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能专用铁路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
《潞能专用铁路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潞能专用铁路工程盖板涵施工方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1.3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22.1工程简介22.2主要工程量22.3施工条件及施工技术标准23.施工总体安排和施工进度计划43.1施工总体安排43.2进度计划44.施工准备44.1人员配备44.2机械设备54.3材料供应54.4混凝土施工配合比64.5大临建设情况74.6施工测量放样75、施工方案、工艺要点和工艺要求75.1涵洞基础施工75.2 涵洞墙身、翼墙施工115.3涵洞盖板施工135.4涵洞附属施工216.工程创优方案236.1创优规划246.2创优措施247.保证措施267.1安全保障措施267.2质量保证措施277.3工期保障措
2、施297.4环境保护保证措施308.冬雨季施工措施318.1冬季施工措施318.2雨季施工措施328.3夜间施工措施33盖板涵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潞能专用铁路工程设计图纸、有关补充资料、施工合同;2、潞能专用铁路施工图;3、设计规范、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指南(新验标)、施工规范;4、现场施工调查的资料;5、参于施工人员的技术状况、机构安排、机械设备及仪器配置、检测装置等。1.2 编制原则1.遵守国家法律及铁道部、潞安铁路公司、地方政府的法规;2.执行设计规范、新验标验收标准、工程施工技术规范;3.注重质量,确保工程质量;4.加强环保,不出现环境污染事故;5.确保工期,争取提前完
3、工;6.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完工无人身伤亡事故;7.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制定文明施工措施,确保文明施工。8.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1.3编制范围 本设计编制范围为潞能专用铁路范围内DK6+500DK14+740段所有盖板涵及附属工程。其包括:DK8+387.00 1-3m 盖板涵 DK10+779.00 1-2m 盖板涵DK8+807.00 1-2m 盖板涵 DK10+924.00 1-3m 盖板涵DK9+410.00 1-3m 盖板涵 DK11+344.00 1-3m 盖板涵DK9+620.00 1-4m 盖板涵 DK11+415.00 1-2m 盖板涵DK10+
4、115.00 1-4m 盖板涵 共计9座盖板涵洞。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 2.2主要工程量2.3施工条件及施工技术标准2.3.1施工地质条件2.3.1.1地层岩性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褐黄色,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及灰岩块碎石,分布于既有铁路、公路路堤及场区内整平场地区域,层厚约212m,级普通土。基本承载力0=100-120kPa。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黏质黄土(Q4al+pl)黄色-黄褐色,硬塑,表层含较多植物根系,偶见钙质结核,厚度约2-6m,II级普通土。基本承载力0=120-130kPa。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黏质黄土(Q3al+pl)黄褐色,硬塑-坚硬,偶见钙质结核
5、,底部见古土壤层,厚度约5-15m,II级普通土。基本承载力0=140-160kPa。4.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粉质黏土(Q2pl)黄褐色-红褐色,硬塑-坚硬,含较多钙质结核,厚度约为2-15m,III级硬土。基本承载力0=180-210kPa。5.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湖积粉质黏土(Q2al+l)黄褐色-红褐色,硬塑-坚硬,局部夹粘土层,含少许氧化铁条纹、锈斑及有机质斑点,夹有少量细角粒土。厚度约为3-15m,III级硬土。基本承载力0=180-210kPa。6.第三系黏土(N)红褐色或棕红色,泥质碎屑结构,薄层至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黏土矿物,厚度约1-3m。III级硬土。基本承载力0=250-300
