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泄洪隧洞等工程爆破施工方案.doc
《某泄洪隧洞等工程爆破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泄洪隧洞等工程爆破施工方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CB01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 (承包2013技案003号)合同名称:某某水源工程(石门水库)导流泄洪隧洞等工程 合同编号:NES-SMSK(2012)/SG-001承包人:某某兵团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某某水源工程(石门水库)项目部致:某某建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农二师三十八团水源工程(石门水库)监理部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完成了 某某石门水库导流泄洪隧洞等工程 导流洞明渠、竖井及洞身段 的编制,并经我方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现上报贵方,请审批。附: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措施计划 安全施工技术方案 爆破专项施工方案承 包 人:某某兵团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农二师某某水源工程(石门水库)项目部
2、项目经理:日 期: 年 月 日监理机构将另行签发审批意见。 监理机构:某某建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农二师 三十八团水源工程(石门水库)监理部签 收 人: 日 期: 年 月 日说明:本表一式 4 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核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代机构各1份。某某石门水库导流、泄洪洞及发电洞工程爆破专项施工方案某某兵团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某某水源工程(石门水库)项目部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一日某某石门水库导流、泄洪洞及发电洞工程爆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某某兵团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某某水源工程(石门水库)项目部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一日目 录第一章、工程说明 4
3、第二章、石方开挖方案 13第三章、进出口段明挖施工程序 26第四章、石方洞挖及爆破 29第五章、爆破安全规程 45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58第七章、起爆方式与警戒方案 59第一章 工程说明1.1工程概况莫勒切河位于且末县西部,东与车尔臣河流域相邻,西与和田地区的安迪尔河流域接壤。该河东距且末县城150km,西距民丰县城159km,北距塔中直线距离120km。拟建的兵团某某位于莫勒切河河流平原区内,G315线从河流平原区穿过。工程区距乌鲁木齐市1450km,距库尔勒市700km,距且末县城240km,西距民丰县城249km。G315线从流域平原区穿过,目前已有新建的一条70km长的苏石三级公路直
4、通库区。1.2 水文气象及地形地质1.2.1 水文气象莫勒切河、喀拉米兰河流域地处昆仑山、阿尔金山交界处,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总的气候特征是既具有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又具有垂直气候分带的特点。由于两河均无气象站,山区的气候特征分析通过昆仑山气象哨资料推算,出山口的气候特征由安迪尔气象站资料代替。(1)水文特性径流莫勒切河发源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昆仑山北麓和阿尔金山的两条东西相邻河流。莫勒切河介于东经83318559,北纬36403815之间,流域面积合计1.62万km2,其中出山口以上面积2422km2。莫勒切河流域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东以车尔臣河分水岭为界;西至安迪尔河分水岭;南起
