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工时研究方法教学PPT.ppt
《定额工时研究方法教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额工时研究方法教学PPT.ppt(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5/7,1,2.3 工时研究方法,工时研究方法主要是计时观察法。它以研究工时消耗为对象,以观察测时为手段,通过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时间研究。适宜于研究人工手动过程和机手并动过程的工时消耗。所以在机械化水平不太高的建筑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采用。计时观察法运用于建筑施工中,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观察为特征的,所以也称为现场观察法。,2024/5/7,2,计时观察法的具体用途,1、取得编制施工的劳动定额和机械定额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根据。2、研究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并应用和推广先进作法和先进操作。3、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4、研究定额报告情
2、况,包括研究大面积、大幅度超额和达不到定额的原因,积累资料、反馈信息。,2024/5/7,3,计时观察法的步骤,1确定计时观察的施工过程;2划分施工过程的组成部分;3选择正常施工条件;4选择观察对象;5观察测时;6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7编制定额。前四步均属计时观察前的准备工作。,2024/5/7,4,计时观察法的特点,优点:与施工组织技术条件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它在施工过程分类和工作时间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一整套方法对选定的过程进行全面观察、测时、计量、记录、整理和分析研究,分析出工时消耗的合理性和影响工时消耗的具体因素,以及各个因素对工时消耗影响的程度。缺点: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这时因为计时观察
3、法技术性比较强,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2024/5/7,5,2024/5/7,6,一、测时法,适用于研究那些定时重复的循环工作的工时消耗,是精确度比较高的一种计时观察法。1、选择测时法2、连续测时法,2024/5/7,7,1、选择测时法,选择测时法:又叫间隔记时法或重点记时法,是不连续地测定施工过程的全部循环组成部分,是有选择地进行测定。特点: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测定起始和结束点的时刻时,容易发生读数的偏差。,2024/5/7,8,在采用选择测时法测定延续时间较短的作业时,可采用:(1)双表法,即在测时板上装两支秒表,借助杠杆作用,交替使用秒表进行测定记录;(2)交替法,测定时将各操作单元间
4、隔分成奇、偶项两部分,奇次观察奇项操作,偶次观察偶项操作,如此反复测定多次可取得较为全面的资料。,2024/5/7,9,选择测时法,2024/5/7,10,2024/5/7,11,2、连续测时法,连续测时法:又叫接续测时法,是对施工过程循环的组成部分进行不间断的连续测定,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循环的组成部分。特点:准确、完善、但观察技术也较之复杂。,2024/5/7,12,接续测时法,2024/5/7,13,2024/5/7,14,2024/5/7,15,测时法的观察次数,观察次数直接影响测时资料的精确。稳定系数:Kp 其中,Xmax:最大观测值;Xmin:最小观测值。,2024/5/7,16,平均
5、值:标准差为:真值X对算数平均值 的误差:,2024/5/7,17,算术平均值精确度:,2024/5/7,18,例1:计算表2-1中土斗挖土并提升斗、回转斗臂并土斗卸土、回转斗臂并土斗落下的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精确度、和稳定系数,2024/5/7,19,【解】1.土斗挖土并提升斗臂(1)计算算术平均值(2)计算算术平均值的精确度(3)计算稳定系数 Kp=20/15=1.33,2024/5/7,20,2.回转土斗井土斗卸土(1)计算算术平均值(2)计算算术平均值的精确度(3)计算稳定系数 Kp=21/14=1.5,2024/5/7,21,3返转斗臂并土斗落下查表23知观测次数满足要求,2024
6、/5/7,22,测时数据整理,观测所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所求延续时间。首先,删掉完全是由于人的因素影响的偏差。删掉的数据在记录时记录表上作“”记号。其次,应删去由于施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偏差极大的延续时间。对删去的数据应在测时记录表中作“0”记号,以示区别。第三,对删去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以确保技术测定的科学性和真实性。,2024/5/7,23,2024/5/7,24,2024/5/7,25,平均修正值:为使算术平均值更加接近于各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正确值,必须删除那些显然是错误的以及误差极大的值,通过清理后所得出的算术平均值。,最大极限值最小极限值调整系数,2024/5/7,26,例22:如通
7、过计时观察得到以下测时数列:11、12、12、10、12、19、12、13、12、13。试找出应删除的数据。【解】第一步:找数列中可疑值:可以初步判断出是19;第二步:计算数列平均值:第三步:计算最大极限值:11.9+1(13-10)=14.9 计算最小极限值:11.9-1(13-10)=8.9 第四步:19超出最大极限值14.9,所以应予剔除。,2024/5/7,27,例23:如表2-1所示,试找出应删除的数据。,2024/5/7,28,【解】表2-1第2项示出测得的数据为20、16、15、18、21、20、20、20、14、18、28、18,其中偏大的可疑数值为28。试删除这一数值,然后计
8、算其最大极限:可疑数据28,大于最大极限值24.5,故应删除。,2024/5/7,29,注意事项:1、如一组测时数据中有两个误差大的可疑数据时,应从最大的一个数开始,连续进行检核(每次只能删去一个数据)。2、如一组测时数据中有两个以上的可疑数据时,应将这一组测时数据抛弃。重新进行观测。3、测时数据在删去了最大或最小极限之外的数据之后,计算保留下来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将其填入测时记录表“算术平均修正值”栏内,作为该组成部分在相应的条件下所确定的延续时间。4、测时记录表中的“时间总和”和“循环次数”栏,应按清理后的合计数填入。,2024/5/7,30,二、写实记录法,适用于研究所有种类的工作时间消
9、耗,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以及各种损失时间。个人写实和集体写实。1、数示法2、图示法3、混合法,2024/5/7,31,1、数示法,即测定时直接用数字记录时间的方法。适用:可同时对二个以内的工人进行测定,适用于组成部分较少而且比较稳定的施工过程。,2024/5/7,32,2024/5/7,33,2、图示法,即用图表的方法记录时间。适用:观察3个以内的工人共同完成某一产品的施工过程。优点:记录技术简单,时间记录一目了然,原始记录整理方便。,2024/5/7,34,2024/5/7,35,3、混合法,用图示法表格记录所测施工过程各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而
10、完成每一组成部分的工人人数则用数字予以表示。适用于同时观察3个以上工人工作时的集体写实记录。,2024/5/7,36,2024/5/7,37,2024/5/7,38,写实记录法的延续时间,延续时间的确定应立足于既不至消耗过多的时间,又能得到比较可靠和完善的结果。注意:1、所测施工过程的广泛性和经济价值;2、已经达到的工效水平的稳定程度;3、同时测定不同类型施工过程的数目;4、被测定的工人人数;5、测定完成产品的可能次数等。,2024/5/7,39,写实记录法最短测定延续时间表 表2-8,2024/5/7,40,注意,如遇到施工过程的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时间过长时,可适当减少表中测定完成产品的最低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额 工时 研究 方法 教学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