6、kPa。7.奥陶系中统灰岩(O2)褐色,碎屑结构,块状构造,强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层厚度约为2-6m,IV级软石,基本承载力0=550kPa;弱风化层为V级次坚石,基本承载力0=800kPa。2.3.1.2地质构造专用铁路地处辛安泉域。辛安泉域内,地层出露受构造控制。辛安泉域范围内构造较复杂,一般以断裂为主、其次为褶皱,主要构造有晋获褶断带、西安里南北向构造岩浆带及NE向的地垒、地堑和一些断层。1.晋获褶断带晋获褶断带系长治市内主干构造,由和顺拐川经左权桐峪、黎城西井、潞城及长治市东侧向南延伸,区内长240公里、宽46公里。褶断带总体走向NE2325,呈明显线性延伸,主要由断裂和与之平行的褶皱
7、组成。该构造对线路影响较小,可不考虑该构造影响。2.文王山地垒文王山地垒西起襄垣常隆、东至潞城马江沟,全长18公里左右,东部较宽,走向NE74。该地垒为长治新裂陷盆地的北部边缘,为奥陶系中统灰岩构成的条带状、高度50140米的低山,包括两条张性断层。南断层为一倾向SE、倾角70的正断层,断距210400米。北断层与南断层基本平行,为一倾向NW、倾角70的正断层,断距200400米。线路以路基形式通过该地垒的东部。3.二岗山地垒二岗山地垒由屯留驼坊往东穿过漳泽水库南部到潞城崇道,全长约26公里,走向NE60。该地垒在地形地貌上形成明显差异,特别是东半部,奥陶系中统灰岩组成的条带状低山突起于二级阶
8、地上,高差5080米。该地垒由南北两条张性断层组成。线路位于该地垒以北,该地垒对线路影响较小,可不考虑该构造影响。2.3.2施工技术标准本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如下: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2004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2009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144-2003铁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 TB1040.1及(TB1040.2)-2003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145-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3.施工总体安排和施工进度计划3.1施工总体安排计划开工日期:2013年8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2014年1月3
9、1日。3.2进度计划4.施工准备4.1人员配备项目部按照投标承诺和业主要求,人员、机械、材料等基本全部到位,在涵洞施工方面配备的人员、机械设备能满足施工需要。成立涵洞施工领导小组。由副经理任总体负责人,技术、测量、试验、质检、安全、物资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小组。主要劳动力配备见下表“主要劳动力配备一览表”。主要劳动力配备一览表序号岗位名称人数备注1领工员、安全员各12质量、试验、材料各13工班长14技术人员35模板工12206吊装工467钢筋工6104.2机械设备项目部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现场施工需要,已经进场用于涵洞施工的机械设备见“进场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能够满足前期施工的需要,并会根据
10、工作面的开展,逐步增加进场机械数量。施工现场可以根据各个施工点的进度需求情况进行统一调配。 涵洞施工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塔吊台 52吊车台23振捣棒台84混凝土输送泵台25混凝土罐车台36钢筋加工设备套37电焊机台84.3材料供应4.3.1材料采购项目部根据各厂家材料生产能力及质量情况,将对供应方进行考察评价,选择生产规模大、质量稳定、价格低的供应商。采购供应实行准入制和责任制,严格按照招标要求选择厂家,落实到人,严把进货和验收质量关,所有进场的主要材料都要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试验报告单,材料管理人员先根据验收要求,对材料外观质量进行检验,合格后按试验规程要求
11、提取试件样品,送往试验室复试检验,复试合格的材料方可用于工程结构中。4.3.2材料运输及进料地点嵩县地区公路交通发达,路况良好,所有的材料和机械用汽车直接运至施工现场。材料采购以地方汽车运输为主。砂中粗砂的供应主要来自河南伊川河砂,采用汽车运输。水泥水泥采用洛阳黄河同力水泥、天瑞等地方品牌产品为主,采用汽车运输。钢材钢材使用河南安阳钢铁公司、济源钢铁公司河北邯郸钢铁公司产品,汽车运至工地。木材及其他材料原木、锯材以及其它一般材料均在嵩县县城购买,汽车运至工地。4.4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采用C30混凝土配比,该配合比配制过程完全符合试验规程要求,并经中心试验室复核,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满足施工要求,配
