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
《某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1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合同段开工申请单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工程范围:路基、管网、桥涵、U型槽匝道等项目主要内容:申请开工日期:2012年3月1日预计完工日期:2012年7月1日施工准备情况说明:1、已到施工图现场核对已完成,复测已完成;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并审批完成;3、施工用水、电、临建房屋、便道满足开工条件;4、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能满足开工需要;5、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措施已建立健全并审批;6、工地试验室已经建立并经检查合格,材料试验等全部送检并已完成;7、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已编制并审批完成。施工单位签名: 日期:附件:1、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2、导线点或控制网复测结果3、单位、分部、
2、分项工程划分表4、其他资料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签字: 日期:总监办签收签收人: 日期:编 号 : XT/SGZZSJ/2012某某某项目园区道路工程施 工 组 织 设 计编 制 : 审 核 : 审 批 : 某某某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3月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承包单位:某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某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致总监理工程师 先生根据合同条款,现报上某某某项目园区道路工程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请予审批。 承包人: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签 字 :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 签 字 : 日 期: 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1第一节 编制依据1第二节 编制范围1第
3、三节 编制原则1第四节 遵循的规范和标准3第五节 工程概况3第六节 主要技术标准6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及规划15第一节 施工部署的总体思路15第二节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6第三节 劳动力部署、任务划分及主要技术力量19第四节 施工进度计划21第五节 主要施工机械及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21第六节 施工准备与临时工程及施工总平面布置22第七节 后勤保障及紧急处理措施23第三章 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24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方法24一、路基工程施工方案24二、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法25三、路基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及说明27第二节、路面工程施工方法28一、施工方案28二、施工方法29(一)、天然砂砾垫层2
4、9(二)、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厂拌法施工)30(三)、乳化沥青透油层31(四)、沥青混凝土面层33(五)、道侧石及人行道施工43第三节 涵洞施工方法441、基坑开挖及处理442.基础施工443.台身施工444.盖板预制安装455.台背回填45第四节、地下降水施工方法45一、工程概况45二、降水方案45三、降水施工方法(明挖管井降水)45第五节 U型槽施工49第四章 冬、雨期的施工安排51第五章 高温季节、雨期施工安排53一、高温季节、雨期施工总体安排53二、雨期施工措施53三、高温季节施工措施54第六章 创优规划、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54第一节 创优规划54一、总体规划54二、具体规划54第
5、二节 创优规划落实措施54一、建立健全创优组织55二、创优规划落实措施55三、道路、桥涵工程创优规划落实措施55第三节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55一、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56二、质量保证管理措施56三、质量保证控制措施57四、道路、桥涵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9第四节 确保工程工期的措施69一、保证工期方案69二、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69三、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71第七章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72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72第二节 质量保证与控制方案72第三节 安全保证体系72第四节 安全保证措施74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80第一节 环保、水保总体方案80第二节 组织措施80第三节 技术措施81
