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特大桥(75+125+75)m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方案.doc
《某特大桥(75+125+75)m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特大桥(75+125+75)m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方案.doc(9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1.编制依据32.编制范围43.工程概况43.1工程简介43.2自然、地理特征73.2.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73.2.2气候、气象83.2.3地震动参数83.3主要技术标准83.4主要工程数量94.施工总体部署94.1施工组织机构94.2劳动力计划104.3施工用电114.4施工用水115. 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116工期安排137边跨现浇段施工工艺147.1基础处理167.2条形基础预压197.3支架搭设197.4支架拆除227.5支架预压237.6支座施工277.6.2支座灌浆养护307.7模板施工327.7.1模板铺设327.7.2涂刷脱模剂327.7.3内模安装337.7.
2、4脱模337.8钢筋及预应力管道施工357.8.1、钢筋加工及安装357.8.2、预应力管道施工367.9 合拢段临时刚接预埋件施工387.10混凝土施工407.11挂篮拆除注意事项418.合拢段施工工艺428.1 合拢段概述428.2 施工总体顺序448.3 施工准备468.4 边跨合拢段施工478.4.1、边跨合拢段施工478.4.2、边跨合拢段锁定设计及施工508.4.3、边跨合拢段配重方案528.5 中跨合拢段施工539.质量保证措施5510.安全保证措施5910.1制度保证5910.1.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5910.1.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5910.1.3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5910.
3、1.4班前安全预想制度6010.1.5安全检查制度6010.2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6110.3钢筋、混凝土、张拉压浆安全施工措施6110.4 防火、防爆措施6310.5 组织措施6411.夜间施工措施7712.应急预案7712.1 危险源分析7712.2 应急预案7812.2.1高空坠落应急响应小组7812.2.2应急响应处理7912.2.3保护现场8212.2.4善后工作8212.2.5人员培训、演练8212.2.6预案演习8312.2.7应急物资准备8313、相关附图、附表841、附图1:边跨现浇段支架体系图(P85-86)842、附件1:边跨现浇段支架计算书(P87-91)843、附件2
4、:地基承载力计算书(P92-93)844、附件3:合拢段锁定计算(P94-P95)84附件1:计算书87XXX特大桥(75+125+75)m连续梁边跨现浇段支架检算87附件2:计算书92XXX特大桥(75+125+75)m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地基承载力检算92附件3:计算书94合拢段锁定验算94XXX特大桥(75+125+75)m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宁启线南京至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图纸(75+125+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线间距5.0m)图号:宁启复电施(桥)参-01-01;(2)DK198+453.93 XXX特大桥28#-42#墩布置图图号:海
5、通复电施(桥)-02-1。(3)我单位现有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及管理经验。(4)有关的标准、规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J1148-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5-20112.编制范围XXX特大桥34#-
6、37#的75+125+75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施工。3.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新建正线XXX特大桥位于既有宁启线老桥南327m处,XXX为规划III级航道,净高要求7.5m,最高通航水位3.1m,规划XXX净宽要求70m 。跨越XXX为(75+125+75)m连续梁,里程:DK198+039.660-DK198+316.460,该连续梁为三跨双线预应力混凝土直线梁。梁体为单箱、单室、直腹、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2.0m,箱梁底宽7.0m。全联端支点、中跨及中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中支点截面中心梁高9.2m,梁底下缘按半径R=461.