5、昆仑山的阿孜塔格冰川和阿尔金山的箭峡山分水岭,北面延伸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按行政区划属于某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水资源分区属于西北内陆河系昆仑山北麓诸小河区克里雅河流域。本流域主要河流发源于昆仑山北坡,河流的特点是源头较高而坡度大,从湿润多雨的山区逐渐形成地表径流,流径干旱少雨区,在平原区地表径流完全散失。山区径流形成区河源有冰川,受西来气流影响,山区降水(降雪)丰沛。中高山区岩石构造裂隙发育,透水性好,沿程地表、地下水转换频繁。流域的气候与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其地表径流的补给来源有四个方面,即冰川(含永久性积雪)融水、积雪融水、雨水、地下水,从反映出的水文特征,则主要是降水与冰川融
6、水补给为主的河流,莫勒切河冰川融水补给径流约为30%。根据2004-2009年水文年莫勒切站、尼雅站、克里雅河努努买买提兰干站实测年径流量及尼雅站、克里雅河努努买买提兰干站1978-2009年长系列资料,进行长短系列比较,推算莫勒切河1978-2009年平均径流量。(2)气象1、洪水由于本流域无实测长系列洪水资料,只有通过分析邻近流域测站的洪水统计参数规律,采取统计参数地区综合分析法、地区综合经验公式法初步分析计算本流域的设计洪水,同时对各种方法推求的参数和洪水设计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符合区域洪水分布规律的设计成果。最终选用地区综合经验公式洪水设计成果。莫勒切站与参证站都有2004-2009
7、年的实测流量资料,通过参证站2004年-2009实测洪峰流量与该站洪峰流量均值修整系数推求莫勒切站洪峰流量均值。选用参证站中尼雅站、努努买买提兰杆站1978-2009年实测洪水资料及莫勒切站2004-2009年6年实测资料,通过两站确定长短系列流量修整系数为1.083,而莫勒切站2004-2009年洪峰流量均值为196m3/s,由此推算莫勒切站洪峰流量均值为196x1.083=213m3/s。本工程选用常规经验公式法计算洪水设计成果。莫勒切河出山口断面设计洪水成果表 单位:流量m3/s 洪量:106 项目设计频率(%)0.050.5123.35102050洪峰流量158410749267817
8、33594461338207一日洪量51.2536.3631.9927.5626.3521.9317.7713.788.97三日洪量92.6869.4462.3655.2752.5545.7938.6031.1921.17七日洪量155.61116.59104.7092.8188.2476.8964.8152.3735.54根据施工安排,施工期截流为9月中旬。由于缺乏实测资料,施工期截流洪水均值按莫勒切河2004年-2009年9月实测日平均流量计算,根据实测,9月最大日平均流量为40.9m3/s,统计参数借用洪水设计成果:Cv=0.60、R=5.0,施工期设计洪峰流量为:10年一遇69.8m3
9、/s。2、泥沙莫勒切河流域内无实测泥沙资料,只有通过相邻河流实测资料估算流域内各河流泥沙值。选取莫勒切水文站2006年为典型年,进行各河流断面输沙量年内分配,成果见推移质由于无实测资料,根据我国山区河流一般规律,推移质为悬移质的15%30%;结合当地情况沁河流域属土石山,推移质按悬移质的15%考虑,推移质输沙量为37.95万t。3、水位流量关系设计断面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是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本次为天然河道水位流量关系的确定进行了大量的外业勘查工作,包括河道纵横断面及洪水水位测绘、观测工作,根据以上实测资料,推算石门水库坝址处的水位流量关系。1.2.2 地形、地质条件(1)导流泄洪洞工程地质
