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某双向四车道道路工程桥梁、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doc
《江苏某双向四车道道路工程桥梁、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某双向四车道道路工程桥梁、道路、排水施工组织设计.doc(1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述一、编制依据(一)某某湾新城来薰路建设工程(门前塘大坝-乐渔路)及松兰大道二号桥工程施工设计图。(二)某某湾新城来薰路建设工程(门前塘大坝-乐渔路)及松兰大道二号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三)参考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08-118-2005 J10607-2005)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C2-2008)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890)7、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
2、程汇编(1995.5)8、其它相应专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四)现场踏勘情况及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技术装备、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某某建设工程北起门前塘大坝,南至乐鱼路,路线全长2332.737米,其中来熏路(松兰大道以北段)道路红线宽度为36米,来熏路(松兰大道以南段)道路红线宽度为24米。松兰大道以北段为城市主干路,松兰大道以南段为城市次干路。沿线与来熏路相交的道路有:松兰大道、规划四路、银波路、沿湾路、庆海路、乐鱼路。本工程主要内容为:道路、排水(雨、污水)、给排水、桥梁(来熏路一号桥、来熏路二号桥、来熏路三号桥、松兰大道二号桥)、道路绿化景观、交通安全设施、照明工程等。(一)标准横断面设计1
3、、道路横断面道路横断面布置分为两种:(1) 来熏路(松兰大道以北) 双向四车道,断面形式为:2.5米(人行道)+4.0米(非机动车道)+2.0米(机非分隔带)+8.0米(机动车道)+3.0米(中央分隔带)+8.0米(机动车道)+2.0米(机非分隔带)+4.0米(非机动车道)+2.5米(人行道)=36米。(2) 来熏路(松兰大道以南) 双向四车道,断面形式为:4.5米(人非混行道)+7.5米(机动车道)+7.5米(机动车道)+4.5米(人非混行道)=24米。2、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及设计速度: 来熏路(松兰大道以北段)为城市主干路,40km/h; 来熏路(松兰大道以南段)为城市次干路,
4、 30km/h;(2) 设计年限: 城市主干路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城市次干路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3) 路面设计轴载:BZZ-100KN(4) 车道总宽度:2x(3x3.5)m(5) 地震加速度值(g):0.05(6) 路面横坡:1.5%;人行道横坡:1.5%(反向)(7) 主要线性指标表主要技术标准 表1(二) 道路工程1、路基工程(1)、一般路基处理路基施工前均需清除地表耕植土或腐殖土,遇有沟、塘地段,排干地表水后,清除表层腐殖质;路基填筑材料为塘渣,塘渣最大粒径小于15cm,含泥量小于20%,塘渣按规范要求均匀、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底层填筑厚度可
5、以放宽,但不宜超过50cm,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厚度的2/3)。 (2)、桥头路基处理A、桥头路基填筑处理桥台背填料,采用渗水性的级配碎石填筑。桥台背填土的压实标准,压实度要求比一般路段提高1%。台后填土的压实质量是桥头跳车现象的关键因素,必须分层填筑,并采用小型夯实机械压实夯实,严禁采用倾填后表面压实的作法。B、桥头软土路基处理工程中桥头地基处理路基采用预应力薄壁混凝土管桩处理。路堤与桥台连接处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过渡段长度按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3)、沉降稳定观测A、沉降观测:施工期间在桥头路段设置1-2个沉降观测断面,一般路段每200m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观测点布设在路堤中心及两侧路肩
