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案例.ppt
《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案例.ppt(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分区规划及实例,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什么是城市分区规划:,城市分区怎么规划?,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确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区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2、分区规划应收集的基础资料,总体规划对本分区的要求;分区人口现状;分区土地利用现状;分区居住、公建、工业、仓储、市政公用设施、绿地、水面等现状及发展要求;分区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要求;分区主要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分区的功能及特点:,一、规划范围 杭州市西湖区行政管辖范围,面积262.56平方公里。二、分区性质 杭州市的风景旅游基地,科研教育基地,城市西部居住区及特色生态农业基地。三、规划期限 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即2000-2010年,远景考虑到2010年以后。,下面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五、规划结构 分区按二级结构进行规划布局,即分区一级规划结构及城区二级规划结构。、分区一级规划结构:以天
3、目山路、之江路及绕城公路“二横一纵”为轴线,将整个分区划分为北部东面的城区和西面的郊区蒋村乡及西溪文化旅游区;中部东面的西湖风景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及西面的龙坞风景区和龙坞镇、转塘镇郊区;南部东面的袁浦镇、周浦乡郊区和西面的灵山风景区,形成一个城区相对独立,五个风景区相互呼应,五个郊区乡镇及其生态农业区契入其间的组团状规划布局结构。对于袁浦大沙岛的开发利用应进一步研究论证。、城区二级结构:以留祥路、文一路、余杭塘河“三横”及古墩路、古翠路、教工路“三纵”为轴线,将城区划分为三墩居住区、塘北省属用地居住区、翠苑-古荡居住区、蒋村居住区、市第一文教区、小和山省属教育基地、西溪-松木场综合区、古荡
4、-留下综合区及三墩丝织轻工工业区,形成由四个居住区、二个文教区、二个综合区、一个工业区组成的团块状规划布局结构。,四、规模、人口规模:规划期末分区人口容量为52.81万人,其中城市居民为43.04万人,农村居民为3.77万人,高校学生为6万人。、用地规模:规划期末分区城市建设用地为3219.8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61.95平方米。,六、道路交通、对外交通:为杭州市西部入城口,对外道路 320国道,02省道由分区入城;绕城公路西段纵贯整个分区,经由绕城公路,西部对外交通线可与城市其它各个方向的对外交通线相连;规划汽车西站位于本分区天目山路,为城市西部重要对外公路交通集散点;运河二通道穿越西部风
5、景区,对分区功能布局影响较大,建议就其走向和位置作进一步论证。、城区道路交通: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方格状道路骨架,增设小区级道路,增加道路密度,完善城区道路系统,优化道路交叉口,形成分区快速、便捷、功能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分区城市道路结构为四级:快速路宽度为46-60米,主干道宽度为36-46米,次干道宽度为26-40米,支路宽度为16-26米,之江路是否沿钱塘江向西延伸,可结合西部风景旅游规划进一步论证,轻轨交通经过本分区,沿途站点位置及数量应进一步明确。,、工业用地 分区工业用地集中布置于三墩丝织轻工工业区、古荡?留下综合区及留祥路、上泗二个区科技工业园区;现零星分布于居住用地内的工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原理 课堂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