7、045m圆曲线变化,边支座中心线至两端0.75m。边跨现浇段长度为12.25m,梁高5.2m,腹板厚45cm,底板厚50cm,宽7m,砼方量219.3m3,边跨梁重约581.2T。合拢段分为边跨合拢段两处和中跨合拢段一处,每处长均为2m,梁高5.2m,各部结构与邻近段相同。线路立面图连续梁平面图3.2自然、地理特征3.2.1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桥址区地层较复杂,按其成因和时代分类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Q4)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3)冲积、海积形成的黏性土、砂性土。桥址处20m范围内为浅分布的饱和粉土粉砂,根据设计调查和勘探,桥址场地区无不良地质。本地区除零星分布的水塘、沟渠中有少
8、量地表水外,无大的地表水系。桥址处地下水类型分为孔隙潜水和承压水,浅部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的砂性土层中,主要接收地表径流及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水量较丰富,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开采和流入地表水体。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砂性土中,补给来源主要为潜水越流或渗漏补给,排泄以人工开采为主,水量丰富。地下水位埋深0.72.9m。地下水具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随季节、降水量变化而变化。根据设计资料全桥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成果,桥址区地形平坦,无引起滑移、坍塌不良地质,勘探过程中未见大型活动断裂通过,场地整体稳定;桥址区场地地基土结构较有规律,深部地层分布较稳定。3.2.2气候、气象本
9、段线路地处长江下游,为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气温相差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1300mm;全年无霜期约300天。季风显著,冬季盛行来自北方干冷的偏北风,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东南风。3.2.3地震动参数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分(GB18306-200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划(GB50111-2006),本场地属中软土,场地类别为类场地,特征周期分区为一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3.3主要技术标准设计速度:客车200km/h;货车120km/h。线路情况
10、:双线,线间距5.0m,直线。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100年。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碳化环境,作用等级T2级。设防烈度7度及以下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0.1g及以下地震区。轨道类型:有碴轨道。3.4主要工程数量(75+125+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边跨现浇段(一处)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型号单位数量1梁体砼C55m3219.32钢筋HRB335Kg40515.03钢筋HPB235Kg3241.24预应力钢索j15.2mm钢绞线t25.75锚具JLM-32型套506锚具BM15-5/BM15-5P套25/257锚具OVM15-19型套208锚具OVM15-15型套329
11、金属波纹管内径90mmm207.210金属波纹管内径100mmm135.511金属波纹管内径9019mmm318.912竖向预应力筋32mmPSB830螺纹筋T1.6313支座GTQZ套24.施工总体部署4.1施工组织机构为使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地完成,我项目一分部选派专人负责本项工作。组织机构设置为:由一分部副经理邵长光担任现场施工负责人,由项目分部总工马建担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各墩及连续梁体的施工,并配备领工员2人、技术员2人、测量员2人、专职质检员1人、专职安全员1人。现场施工在架子队各班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架子队队长严格把关。现场组织机构详见图4-1。 4.2劳动力计划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
12、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调度、有目标、分阶段地安排施工人员进场。施工人员进场后进行各种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完善驻地生活现场及办公生产设施。劳动力调配计划详见附表4-2:劳动力计划表表4-2:劳动力计划表序号工种人数备 注1管理人员3生产副经理1人、现场领工员2人2技术人员6技术主管2人,技术员2名,测工2人3安质员2专职安全员1人,质检员1人4钢筋工50钢筋加工、绑扎5起重工20模板、钢筋、机械的吊装6混凝土工20混凝土浇筑、养护7普工208机械操作人员10吊车、罐车司机9机电工2机械维修、电力维护10木工10支拆模板11模板工10模板施工4.3施工用电施工用电采用当地电网。4.4施