6、处。沉降板埋设在路基底面,沉降杆应随填土升高而逐级接高。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三次至少观测一次。预压期间第一个月每三天观测一次,第二至第三个月每七天观测一次,从第四个月期每半个月观测一次,直到预压期结束。B、稳定观测:位移观测边桩布设在路堤两侧趾部以及挡墙外侧3m处(填土超过2.5m设置),同一观测断面的边桩应埋设在同一横轴线上。观测频率为每天一次,直至路堤预压结束。位移边桩的观测建议采用红外测距仪或全站仪量测。路堤在填筑工程中,若沿路中线地面沉降速度1.0cm/天,或坡脚处水平位移0.5cm/天,标志着不稳定的出现,应立即停止加载;停止加载后,每天仍需进
7、行观测,并且当连续观测三天的沉降与位移在控制值之内时才能继续加载。C、填筑速率控制填土高度2m以内按1.5m/月的填筑速率;填土高度2m,按1.0m/月的填筑速率,同时结合沉降速率的控制。D、路面施工沉降速率控制标准路面施工前连续两个月的沉降速率5mm/月。2、路面工程本工程的路面结构均为新建结构。来熏路采用沥青砼路面,具体道路各部分采用如下结构,路面控制弯沉值:0.314mmm。5%水泥稳定碎石层得压实度不小于98%,抗压强度为3.5MPa;4%水泥稳定碎石层得压实度不小于97%,抗压强度为2.0MPa;C25水泥砼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路面结构具体为: (三)、排水工程 1、雨
8、水工程 (1)本工程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口及预留井收集通过各设计雨水管道排至就近河道。 (2)松兰大道以北段,雨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处;松兰大道以南段,雨水管位于来熏路东侧,距道路中心线5.5米。根据本项目实际计算雨水量,设置相应大小的管径和坡率,管径为dn315dn1000mm。 (3)雨水管道采用HDPE中空壁聚乙烯缠绕排水管(A型结构壁),弹性密封件接口,管道基础采用砂基础,基础下增加15cm碎石垫层和15cm中粗砂垫层。 (4)当管径为dn400dn600时,采用800x800直线雨水检查井;当管径为dn800时,采用1000x1200直线雨水检查井;当管径为dn1000时,采
9、用1000x1500直线雨水检查井;交汇雨水检查井根据具体交汇管径进行确定。 (5)雨水口排入河道位置设置浆砌块石门子式出水口,本工程共有三处出水口。 2、污水工程 (1)本工程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松兰大道以北段,污水管位于道路西侧,距道路中心线10.5米;松兰大道以南段,污水管位于来熏路西侧,距道路中心线5.5米。污水管道设置相应大小的管径和坡率,管径为dn315dn400mm。 (2)雨水管道采用HDPE中空壁聚乙烯缠绕排水管(A型结构壁),弹性密封件接口,管道基础采用砂基础,基础下增加15cm碎石垫层和15cm中粗砂垫层。 (3)当管径为dn315dn400时,采用800x800直线污水
10、检查井;交汇污水检查井根据具体交汇管径进行确定。 (4)污水管倒虹管采用HDPE实壁管,环刚度12KN/m2,电热熔接口。倒虹管采用双排(一用一备),管径采用dn315,倒虹管过河段的管顶标高为-2.0米,倒虹管采用水平定向钻施工。 3、中水工程 (1)根据规划,大目湾新城中水只作为绿化、浇洒道路及景观水体的补充水,全线规划中水管径为dn200dn350。松兰大道以北段,中水管位于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距道路中心线12.5米;松兰大道以南段,中水管位于道路西侧人非混行道,距道路中心线9米。 (2)中水管道采用PE管,电热熔接口,管道基础采用砂基础,基础下增加15cm碎石垫层和15cm中粗砂垫层
11、。 (3)管道在最低点设置排泥阀,在最高点设置排气阀,并在适当位置增设检修切断阀。 4、给水工程 (1)根据近期给水规划,来熏路至松兰大道段,东侧规划给水管径为DN300,西侧规划给水管径为DN800;松兰大道至银波路段,东侧规划给水管径为DN300,西侧规划给水管径为DN600;银波路至乐渔路段规划给水管径为DN400,单侧布管,对于过桥管段,考虑管线补偿,当官桥大于105米,设置限位伸缩接头。 (2)松兰大道以北段,给水管位于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下,距道路中心线14米;松兰大道以南段,给水管位于道路两侧人、非混行道,东侧距道路中心线9米,西侧距道路中心线10.5米。 (2)给水管道采用球墨铸
12、铁管,橡胶圈接口,管道基础采用砂基础,基础下增加15cm碎石垫层和10cm中粗砂垫层。所有过路管道均采用360砼包封。 (3)管道在最低点设置排泥阀,在最高点设置排气阀,并在适当位置增设检修切断阀。 (四)、桥梁工程1、桥梁概述某某建设工程(门前塘大坝乐渔路)由门前塘大坝至乐渔路依次跨越西大河、乐居河、澄清河三条河道,根据总体规划要求,依次设置四座桥梁,分别为来熏路一号桥、来熏路二号桥、来熏路三号桥以及松兰大道二号桥、。 2、设计标准 (1)荷载标准:设计汽车荷载等级:a、来熏路一号桥、来熏路二号桥、松兰大道二号桥按城-A级,b、来熏路三号桥按城-B级;人群荷载:a、来熏路一号桥、来熏路二号桥