6、第九章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3一、组织领导83二、现场管理83第十章 成本管理与控制85第十一章 附图、附表88附图一: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88附图二:雨水管网施工工艺框图89附图四: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框图91附图五:箱涵施工工艺框图92附图六:U型槽施工工艺框图93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一节 编制依据一、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珠庙村二社至甘珠庙村四社乡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文件。二、招标文件提供的设计图、工程量清单等有关资料。三、国家、交通部、建设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四、招标期间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所有来往的函件及补遗资料。五、我公司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六、我公司
7、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七、我公司可调用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源。第二节 编制范围根据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珠庙村二社至甘珠庙村四社乡村公路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所规定的道路路基土石方、管道、路面、排水、防护及环境保护等项目的全部工程内容。第三节 编制原则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特别是断层等不良地质地段的道路、桥涵施工安全等。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二、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积
8、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三、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不同围岩类别的爆破掘进、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两次模筑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四、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建设单位要求。五、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
9、施工组织中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道路、桥涵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并做到专款专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六、合理布局的原则从节省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境保护和营区绿化。工程完成后,及时平整场地,恢复植被。第四节 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本文件施工组织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见表1-1。遵循的主要规范、标准表 表1-1序号规范名称编号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
10、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041-20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04-2004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_T_F50-2011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第五节 工程概况一、项目地点本工程位于*市*相交处南1km处与某某某城接壤,此次修筑范围为某某某城外包道路中的外一路与外二路,其中外二路:西起某某某基地正门,桩号为K0+000.00,向东至桩号K1+435.67,路线全长1303.75米,红线宽度27米及路基宽度为11米;外一路:西起某某某基地停车场,桩号
11、为K0+000.00,向东至桩号K2+041.65,路线全长1988.11米,红线宽度19米及路基宽度为11米;外二路下穿箱涵起止桩号为K1+092.15K1+133.3,全长41.15m。箱涵采用2孔15m(净宽),总宽33m,高8.65m钢筋混凝土结构; 外二路与阿成快速通道相交处有一菱形立交:A匝道:车红公路东侧上匝道,桩号为K0+000.00,向东至桩号K0+215.99,路线全长215.99米,车行道宽8米。B匝道:车红公路东侧上匝道,桩号为K0+000.00,向东至桩号K0+263.57,路线全长215.99米,车行道宽8米。C匝道:车红公路东侧上匝道,桩号为K0+000.00,向
12、东至桩号K0+257.36,路线全长215.99米,车行道宽8米。D匝道:车红公路东侧上匝道,桩号为K0+000.00,向东至桩号K0+269.37,路线全长215.99米,车行道宽8米二、地形地貌 本地区断裂构造分为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三部分。印支期构造特点为:断裂活动主要集中在印支早期,该期断裂活动不论在规模上还是波及的范围上都是本区最大最广泛的。一般都发生在早中三叠世地层中,并被北东向、南北向燕山期断裂所切割,或被侏罗纪地层覆盖。断裂走向都以北西为主。燕山期断裂构特点:小断层繁多,规模繁多,规模均较小,断层走向一般为北北东及南北向。三、气象所修筑道路区域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
13、寒冷,日温差悬殊,夏季7-8月最热,最高温度38.3,2月份最冷,最低温度-30.9,多年平均气温8.1;冻结期一般为11月下旬至翌年3月初,最大冻土深度为2.1m,平均冻土深度为1.6m。气候干燥,冬春多风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雨为374.9mm,降雨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191.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绝对湿度6.2mpa;全年盛行西北风,最大达8级,年平均风速3.5m/s,最大风速35m/s,大风数年平均26天三、区域地质构造该区域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地区的*台坳中的*凸起,自中元古代以后,一直处于上升隆起阶段,至晚石炭世又开始下降接受沉积。隆起区
