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要素设计.ppt
《园林要素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要素设计.ppt(2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园林组成要素,地形地貌园路及广场建筑与园林小品植物,第一节 园林地貌 园林绿地要结合地形造景,不同的地形、地貌对不同园林景观的形成、园林使用功能的实现和园林植物的生长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原有地形、地貌无法满足使用功能和不利于表达设计意图时,就需要对地形加以整理和改造。,一、园林地貌设计原则,1满足园林使用功能要求2满足园林景观造景的要求3符合园林工程施工的要求4创造适合园林植物生长的种植环境 总之因地制宜,二、平地、坡地设计,1平地 平地一般是指坡度介于1%7%的缓坡地面,以利于排水。平地有利于群众性的活动和人流集散,同时,平地的设置也可形成较开阔的园林空间。,2坡地按坡度可分缓坡和陡坡两
2、类:缓坡:坡度介于7%12%(47)之间。陡坡:介于12%20%(712)。缓坡仍可作一些活动的场地,而在陡坡上开展活动则比较困难。,三、掇山、叠石,1假山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假山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山、石山、土石山。石山及土石山所用石料多为湖石和黄石。,假山,假山,在假山的设计中,应注意几个问题:其一,常以高大山景作为构图中心。其二,除堆掇大山外,一般多设计小山作陪衬其三,山体较大或与水体结合构景时,宜以东西走向。,2置石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合形成不完整的山形。以观赏为主,也常结合一些其他方面
3、的功能。置石的布置形式可分为:特置、散置和群置。,特置石,特置石,散置石,群置石,四、理水,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水在中国艺术,文学,风水中代表相当多的涵义,因此如何让水在园中常保流动,随四季有不同的景观,乃至於假山小瀑的意境和音乐效果,都是理水方式所重视的。,一般最简单的理水方式是造池,然而简单的池中也有相当多细节,如:池中植物的种植,是否要养水族的考虑,池水要如何循环流动,和它周围的布景,如亭子的方位,进园的走向等。中小型的理水方式,则将池的规模扩大到水路的安排,如恰好园外有溪,则想办法将它引进到园中来,或是起假山,造小型瀑布。更大型的理水方式则扩充至人工湖泊跟水路
4、的营造,湖中甚至有小岛,小溪则有造桥等。,造小型瀑布,湖中 小岛,湖中小岛,小溪 造桥,小溪 造桥,经典的中国园林中,理水方式皆具有巧妙的对比,如有池如镜,有瀑如帘,一动一静,以符合园林最终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模拟自然的园林理水,常见类型有:1 泉瀑。泉为地下涌出的水,瀑是断崖跌落的水,园林理水常把水源作成这两种形式。源头的处理,一般都作成石窦(孔、洞)之类的景象,望之深邃黝暗,似有泉涌。瀑布有线状、帘状、分流、叠落等形式,主要在于处理好峭壁、水口和递落叠石。苏州园林中有导引屋檐雨水的,雨天才能观瀑。,河南云台山泉瀑峡,河南云台山泉瀑峡,2 渊潭。小而深的水体,一般在泉水的积聚处和瀑布的
5、承受处。岸边宜作叠石,光线宜幽暗,水位宜低下,石缝间配置斜出、下垂或攀缘的植物,上用大树封顶,造成深邃气氛。,长白山渊潭,3 溪涧。泉瀑之水从山涧流出的一种动态水景。溪涧宜多弯曲以增长流程,显示出源远流长,绵延不尽。多用自然石岸,以砾石为底,溪水宜浅,可数游鱼,又可涉水。游览小径须时缘溪行,时踏汀步,两岸树木掩映,表现山水相依的景象,如杭州“九溪十八涧”。有时造成河床石骨暴露,流水激湍有声。曲水也是溪涧的一种,今绍兴兰亭的“曲水流觞”就是用自然山石以理涧法作成的。,溪涧,溪涧,九溪十八涧,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景点西湖之西的群山中,上自龙井起蜿蜒曲折7公里入钱塘江。九溪之水发源于杨梅岭,途中汇
6、合了青湾、宏法、方家、佛石、百丈、唐家、小康、云栖、渚头的溪流,因称九溪,溪水一路上穿越青山翠谷,又汇集了无数细流,所以称九溪十八涧。古时候人们常喜欢用“九”字来表示数量的众多。,九溪十八涧部分景观,九溪十八涧部分景观,其命名是说它好似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合奏出“高山流水”的天然乐章。,八音涧,八音涧部分景观,八音涧部分景观,q shu li shng,曲水流觞,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曲水流觞,曲水流觞,4 河流河流水面如带,水流平缓,园林中常用狭长形的水池来表现,使景色富有变化。河流可长可短
7、,可直可弯,有宽有窄,有收有放。河流多用土岸,配置适当的植物;也可造假山插入水中形成“峡谷”,显出山势峻峭。两旁可设临河的水榭等,局部用整形的条石驳岸和台阶。水上可划船,窄处架桥,从纵向看,能增加风景的幽深和层次感。,峡谷,5 池塘、湖泊池塘:指成片汇聚的水面。形式简单,平面较方整,没有岛屿和桥梁,岸线较平直而少叠石之类的修饰,水中植荷花、睡莲、水藻等观赏植物或放养观赏鱼类,再现林野荷塘、鱼池的景色。,池塘,湖泊:为大型开阔的静水面,但园林中的湖,一般比自然界的湖泊小得多,基本上只是一个自然式的水池,因其相对空间较大,常作为全园的构图中心。水面宜有聚有分,聚分得体。聚则水面辽阔,分则增加层次变
8、化,并可组织不同的景区。小园的水面聚胜于分,如苏州网师园内池水集中,池岸廊榭都较低矮,给人以开朗的印象;大园的水面虽可以分为主,仍宜留出较大水面使之主次分明,并配合岸上或岛屿中的主峰、主要建筑物构成主景,如颐和园的昆明湖与万寿山佛香阁,北海与琼岛白塔。,网师园平面图,颐和园平面图,北海与琼岛白塔,园林中的湖池,应凭借地势,就低凿水,掘池堆山,以减少土方工程量。岸线模仿自然曲折,作成水湾、半岛,湖中设岛屿,用桥梁、汀步连接,也是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法。岸线较长的,可多用土岸或散置矶石,小池亦可全用自然叠石驳岸。沿岸路面标高宜接近水面,使人有凌波之感。湖水常以溪涧、河流为源,其宣泻之路宜隐蔽,尽量作成