13、按3.835KN/m2,b、来熏路三号桥按3.6KN/m2,c、松兰大道二号桥按3.66KN/m2。(2) 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3) 设计基准期:100年。(4) 设计使用年限:小桥:50年,中桥:100年。(5) 设计洪水频率:1/50,设计洪水水位3.6m。(6) 环境类别:类。(7) 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计方法选用C类。(8) 桥梁横断面宽度:分别为:36m、44m、27m、60m。(9) 内侧防撞护栏等级:SB级。(10) 桥梁控制标高: 3、设计要点1、桥梁规模本工程河道宽度较小,采用小跨径桥梁跨越。来熏路一号桥设计采用5*16m;来熏路二号桥设
14、计采用3*20m;来熏路三号桥设计采用3*16m;松兰大道二号桥设计采用2*13+20+2*13m。2、 桥梁结构形式(1)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预制空心板梁底宽124cm,13m空心板梁预制高度为70cm;16m空心板梁预制高度为80cm;20m空心板梁预制高度为95cm;(2)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钢筋砼U台桩基础。(3)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四氟滑板支座。(4)伸缩缝:60型、80型。(5)桥面铺装:机动车道:10cm C50水泥砼+改性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6cm AC-20C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4cm AC-13C 细粒式改性沥青砼;非机动车道:10cm
15、 C50水泥砼+改性乳化沥青防水粘结层+6cm AC-20C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4cm AC-13F 细粒式改性沥青砼;(6) 桥面防水材料: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PB(),在涂料层内设置胎体增强材料,胎体增强材料下面的涂料层不应小于0.5mm、且不应大于1mm。(7) 人行道铺装:5cm厚花岗岩,饱水抗压强度不小于100MPa。 4、主要材料:1、各类构件采用砼标号见下表 2、普通钢筋:(1)设计用钢筋为HPB300和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分别为270MPa和280MPa。(2)直径25mm的钢筋采用套筒挤压接头、镦粗直螺纹接头、滚扎直螺纹钢筋接头,并按有关规定执行,要求同一截面内有
16、接头的钢筋数量不得超过按现行规范执行的总钢筋量,接头强度应不低于钢筋母材的设计极限强度。3、预应力钢筋:(1)采用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弹性模量EP=1.95x105MPa,松弛率0.035,松弛系数0.3.预应力钢筋张拉控制应力。(2)锚具和波纹管应满足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预应力砼桥梁用塑料波纹管的规定及相关行业标准。4、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支座各项指标应满足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的有关规定。5、伸缩缝:桥梁伸缩缝装置采用模数式伸缩缝,其性能应符合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梁伸缩缝装置的规定。 三、 工程地质条件 (
17、一)地形、地貌象山县地貌多丘陵,境内山脉系天台山余脉,自宁海县延伸而至,形成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地形地貌主要特点呈山丘交叉起伏,分割成许多滨海沉积小平原。本工程主要位于山前冲海相沉积平原内。大目湾新城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其中北至龙洞山,最高峰为上岗头,海拔122.0米,南靠炮台山,海拔92.2米;西侧局部地段紧邻岳头山,海拔178.1米;大目湾新城由大目涂一期和二期组成,其中一期占地约11平方公里,于1991年完成围垦工程,现为海涂养殖用地,平均标高3米左右;二期占地约7.0平方公里,现为海涂用地,西高东低,平均标高-20米。现状地形为:松兰大道以北段已场地整平,整平标高约为4.0m;松兰