10、条件导流泄洪洞布置于左岸,进口引渠高程2328m,出口底板高程2316m,主要由进口引渠、闸井、洞身段、出口明槽段组成,隧洞洞径6.4m,长度976m。引渠及闸井段(0-0240+007m):边坡走向350,坡度3基岩裸露,岩性为石炭系下统托库孜达坂群(C1tk)变质砂岩,深灰色、灰黑色,厚层状,变余砂状结构,变质作用主要为板岩化,属中硬岩,岩层产状为5055SE5055,岩体强风化厚度为58m,弱风化厚度为1418m,弱风化岩体地基承载力建议值2000kPa,微风化新鲜岩体地基承载力建议值3000kPa。闸井基础位于弱风化层内,弱风化岩体与混凝土之间抗剪断强度c0.97MPa,f=1.18。
11、引渠段开挖形成的最大坡高约15m,岩体建议开挖边坡:临时10.3,永久边坡10.5。坡高大于10m应增设马道, 并进行及时喷护,防止小型楔体、风化碎块掉落。进口段(0+0070+061):洞轴线走向315,地层岩性为石炭系下统托库孜达坂群(C1tk)变质砂岩,深灰色、灰绿色,中厚层状,属中硬岩, 强风化层厚6.09.0m,弱风化层厚13.822.0m。岩层产状5060SE5055,与洞线斜交;主要发育两组节理,85275NW45,闭合-微张、延伸长20-30m,与层面组合易在洞顶形成不稳定块体;320340SW7085,闭合,无充填,断续延伸,对洞室稳定的影响主要位于边墙,以剥落为主,对洞室稳
12、定影响较小;在0-013、0-025分布断层f16、f18,f16:64SE35,f34:47SE45,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宽度0.5-1.0m,主要由碎裂岩组成。该段洞顶上覆岩体厚度21-25m,上覆岩体厚度小,主要位于弱风化岩体内,另受断层影响,围岩类别为类。建议进口段类围岩坚固系数2.83.1,单位弹性抗力系数4050MPa/cm。建议设系统锚杆加固,混凝土衬砌。直洞段(0+0500+435):洞轴线走向343,洞身段岩性为石炭系下统托库孜达坂群(C1tk)变质砂岩及华力西期侵入花岗岩。变质砂岩分布在洞身前段(0+0500+357),深灰色,厚层状,属中硬岩,变质作用主要为板岩化。产状5
13、060SE5055,与洞线夹角73;洞轴线0+211、0+228、0+289分布断层f34、f22、f38,其中f34:45SE43,f22:40SE49,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宽度0.51.5m,主要由碎裂岩组成,断层经过处岩体完整性差;洞身前段上覆围岩厚度25-60m,位于微风化岩体内,岩体完整性较好,围岩类别主要为类,在断层经过处围岩类别为类。花岗岩分布在洞身后段(0+3900+465),呈灰白色,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上覆岩体厚度20-50m,断层构造不发育,围岩类别主要为类。变质砂岩内隧洞类围岩建议坚固性系数fk=2.83.1,单位弹性抗力系数Ko=4050MPa/cm;类围岩建议坚
14、固性系数fk=3.23.6,单位弹性抗力系数Ko=7080MPa/cm。花岗岩内隧洞类围岩建议坚固性系数fk=6.07.0,单位弹性抗力系数Ko=120130MPa/cm;类围岩建议坚固性系数fk=5.06.0,单位弹性抗力系数Ko=100110MPa/cm。变质砂岩隧洞内类围岩一般建议设系统锚杆加固,混凝土衬砌,类围岩稳定性较好,设公司 部随机锚杆加固。出口段(0+4350+478):出口边坡走向275,坡度41,基岩地层岩性为华力西期侵入花岗岩,岩体强风化厚度为35m,弱风化厚度为15m,出口段位于强风化层内,基岩表层覆盖全新统坡积碎石土层,发育的节理主要为:8SE82,325NE85,
15、60NW70,270N42。由于岩体中发育结构面组合,出口段围岩稳定性较差,为镶嵌结构,(0+4350+469)位于弱风化岩体内,围岩类别为类,(0+4690+478)位于强风化岩体内,围岩类别为类,建议花岗岩地层类围岩建议坚固性系数fk=5.06.0,类围岩坚固性系数fk=4.05.0。出口段基岩临时边坡采用1:0.3,永久边坡1:0.4, 需加喷锚支护措施。覆盖层临时边坡1:1.5,永久为1:1.75,需采取坡面防护措施。出口明槽段(0+4780+976):该段为导流泄洪洞出口明挖消能段,位于级阶地前缘斜坡与现代河床交汇处。0+5060+788、0+8330+870、地层岩性上部为为第四系