9、狭湾,逐渐消失,产生不尽之意。,岛屿与桥连接,6 其他 规整的理水中常见的有喷泉、几何型的水池、叠落的跌水槽等,多配合雕塑、花池,水中栽植睡莲,布置在现代园林的入口、广场和主要建筑物前。,喷泉,几何型的水池,几何型的水池,第二节 园路和广场,一、园路 园路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园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1园路的分类,按其性质的功能分为:*主干道 在一般的中小型绿地中,主干道宽约3m左右,有些可宽46m;*次干道 路宽一般为23m;*游步道 路宽应满足两人
10、行走,约1.22m,小径可为0.81m。按路面铺装材料分为:整体铺装路面、块状路面、简易路面。,2园路的规划布局,园路的规划布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园路的交通性及游览性园路的布局应主次分明、疏密得体 园路交叉口的处理,2.1 园路的布局设计2.1.1 设计依据2.1.1.1 园林工程的建设规模,决定了园路布局设计的道路类型和布局特点:一般较大的公园,要求园路主道,次道,游步道三者齐备。较小的园林绿地或单位小型绿地的设计,往往只有次道和游步道。,2.1.1.2 园林绿地的规划形式决定了园路布局的风格:如园林为规则式园林,则园路应布局直线和有轨可循的曲线式,在园路的铺装上也应和园林风格相适应,充分体
11、现规则式园林风格。如园林为自然式园林,则园路布局成无轨可循的自由曲线和宽窄不同的变形路。,2.1.2 园路布局设计的原则2.1.2.1 因地制宜的原则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2.1.2.2 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园林中,园路的设计也必须遵循游人行走为先的原则。也就上说设计修筑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总喜欢走捷径的习惯,所以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否则就会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内绿地被踩出了
12、园路。,2.1.2.3 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园林道路应形成一个环状道路网络,四通八达,道路设计要做到有的防矢,因景设路,因游设路,不能漫无目的,更不能使游人正在游兴时“此路不通”,这是园路设计最忌讳的。,2.1.2.4 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 因路通景。同时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比如:为了适宜青少年好奇的心理,宜在园林中设计羊肠捷径,在水面上可设计汀步;为了适宜中老年游览,坡度超过12就要设计台阶,且每隔不定的距离设计一处平台以利休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处设计假山、置石及树丛,形成和谐的景观。,2
13、.2 园路的布局2.2.1 园路与建筑 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筑交接。,建 筑,道路,缓冲场地,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路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面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建 筑,道路,正对交接,建 筑,道路,平行交接,侧对交接,建 筑,道路,建 筑,道路,侧面交接,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交,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
14、要在交接处设一段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圆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建 筑,斜交,园 路,建 筑,斜交,2.2.2 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景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障景,障景,园路,美丽景致,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作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花钵,花坛等,同样具有美观
15、和疏导游人的作用。,转弯强调,花坛,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潜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不一定是比“土”低。,2.2.3 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字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导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陡坡地形之外,一般尽量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