18、大道以南段路线沿老塘坝走向,根据调查,约在15年前,水利部门对该段海提进行了标准海塘加固建设,并已对该段海岸进行海塘的稳定性验算与驳坎等边坡处理,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有不良的地质现象发生,现状是稳定的。目前老塘坝的坝顶标高约为5.5m左右,坝顶宽约6m,整条坝宽(包括坝脚)约为23m,基本与拟建路基同宽(南段宽24m,南段道路桩号为0+7002+280),拟建的路面设计标高一般在4.105.50m(85年国家基准)之间,因此大部分塘坝路段经过局部的路基处理,可作为拟建路基使用。 (二)工程地质(1) 场地土的构成与特征根据勘探孔野外编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地层主要为全新世(
19、Q4)的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粉砂及晚更新世(Q3)粘土、粉砂、粉土、中砂、粉质粘土。按岩土单元的成因时代、埋藏条件、岩土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将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细分为9 个亚层。分述如下:0 素填土(Q4ml),灰黄色,松散稍密,主要分布于老塘坝位置一带,老塘坝的西侧场地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砂砾、腐殖质及植物根系,在东侧位置主要由块石、碎石组成,含少量粘性土、砂砾等。本层土为人工塘坝填土,填筑年限达15年以上,全场地分布,层顶埋深0.00m,层厚0.302.90m。-1 淤泥质粉质粘土(Q4m):灰色,流塑,含粉砂团块与少量贝壳碎屑。切面较光滑,
20、摇震反应慢,韧性中等,干强度中。局部呈淤泥质粘土。本层土质较差,高压缩性土,是典型的软土层,呈中等灵敏。本层土全场地分布,层顶埋深1.20m,层厚16.1016.60m。-2 粉质粘土夹粉砂 (Q4m):灰色,软塑,局部流塑或软可塑,夹粉砂团块,含少量贝壳碎屑。切面较光滑,摇震反应慢,韧性中等,干强度中。局部呈流塑的淤泥质土。本层土质较差,高压缩性土。本层土全场地分布,层顶埋深1.208.00m,层厚18.0026.50m。 粉质粘土(Q3al+m),灰黄、灰黄夹灰绿色,硬塑硬可塑。粉粒含量较高,切面较光滑,摇震反应慢,干强度中,韧性中。本层土的力学性质较好,中压缩性土。全场地分布,层顶埋深1
21、9.5035.80m,层厚0.9011.90m。-1 粉质粘土(Q3m):灰色,软可塑软塑,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切面光滑,摇震反应慢,干强度中,韧性中。本层土的力学性质一般较好,中高压缩性土。本层土全场地分布,层顶埋深26.5027.00m,层厚为20.0023.70m。-1J 粉砂(Q3m):灰色,稍密,湿,局部含25%左右的粘性土,局部含少量的砂卵石,30%左右的粉细砂,少量贝壳碎屑,系-1 土中的夹层,透镜体分布,仅局部分布。层顶埋深40.5054.10m,层厚0.504.20m。-2J 中砂 (Q3m):灰色,稍密,湿,局部含25%左右的粘性土,局部含少量的砂卵石,30%左右的粉细砂,少
22、量贝壳碎屑,系夹层,透镜体分布,仅局部分布。层顶埋深40.5054.10m,层厚0.504.20m。-2 粉土(Q3m),灰黄色,灰色,稍密,含1040%左右的粘性土,含云母碎屑及铁锰质斑点。局部呈软软可塑的粘性土。本层土土质一般,中压缩性土。本层土局部分布,层顶埋深0.301.80m,层厚1.204.10m。 粉质粘土(Q3al+m),灰黄、灰黄夹灰绿色、灰绿色,硬塑硬可塑,切面较光滑,摇震反应慢,干强度中,韧性中。本层土的力学性质较好,中压缩性土。层顶埋深15.4066.40m,揭入层厚1.2013.20m,局部未揭穿。(2)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场区内无较大活动性断裂
23、通过,场地不具备发生中、强破坏性地震的构造条件,是地震活动强度相对较弱的稳定区块。场地及附近地形无高陡边坡、崩塌、泥石流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勘探过程中亦未发现暗塘、暗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故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本工程建设。(三) 水文地质特征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性潜水,赋存于浅部各层土中,地下水受气候影响明显;下部砂夹层以上层滞水形式分布;勘察期间内湾工程范围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1.20m1.50m(高程为0.70m1.10m)。根据经验,丰水期时地下水位与现路面基本持平,枯水期时地下水位可能下降到高程0.00m 左右,一般年变化幅度在0.501.00m之间。本场地上部填筑的素填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双向 车道 道路 工程 桥梁 排水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