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1#、2#楼木模板施工方案.doc
《万方1#、2#楼木模板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方1#、2#楼木模板施工方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2.1建筑概况12.2结构概况2三、施工部署33.1施工段的划分33.2施工工艺流程3四、施工准备34.1技术准备34.2材料选择44.3材料计划44.4主要机具配备54.5劳动力计划5五、模板工程施工方法55.1统一要求55.2施工缝65.3 地下室底板模板95.4墙体模板:105.5柱模:125.6梁、板模板:125.7核心筒模板:155.8楼梯模板:165.9 特殊部位模板构造17六、模板安装176.1 准备工作176.2节点处理措施176.3 注意事项18七、模板的拆除18八、质量要求19九、质量控制措施21十、安全控制措施21附录1:模板支撑体系计算
2、书附录2:梁模板工程施工方案计算书一、编制依据类 别项 目编 号实施日期图 纸施工图纸GS2172012.10施工组织设计万方 城西御品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2011.10主要规范、规程、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2011.8.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012.1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002.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2011.12.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CJ 162-2008200812.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2011.12.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
3、术规程JGJ33-20122012.11.1其它模板厂家提供的模板设计资料二、工程概况2.1建筑概况工程名称:某某御品工程 建设单位:某某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胜利路27号 某某御品工程位于西宁市胜利路与同仁路交汇处西南。该工程由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由1#、2# 住宅楼, 1#、2# 住宅楼建筑面积4.1万左右,地下二层,地上33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约101.10米左右;该1#、2#住宅楼地上部分为住宅楼,地下部分及裙房为汽车库及商场设备间。 建筑类别及防火设计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建筑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2.2结构概况 结构类型及抗震
4、设防烈度: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抗震措施:底部加强区的框支柱的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其它为一级,非底部加强区框剪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楼梯柱抗震等级均为三级。 屋面最高处小屋面板面标高101.10m,地下室底板结构板面标高-10.60m,局部为-13.20米。 基础形式为板式筏板基础和独立基础及条形基础。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物主要结构构件尺寸一览表部位结构尺寸层高地下-2层:4.5m、4.85m、4.55、4.00m;-1层:4.40m、4.10m、4.65m、5.70m、5.15m、5.65m、4.80m地上1层:5.70m、5.75m 、4.35m
5、、6.25m; 2层:4.80m;3层3.90m、7.50m(架空层);45、825层3.90m;67层:3.60m;大屋面:6.10m地下主要结构尺寸底板厚度抗水板:350;筏板:20000、350;电梯井:2000、集水井800。顶板厚度120、180、250mm; 墙体厚度600、500、450、300框梁宽度:600、800、900、1000、1450、高度:800、1000、1450、1800、2450、2800、3200、框柱700700 、10501300、12001200、11001100、16001000、42001400、上部主要结构尺寸顶板150;墙体厚度200、300、
6、400框梁宽度:200、800、16000高度: 800、1000、1200、2500框柱三、施工部署3.1施工段的划分按照图纸以1#、2#楼中间后浇带(包括地下裙楼)分为2个流水施工段(A1、A2区)3.2施工工艺流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尤为重要,保证有序地进行施工,其施工流程如下。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2)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施工队组进行技术交底。(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队组的技术素质。4.2材料选择4.2.1 设计要求在