16、转弯,人行要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阴角,阳角,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行设计。,花坛,2.3 园路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张,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地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这样就失去了园林设计的
17、意义。所以要使园路布局更合理.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3.1 两条自然式园路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对角不宜相等,道路需要转换方向时,交叉点要有一定长度作为方向转变的过渡。如果两条直线道路相交时,可以正交,也可以斜交.为了美观实用,要求交叉在一点上,对角相等,这样就显得自然和谐.,对角不相等,1,2,交叉点要有一定长度,直路相交对角相等,2.3.2 两路相交的所成的角度一般不宜小于60。若由于实际情况限制,角度太小,可以在交叉处设立一个三角绿地,使交叉所形成的尖角得以缓和。,三角绿地,2.3.3 若三条园路相交在一起时,三条路的中心线应交汇于一点上,否则显得杂乱.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
18、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2.3.4 由主干道上分出来的次干道分叉的位置,宜在主干道凸出的位置分出次干道,这样就显得流畅自如。2.3.5 在较短的距离内道路的一侧不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叉口,尽量避免多条道路交接在一起。如果避免不了,则需在交接处形成一个广场。2.3.6 凡道路交叉所形成的大小角不宜采用弧线,每个转角要圆润。,主干道,次干道,主干道凸出的位置分出次干道,2.3.7 自然式道路在通向建筑正面时,应逐渐与建筑物对齐并趋垂直,在顺向建筑时,应于建筑趋于平行。2.3.8 两条
19、相反方向的曲线园路相遇时,在交接处要有较长距离的直线,切忌是S形。,建筑物,趋于垂直,建筑物,道路,趋于平行,1,2,二、广场的规划设计,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城市广场的类型1.公共活动广场一般是政治性广场,应有较大场地供群众集会、游行、节日庆祝联欢等活动之用,通常设置在有干道联通,便于交通集中和疏散的市中心区,其规模和布局取决于城市性质、集会游行人数、车流人流集散情况以及建筑艺
20、术方面的要求,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2.集散广场供大量车流、人流集散的各种建筑物前的广场,一般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应在规划中合理地组织交通集散。站前集散广场包括航空港、车站、码头等前面设置的广场。,体育场、展览馆、公园、影剧院、饭店、旅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物前广场也属于集散广场,应保证车流通畅和行人安全。广场的布局应与主体建筑物相配合并适当布置绿化。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集散广场,3.交通广场为几条主要道路汇合的大型交叉路口。常见形式为环形交叉路口,其中心岛多布置绿化或纪念物以增进城市景观。桥头广场是另一种形式的交通广场。当桥头标高高出滨河路较多时,按照交
21、通需要可做成立体交叉。4.纪念性广场建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如塑像、纪念碑、纪念堂等,在其前庭或四周布置园林绿化,供群众瞻仰、纪念或进行传统教育。设计时应结合地形使主体建筑物突出、比例协调、庄严肃穆。,5.商业广场 为商业活动之用,一般位于商业繁华地区。广场周围主要安排商业建筑,也可布置剧院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商业广场有时和步行商业街结合。城镇中集市贸易广场也属于商业广场。,城市广场的设计规范城市广场按其性质、用途及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纪念性广场与商业广场等五类.有些广场兼有多种功能。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性质、功能和用地范围,结合交通特征、地形、自然环境等
22、进行广场设计,并处理好与毗连道路及主要建筑物出入口的衔接,以及和四周建筑物协调,注意广场的艺术风貌。,广场应按人流、车流分离的原则,布置分隔、导流等设施,并采用交通标志与标线指示行车方向、停车场地、步行活动区。在广场通道与道路衔接的出入口处,应满足行车视距要求。广场竖向设计应根据平面布置、地形、土方工程、地下管线、广场上主要建筑物标高、周围道路标高与排水要求等进行,并考虑广场整体布置的美观。,广场排水应考虑广场地形的坡向、面积大小、相连接道路的排水设施,采用单向或多向排水。广场设计坡度,平原地区应小于或等于1%,最小为0.3%;丘陵和山区应小于或等于3%。地形困难时,可建成阶梯式广场。与广场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 要素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7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