12、合比编号SLTJ2-PHB-005。原材均已报验,复试结果合格,可以使用。4.5大临建设情况4.6施工测量放样利用全站仪放样,涵洞基础放样已全部完成,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经复测,结果合格,可以使用。5、施工方案、工艺要点和工艺要求5.1涵洞基础施工5.1.1测量放样用全站仪进行定位,根据施工图准确定出涵洞轴线及高程,确定开挖线以及开挖深度,经复核无误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工。 5.1.2基坑开挖根据涵洞设计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边坡有无动荷载等情况,采用1:2的坡度进行开挖,并在放坡的基础上每侧预留200cm以上的作为基底支护及施工作业面,洒上灰线标记开挖线。涵洞基础埋置较深,一
13、般在地面下2m4m范围内,涵洞基坑开挖土方工程量较大,故涵洞基坑采用挖掘机按所放边线进行全断面开挖,挖出的土石方利用车辆运走,挖掘机开挖至涵底标高上30cm时,采用人工清理至基底,再由工区试验室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若涵洞基底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向设计单位报检,请设计单位出设计意见指导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基底检测符合要求后进行对边坡和基底进行修整,使边坡平顺,基底平整密实,坑底尺寸根据排水和基础模板设计所需而定,并在基坑底设置排水沟、集水坑,便于排水。排水沟宽为30cm、深20cm,坡度设置成1%,将水引到一侧汇集到集水坑里用水泵将水抽出,确保基坑无积水,积水坑尺寸为长1.0m*宽1.5m*
14、深1.0m,详细基底与基础的平面尺寸周边见下图。涵洞基坑缘边留有护坡道,基坑弃土及材料堆放距坑缘不小于0.5m,施工机械距坑缘不小于1.0m,以免影响坑壁稳定。5.1.3换填砂夹碎石施工根据换填深度选择机械或人工施工,采用挖掘机挖除换填深度内软弱土层,预留3050cm的土层再由人工将软土挖除到达设计标高。先将需换填的土层挖除干净,并将底部填平;若软土底部起伏较大,设置台阶或缓坡,按照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的宽度。换填施工采用分层填筑法,填筑前在换填的底部铺垫一层20cm的中粗砂层,然后再将碎石分层铺设,用推土机平整,压路机静压或弱振,厚度不大于20cm,往返碾压4
15、遍以上。换填所用的填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压实密度达到最佳密度90%以上。换填施工工艺见图5-3-1。图5-3-1 换填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基底清理基底碾压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机械静压检查验收合格5.1.4基础测量放样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涵洞基础平面位置并用红漆做好标记,在基础模板位置先浇筑2030cm宽、35cm厚的砂浆垫层,以保证模板底在施工过程中不漏浆。垫层砂浆表面进行整平、收光,严格控制砂浆面平整度,避免垫层砂浆浸入涵洞基础砼内,保证涵洞断面尺寸。待垫层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在其表面上弹出涵洞基础边线。5.1.5涵洞基础模板涵洞基础模板全部采用1.2cm厚竹胶板,模板背带用510
16、cm方木,内设置拉筋对模板进行加固,同时外设置方木和钢管作为模板整体支撑保证整体结构尺寸。按已放好的模板边线进行支立模板,加固模板时为防止模板移位及胀模,涵洞模板外侧采用短方木支撑于涵洞基坑坑壁上,支点位置模板侧设置在模板自身的型钢上或水平方向加固的钢管上,坑壁侧支点位置设置竖向方木以增大受力面积,以防止模板移位;为防止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胀模,涵洞设置对拉杆,对拉杆水平间距为5075cm,上下设置三到四层对拉杆,对拉杆采用12圆钢两端套丝扣制成,为保证对拉杆周转使用安装对拉杆时将对拉杆穿入直径稍大于对拉杆直径的PVC硬质塑料管。模板内采用1010cm的方木进行支撑,浇注混凝土时逐步拆掉,为保证模
17、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模板外侧用50的钢管横向加固,拉筋与钢管间用“3”形卡扣紧。模板安装前清除模板表面污渍、浮锈,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优质机油、柴油混合而成比例为1:3。涂刷时要均匀,防止脱模剂过多或模板局部涂刷不到导致混凝土颜色不一致或脱模时引起粘模。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5.1.6涵洞基础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拌和:利用砼搅拌站进行搅拌,严格按试验配合比上料,拌和时间为不小于1.5分钟,确保拌和均匀。搅拌完毕后,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并按施工配合比严格控制。(2)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时间和
