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双排扣件式脚手架施工方案(悬挑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doc
《落地双排扣件式脚手架施工方案(悬挑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地双排扣件式脚手架施工方案(悬挑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doc(8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与方案设计1第二部分 编制依据4第三部分 危险源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5第四部分 施工方案9第五部分 检查与验收22第六部分 监控方案31第七部分 应急预案33第八部分 设计计算书36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与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公馆5#、6#楼建设单位:某某*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某某省*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公馆5#、6#楼位于新余市城北仙来大道与五一北路交汇处西北角。5#、6#楼地下层数为1层,地上层数为17层。地上第1、2层为商铺,层高分别为4.5m,317层为住宅,层高均为3.0m。1层地面标高为0.00m,屋面
2、标高为54.00m,屋顶女儿墙标高为55.40m;室外地面标高为-1.20m。室外除西面为人防工程顶板外,其他均为夯填土地面。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北面悬挑阳台宽为1.50m,南面和东、西侧悬挑阳台宽为1.80m。主楼长27.6m,宽15.9m。拟建工程15m内无外电架空电线路。二、方案设计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单位多年的高层建筑施工经验,遵循既安全、满足工程需要又方便使用和投资小的原则,外脚手架和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采用双排落地+悬挑扣件式钢管分段搭设架体;塔吊悬挑转运平台采用型钢制作+钢丝绳吊拉结构体系。1、外脚手架设计(1)架体分段设计6层楼面(标高18.00)以下采用落
3、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架体落在室外人防顶板或夯填土地面上(标高-1.20),落地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8.00+1.20+1.50=20.70 m。6层楼面以上采用悬挑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分2挑悬挑。6层楼面(标高18.00)至12层楼面(标高36.00)为第一挑,架体搭设高度为18.00+1.50=19.50m;12层楼面(标高36.00)至屋顶女儿墙顶面(标高55.40)为第二挑,架体搭设高度为19.40+1.00=20.40m。(2)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纵距1500mm,横距800mm,步距1800mm,脚手架内立杆距离建筑外沿300mm。(3)双排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纵
4、距1500mm,横距800mm,步距1800mm,脚手架内立杆距建筑物外沿300mm。悬挑梁采用16#工字钢,水平间距为1500mm,悬挑长度1200mm,内锚长度1800mm。转角处工字钢按照放射状布置,最大悬挑长度为1700mm,内锚长度为2300mm。悬挑梁内锚部分用16圆钢钢筋两道锚固(见构造图)。每道悬挑工字钢采用619+1(14mm)钢丝绳进行吊拉,拉环采用20圆钢钢筋制作(其构造见附图)。由于阳台部位工字钢悬挑长度较长,工字钢按纯悬挑受力难以满足要求,且对建筑楼板结构的受力影响很大,阳台部位要求采用2根619+1(17mm)钢丝绳进行卸荷。2根钢丝绳的上端分别设置拉环,为减少工字
5、钢受力,2根钢丝绳下端分别吊在内、外立杆与工字钢交接位置。本工程外脚手架用途:结构施工、外装饰施工。2、5#楼、6#楼各设置1台施工用物料提升机。位置设在西面EH轴之间。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作为人货进出通道及以后外墙装修之用,必须自成体系,不得与外脚手架相互连接。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尺寸长为1.8m,宽为0.8 m。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的分段设计与外架相同。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的悬挑构造、立杆构造、防护设施及防电避雷措施均参照外脚手架施工。每楼层的步距为1800mm和1200mm。架体两边设之字型横向斜撑。卸料平台铺设通长木脚手板,木脚手板不得进行搭接或对接。内排立杆必须每楼层设置连墙件。3、在主体结
6、构施工阶段,为把下层拆下来的模板、木方及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吊运至作业面上,需设置塔吊悬挑转运平台。根据工作需要,每层设置1个塔吊悬挑转运平台。位置设在东面EH轴之间。其悬挑尺寸为3.52.0m,内锚长度为1.5 m。塔吊悬挑转运平台主梁采用16#工字钢,次梁采用12.6#热轧槽钢,钢丝绳采用619+1(18.5mm),铺板采用木脚手板,拉环采用20圆钢制作,卸料平台的两侧用钢管焊接固定的防护栏杆。详见平面布置图及大样图。第二部分 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
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3、经设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14、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文件。15、安毕行软件。第三部分 危险源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一、危险源分
8、析及安全等级1、高度小于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为一般危险源,高度在245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为二级重大危险源,高度大于5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为一级重大危险源。本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最大搭设高度为20.70m,属于一般危险源。2、高度小于15m的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为一般危险源,高度在1518m的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为二级重大危险源,高度大于18m的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为一级重大危险源。本工程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最大搭设高度为20.40m,属于一级重大危险源。3、本工程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为一级重大危险源。4、塔吊悬挑转运平台为一级重大危险源5、对于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和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应设计脚手架的平立面布置
9、;纵、横向水平杆布置;立杆布置;连墙件布置;门洞处构配件布置;剪刀撑和斜撑布置;脚手板与栏杆、护拦要求;安全网布置;防电避雷措施。还应说明挑梁与横梁的选型、布置;立杆与挑梁(或横梁)的连接方式与做法。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对于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应设计平立面布置;纵、横向水平杆布置;立杆布置;连墙件布置;脚手板与栏杆、护拦要求;防电避雷措施。对于塔吊悬挑转运平台应注意主、次梁的选型;钢丝绳的选型及吊环的选型等。二、安全隐患(一)外脚手架、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1、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1)各种材质不符合要求;(2)构架缺陷: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杆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
10、设连墙件等;(3)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连墙件等;(4)构架尺寸过大、承载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5)地基出现过大的不均匀沉降;(6)吊环的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7)卡环及吊环的埋设不符合要求;(8)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破损。2、员工从高处坠落(1)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挡防护;(2)作业层未满铺脚手板或架面与墙之间的间隙过大;(3)脚手架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而坠落;(4)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等;3、不当操作事故(1)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2)在架面上拉车退着行走;(3)拥挤碰撞;(4)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4、落物伤人(物体打击)(1)在搭