13、工用水搅拌站用水为自来水,水质已取样化验合格,可以使用。现场施工用水采用就近取水。5. 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本工程施工难度大,材料的供应与管理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执行,严把材料进场质量关;根据施工的进度,合理尽早的安排材料进场。物资部应早日做好材料的采购、供应的准备工作。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设 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进/出场时间备注一起重设备1汽车吊25t台22010-11/2012-22汽车吊80t台22010-11/2012-2二钢筋设备1交流电焊机500A台102010-9/2012-22钢筋弯曲机TFGM台22010-9/2012-23钢筋切断机QD-40台2201
14、0-9/2012-24调直机JY-2台22010-9/2012-25对焊机90A台22010-9/2012-26气割设备氧-乙炔套62010-9/2012-2三混凝土设备1汽车输送泵台32010-3/2012-22地泵台22010-3/2012-22插入式振动棒50台102010-10/2012-23插入式振动棒30台122010-10/2012-24混凝土罐车HLS75台62010-3/2012-2四测量通信设备1全站仪GTS-332N台22010-3/2012-22水准仪DZS-3台22010-3/2012-23GPS全球定位仪台12010-5/2012-24对讲机同频台82010-6/2
15、012-2六供电设备1发电机200KVA台12010-10/2012-2备用2变压器500KVA台22010-3/2012-26工期安排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连续梁合拢采用先边跨合拢后中跨合拢,目前正在进行6#块施工,计划工期如下:35#墩边跨现浇段工期如下2011年7月20日2011年8月20日完成支架基础处理;2011年8月21日2011年11月10日完成支架搭设、预压;2011年11月11日2011年11月25日完成钢筋、模板施工;2011年11月26日2011年11月27日完成砼施工;2011年11月27日前完成35#墩边跨现浇段施工。35#墩边跨合拢段工期安排如下2011年11月28日2
16、011年12月15日完成支架施工;2011年12月26日2011年12月30日完成钢筋、模板施工;2011年12月31日2012年1月1日完成混凝土施工;36#墩边跨现浇段工期如下2011年8月20日2011年9月10日完成支架基础处理;2011年9月11日2011年11月20日完成支架搭设、预压;2011年11月21日2011年12月5日完成钢筋、模板施工;2011年12月6日2011年12月7日完成砼施工;36#墩边跨合拢段工期安排如下2011年12月8日2011年12月25日完成支架搭设施工;2011年12月26日2012年1月10日完成钢筋、模板施工;2012年1月11日2012年1月
17、12日完成混凝土施工;中跨合拢段工期安排如下2012年1月13日2012年1月26日完成吊架施工;2012年1月27日2012年2月3日完成钢筋、模板施工;2012年2月4日2012年2月5日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7边跨现浇段施工工艺由于34、37#墩高度相近,构造相同,地质条件相似,边跨现浇段施工工艺相同,因此此处只对34#墩支架施工进行描述。施工流程图如下: 支架基础处理并预压 搭设支架并堆载预压 永久支座及模板安装 底、腹板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立隔墙模板、内侧模、顶板底模及端模 绑扎顶板、翼板钢筋,安装顶板预应力管道 浇筑砼、预应力管道及时清孔、养生 拆除外模、侧模及内模 支架加工
18、、立柱基础预埋件施工 测量支架的沉降及变形 模板制作钢筋制作预应力筋下料 模板制作 钢筋制作管道安装 制作砼试块 砼配合比试验 砼强度达100%后张拉纵向、横向、竖向束并压浆 油泵、油顶的校验与标定 锚具及夹片安装预应力钢材下料压砼试块 边跨合拢7.1基础处理由于原地基为粉砂土,基本承载力110Kpa,达不到要求,基础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在条形基础下打设两排高压旋喷桩对地基进行处理,增加地基承载力并减小基础下沉量。旋喷桩采用50cm半径,每个条形基础下横桥向间距1m,纵桥向间距0.8m布置,桩长8m。旋喷桩按每米144Kg水泥进行施工。在桩基顶浇筑长9m,宽1.5m,高1.0m的混凝土条形基础
19、,条形基础内布置两层16螺纹钢筋网片,间距20cm布置,箍筋采用HPB23510钢筋,钢管柱下间距10cm布置,其余间距20cm布置。基础顶面预埋1000*1000*10mm厚连接钢板与钢管立柱连接,钢板底采用HRB33516的U型钢筋与钢板焊接预埋在条形基础内,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为加强条形基础与桩基的连接,将高压旋喷桩桩头伸入条形基础5cm。基础主要工程量表(全桥)项目单位数量备注直径50cm高压旋喷桩m864124t水泥C30混凝土m3811000*1000*10mm钢板块18HRB33516钢筋T2.7HPB23510钢筋T1.147.2条形基础预压考虑到条形基础
20、及钢管柱受力相对集中,地基处理虽采用高压旋喷桩但承载后仍会有微量下沉,为提前消除基础下沉量为支架所需标高提供数据,采用对条形基础进行预压的方法。预压采用混凝土块,预压前先采用I36a工字钢纵向铺设于条形基础顶,铺设间距同于支架纵梁。预压荷载按条形基础受力的1.3倍进行预压,约543T。预压观测点设置于预压材料两侧条形基础上,预压时间以满载后间隔24小时沉降量小于1mm为宜,卸载后对条形基础顶标高进行观测,测出基础反弹量,则支架施工时标高控制时将标高提高个反弹值。7.3支架搭设边跨现浇段总长为12.25m,支架设置三跨,布置方式为:边墩墩身中心向外5.15m开始布设第一排支架,考虑三排钢管的沉降
21、均匀故将第一排钢管设置在承台之外,钢管柱底使用1000*1000*10mm钢板连接,钢板下焊接2根20的U型筋与条形基础混凝土连接牢固,钢管柱柱脚焊接锚固在钢板上。支架设3排,排距3.3m。支架形式为3根直径800mm,壁厚10mm螺旋钢管柱,钢管横向间距3.2m,中间一根钢管与线路中心线重合。钢管柱之间采用12#槽钢连接,槽钢与钢管柱采用焊接连接,焊接处附加加劲板,具体形式见附图,钢管柱顶面为1000*1000*20mm钢板焊接,钢板顶放置500*300mm砂筒,待混凝土灌注完成拆模板时放出沙子,便于模板拆卸。砂筒顶放置3拼I45b工字钢横梁,横梁顶放置I36a工字钢作为分配纵梁,纵梁为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桥 75 125 连续 梁边跨现浇段 合拢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