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9(二)、保护周围建(构)筑物的措施40(三)、做好交通配合的措施40(四)、防止扰民的措施41(五)、文明撤离措施41 围护与支撑首件制施工方案一、前言为加强我标段结构物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认真贯彻落
3、实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中交2012331号文件精神,让我标段结构物在质量上一个新台阶,争取达“双标”要求。有东岸西路和沙水路两座下穿地道,选择东岸西路下穿地道K2+400K2+430段围护与支撑作为该分项工程的首件制工程进行施工。二、工程概况路线由北向南自佛山与中山交界的古镇镇海洲收费站始,沿现状西岸北路向南经迎丰路、超华灯饰广场、比丹利大厦、银城路灯厂,终于雅威大厦南侧与省道364相交后与古神公路一期的起点相接,路线长6.720km,均位于古镇境内。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为城市旧道路升级拓宽改建工程,利用现有侧分带、辅道及人行道进行扩宽,扩宽后路基总宽为48m.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k
4、m/h。(一)、东岸西路下穿地道(K2+580)主线下穿东岸西路地道位于古镇镇红庙村东北方向800m位置,为南北向的古神公路与东西向的东岸西路交通转换节点。交叉方式为本项目下穿。被交路东岸西路为古镇镇区内的东西向道路,现状为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为40km/h,三块板布置,其中主道为双向四车道,行车道宽度15.5m,侧分带宽1.5m,慢车道宽4.0M。被交路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无扩展规划。从互通的功能定位看,东岸西路互通为镇区道路与本项目进行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要求互通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够满足快速实现交通转换的功能。根据古镇人民政府意见,本互通采用下沉式通道与东岸西路分离,以减少对直行交通的影响
5、。本地道的设置,长度主要考虑平交口预留管线埋深、平交口布局等因素。结构形式结合地形和地质情况布置。采用悬臂式挡土墙+U型槽+暗埋段+U型槽+悬臂式挡土墙形式,并在地势最低点设置泵房一处。悬臂式挡土墙共计左线210m (右线(155m),U型槽敞开段共计315m,暗埋段长45m,下穿通道全宽29.5m,单孔净宽13.45m,限界净高5.0m,按照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80m/h。主线下穿东岸西路地道的设计段落为悬臂式挡土墙段、U型槽段和暗埋段。除进口段左右侧悬臂式挡土墙起始桩号不一致外,其余段落长度左右侧均相等。左侧全长共计570m,右侧全长共计515m。1、主体结构分段划分如下:
6、 悬臂式挡土墙段:左侧K2+285K2+400(115m);右侧K2+340K2+400(60m) 地道U型槽段:K2+400K2+557(157m) 地道暗埋段:K2+557K2+602(45m) 地道U型槽段:K2+602K2+760(158m) 悬臂式挡土墙段:K2+760K2+855(95m)2、地道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即开挖至基坑底后顺做底、侧墙及顶板和其他结构。基坑由深至浅分别采用SMW工法桩围护等形式进行支护开挖。下穿地道主基坑长360M,宽29.129.5m (泵房处35.1M),深4.89.3m(泵房处12.3 m); 两端挡墙段基坑深2.55m,采用放坡开挖和SMW工法桩围
7、护形式。根据本设计范围内地道沿线的地表环境、地质情况、地道开挖深度和主体结构布置,沿地道纵向划分围护结构分区,区段划分如下:(1)、区段一:K2+400K2+460(60m)、K2+700K2+760(60m)(地道敞开段)本段基坑开挖深度为4.87.3m,采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结构形式。(2)、区段二:K2+460K2+557(97m)、K2+602K2+700(98m)(地道敞开段)本段基坑深度为7.39.3m,选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钢支撑+换撑的支护结构形式。(3)、区段三:K2+557K2+602(45m)(地道暗埋段)本段基坑深度为9.3m,选用SMW桩+一道
8、混凝土支撑+一道钢支撑+换撑的支护结构形式。(4)、区段四:K2+566.4K2+602(15.2m)(地道暗埋段)本段基坑深度为9.3m,泵房侧12.3m,选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撑+两道钢支撑+换撑的支护结构形式。地道两端挡墙段基坑深2.55.0m,基坑深度小于3.5m,采用放坡开挖;基坑深度大于3.5m采用SMW桩。(二)、沙水路下穿地道(K6+075) 主线下穿沙水路地道位于古镇镇曹二村,为中山古神二期工程(北段)与省道364交通转换节点。被交路省道364是西连江门,东接小榄的重要干线公路。被交路沙水路为省道364古镇镇区段,现状为一级公路,兼具城市道路功能,设计时速60KM/H,三
9、块板布置,其中主道为双向六车道,行车道宽度25M,侧分带宽5M,慢车道宽4.5M。被交路沙水路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无扩展规划。从互通的功能定位看,沙水路互通为两条干线公路在古镇镇区附近进行交通转换的重要节点。要求互通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够满足快速实现交通转换的功能。根据古镇人民政府意见,本互通采用下沉式通道与沙水路(省道364)分离,以减少对直行交通的影响。本地道的设置,长度主要考虑平交口预留管线埋深、平交口布局等因素。结构形式结合地形和地质情况布置。采用悬臂式挡土墙+U型槽+暗埋段+U型槽+悬臂式挡土墙形式,并在地势最低点设置泵房一处。悬臂式挡土墙共计215m,U型槽敞开段共计215 m,暗埋
