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2专业类:自动化类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控制与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自动化专业知识设计有效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从事工业控制、人工智能、海洋电子、水下机器人等领域的产品设计、技术开发、装备制造、设备运行与维护、工程管理等工作,并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终身学习渠道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具有团队协作、跨行业交流以及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的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5年左右,学生在从事的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中成为工程应用的技术骨干或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培养目标包含以下五个子目标:
2、培养目标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与专业操守,知晓自动化行业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在工程实践中能够坚持公众利益优先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尊重不同文化下的社会价值;在本职业务中能够坚守客观、公正、诚信的原则;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合作态度与协作精神;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持续钻研以提高专业素养。培养目标2:具有系统思维与自动化专业素养,具备解决复杂的自动化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思维,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与应用的能力;精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知识与技能,并熟悉相关技术领域,能够对多种资源综合利用;能够跟踪自动化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
3、解决由于广泛的或相互冲突的技术、工程相互影响而产生的问题;不确定环境下,能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安全、伦理等方面的相关因素,通过分析、研究、实验与论证,提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培养目标3: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具备组织与实施自动化工程项目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具有与同事、客户和公众有效沟通的能力;能寻找合作伙伴、专业组织,获取社会各种资源与协助;具有融入、领导及带动团队发展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熟悉自动化工程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组织、协调项目实施的能力。培养目标4:致力于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能够适应自动化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备自我更新及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参与自动化相
4、关岗位进修,推进职业发展;能够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寻找学习资源,提高个人素养。培养目标5:具有一定的全球化意识和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国内外自动化行业产业的形势变化,具有在复杂条件下施展专业技能的品质以及良好的国际交流水平。二、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自动化领域的一般工程和复杂工程问题。1.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1.2 能针对具体的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推演、分析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用于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2 .问题分析具备
5、在自动化领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1 能够识别和判断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并能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2.2 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运用相关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论证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获得有效结论。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树立全面的系统观念,具备较强的自动化及相关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相关领域控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
6、)、流程或算法,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3.1 掌握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3.2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单元(部件)的设计;能够进行系统或工艺流程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在设计中能够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控制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开展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知识或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
7、,调研和分析自动化专业工程问题和解决方案。4.2 能够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并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预测和模拟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1.1 了解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1.2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
8、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自动化控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自动化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6.1 了解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6.2 能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的自动化控制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7.1 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7.2
9、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专业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8 .职业规范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8.1 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8.2 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9 .个人和团队具有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
10、角色。9.1 能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合作共事。9.2 在多学科背景下,能够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并具备组织、管理、协调团队工作的能力。10 .沟通能够就复杂的自动化控制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0.1 能够就复杂的自动化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行技术交流和有效沟通。10.2 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能够适应国内外自动化行业产业的形势变化;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
11、并施展专业技能。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自动化控制行业所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1.1 理解并把握工程项目管理、经济决策的基本方法。11.2 了解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的时间、成木、质量、风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并在多学科环境下,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应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12 .终身学习具有跟踪和发展自动化及相关领域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2.1 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能够跟踪社会与技术发展的趋势。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对技术问题进行
12、分析探索、归纳总结、实践质疑,并寻找资源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养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2培养目标3培养目标4培养目标5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8毕业要求9毕业要求10毕业要求11毕业要求12在对应的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里划“7”。四、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嵌入式系统、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电气控制及P1.C、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自动控制原
13、理课程实习、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控制及P1.C课程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六、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分析课程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电机与拖动课程实验、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实验、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实验、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电气控制及P1.C课程实验等七、学制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八、毕业及授予学士学位学分要求总学分:165按规定修读完培养方案各模块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必修课
14、、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限选)课需按专业的指定要求修读。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全学程平均学分绩点2.O及以上。九、课程结构比例表表(一)体系模块学分数学分比()学时数实验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理论教学(含实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169.729424通识教育课必修22.513.64474126任选127.27192/专业基础课必修53.532.42856168专业课必修127.2719246限选116.67176专业任选106.06160小计13783.032360/实践教学通识实践与创新训练必修74.2416周+32学时352教学实验与实训必修31.822周+32学时72课程与专业实习必修116.6
15、711周220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必修74.24M周280小计2816.9743周+64学时924合计1651003284表(二)(工程教育认证类专业填写)课程类别占总学分比例的标准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必修选修必修选修比例小计数学与自然科学类15%22.5413.64%2.42%16.06%工程基础类230%O6.97%O6.97%39.39%专业基础类18O13.33%013.33%专业类8196.06%13.03%19.09%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20%35O21.21%O21.21%21.21%人文社会科学类15%15109.1%6.1%15.2%15.2%小计/合计/十、课程设置和安
16、排:(一)自动化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眄模块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讲授实验/专题辅导开设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备注思想政治理论课16学分294学时思想道德与法治Mora1.ityandRu1.eof1.aw2.540401/4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Out1.ineofModemandContemporaryHistoryofChina2.5403462/2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Fundamenta1.Princip1.esOfMarxism2.540403/4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aoZedongThoughtandTheoretica1.SystemOfChinese
17、CharacteristicSocia1.ism4.5726484/4考试形势与政策教育CurrentSituationandPo1.icy264568学时自主学习1-8/2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SinicizationofMarxismandtheMissionofYoungStudentsI222021/2考查改革开放史HistoryofReformandOpening-up116162/2考试小计1629427024课程模块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讲授实验/专题辅导开设学期/周学时考核方式备注通识教育课34.5学分666学时必修22.5学分474学时军事理论Mi1.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化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