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
《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ppt(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建筑史:斗口模数制,9 7 斗口模数制一 斗口制 清工程做法以平身科的斗口(又称口数、口分)为基本模度 官式建筑基本尺度,都可以斗口 倍数表示,主要包括:构件尺度,如梁、枋、柱、檩、椽、斗拱;开间、进深 平面图(地盘定分)构造方法,如举架、推山、翼角,特点 斗口模数制是宋代材分模数制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在两种模数制比较中加深认识:1 长度单位的模量,它可以直接用于表达相对尺寸;(无须材分模数制必须增加一个长度性质模量,或用材广、栔广。)2 斗口只是一个相对尺度,必须引入另一套系统,确定绝对尺寸 材(11等材),3 与“材料”本身的关系被淡化 斗口不具有“面积”单位性质,不直接表达材料截面
2、、截面模量。斗口虽然是拱的厚,但清代斗拱很小,不具有重要的结构意义。不可能像宋代材,同时表示素枋的截面,二 材分 单材:厚10分,高14分(厚高比1:1 4)足材:厚10分,高20分(厚高比1:2)注 1 营造法式的足材广=单材广+栔广=21(分)清代斗口材分制中的单材广(高)减去一分,使足材厚高比为整数,便于估算。营造法式栔即足材拱的拱眼部位横断面,栔广等于散斗(清三才升)的平与欹的高,这一尺度在清代没有变动,清没有栔的名称,称拱眼。,2 清工程做法以材厚为基准。【问题】材厚与斗口的关系,清11等材制,注 1 斗口以 5 分(005尺)进率 递;(清营造尺=032 m)2 斗口材分制并没有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建筑 斗口模 数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