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地基加固处理施工.ppt
《项目2地基加固处理施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2地基加固处理施工.ppt(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项目2 从结构计算简图到研究对象的受力图,掌握力的概念和作用效应;掌握静力学基本公理;3.掌握脱离体和受力图的概念;4.会画单个物体的受力图;5.掌握约束和约束反力概念,会作常见支座的计算简图和约束反力。,典型任务作结构的受力分析图,任务2.1 力、力系、力的基本性质,力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称为力的外效应。而力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称为力的内效应。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必须分清哪个是受力物体,哪个是施力物体。,2.1.1 力的概念(归纳上节课的讨论),实践证明,力对物
2、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三个要素:(1)力的大小;(2)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这三个要素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是指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力的方向包含方位和指向两个含义。力的作用点是指力对物体作用的位置。作用于一点的力,称为集中力。在力的三要素中,当其中任一要素发生改变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也随之改变。,力的三要素,力是一个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图示时,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按选定的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方位和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如图2.1.1所示。,力的图示法,图
3、2.1.1,2.1.2 力系的概念 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按力的作用线分布: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按力的作用线关系: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和任意力系。力偶系.,按力的作用效应可以分为等效力系和平衡力系等 等效力系如果某一力系对物体产生的效应,可以用另外一个力系来代替,则这两个力系称为等效力系 平衡力系若刚体在某力系作用下保持平衡,则该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把一个力系用与之等效的另一个力系代替力系的等效替换。一个复杂力系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替换的过程力系的简化。若一个力系可用一个力等效替换,则该力叫合力;力系中的各力叫分力。,1.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充分和必要的条件是,这两
4、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工程中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杆。,2.1.3 力的基本性质,二力平衡的应用,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意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外效应)。推论1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会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对于刚体来说,力的作用点在作用线上的位置已不是决定其作用效果的要素,力的三要素可表示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同一个刚体,不适用于两个刚体,也不适用于变形体。,3.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5、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教材图2-6,注意区别它与二力平衡公理,4、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三角形法则,推论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共面且汇交于一点。,补充两种约束形式,1.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 2.会熟练 计算力对点之矩 3.掌握合力矩定理 4.牢固掌握力偶的性质 5.平面力偶系合成的方法及平衡条件,任务2.2 力矩、力偶,教学目标:,2.2.1.1 力对点之矩1、概念力可以使刚体移动,也可以使刚体转动。力对刚体的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力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什么呢?,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正负号的规定:逆正顺负力矩的性质(1)力沿
6、其作用线移动,不改变它对点的矩(2)当力的作用过矩心时,力矩为零(3)力对点之矩与矩心位置有关。,单位:NmKNm,MO(F)=Fd,例 求图中荷载对A、B两点之矩,(a),(b),解:,图(a):MA=-82=-16 kN m MB=82=16 kN m,图(b):MA=-421=-8 kN m MB=421=8 kN m,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其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所有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2.2.1.2 合力矩定理,上式称为合力矩定理。合力矩定理建立了合力对点之矩与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关系。这个定理也适用于有合力的其它力系。,Mo(FR)Mo(F),例31试计算力对A点之矩。,
7、解本题有两种解法。方法一:按力矩的定义计算由图中几何关系有:d=ADsin=(AB-DB)sin=(AB-BCctg)sin=(a-bctg)sin=asin-bcos,所以MA(F)=Fd=F(asin-bcos),(2)根据合力矩定理计算。将力F在C点分解为两个正交的分力,由合力矩定理可得mA(F)=mA(Fx)+mA(Fy)=Fxb+Fya=F(bcos-asin)=F(asin-bcos)当力臂不易确定时,用后一种方法较为简便。,方法二:,2.2.2力偶,2.2.2.1 力偶力偶矩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经常见到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平行力作用的情况。例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地基 加固 处理 施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