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施工方案.doc
《路基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施工方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某某至东莞XX高速公路X标主线路基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施工方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编制时间: 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2第二章施工准备3第一节 组织机构3第二节 施工资源投入计划5第三章 施工部署6第一节 施工组织及作业面安排6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7第四章施工技术措施8第一节 施工工艺8第二节 主要施工方法10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14第一节 质量目标14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15第三节 质量保证制度16第四节 质量保证措施17第六章 安全保证措施19第一节 安全施工目标19第二节 安全保证体系19第三节 安全保证措施20第七章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23第一节 文明施
2、工措施23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24第八章 雨季和高温季节施工保证措施25第一章 工程概况广深沿江高速公路X合同段X标官田互通主线路基标准路幅宽度为33.5m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3*3.75m(行车道)+0.75m(路缘带)+2.0m(中央分隔带)+0.75m(路缘带)+ 3*3.75m(行车道) +3.0m(硬路肩)+ 0.75m(土路肩)。预应力管桩软土路基处理范围为:K1+644.53K1+838,共分为八个区,除一区采用挖除换填片石的处理措施外,其余各区均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采用预应力管桩+砂垫层+土工格栅+预压处理;七区、八区采用
3、预应力管桩+砂垫层+预压处理。预应力管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径40cm,基底铺设50cm厚的中粗砂垫层。桩间距在七个不同区中为2.2m2.8m,二区、三区、八区2.4m,四区2.8m,五区、六区2.6m,七区2.2m。各区桩长均不相同,二区68m,三区812m,四区811m,五区68m,六区1112m,七区712m,八区711m。二区、四区、五区基底铺设两层土工格栅,三区、六区基底铺设一层土工格栅,预压至路床顶,预压期3个月。预应力管桩施工前应在二区至八区每区抽取一个点,对复合地基进行荷载试验,测定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值预应力管桩间距(m)2.22.42.62.8复合地基承载力(Kpa
4、)185160140125本段属珠江三角洲平原地貌,地表覆盖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淤泥质土,砂土,厚22.026.0m。其中软塑至流塑状淤泥、淤泥质土连续分布。下伏岩层为燕山期侵入花岗岩。地下水埋深0.53m。经水样分析,具弱腐蚀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主要工程数量表分区平均处理钢筋砼预应力管桩桩帽单向土工格栅(m2)双向土工格栅(m2)砂垫层(m3)深度(m)间距(m)根数(根)C20砼(m3)HPB235钢筋(kg)12.5挖除换填片石28.02.41935845731969480311.02.42146450701093533410.02.8686206162539547232758.
5、02.62256853312702659612.02.62718164211624792711.02.2699210165611403193810.02.4158473743553392合计2446734579521956169355376第二章 施工准备第一节 组织机构为把好本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关,成立路堑客喷播植草量管理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质量管理小组下设几个职能部门,把质量措施切实落实到施工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中。工程部、质安部对全过程进行重点监督和全方位服务,确保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机构组织见下图:施工管理机构组织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工程部质安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材料部经营部办公室财务
6、部计划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专职安全员质安部管桩复合地基施工队主要管理人员名单一览表姓名职务职称联系电话备注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工程师工程部部长工程师材料部部长工程师经营部部长工程师办公室主任工程师财务部部长工程师工程部副部长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工程师主要施工人员表一览表序号姓名职称主要职责备注1工程师项目部经理2工程师常务副经理3工程师桥梁技术施工主管4工程师A3A4现场施工主管5工程师X现场施工主管6工程师检测试验工作7工程师测量工作8工程师安全工作9工程师质检工作10助工现场施工管理员11助工现场施工管理员12助工测量员第二节 施工资源
7、投入计划1、按照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对所用机械及设备进行维修、调试、保养,使其进场后能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对工程中所用的各种设备到有关部门进行标定并取得合格证书。2、按照劳动力使用计划调配人员安排进场,并对进场人员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对技术工种进行技术培训教育及施工技术交底,以加强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3、打桩机:采用两台履带式柴油锤打桩机,每台配备D36筒式柴油打桩锤、3台电焊机进行桩接口焊接及400*5M送桩器一根进行送桩。测量仪器安排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全站仪TCR4022台2经纬仪DJ22台3水准仪DNA035台4钢尺50m4把施工人员安排表工种人数备注现场管理员5/安
