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态政策.ppt
《土地生态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生态政策.ppt(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土地生态政策,土地生态系统,概念,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土地上无生命体(环境条件)与同一地域范围内的生命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之间形成的一个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机综合体。,生物因子是物质和能量转化、存储的主体,构成了系统的食物链,非生物因子是组成生态系统结构的物质基础。,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组合在一起。,土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为了使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有序运行而制定的有关土地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保护、协调、管理诸方面的基本准则或拟采取的行动计划。,土地生态政策的概念,目的:(1)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查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投入水平下土地的潜在人口承载力。
2、(2)将这些估算资料与现在的和预测的人口资料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出有问题的地区。(3)土地资源及其潜力的数量资料是提出合理的农业政策和人口政策得先决条件。,是通过审查和监督各级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是人类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合理的利用和改造土地,并防止污染,不断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保持土地生态平衡,获取最大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土地生态管理,土地生态管理的重点是:土地利用结构的监督土地生产力及其变化趋势的监督土地开发活动的监督土地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监督,土地生态管理主要内容:,土地生产保护管理土地利用结构管理土地生态环境的物种关系保护管理土地生态系统污染防治管理,我国现存的主要的土地生态问题,人地
3、关系紧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用地,生态用地应该是指生产性用地和建设性用地以外,以提供环境调节和生物保育等生态服务功能为主要用途,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地利用类型。,环境调节功能主要是指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调节与控制、干扰调节等,生物保育功能主要是指为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丰富的基因库、生物防治等功能,生态用地应具有特点,第一,生态用地应该是非生产性的;第二,生态用地应该是非建设性的;第三,生态用地以发挥生态功能、稳定区域生态平衡为首要功能,Costanza在1997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时,将生态系统
4、服务概念分为17项: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调节、水供应、控制侵蚀和保持沉积物、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物处理、传粉、生物防治、生物避难所、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休闲娱乐、文化。简单地说,具有这些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类型就应该都属于广义的生态用地范畴。,生态用地分类,在现行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将生态用地类型归结为三大类:林地、草地、水域及湿地。,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RT.佛曼和M.高德润出版的景观生态学一书中,根据人类在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地表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管理景观、耕作景观、城郊景观和城市景观五种类型。自然景观中没有人类的直接干预。管理景观中的自然物种由人管
5、理和收获。耕作景观中散布有村庄和自然或管理的景观斑块。城郊景观是具有居住、商业、耕地、管理植被和自然地域的城镇及周围农村地区。城市景观是有少数受管理自然公园的建筑物密集区。,在现在的土地利用分类中应该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土地六项一级土地利用类型。简单地将这六大类土地都定义为生态用地显然是无益于研究的。因此,应该特别强调:生态用地是以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为第一要务,对生态环境没有负作用的土地利用类型。,基于上述分析,耕地、园地不属于生态用地。在耕作生产过程中,为了使作物更好的生长,必须不断的施肥、施药,大量的化肥、农药致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流入水体后对水资源产生严重污染,另外,
6、众多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益虫及害虫的天敌也遭受灭顶之灾,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正常的食物链,引起生态紊乱,产生严重的生态负作用。未利用地中沙地、裸地、盐碱地等不具有生态服务功能或者生态服务功能极弱,因此也不列入生态用地范畴。,林地具有重要的气体、气候调节功能,是鸟类栖息的天堂,无论是分布于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还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园林、森林,都对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生态用地类型。,世界林地,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提出了国际森林问题并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006年FOA通过联合国森林论坛发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1、森林面积分布不均匀;2、多数国家的
7、林地以共有林为主;3、全球林地的三分子一用于木质和非木质生产,11%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林地,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全国林地面积17490.92万公顷,覆盖率为18.21%,面积居世界第五位。1、森林覆盖率、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均偏低;2、林地利用中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3、林地分布不均,乱砍滥伐现象严重。,草地,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大气和气候、美化和休憩等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用地类型。,草地,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大气和气候、美化和休憩等功能,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用地类型。
8、,水域及湿地,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其生态服务功能种类之繁多,价值之巨大难以历数,是当之无愧的生态用地;调蓄洪水、净化水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各种河流、湖泊、水库和坑塘水面在调节区域气温、稳定局部气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列为生态用地范畴。,问题及对策,现行土地利用分类未能体现出生态用地的重要性,本研究认为生态用地应作为土地利用分类的一级类被列出,这样将有助于突出生态用地的重要性,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更有助于生态用地的利用和管理。,(1)积极开展生态理念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理念。(2)加强生态用地资源的保护和监管工作。(3)加强
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用地的安排,科学实施生态功能区划。(4)建立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度量体系,以指导生态用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5)继续探索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对策,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用地。,为提高生态用地的利用效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政策与法规,1991年6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水土保持法,规定了各种预防水土流失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制度,这是进行水土保持的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水法、新水法、水利产业政策规定用水收费制度。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规定了排污收费制度。对以“三废”为原料进行生产的进行税收优惠,对生产过程对污染物处理的进行奖励与补贴。落后技术淘汰机制。
10、,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第一部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环境保护法。其第三章第二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壤污染、土壤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森林法对森林保护做出了规定。森林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了林业长远规划必须含有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内弄,把他作为林业长远规划的四项必要内弄之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用途管制、林地有偿使用、林地分类利用管理。,水资源法内弄主要包括:水权,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以及兴利除害等。水土保持工作条例规定,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是:防治并重
11、,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草原法保护草原的主要措施是:1、合理使用草原,防止过量放牧;2、禁止破坏草原生态平衡的活动;3、加强草原的防火和草原鼠虫害和病疫的防治;4、限制所有可能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要(2006-2020年)提出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增加生态用地安排;要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2003年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完成生态治理恢复140万hm2,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全国湿地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生态 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