7、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4.2.2 模板材料(1)底板模板:电梯井坑、沉台和集水坑采用240 砖模;其他位置100垫层加100保温板加100保护层(2)地下室外墙、内墙剪力墙、柱子及主楼部分的楼板底模采用183091516mm的木工板。(3)模板背楞采用5080mm的木方。(4)支模架均采用483.5mm钢管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4.3材料计划(1) 梁、板模板配置:按主楼模板需求配置三层楼模板(三套)进行模板周转;(2)筒体模板配置一套(按一层计);(3)框架柱模板配置一套(按一层计);(4)其他材料计划详见下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
8、数量备注木方50mm80mmM3按主楼配备三层木方需求量4m 长钢管483.5 根按主楼配备三层钢管需求量12m 483.5 根34m 483.5 根56m 扣件十字只按主楼配备三层扣件需求量套接只转向只脱模剂T 施工过程中计划需求量水性剂钢板网m23 型卡只高强螺杆12根止水螺杆12 根螺帽12 只铁钉4.4主要机具配备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单机功率1 平刨机 MB503 1 台 4KW 2 圆盘锯MJ104A1 台 3KW 3 砂轮机立式 2 台2.2KW4 电焊机 BX1-630 3 台 32KVA 5 台钻 MODEL Z40250MODEL Z401602 台3KW4.5劳动力计划序号
9、工 种人数(人)备 注1支模架子工102支模工503配合工10合计70现场配备2个焊工,每个焊工配备2个辅助工人。焊工必须持有效操作证上岗,辅助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后方可上岗。技术工种进场后,必须对其进行考核分级,对考核不合格者必须退回。考核合格后,继续进行场内深化学习,学习后方可上岗。五、模板工程施工方法5.1统一要求5.1.1 模板组拼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5.1.2 模板定位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
10、),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 控制线,以便于墙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墙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1000mm 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1000mm 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上。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墙轴线,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5.1.3 模板的支设模板支设前用将楼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油性脱模剂。5.2施工缝地下室
11、及裙楼按后浇带划分施工流水段,施工缝就留在后浇带。根据设计要求,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底板以上500mm 处,500mm 的墙体与地下室底板同时浇筑;一期与二期地下室连通,在一期与二期地下室交接处设临时性C15混合砂浆和砖砌墙,待二期施工时将此墙拆除。5.2.1底板后浇带基础底板后浇带模板采用双层钢丝网。利用12钢筋加固,间距300mm。在绑扎完筏板底部钢筋之后,将12钢筋(钢高度为1/3底板厚)点焊在阀板底部钢筋,然后将双层钢丝网绑扎在钢筋上固定,然后焊接止水钢板。待绑扎完阀板上部钢筋后,将上部12钢筋点焊连接在止水钢板上,施工缝上腰部设置两根12贯通筋,然后布置双层钢丝网。底板后浇带构
12、造及施工缝模板如下图所示。5.2.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底板以上500mm 处,500mm 的墙体与地下室底板同时浇筑,在板以上500mm 处设3mm厚的止水钢板。基础外侧墙后浇带模板采用双层钢丝网。利用14钢筋加固,间距300mm。在墙身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将两根14短钢筋(长度分别为1/3、2/3墙厚)在后浇带施工缝位置与竖向钢筋绑扎固定,与3mm厚止水钢板点焊固定,竖向设两根12通长与水平短钢筋绑扎固定,然后将双层钢丝网绑扎在钢筋上固定。考虑地下室外墙的SBC-120卷材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地下室外侧墙浇带位置采用M5水泥砂浆砌砖胎膜,待达到设
13、计要求后再浇筑后浇带,外墙内模采用单面支模方法,面板采用18mm厚木模板模,8050mm木方次龙骨竖向间距250mm,48双钢管主龙骨横向设置,间距600mm,主龙骨利用原有外墙支模时预留14止水对拉螺杆固定。地下室外侧墙浇带及施工缝模板如下图所示。5.2.3一、二期交接处施工缝一期与二期交接处采用双层钢丝网拦施工缝,设油毡隔离层,在一期与二期地下室交接处设临时性C15混凝土墙体,待二期施工时将此墙拆除。5.2.4 梁、板后浇带梁、板后浇带处采用双层钢丝网及14钢筋拦设施工缝,梁、板后浇带选用15mm厚木胶合板,与两侧顶板模板独立设置,5080木楞做次楞,中心间距为300。下设12201500
14、的横向钢管做主楞,不与两侧顶板模板的主楞连接,后浇带两侧设立杆,横向间距为1020mm,纵向间距同两侧模板支撑体系,步距1500mm,按规范搭设扫地杆。具体搭设方法如下图示。具体如下图所示。5.2.5 后浇带的保护1、由于后浇带搁置时间较长,为了控制其锈蚀程度,故采用在钢筋上刷水泥浆保护,在底板后浇带两侧砌筑两皮砖,上盖模板和彩条布,砖外侧抹防水砂浆,防止施工垃圾及雨水和施工用水进入后浇带,也便于施工人员通行。2、后浇带浇筑砼前要进行保护,防止污水、杂物等进入。5.3 地下室底板模板5.3.1 砖模底板四周采用砖模,在底板垫层上砌上来。底板防水卷材贴好后,卷到砖模上,翻到外面。砖模采用MU10