8、全员3/电工2/钢筋工4/木工2/打桩工10/砼工4/杂工10机械、设备安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日期技术状况备注1挖掘机PC2201台2010.11.8良好2装载机ZL501台2010.11.8良好3钢筋调直切断机1台2010.11.8良好4钢筋弯曲机1台2010.11.8良好5钢筋冷拉机1台2010.11.8良好6柴油打桩机2套2010.11.8良好8发电机120KW2台2010.11.8良好9抽水机1台2010.11.8良好10吊车25T1台2010.11.8良好第三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施工组织及作业面安排为加快施工进度,在场地尚未拆迁出来前,对管桩顶部1m*1m*0.3m桩帽进
9、行预制,待管桩锯好桩头后即可安装进入下道工序,按匝道分两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施工,视场地拆迁情况先后进行。各从桥台处向前施打,先打中间区再打边区。具体在下面主要施工方法中详述。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第四章 施工技术措施第一节 施工工艺本段复合地基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复合地基处理施工工艺流程图 场地清理测量放样桩机就位吊 桩底桩就位、对中和调直锤击沉桩最后一阶段锤击运 桩购买管桩存 放工地检验接桩再锤击沉桩检查桩位桩帽预制基坑开挖截桩按放桩帽铺筑砂垫层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收锤移位施打下根桩碎石、砂、土工格栅进场检验第二节 主要施工方法一、 管桩材料准备与堆放PHC桩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
10、并经过10个大气压、180 左右的蒸汽养护,采用工厂化生产。拟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厂家生产,并负责运至施工现场,管桩施工前将厂家资质证明材料报请监理审核确认。施工时我方质检员和监理一起按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1999)的标准规定,对管桩材料规格、型号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检查管桩出厂合格证明:包括原材料的合格证,钢筋检测报告,预应力钢筋张拉记录,混凝土强度报告,桩体力学性检测,蒸气养护记录等;外观检查:重点检查管桩表面平整,密实、无蜂窝、露筋裂缝,桩顶无孔隙,预应力钢筋无断筋、脱头,合缝及包箍处不得漏浆。验收合格方可施工。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采取可知的防滚、防滑措施,不得产
11、生不均匀沉陷,堆放层数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不得超过3层。在距桩端0.207L(L为桩长)处设置支点,上下支点应垂直对齐。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平衡并不得损坏且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垛等。水平吊运时采用两端钩吊,吊装绳索与桩身轴线水平夹角不得小于45度。二、 场地清理 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三、 桩位施工放样放样的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习和弄懂要施工的所有图纸。 对桩位的放样,应根据甲方及测量部门所提供的水准点、坐标点、利用全站仪,配合符合国家标准计量所认可的50米钢尺进行放样。放样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做出各轴线的标志,且做好控制点。控制点的埋设应牢固可靠,不
12、易损坏。放样人中的经纬仪操作者应配备两人,一个测放, 一个复核,相互交叉,配合施工操作。放完样后,通知监理测量部门进行校核验收。 依据控制点放出桩位线,用木撅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工。桩圆心位置放样偏差不得大于20mm。四、 确定压桩顺序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压桩顺序应符合下列原则:空旷场地压桩应由中心向四周安排压桩顺序;某一侧有需要保护的建筑(构)筑物或地下管线时,则应由该侧向远离的方向安排压桩顺序;有不同深度的基桩时,应按先深后浅的原则安排压桩顺序;有不同规格型号的基桩时,应按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原则安排压桩顺序;压桩机运行线路经济合理,运桩、喂桩方便。 根据以上原则,
13、结合现场情况,各区按计划次序分别施打,按照各自布桩图编号布桩,先打中间区,再打两边区。详细见下图:打桩顺序为:四区三区五区二区七区六区八区;预应力管桩处理区施工顺序示意图 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各区桩位布置图(详见附图)五、 试桩 在正式沉桩前,会同有关单位选择3根有代表性的桩进行试桩试验,应量靠近地质钻孔或静力触探孔,其间距一般不宜大于5m或小于1m。 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整桩总锤击数、最后1m的锤击数量及最后贯入度。确定施工工艺和停止沉桩的控制标准。验证施工方法及机具设备是否合理。选定锤击沉桩时的锤垫、桩垫及其他参数。六、 沉桩 底桩就位前,应在桩身上划出单位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
14、米沉桩击数。吊桩就位一般用单点吊将管桩吊直,使桩尖插在白灰圈内,桩头部插入锤下面的桩帽套内就位,并对中和调直,使桩身、桩帽和桩锤三者的中心线重合,保持桩身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桩垂直度观测包括打桩架导杆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离打桩架15以外成正交方向进行观测,也可在正交方向上设置两根吊砣垂线进行观测校正。桩插入桩位后,将铊帽压到桩顶上,桩身与锤轴线相重合即可压铊,待桩锤将桩身压入土中不再下沉后,方可开始锤击,先用低锤击一二下,待桩入土一定深度后,再使桩垂直稳定。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如发现桩顶不平,应加垫麻袋,