16、全新统冲积卵砾石,厚度810m,结构松散-稍密,允许承载力300400 kPa;0+901976段及上述段下部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沉积卵砾石层,结构密实,允许承载力500kPa。0+7880+833段、0+870-901段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托库孜达坂群(C1tk)变质砂岩,深灰色,厚层状,属中硬岩,岩层产状5060SE5055,强风化厚度为8m,弱风化厚度为20m,强风化岩体地基承载力建议值1500kPa,弱风化岩体地基承载力建议值3000kPa,临时边坡采用1:0.3,永久边坡1:0.4;覆盖层临时边坡1:1.5,永久为1:1.75。,建议将出口挑流效能设施置于0+870-901段基岩弱风化层
17、内。0+5060+580段右侧砂砾石自然边坡近直立,需进行削坡处理。(2)泄洪排砂洞工程地质条件泄洪洞布置于坝址左岸,泄洪洞前段独立成洞,后半段由导流泄洪洞改建而成,以龙抬头段与导流泄洪洞结合组成,主要由引渠段、闸井段、“龙抬头”段、导流泄洪洞利用段、出口明渠段和消能段几部分组成。龙抬头段后为导流泄洪洞利用段,对其本节中不做叙述,请参看4.7.1导流泄洪洞一节中内容。现将其独立成洞段(龙抬头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评述如下。 进口明渠及闸井段(00570+023):该段基岩裸露,其中00570+000段为泄洪洞进口明渠段,0+0000+023段为泄洪洞进水闸井段。该段基岩岩性为石炭系下统托库孜达坂群
18、(C1tk)变质砂岩,青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状,属中硬岩,岩层产状为5060SE5055,岩体强风化厚度为58m,弱风化厚度为1418m。闸井基础位于微风化层内,岩体地基承载力建议值3000kPa,岩体与混凝土抗剪强度c0.97MPa,f=1.18。该段未发现构造通过,岸坡主要发育的结构面为层理及变余结构面,主要发育两组节理,85275NW45320340SW7085,均呈闭合微张,断续延伸1020m。建议开挖边坡分层开挖,坡高大于10m应增设马道。岩体建议开挖临时边坡10.3,永久边坡10.5。 龙抬头段(0+0230+126):该段洞室岩性为石炭系下统托库孜达坂群(C1tk)变质砂岩,中厚
19、层状,属中硬岩,岩层产状5060SE5055。该段洞室处于微风化新鲜岩体内,围岩稳定性较好,属类围岩,建议洞身段类围岩坚固系数3.23.6,单位弹性抗力系数7080MPa/cm。(3)灌溉发电洞工程地质条件灌溉发电洞布置于左岸,为进口底板高程2358m,出口尾水高程2319.6m, 由引水渠、进水口段、隧洞段、灌溉及发电叉管段组成,洞径2.8m,长度540m。引渠及闸井段(0-44.10+013m):该段边坡走向3555,坡度37,分布有级阶地残留,级阶地前缘坡度80,近直立分布。级阶地上部地层岩性为上更新统冲积(Q3al)卵砾石层,厚度23m,结构稍密;下部为中更新统冰水沉积(Q2fgl)卵
20、砾石层为主,厚813m。下伏基岩岩性为石炭系下统托库孜达坂群(C1tk)变质砂岩,厚层状,岩层产状5060SE5055。强风化层厚6.09.0m,弱风化层厚13.822.0m。引渠渠底高程2358m, 渠基为变质砂岩,可满足引渠对基础的要求;引渠开挖形成的临时边坡坡高18m,建议卵砾石层开挖边坡:临时1:1,永久1:0.75,基岩开挖边坡:临时1:0.3,永久1:0.5。进水塔塔基处于弱风化岩体内,岩体承载力为2000kPa,岩体与混凝土抗剪断强度c0.97MPa,f=1.18。隧洞进口段(0+0130+116.8):地层岩性为石炭系下统托库孜达坂群(C1tk)变质砂岩,深灰色、灰绿色,中厚层
21、状,属中硬岩, 强风化层厚6.09.0m,弱风化层厚13.822.0m。隧洞方向343,岩层产状5060SE5055,与洞线夹角斜交;主要发育两组节理,85275NW45,闭合,无充填,结构面经过处与层面组合易在洞顶形成不稳定块体,320340SW7085,闭合、无充填,断续延伸,与洞线交角较小,倾角较陡,对洞室进口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边墙,形成一些小的掉块;在0+050、0+057分布断层f27、f34,f27:35SE50,f34:30SE60,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宽度1.02.0m,主要由碎裂岩组成。该段洞顶上覆岩体厚度23-30m,上覆岩体厚度小,主要位于弱风化岩体内,另受断层影响,围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泄洪 隧洞 工程 爆破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