18、距离以迅速、不间断为原则。浇注前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不超过2cm。(3)涵洞混凝土施工:涵洞砼浇注前,按照规范和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按工序进行重点检查:检查底模板、侧模板支撑是否牢固;模板接缝拼接是否漏浆;钢筋间距、位置及保护层;预埋钢筋位置的准确性;模板内有无杂物、积水;模板接缝、错台、模板垂直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检查振捣人员分工定位情况,并经自检合格后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开盘浇注。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法,分层高度按30cm每层,浇注时混凝土均匀下料,防止局部下料过多引起模板位移或偏移。涵洞混凝土在通过滑槽入模时,需防止倾落高度过高引起混凝土离析,现场检测坍落度符合要求后进行人
19、工摊铺,浇注顺序采用先中间向两侧水平分层浇注。浇注过程中,测量人员进行跟班作业,确保涵洞顶标高的准确性,混凝土顶面初凝前应采用镘刀进行多次抹光以消除裂纹,与墙身相接部位的混凝土要进行拉毛和预埋一定数量的接茬石进行处理。(4)振捣:捣固人员须经培训后上岗,要定人、定位、定责任,分工明确,操作人员要固定,每次浇注前应根据责任表填写人员名单,并做好操作要求交底工作。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15cm距离;垂直等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表面停止下沉,无明显气泡冒
20、出,呈现平坦、泛浆为止。每次振动时间为0.5-1.0min。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任意中断,不得出现漏振、过振现象。浇注混凝土时,设专人检查支撑、模板、钢筋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注意拌合时间与浇筑速度,随时检查校正坍落度,严格按配合比施工,严格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5)涵洞基础模板拆除:涵洞模板在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在强度达到2.5Mpa以上可拆除模板。涵洞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等荷载。(6)养护:涵洞基础混凝土浇注完后,为防止过晒、雨淋、低温等影响,应及时
21、进行养护,用沾湿的土工布或者塑料布盖好,待混凝土初凝后洒水自然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涵洞模板拆除后采用土工布或塑料薄膜覆盖洒水养护,经常保持涵洞混凝土湿润,安排专人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按规范要求进行。 5.2 涵洞墙身、翼墙施工5.2.1涵身模板安装按已放好的模板边线进行支立模板,加固模板时为防止模板移位及胀模,涵洞模板外侧采用短方木斜向支撑于涵洞基坑坑壁或地面上,支点位置模板侧设置在模板竖向或水平方向加固的钢管上,坑壁侧支点的位置设置竖向方木板靠在坑壁上增大受力面积,以防止模板移位;为防止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胀模,涵洞模板设置对拉杆,对拉杆水平间距为6080cm,对拉杆采用12圆钢两端套丝
22、扣制成,为保证对拉杆周转使用安装对拉杆时将对拉杆穿入直径稍大于对拉杆直径的PVC硬质塑料管,若受施工条件限制,可不设PVC管,直接将拉杆进埋到混凝土内。模板内采用1010cm的方木进行支撑,浇注时逐步拆掉,为保证模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模板外侧用50的钢管横向加固,拉筋与钢管间用“3”形卡扣紧。模板安装前清除模板表面污渍、浮锈,并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优质机油、柴油混合物,比例为:。涂刷时要均匀,防止脱模剂过多或模板局部涂刷不到位导致混凝土颜色不一致或脱模时引起粘模。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模板接缝处夹海绵条,并用腻子抹平。5.2.2涵洞模板拆除涵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用 铁路工程 盖板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