11、设或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2)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意外碰落,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3)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等;5、其他伤害(1)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雪天)下继续施工;(2)在长期搁置以后未作检查的情况下重新投入使用;(3)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二)塔吊悬挑转运平台1、倾倒或垂直坍塌(1)各种材质不符合要求;(2)型钢及吊环的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3)构架尺寸过大、承载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4)卡环及吊环的埋设不符合要求;(5)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破损。2、员工从高处坠
12、落(1)未按规定设置围挡防护;(2)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等;(3)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而坠落。3、不当操作事故(1)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2)在平台上退着行走;(3)拥挤碰撞;(4)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4、落物伤人(物体打击)(1)在搭设或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2)平台上物体堆放不牢或意外碰落,砸伤工人或路过行人;5、其他伤害(1)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雪天)下继续施工;(2)在长期搁置以后未作检查的情况下重新投入使用;三、危险源的监控:1、对构配件材料的材质、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进行监控;2、对构架和防护设施承
13、载可靠和使用安全进行监控;3、对搭设、使用和拆除进行监控,坚决制止乱搭、乱改和乱用情况;4、加强安全管理与日常维护,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监控。第四部分 施工方案一、材料选用1、钢管(1)脚手架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2)钢管采用48.33.6钢管(钢管按483.0mm进行验算)。每根钢管的长度不大于6.0m。2、扣件(1)扣件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2)扣件在
14、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3、脚手板(1)脚手板采用木、竹材料制作;(2)木脚手板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IIa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小于50mm,两端各设置直径不小于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3)竹脚手板采用毛竹制作的竹笆板。4、安全网:(1)网目密度不小于2000目/100cm2;(2)安全网应具阻燃性,续燃时间不得大于4秒。5、悬挑脚手架用型钢(1)悬挑脚手架用型钢的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2)用于固定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中H
15、PB235级钢筋的规定。6、钢丝绳钢丝绳的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20118-2006的规定。二、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小于3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符合下列规定: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图1);(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 (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图1 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 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
16、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3)纵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图2)。图2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笆脚手板;5木脚手板2、横向水平杆的两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且严禁拆除。3、脚手板的设置要求(1)作业层脚手板铺满、铺稳、铺实;(2)竹笆脚手板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对接平铺,四个角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4、立杆的构造要求(1)每根立杆底部设置木垫板(支撑在混凝土楼面的立杆不设);(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
17、底端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3)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图3);图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5)立杆的对接、搭接要求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
18、小于1m ,并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6)立杆顶端栏杆高出操作层1.5m,高出女儿墙上端1m。5、连墙件的设置要求(1)连墙件竖向间距按建筑物的层高、横向间距按2跨进行设置;(2)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3)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4)采用菱形布置;(5)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6)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7)连墙件采用扣件式钢管连接。落地架采用单扣连接,悬挑架采用双扣连接;(8)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
19、须搭设抛撑,抛撑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抛撑在连墙件搭设后再拆除。6、门洞的构造要求(1)脚手架门洞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型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0600之间(图4);(a)挑空一根立杆 (b)挑空二根立杆 图4 门洞处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2)脚手架门洞桁架的构造符合下列规定: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在其余5个平面内的图示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斜腹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时,在相
20、交的纵向水平杆处,增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杆采用通长杆件,当必须接长使用时,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3)门洞桁架下两侧立杆为双立杆,副立杆高度高于门洞口12步;(4)门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增设一个防滑扣件,该扣件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7、剪刀撑的构造设置要求(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按下表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0600之间;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a45050060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765(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 ,并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
21、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3)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4)高度在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5)。图5 高度24m以下剪刀撑布置8、横向斜撑的构造设置要求(1)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斜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2)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不设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落地双排扣件式脚手架施工方案悬挑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落地 扣件 脚手架 施工 方案 详细 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