10、段长60m,下穿通道全宽29.5m,单孔净宽13.45m,限界净高5.0m,按照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80km/h。主线下穿沙水路地道的设计段落为悬臂式挡土墙段、U型槽段和暗埋段。各段落长度左右侧均相等。单侧全长490m。1、主体结构分段划分如下: 悬臂式挡土墙段: K5+833K5+923(90m) 地道U型槽段:K5+923K6+030(107m) 地道暗埋段:K6+030K6+090(60m) 地道U型槽段:K6+090K6+198(108m) 悬臂式挡土墙段:K6+198K6+323(125m)2、地道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即开挖至基坑底后顺做底、侧墙及顶板和其他结构。基坑
11、由深至浅分别采用钻孔灌柱桩围护、SMW工法桩围护等形式进行支护开挖。基坑长275m,宽29.5m,深度5.39.4m(泵房侧12.6m); 两端挡墙段基坑深2.56m,采用放坡开挖和SMW工法桩围护形式。根据本设计范围内地道沿线的地表环境、地质情况、地道开挖深度和主体结构布置,沿地道纵向划分围护结构分区,区段划分如下:(1)、区段一:K5+923K5+970(47m)、K6+150K2+198(48m)(地道敞开段)本段基坑开挖深度为5.37.46m,采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结构形式。(2)、区段二:K5+970K6+030(60m)、K6+090K6+150(60m)(地道敞开段)
12、本段基坑深度为7.329.36m,采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钢支撑+换撑的支护结构形式。(3)、区段三:K6+030K6+090(60m)(地道暗埋段)本段基坑深度为9.249.4m,采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钢支撑+换撑的支护结构形式(泵房一侧开挖深度为12.5m,另一侧基坑开挖深度9.4m,采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钢支撑+换撑的支护结构形式)。地道两端挡墙段基坑深2.56.0m,基坑深度小于3.5m,采用放坡开挖;基坑深度大于3.5m采用SMW桩。三、工程地质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质主要由: 回层填土,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第四系冲洪积(Qal);
13、基岩层(53)。其主要特征分述如下;(一)、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建筑土(1-2)填筑土层为灰黄色,湿饱和,为老公路的路基,呈压实状,顶部见厚20CM砼。主要由砂及少量粘性土组成。土质不均匀,各孔均有揭露,处于地表浅部。(二)、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 1、淤泥质土(2-1)淤泥质土层呈灰黑色,饱和,流塑。含有机质,混1525粉细砂。具腥味。光滑,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低。分布较广,属中等灵敏土。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50kPa,冲孔桩土的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15kPa.2、细砂(2-2)细砂层呈灰黑色,饱和,松散。砂成分为石英质,分选性差。土质不均匀,DX
14、TDZK2为中砂,不均匀地含淤泥。分布较广,7个孔有揭露。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00kPa,钻(冲)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30kPa.3、第四系统冲、洪积层(Qal+pl)(1)、粘土(3-1)粘土层呈灰黑色,湿,可塑。土质较均匀,光滑,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高,韧性高。分布较广,9个孔有揭露。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50kPa,冲孔桩土的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40kPa.(2)、淤泥质土(3-2)淤泥质土层呈灰黑色,饱和,流塑软塑。含有机质,稍有星臭味,土质不均匀,含砂。分布较少,5个孔有揭露,其中DXTDZK2为粘土,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60kPa,
15、钻(冲)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20kPa.(3)、细砂(3-3)细砂层呈灰黑色、灰白色等,砂成分为石英质,饱和、中密为主,上部稍密、底部密实。分选性较差,含粘性土。土质较均匀,分布较多,公4个孔有揭露。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200kPa,钻(冲)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40kPa.4、第四系残积层(Qel)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层为花岗岩风化坡残积土。呈褐红色,湿稍湿,硬塑竖硬,顶部可塑。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土,不均匀的含有云母碎屑及石英颗粒。各孔均匀有揭露。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250kPa,钻(冲)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50kPa.5、燕山三期(53