15、使桩锤平稳的压于桩头上。打桩过程调整软厚适宜的木桩垫,锤击沉桩宜采取低锤轻击或重锤低打,以有效降低锤击应力,同时特别注意保持底桩垂直,在锤击沉桩的全过程中都应使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重合,防止桩受到偏心锤打,以免桩受弯受扭。桩帽与桩周围应略有间隙,以便锤击时桩可以在桩帽内做微小的自由松动,避免桩身产生过大的扭转应力;沉桩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桩的偏移,遇到下列情况应立即暂停,分拆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后方可继续沉桩。(1) 打桩过程中发生下沉量突然增大,原因是桩尖穿过硬土层进入软弱土层,或桩已被打断,此时应对照地质资料进行检查,若桩尖进入软土层,应继续施打;若桩身被打断,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补桩方案。
16、(2) 桩到一定深度后打不下去,或桩锤和桩突然回弹,原因可能是桩尖碰到孤石或已打到硬土层,这时应减小桩锤落距,慢慢往下打,待桩尖穿过障碍之后再加大落距,如仍打不下去,应根据地质资料核对桩尖入土深入的土质情况,会同有关单位解决。 (3) 施打过程中,若桩头已严重破损,不得再打,待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打。七、 接桩应合理调配管节长度,尽量避免接桩时桩尖处于或接近硬持力层。接桩时上节桩与下节桩应对直,下节桩不得已呈倾斜状态时,上节桩仍应以轴线垂直为准,上、下两块端桩轴向错位量应小于10mm,坡口根部间隙小于mm,若根部间隙过大,应用铁片填实再行施焊。桩的接头采用钢端板焊接法。在桩端头埋设端头板,四周
17、用一圈坡口进行电焊连接。当底桩桩头(顶)露出地面0.51.0时,即应暂停沉桩,进行管桩接长。现场电焊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手工焊焊条采用422或426。焊接工艺应符合如下规定:上、下端板应除污、除锈。坡口处呈金属光泽方可施焊;选用焊条直径应能满足焊透坡口根部的要求,一般规定根部打底须用直径34mm的焊条,其余部分可用45mm的焊条; 焊接时分层对称均匀连续施焊,焊接道数不少于道,每道焊接接头必须超前引弧以免产生缺陷,根部必须须焊透。焊接部分不得有凹痕、咬边、焊瘤、夹渣、裂缝 等有害缺陷。表面加强焊缝堆高应饱满。焊接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缺陷应返工修整,同一道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接桩宜设导向
18、箍就位上节桩,上下应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10mm。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接时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点,然后对称焊接,两人同时对角对称进行,焊缝应连续饱满,桩端处间隙采用厚薄适当、最好加工成楔形的铁片填实焊牢。尽可能缩小接桩时间,焊后自然冷却8分钟。大风和雨天,应有可靠的防风、防雨措施,否则不得进行焊接施工。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施打多节管桩,每根桩宜连续施打,一次完成,以避免间歇时间过长,造成再次打入困难,而需增加许多锤击数,甚至打不下而先将桩头打坏。八、 送桩将管桩打到设计标高,需要采用送桩器,送桩器用钢板制作,长46。设计送桩器的原则是:打入阻
19、力不能太大,容易拔出,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到桩上,并能重复使用。 在沉桩时,经纬仪跟踪监测,并及时正确无误地记录下节桩起讫时间、入桩时间,下节桩桩长。按设计要求送桩,其桩的中心线与桩身要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立即回填密实。九、 收锤当桩尖被打入设计持力层一定深度,符合设计确定的停锤条件时,即可收锤停打,终止锤击的控制条件,称为收锤标准。收锤标准通常以达到的桩端持力层、最后贯入度或最后1沉桩桩锤击数为主要控制指标。桩端持力层作为定性控制;最后贯入度或最后1沉桩锤击作为定量控制,均通过试桩确定。本标段设计多数桩未打穿软土层,施工时地层差异不大可按设计
20、桩长施工。当贯入度已达到,应再锤入10cm左右或锤击3050击,如无异常变化,桩尖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差不大即可收锤,若桩尖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差过多时,应与有关单位研究确定。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开始打桩时,应记录每沉落1m所需的锤击数并记录桩锤下落的平均高度、桩位置的偏斜。当下沉接近设计标高和灌入度要求时,应在一定的落锤高度下,以每落锤十击为一阵击阶段,测量其贯入度并登记入表。十、 锯桩应采用锯桩器、自上而下进行,不横向剔凿,以免桩受水平力冲击而受到破坏或松动,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板拉截桩。十一、 桩帽预制:预应力管桩除最外一排护桩外,其余均在其桩顶设1m*1m*0.3m桩帽
21、,桩帽采用C20砼。为加快施工进度,此桩帽在管桩正式施打前适时进行预制。预制前先对现地进行平整、压实,并铺筑10cm厚砼,面抹压光。做为底模。侧模采用竹胶板。钢筋在现场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运至现场的钢筋不应有污垢,要保持清洁干净,无锈蚀。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应按图纸尺寸截断和弯折。钢筋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砼浇筑施工中控制好振捣时间,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不再泛浆。振捣时避免触及钢筋及模板。砼浇筑时间尽量选择在一天平均气温的时段进行为宜,尽量避免在中午最高气温进行施工。拆模后应进行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十二、 垫层铺设各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预应力 复合 地基 处理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