15、砖砌筑,砂浆采用M5水泥砂浆。内侧面用1:2.5 水泥砂浆抹平。砖模厚度240mm。5.3.2 导墙模板导墙与筏板一起浇筑高度为500mm,采用16mm厚木工板搭设。3根8050mm木方横向龙骨,48双钢管竖向龙骨,间距为450mm,导墙模板上口设48钢管操作架连接,间距为900。导墙距离筏板面200mm位置加12止水丝杆间距450mm。具体做法详下图示。5.3.3集水坑、电梯基坑模板:电梯基坑、集水坑模板采用12mm厚木工板。5080木楞做竖向龙骨,间距250mm,设两道12对拉螺杆,48双钢管做横向龙骨(两道),钢管扣件脚手架间距600mm,斜向加钢管支撑间距1200mm,模板下口用22钢
16、筋焊井字形支撑架,宽度为木模厚度+木楞厚度+钢管宽度,用于固定模板和竖向支撑钢管,斜向焊接短钢筋与筏板主筋相连接。混凝土浇筑时分两层浇筑,在坑底混凝土浇筑完后待砼初凝时,封闭底模在浇筑侧墙砼。搭设方法如下图示。 5.4墙体模板:墙体模板采用16mm厚木胶合板,拼装模板使用前模板表面清理,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竖向内背楞采用5080 木方200,水平采用48 3.5双钢管600(起步200mm,以上400mm 间距,其余间距600mm)。模板上打孔,穿20的PVC套管,两短头用塑料堵头作限位卡,采用 12穿墙螺栓(高强丝杆)拉结,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600mm,竖向间距同
17、48 双钢管水平背楞间距,对拉螺母+优质碟扣固定,下四道螺栓均采用双螺母固定。地下室外墙 12 对拉螺栓带止水螺杆,两端头焊10限位卡,并垫5080mm小木块垫片,以防地下水沿对拉螺栓渗入墙内。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600mm,竖向间距同 48 双钢管水平背楞间距,最下面四道对拉螺栓两侧加双螺母。 5.5柱模:采用18mm 厚木胶合板模板在木工加工棚制作施工现场组拼,竖向龙骨(内龙骨)采用5080mm木楞,间距250mm,加固采用483.5双钢管搭抱箍600(起步200mm,以上400mm 间距,其余间距600mm),四周加钢管抛撑。边长大于700mm 的柱用两排可回收的12 高强穿墙螺栓加固。斜
18、向支撑,起步为200mm,每隔1500mm 一道,采用双向钢管对称斜向加固,柱与柱之间采用拉通线检查验收。柱模木楞盖住板缝,以减少漏浆。5.6梁、板模板:5.6.1 梁模梁底模、侧模均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这种模板表面光洁,硬度好,周转次数较高,砼成型质量好。梁截面高700mm时,两侧立杆间距120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1200mm,立杆步距1.50m;梁底楞木5080,横向设置,其间距为250,梁侧次楞为23根50100,主楞采用483.5钢管,间距为600mm。梁截面高(700mm1000mm)时,两侧立杆间距120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600mm,立杆步距1.50m;梁底楞
19、木5080,纵向设置,其间距为250,梁侧次楞为5080,其间距为250,主楞采用483.5钢管,间距为600mm;梁侧设12 高强对拉螺栓,竖向间距为500,横向间距为600。当梁高大于2000mm时,在梁底增加一根483.5钢管承重支撑,间距600mm,支撑顶部加可调支撑头。5.6.2 板模板模面板采用16mm厚木胶合板;板底支撑采用5080方木,间距250mm;采用483.5钢管扣件脚手支撑。当板厚为100、120mm时,脚手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1200mm,步距1500mm;当板厚为120、250mm时,脚手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1100mm,步距1500mm;承重杆与立杆连接采用双扣件;楼
20、板模板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搭设支架安装横纵大小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顶板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办预检5.6.3梁和楼板模板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2.立杆步距的设计: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
21、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超过1.5m。3.剪刀撑的设计: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4.顶部支撑点的设计: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顶托,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时应用顶托方式。5.支撑架搭设的要求: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b.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方 木模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