16、)隧址下伏基岩为燕山三期侵入岩,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吴灰色,灰白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和云母。按岩石的风化程度划分为全风化带。主要特征如下:(1)、全风化带(5-1)全风化带呈灰黄色、褐灰色。原岩结构已破坏,长石已风化为高岭土。坚硬土状,岩芯土柱状,手捏呈土状,捻之有砂感,搓条无塑性。岩体极破碎,裂隙很发育。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有7个揭露到。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300kPa,钻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60kPa.(2)、强风化带(5-2)强风化带呈灰黄色为主,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呈竖硬土状、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岩块用
17、手可折断。岩体极破碎,节理裂隙极发育。裂隙面见铁锰质渲染。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受钻孔深度的限制,仅DXTDSK7、DXTDSK9有揭露。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500kPa,钻孔桩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qik=100kPa.四、编制依据(一)、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二)、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三)、交通部颁布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四)、交通部颁布的公路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五)、中山市交通项目建设有限公司与本公司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书;(六)
18、、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第一合同段施工图设计。五、工程数量下穿地道围护与支撑主要工程量一览表分项工程名称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分项工程名称材料名称单位数量东岸西路C30砼m32139沙水路C30砼m31801HRB400钢筋t396HRB400钢筋t335Q235钢板t274Q235钢板t197H700型钢t2272H700型钢t2332H588型钢t151H588型钢t11732a槽钢t2232a槽钢t17609(t=16)钢管t547609(t=16)钢管t343850工法桩m312105850工法桩m313484六、工期安排(一)、首件制工期 计划开工
19、时间:2014年7月1日计划完工时间:2014年7月5日 工期5天(二)、批量工期东岸西路计划开工时间:2014年7月6日 计划完工时间:2014年7月31日 工期26天沙水路计划开工时间:2015年1月1日 计划完工时间:2015年1月31日 工期31天(三)、施工进度横道图(附后)七、施工部署中山市古神公路二期工程北段I标,利用现有侧分带、辅道、人行道拓宽扩建属城市升级道路,即要保持现状交通运行,又要完成拓宽扩建任务,因此总体施工原则为先辅道后主道的施工方针。结合执行中交2012331号文件精神,决定选择东岸西路下穿地道K2+400K2+430段围护与支撑作为首件制工程施工,按照“预防为主
20、,先导试点”的原则,进拟确定最佳施工工艺,各项技术指标,质量控制措施,编写总结报告,找出差距以利下步批量施工。八、施工工艺(一)、围护结构及加固措施设计1、本地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道两岸采用850三轴搅拌桩SMW工法桩、采用H7003001324型钢,隔一插一于搅拌桩,泵房外坑采用850高压旋喷三轴搅拌桩,施工形成止水帷幕。桩间距600mm、搭接200mm、SMW搅拌桩水泥掺量20%.2、地基加固:采用700500三轴搅拌桩,排与排间搭接200 mm。基坑垫层以上空搅段掺水泥量为6。垫层下为实搅段掺水泥量14。对地基进行软基处理。(二)、支撑结构体系设计说明1、基坑环境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最
21、大水平位移0.2%H且不大于30mm。(H为基坑开挖深度)。基坑整体稳定性系数K1.7341.30;抗隆起安全系数K1.8221.2;抗渗流安全系数K2.9381.5。2、施工阶段水土压力根据地质报告中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除粘性土层按水土合算外,其余土层均按水土分算进行计算。水压力按静水头压力计算,围护结构计算一下水位取地表下埋深0.5m。地面超载按20kpa计算,抗浮水位取地表下埋深0.5m。3、基坑开挖深度为5.37.5m,采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结构形式。基坑开挖深度为7.39.4m,采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一道钢支撑+换撑的支护结构形式。采用SMW桩+一道混凝土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山市 公路 二期工程 北段 围护 支撑 首件制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