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康复护理.ppt
《脑梗塞康复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梗塞康复护理.ppt(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脑梗塞康复护理,脑 梗 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概述: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致局限性 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又称缺血性 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占全部脑卒中的60%90%。发病率为110/10万。临床常见的有脑血栓 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脑血栓形成(CT):是指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以致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并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偏瘫、失语)。,病 因,最常见的是脑动脉
2、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动脉炎。少见有胶原系统疾病、先天性血管畸形、巨细胞动脉炎、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高凝状态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发病机制,睡眠 血管壁病变失水 血压下降 休克 血流缓慢 血栓形成脑梗死心力衰竭 血粘度增加 心律失常 血凝固异常 栓子脱落栓塞红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动脉 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男性稍多于女性。通常可有前驱症状,如头昏、头痛等;约25%的病人病前曾有TIA史。,起病形式:多数在安静休息时发病,部分于睡眠中发生,次晨被发现不能说
3、话,一侧肢体瘫痪。通常在13天内病情发展达到高峰。常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失语、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临床类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超过24h,但在1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完全型:起病6h内病情达高峰,为完全性偏瘫,病情重,甚至出现昏迷,多见于血栓-栓塞。,临床分类,进展型: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h至数日,可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昏迷、死亡。缓慢进展型:症状在起病2周后仍逐渐发展。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栓形成,且多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脑灌流减少有关。,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 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常规检查C
4、T检查 24h以后脑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MRI、TCD、DSA,诊断要点,中老年病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发病前有TIA史在安静休息时发病发病时意识清醒,偏瘫、失语等NS局灶症状体征逐渐加重 结合头部CT及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要点,急性期治疗1.早期溶栓发病后6h内采用溶栓治疗可使血管再通,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灶。常用的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链激酶等。2.调整血压急性期的血压应维持在发病前平时稍高的水平。,3.防治脑水肿常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噻米、布瑞得、清蛋白等。4.抗凝治疗主要用于进展型脑梗死病人。5.血液稀释疗法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6.
5、血管扩张剂7.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西比灵等。8.高压氧治疗,9.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10.脑保护治疗 11.中医药治疗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12.外科治疗 13.血管内介入治疗 如颈动脉支架放置等恢复期治疗: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康复。,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完全瘫痪)。1级:肌肉可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 能活动节)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 地心引力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5级:正常肌力。,肌力的评估,偏瘫步态(右侧偏瘫),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生活护理:卧位(强调急性期平卧头低位)皮肤护理、压疮预防、个人卫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梗塞 康复 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268624.html