14、基底起伏较大,次一级构造明显。大致在中生代开始出现分化,自北向南出现次一级凸起和凹陷。本区褶皱构造呈短轴、鼻状和穹窿状形式出现。岩层多为中生代沉积岩,产状多近水平,呈宽缓波状。岩体构造节理不发育,列席稍发育。四、地层结构及岩性构成 勘测报告显示本区域分为四个单元层:第一层粉砂:黄褐色,风积形成,上部有植物根系,松散,下部有水饱和,层厚0.5-3.8米,3.0米下,湿饱和。标准贯入试验5-7次。0.5-1.0天然含水量为11-131.0-1.5天然含水量为14-161.5-2.0天然含水量为16-18第二层粉质粘土:蓝色局部为黑色,湖相沉积形成,无光泽,可塑,4米以下为软塑,层厚0-6.5米,标
15、准贯入试验3-4次,天然含水量为3米-4.5米区间为40.5-43.7,空隙比为1.475-1.492,压缩系数0.75-0.82。压缩模量为2.8-3.5为高压缩性土。此层分布不连续,只在4、5、6、7、8、9段有此土层。第三层全风化细砂岩:红褐色,干钻易钻进,取样样品有岩石的形状,用手不能掰开。用锤轻敲破碎。在露天风化成粉沙,在水中浸泡分解成粉砂。层厚大于10米,此层连续稳定。本次钻探未钻透此层。可以做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00Kpa,压缩模量85Mpa。五、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内地下水位2.5-4.5米,稳定水位2.5-4.5米。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不大,水位受季节性波动,
16、水质对钢筋计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降水可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或明沟抽排。第六节 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按乡村公路建设标准修建,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级;2)、计算行车速度: 30 km/h;3)、主要线形指标:(见下表)主要线形技术标准表序号内容规范标准值设计采用值1道路等级次干路级次干路级2设计速度30km/h 30km/h3荷载标准路面BZZ-100型标准车BZZ-100型标准车4净空高度机动车道5.0m 5.0m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2.5m 2.5m 5车道宽度路段3.53.75m3.53.75m进口道3.25m3.25m出口道3.53.75m3.53.75m
17、6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1501007平曲线最小长度7093.388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509最大纵坡推荐值64.010最小坡长8520011最小竖曲线半径凸一般值4004000极限值250凹一般值4003000极限值25012竖曲线最小长度2539.613停车视距30302、平面设计本工程按照规划确定的走向布设,全线设置2处平曲线,半径均为R=100m,设超高,线形要素详见下表:直线及曲线要素表具体详见“线位示意图(C01D04)”。3、纵断面设计本工程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因素如下:1)、 根据现状场地条件,沿线表层土基本为残积土、耕土、素填土为主,场地条件良好,在清除30cm耕植土,并对场地充
18、分压实后,可作为一般路基填筑底标高;2)、 路段最小纵坡不小于0.3,最大纵坡控制在3.0以下;3)、与横向已建或在建道路接顺,交叉口范围内纵坡尽可能控制在2.0以下,困难条件下纵坡应控制在3.0;局部纵坡受两侧已建地块标高限制控制在4.0%以下。4)、 本次纵断面设计标高为设计道路中心线标高,竖曲线表如下表所示。竖曲线要素表具体详见“纵坡、竖曲线设计表(C01D07)”4、横断面设计本工程为城市次干道,断面红线宽度19m及11m,全线按一块板布置,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2m(人行道)+15m(车行道)+2m(人行道)19m(红线宽度)1.5m(人行道)+8m(车行道)+1.5m(人行道)1
19、1m(红线宽度)5、路基设计1)、 路基设计标高路面设计标高为道路设计中心线处的标高,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2) 填料土强度和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参照公路规范,新建道路的路基填料强度(CBR)和压实度应满足下表要求。路基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填方路基00.36950.30.84950.81.53941.5以下292零填及挖方路基00.36950.30.8495路基压实应严格按照以下措施进行:a、路基回填必须分层摊铺、碾压、检验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b、对于低填方路基,在清表后必须对原状土进行碾压满足压实
20、度要求后再填筑路基;c、对零填及挖方路段,应先超挖30cm后对原状土进行碾压满足压实度要求后,再回填压实;3) 路基表层处理措施:a、施工时必须清除地表土30cm(清表范围至路基底宽外各3m),且不可作为其它路基的填料。b、在填方路段,当原地面自然坡度大于1:5(不论纵向和横向)时,都必须将原地面挖成台阶状后再进行路基土的填筑和碾压,台阶高度0.6m,宽度不小于3.0m,并设置向内倾斜3%的坡度。c、严格执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一2006)中的相关要求。4) 路基边坡坡率【填方路基】:本工程路基填土高度均在8m以内,边坡采用1:1.5。【挖方路基】:本工程路堑挖方高度均在8m以内
21、,边坡采用1:0.75。5) 路基防护为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和维护生态平衡,同时尽可能降低对植被的破坏长度,本工程在道路路基两侧一般填挖方路段采用植草边坡防护。具体设置如下:a、填土高度h3m,采用植草边坡防护;b、挖方高度h3m,采用植草边坡防护。6、路面设计1) 路面结构组合本工程路面结构采用沥青路面,具体结构组合如下:车行道: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Ls=28.1(0.01mm)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Ls=32.2 (0.01mm)1cm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18cm 水泥稳定碎石(5%水泥) Ls=37.9(0.01mm)18cm 水泥稳定砂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 总体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8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